好吧,是我没忍住 —— 四十好几的油腻大叔也来凑热闹晒一波中秋节体脂率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体坛风云 | 本帖共有 25 楼,分 2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2    末页>>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40) 发表:2019-09-15 09:04:18  楼主  关注此帖评分:
好吧,是我没忍住 —— 四十好几的油腻大叔也来凑热闹晒一波中秋节体脂率

中秋节到处吃,卡路里严重超标

趁着这几天有雾霾,无法赏月,户外运动也受限,健身房里必须走一波,才能勉强减轻负罪感 。。。

看到最近辣妈女神们都在秀,叔叔我也没忍住,凑热闹晒一把中秋节当晚刷体脂拍的。最后希望小伙伴们都能收获健康的身体。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1,奖励楼主25分以及37华新币,时间:2019-09-15 22:00:01。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1,奖励楼主25分以及37华新币,时间:2019-09-16 22:00:01。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40) 发表:2019-09-15 19:50:37  2楼
强顶+沙发,这体脂目测不到十吧!!!!这动作也是很销魂啊哈哈哈哈
谢谢辣妈沙发顶帖。早晨发完贴出去忙了一天,刚回来准备看篮球世界杯决赛
目前体脂率 11%。10% 以下太难了,而且太辛苦,更何况是你叔叔我这个岁数的 。。。
现在至少每天晚上可以畅快吃肉。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40) 发表:2019-09-15 19:53:05  3楼
好吧,是我没忍住 —— 四十好几的油腻大叔也来凑热闹晒一波中秋节体脂率中秋节到处吃,卡路里严重超标 趁着这几天有雾霾,无法赏月,户外运动也受限,健身房里必须走一波,才能勉强减轻负罪感 。。。 看到最近辣妈女神们都在秀,叔叔我也没忍住,凑热闹晒一把中秋节当晚刷体脂拍的。最后希望小伙伴们都能收获健康的身体。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1,奖励楼主25分以及37华新币,时间:2019-09-15 22:00:01。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1,奖励楼主25分以及37华新币,时间:2019-09-16 22:00:01。 (more...)
谢谢楼上所有伙伴们的顶帖。
希望叔晒的照能带来正能量,激励各位勤奋且科学的运动,收获满意的身材 + 满满的健康。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40) 发表:2019-09-15 20:09:41  4楼
羽毛球?看着是羽球高手。哈哈
这你是怎么能看出来的?羽毛球是我目前主要的运动方式,每周 3 - 4 次。

高手不敢当,勉强凭借着一点体力优势,经常被小鲜肉们单打车轮战,偶尔叔也一打二。

兄弟也打球吗?可以约了切磋。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40) 发表:2019-09-15 20:32:56  5楼
哈哈大妈面前休想自称叔叔~!( ̄▽ ̄)果然啊体脂率都接近个位数了,膜拜挖~~ 话说体脂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是的我坚决否认自己测出来是27%=_=),队友在gym测的是15%,但一看就知道切开来妥妥的是五花肉啊,lz这身材怎么切都绝壁是精瘦肉好吗,为啥差4个百分点感觉天差地别啊~~
只能说明测的不那么准啦。其实常见的非临床测体脂的方法都是有很大误差的。
比如体脂秤,当时被测者喝水的情况会对测得的数据产生较大影响。
又比如皮脂钳,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和准确度对数据有较大影响,就算同一操作者针对同一个被测者,连续测 3 次的数据也可能有波动。
比较精确的体脂测量方法是浸水测量法,全身泡入水中,利用肌肉和脂肪不同的密度来测定,操作不便,通常只在医院里用。
既然其他方式都有误差,所以更便利的估测方法,就是对照不同体脂率的照片来估算。
对于男生来说,15% 的体脂率,腹肌开始隐隐显现。想要有叔叔这样的鲨鱼线(腹外斜肌和前锯肌),体脂率要在 12% 以下。

