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吐槽八卦】为什么新加坡号称双语教育?
<<始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我不是来回答楼主问题的。我觉得新加坡的目标是双语,实际效果却不好。真的不好。我不是比较中国,中国双语效果当然也不好。但你不能说新加坡英语比中国英语好,就是效果好。新加坡的英语平均水平好,是建立在汉语水平下滑的基础上的。

母语是汉语的,汉语英语都不怎么样!其实我不知道大家的小孩汉语水平怎样,我没法评论。我的朋友小孩都还小。我只是评论我在大学工作中接触过的。

新加坡华人(母语为汉语的华人)的汉语水平肯定达不到任何国家的平均母语水平。我小学5就能看西游记甚至三国演义。新加坡汉语好的(当然,是成人),我知道的,能读读金庸小说就不错了,并且读书速度可称之为龟速,看一页花好久。

新加坡华人(母语为汉语,甚至母语为英语但是父母层次比较低)的英文水平,也远远达不到欧美母语为英语的水平。也就工作专业还可以,政治军事历史都是瞎。你去问问母语是华语的新加坡人,读海峡时报有多少单词不认识。

母语是英语的,汉语基本都瞎了,基本不会说,更不用说读写。


双语教育其实很难,需要大家思考如何把握其中的度。我说的双语特指文化完全不同的双语,例如英语汉语。而英语法语就没那么困难。同理汉语日语也没那么困难。







[hula (7-8 9:2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1楼

(引用 hula:现在国内就算三线四线城市的私立幼儿园,也都有外教。也都号称双语幼儿园。 公立幼儿园,现在都明令禁止不允许教英语,减少幼儿负担。)这我知道,我外甥女在国内就是上的这种双语幼儿园。可是学费很贵啊,一个月好几千人民币,在中国上这种幼儿园的还是少数群体吧。而我儿子之前上CPF半天的幼儿园的学费是每月三百多新币,现在上全天的Caterpillar's Cove幼儿园的学费是每月四百多新币(如果父母低薪,学费还有大幅度减免),相信绝大多数的新加坡公民的孩子都可以上得起NTUC办的幼儿园吧。也就是说双语教育的普及度不一样啊,中国只是少数经济条件很好的家庭可以让孩子从小接受双语教育,而新加坡是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可以。事实说明,政府在努力推行双语教育啊!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喜欢吃火锅 (7-8 9:2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2楼

难道只有我以为独行侠就是唐甬二世吗他的贴以后又可以直接××了,真心敬佩与之儒雅地坐而论道的高手们,你们才是君子中的君子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与伴同行 (7-8 9:4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3楼

(引用 独行:这就是我质疑双语教育的所在新加坡有多少学校在用两种语言进行教育,这个是我质疑的。 “一些学校的美术,体育,班会,音乐也是华文教学�...)居然又回复你了新加坡所有的学校都在进行双语教育!不用置疑。
特选学校的很多课都是用华文教授的,普通学校只有华文和品德课,还有些普通学校向特选学校学习,有华人班,所以很多课也可以用华文教导。至于华文课,教的可不是只有语言,还有文化习俗以及价值观的传承。
至于用英语教华文,仅限于特别差的学生在一二年级时。特别差的学生,一个年级也有10多个,大部分还是印度人、菲律宾人、印尼人等。不用惊讶,他们也是要学习母语的,但是他们通常选择华语做母语科目。对待他们当然要特别对待了,毕竟人家一个字也不会说。
的确现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讲英语的,但是华语教育还是在照常进行,而且可以说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高,大家对华文的重视也增加了。大多家长都比较重视了,会特意和孩子讲华文。

新加坡人的华文的确口音不好听,但是至少人家用华语和我们交流时很通顺。以我的同事为例,40岁以下的年轻人华文大都讲得很好,年纪大的反而挺多不能讲华文的,华文只能讲个几句,主要讲方言和英语。从这方面来讲,新加坡的华文水平,还是进步了。

至于英文,我觉得是比较难的,五六年级的很多考题我已经不会做了,而且我周围的很多妈妈们都反映自己辅导不了。我认识的妈妈们,至少也是不错的大学毕业的,很多还有本地大学以及研究生学历。所以你说新加坡人的英语比华文好,这是绝对正确的,教育部对华文的要求以及定位,的确是重点要求听说,读写要求较低。
至于和香港比,我不了解香港,不能乱说。
[cuier (7-8 9:5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4楼

(引用 hula:我不是来回答楼主问题的。我觉得新加坡的目标是双语,实际效果却不好。真的不好。我不是比较中国,中国双语效果当然也不好。但你不能说新...)的确,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精通双语不容易!估计只有少数有语言天赋的人才可以把中英两种语言都学成母语水平(即听说读写都是母语水平)。但是学习语言最佳时机是幼儿园和小学,人在三岁时学语言的能力最强,之后逐年递减。新加坡的双语教育的确还有改进的地方,但至少目前新加坡的华语教育比中国的英语教育成功多了。其实如果只是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或者以后再移民去别的讲英语的国家,真的用不着把中文学的像我们一样好,能有一般水平就足够了。反而英语更重要,英语水平决定了职场的上升空间。当然,如果以后是去中国发展,那就需要再增强自己的中文水平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喜欢吃火锅 (7-8 9:5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5楼