女生的话,低于 20% 的体脂率就开始有马甲线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40) 发表:2019-09-16 09:38:56  6楼
小鲜肉一轮游戏就瘫了,一个字,熬!
现在的年轻人普遍体力差,主要原因之一是电子设备的普及
我们小时候只有黑白电视可看,而且只有两个台:中央台和地方台。放什么节目,几点放都是电视台说了算。
上了大学连电视也没有了,个人电脑还是很昂贵的东西,到了大三才开始有个别学生购买。
所以那时候唯一的娱乐就是出去运动,并且养成了习惯。
现在电子设备太普及,捧着手机就可以搞定各种娱乐了,所以很多年轻人就不愿意出去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40) 发表:2019-09-16 09:43:16  7楼
哇!大神这肌肉简直了!上次发的是穿着衣服的,看上去貌似偏精瘦没想到脱了衣服这肌肉线条闪瞎眼啊!个人的确不太喜欢健美比赛的那种太过刻意的大块肌肉堆叠,大神的的确很自然。 周围的男同事三十多岁就都有肚腩了,起码我就没见过没有肚腩的,四十多岁的更不用说。大神是真四十多岁了吗?
叔出生于文化大革命刚结束的时候,用过粮票,89 学潮的时候在读初中
不知道你们都听说过上面这些事情么。94 年入的大学,很多网友还没上学吧。你算算看,的确四十好几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40) 发表:2019-09-16 09:45:58  8楼
第一张蛮好的,第二张,皮肤有点显老哈。。楼主自称 “叔叔” 可不是“大叔”噢,这意境可差得很大哈。。
取笑了 。。。不是有点显老,年纪到了,本来就老啊。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40) 发表:2019-09-16 09:56:33  9楼
楼主应该增胖一些一点偏瘦   (more...)
叔 BMI 指数是 23.3,按对照表,已经在正常范围的上限了,
再胖就进入“超重”范畴了你敢信。
其实可以顺便说一下 BMI 指数只是个大概的参考。
就好像减肥不需要太追求绝对体重的减轻,而是体脂率的降低。因为肌肉的密度大很多,随着体脂率的降低,肌肉比例的增加,绝对体重可能没有减多少,但外观上可能会有很大区别(见下图)。
总之 BMI 和绝对体重只是大概的参考,外观体型才是更直观的参考。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40) 发表:2019-09-16 10:03:14  10楼
这身材,羡慕。自律的人,佩服!大神还是非常愿意分享,帮助华新网友的人。最近在准备跑马,一直提醒我要做力量训练,拉伸,用泡沫轴等。赞!
谢谢谬赞。美妈随便就跑个半马,太令人佩服了。。。
对于跑马这种远超普通强度的运动,尤其是对于第一次跑马的朋友,正常完赛,不受伤是最重要的。我好几个朋友因为跑马而受伤,有足底筋膜炎,有髂胫束综合征,有膝盖软骨磨损等。
力量训练,拉伸,泡沫轴减少筋膜黏连都是有效减少受伤概率的方式,请一定要做。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40) 发表:2019-09-16 10:15:42  11楼
楼主柔韧性也很好啊~图一动作不太容易压下去的~
谢谢,终于有朋友关注图 1 了。其实图 1 所表达的信息也非常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的流失和关节活动度的下降(Range of Motion)是影响中老年身体素质,生活质量,甚至是 independence 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
区域部位肌肉太紧是导致很多运动伤病或者不良姿势的原因,比如最常见的上交叉综合征(弓腰驼背),下交叉综合征(骨盆前倾)等。这些都可以依靠针对性的力量加强和拉伸得到改善和纠正。
所以才有通俗说法“筋长一寸,寿延十年”。大家都说“拉筋”,其实“筋”(肌腱)是不会被拉长的,能被拉长的是肌肉纤维。
初级瑜伽基本上都是各种拉伸动作。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40) 发表:2019-09-16 15:51:41  12楼
牛,这把年纪还能维持激烈运动,还不受伤楼主身高体重多少?
楼上其实说到点子上去了。就是因为之前受过很多次伤,所以后来才渐渐爱上健身的。
我顺便把自己的经历说一下,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激励作用。
我是在 NUS 读 Master 快毕业的时候才开始跟着同学学打羽球,工作之后,每周只打一次。
08 年的时候手腕受了严重的伤,打一次严重一次。休息一段时间再打再伤,无解了,很痛苦,感觉要和羽球永别了。
后来回北京,去北医三院(现在叫北大三院)看了运动医学专家,专家告知要做力量训练增加手腕肌力才是解决之道 —— 这对我来说确实是全新的概念。
回坡后我在华新上找了个二手哑铃开始练手腕,2 个月后手腕就康复了!居然又可以重新打球了,那份高兴就别提了。
12 年的时候左膝盖受伤,这次有了经验,开始练靠墙静蹲加强股四头肌力量,两个月后也康复了。
15 年肩膀受伤(肩袖损伤),自己上网找到了针对性的力量训练方式,也是花了一个半月左右康复。
17 年秋天,右膝盖严重受伤(髌腱炎),无法下楼梯,蹬自行车都疼。这次受伤很严重,休养,康复了 3 个多月才逐渐好转。
这次受伤之后我意识到不能被动的哪里受伤才去练哪里,而应该更主动的规律进行全身力量训练,争取跑在伤病的前面。
之前对健身和康复训练的一些零碎知识都是这里那里拼凑的,完全不系统。于是我就去报了一个健身教练证的课程,决定系统学一学。健身教练证课程的教材很厚,全都是专有名词,开始的确很难啃,每天都要看书。幸亏自己本身就很有兴趣,认真准备了大半年,最后分数还挺高的(93/100 分)。
拿到教练证后,18 年中开始全面健身,到现在是大概 14 个月左右。
最明显和直接的效果有这几个:
1)打球不再容易受伤。现在每周打 3 - 4 次,每次 3 - 4 个小时,什么护具都不用戴,再也没有受过伤。而且实力越来越强,在业余球友中很难碰上对手,所以经常需要一打二才能满足强度;
2)身材体型的变化。这一年多来,体脂率降低了 5% 左右,体重没怎么变,但身材比之前更显瘦,体侧鲨鱼线也出现了。
3)从一开始为了伤病康复不得不健身但完全没有 enjoyment,到后来渐渐的爱上健身,不去 gym 就难受。
4)利用所学帮助周围的朋友 —— 目前有几波朋友跟着我规律训练,有希望减脂的,有希望增肌的,有希望提高运动表现的等等,而且都取得了很明显的进步。我非常 enjoy 和这些朋友分享的过程。

PS:叔我 172cm,目前体重 69kg,BMI 23.3,体脂率大概 11%。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40) 发表:2019-09-16 16:13:21  13楼
那是真牛了!想起另一个帖子里能做50多个俯卧撑的美女 @小猪123不知道大神能做多少个?引体向上呢?那个帖子里另一个网友说,美国成年男人只有10%的可以做一个标准引体向上。 大神觉得不方便回答没关系,我也是纯好奇。
美女取笑了 。健身里有个重要的概念是 RM(Repetition Maximum)
RM 指的是某个动作做到基本力竭所用的重量(Loading)。显然,对于同一个人来说,1 RM 的重量是最重的,因为只能做 1 个就做不动了。
对于健身者来说,为了让力量增加更有效率,通常都会选取 6 - 12 个之间的 RM。其中 RM 6 - 8 偏重于绝对力量的增加,而 RM 8 - 12 偏重于肌肉纤维的增粗。
如果某个重量可以做超过 15 个了,那通常会增加重量,重新回到 RM 6 - 12 个,也就是让肌肉挑战更大的重量,而不是更多的次数。当然更多的次数也是挑战,只是增加重量更符合效率。
当然,如果在家里锻炼,没有其他器械,无法增加重量,那就转而追求更多次数也可以。
目前针对胸肌和肱三头肌主要做的还是哑铃卧推等动作(把重量设为 RM 10),并没有刻意去做俯卧撑。根据自己能做二十来个 dip(双杠臂屈伸)估算的话,标准俯卧撑也就是能做四五十个就力竭了。楼上说 200 个的,估计是职业运动员或特种兵吧 。。。
引体向上需要负担全身重量,比俯卧撑要难。标准正握引体向上(身体不晃动 + 全幅度动作),我目前也只能连续做十几个。我也想多吹嘘几个,目前只能这么多。抱歉让美女失望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40) 发表:2019-09-16 16:15:40  14楼
楼主真的是牛话说我炼脚的时候有时会一边膝盖痛 不知道是不是用力不均匀所致
可能的原因是某些部位的肌肉偏紧,或者肌力不平衡。需要针对性的拉伸和滚泡沫轴
如果严重程度影响到了训练,那还是建议去看看物理治疗师(Physiotherapist),精确诊断一下。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40) 发表:2019-09-16 20:08:09  15楼
太厉害了,关于教练证除了理论还要体能达标是吗,考下来大概多久要花多少米啊(我竟然膨胀到问这个问题)~
辣妈不用客气,随便问就是啦。论坛本来就是分享之地而且我也乐意分享。
考这个教练证其实费用不高啦,小几千块,比拿驾照还便宜些。
其实挑战还是在于把整本教材理论读懂并且记住。因为没有学医背景,所以教材上充满了生僻专有词。这些词翻译成汉语也都很生僻,就别说英语了。
我举几个例子:Infraspinatus,Supraspinatus,Subscapularis,Brachioradialis,Iliopsoas 。。。
这几个对应的汉语分别是 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肱桡肌,髂腰肌 。。。
考试的话,除了 paper test,需要有 field test,也就是那些训练动作你得做对,而且还能说出一二三,知道细节,要点在哪里,还得说出错误动作错误在哪里,等等。
考试对个人体能并没有要求。不过,如果想做健身教练,自己却是个土肥圆腆着肚腩,这 。。。恐怕很难让客户信服你的这一套行之有效吧?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40) 发表:2019-09-16 20:17:10  16楼
太厉害了,关于教练证除了理论还要体能达标是吗,考下来大概多久要花多少米啊(我竟然膨胀到问这个问题)~
所以我常对跟着我训练的小伙伴们重复这句话:

咱不妨先设个小目标,就是身材秒杀你叔叔我。

所以小伙伴们各个都收获了满满的自信,进而有助于取得更好成效。你懂的。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40) 发表:2019-09-16 21:47:05  17楼
太牛了,图一已经辣眼睛了。求拉你的健身群,能跟着练吗?
惭愧,我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健身群。
每个人的年龄,运动基础,身体指标,目标都不一样,是很难多人一起练的。比如某个动作或强度,对这位朋友很容易,达不到有效锻炼效果,对另一个朋友可能就太难了根本做不了。又比如有的朋友需要偏重增肌,有的朋友需要偏重拉伸等等。
所以个人训练如同裁减衣服,是很针对性的项目,最多两个一起练。
你要想了解细节可以回头私聊。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40) 发表:2019-09-16 21:51:25  18楼
太牛了,图一已经辣眼睛了。求拉你的健身群,能跟着练吗?
如果想从简单的开始学,下载一个 Keep App 慢慢跟着练就行了。
如果想有隔壁桃子妈妈等那种成效比较快的进步效果,还是建议请教练带着入门。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40) 发表:2019-09-17 08:38:06  19楼
目测叔的脸部需要保养一下肌肉搭配过深的法令纹 不是减龄 我也是真心分享哦 一般四十来岁 长期健身的人 脸部肌肤水分饱满 叔胶原蛋白go where 了? 叔的训练量和一个星期打球次数? 叔家庭给叔如此自由? ....... 很多问号?我也想跟叔一样天天打球健身玩儿 下班后,葛优瘫就是那样了
谢谢楼上建议。年龄到了,有纹是自然现象。
没去管过,迄今也没用过护肤品。
目前每周 3 - 4 次打球,专门去健身房自己练每周至少一次,主要是练一些比较复杂的复合动作以及针对羽球运动特点的动作。
然后就是分别带几波跟着健身的朋友,以帮他们训练为主,顺便我也练几组容易操作的和他们一起做一下。
叔是 self employed,不上班好多年了,领导也不用上班,家里的一档子杂事儿随时就干了,所以时间比较自由。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40) 发表:2019-09-17 09:43:44  20楼
谢谢叔快速回复我家队友一直想请一个私人教练 颜值太高的我又怕给我家队友练歪了。 你懂健身房里面的彩虹还不少!哈哈 私聊,时间和地点,如果叔有意向
这 。。。咣当!原来兄弟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
你说的健身房里的彩虹这些,我确实不太了解。因为我并不去 public gym。
其次,我一直鼓励找我的朋友两口子一起练(如果都有时间)。从经济角度来讲,多一个人练,只需要加 20% 的费用(因为边际成本很低),并非 double the charge。
所以目前有两波朋友都是两口子一起练的,兄弟也可以考虑。还可以互相鼓励,一起进步,why not。
我比较灵活,不用签配套。随时练随时停。比较理想的情况就是我带着你入门,在这个过程中你尽快了解 general principle,渐渐的很多你都可以自己练了,就可以不用教练陪着了,或者减少频率了。目前有朋友就是自己周中加练一次,我陪着练一次来做 summarize,consolidation 和进阶。
这是我一直的想法和做法。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体坛风云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25 篇文章,分 2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2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