(引用 cuier:居然又回复你了新加坡所有的学校都在进行双语教育!不用置疑。 特选学校的很多课都是用华文教授的,普通学校只有华文和品德课,还有些普�...)我想爆粗口,骂我自己鄙视我自己居然又回复了。
[cuier (7-8 9:5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6楼

(引用 hula:我不是来回答楼主问题的。我觉得新加坡的目标是双语,实际效果却不好。真的不好。我不是比较中国,中国双语效果当然也不好。但你不能说新...)同意双语教育很难,中英文差距太大。
但是还是有少数精英可以学得好。
我认识的一个小朋友,小六了,四大名著已经读完3部,除了红楼梦没有读过。英语如何我不敢说,但成绩不错,我看到过过她写的英语小说(现在小朋友们都流行写这个),恩,有的词我不认识。该小朋友父母是中国人,但是出生在新加坡。而且他只是邻里小学的学生罢了,不是名校。他的父母都是全职,没有多少空闲照顾她,主要靠学校的教学和补习。另一个名校的小朋友就更加厉害了,妈妈还是全职妈妈,把孩子培养得很全面。我的孩子还不够大,认识的家长孩子读书读到小六的还不多,也就这两个例子了。其余小一小二的,就不提了,因为太小了。
正是双语教育,使得这种可能性的出现。至少新加坡的双语教育,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把两种语言学习得还可以。如果学校以教外语的态度教华语,那么小孩子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我作为一名中国的家长,也是因为有这样的愿望,才敢把孩子放在本地的学校里。不然将来孩子不能看中文书籍,怎么和我们有精神上的交流,总不能天天家长里短吧,偶尔也要讨论一下文学历史的啊。
不过也不都是华文好的,听说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华文很忧虑,孩子已经表现出了不爱读华文书的势头。
[cuier (7-8 10:2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7楼

(引用 cuier:同意双语教育很难,中英文差距太大。 但是还是有少数精英可以学得好。 我认识的一个小朋友,小六了,四大名著已经读完3部,除了红楼梦没�...)个人的一点感受新加坡社会的双语环境,使的年轻一代有更好的条件与平台去掌握双语,这是积极的一面。
但是出于政治原因,目前新加坡社会的现状是,一个华人青年不会华语只会英语,可以当部长,一个华人青年不会英语只会华语,他在小贩中心卖鸡饭都很困难——因为所有的报税表格都是英文的。
毕竟大多数的学生是没有能力熟练掌握两种语言的,在这种情况下,放弃华文选择英文就成了必然的选择,这也是目前新加坡华人家庭中讲华语比例不断下降的原因。
失去了语言就失去了民族文化,从而失去了民族的根。
这是新加坡政府需要去反思的。


[唐甬 (7-8 11:0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8楼

(引用 喜欢吃火锅:的确,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精通双语不容易!估计只有少数有语言天赋的人才可以把中英两种语言都学成母语水平(即听说读写都是母语水平)。...)似乎不能把新加坡的华语教育同中国的英语学习来等同新加坡定义华语为母语,号称华语教育。
中国定以英语为外语,所以中国并非是英语教育,而是英语学习。
新加坡的华语学习到高中为止,高等教育中则没有华语。
中国的英语学习一直贯穿到高等教育。
对于高级英语人才,可以通过专门的外语院校来培养。
如果比较一位北外英语系毕业生的双语能力和国大中文系毕业生的双语能力,恐怕差距就很明显了。
处理英语学习外,事实上,中国目前也在作各方面的尝试。
以宁波的诺丁汉大学为例,采用的就是全英文教学,个人感觉毕业生的双语能力不逊于新加坡的学生。

[唐甬 (7-8 11:1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9楼

(引用 唐甬:个人的一点感受新加坡社会的双语环境,使的年轻一代有更好的条件与平台去掌握双语,这是积极的一面。 但是出于政治原因,目前新加坡社会�...)鸡贩和部长的区别,根本原因并不是所操语言的问题而是教育程度和技能匹配的问题。一个全华语家庭背景的年青人,如果他受过合理的教育,很难想像他会看不懂英文的税单;一个只会讲英文的高才生,即使让他进行简单的中英文翻译,他应该也只会用google;但是如果他能胜任某个双语能力不是核心技能的部长职位,也是无可厚非的。一个双语社会不代表方方面面都必须兼顾双语。其实政府从来都没有少强调过英语的重要性,考虑到新加坡的历史,地缘政治,经济特点,这是一个不可避免,却十分正确的决定[BANK_ITER (7-8 12:5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0楼

(引用 唐甬:似乎不能把新加坡的华语教育同中国的英语学习来等同新加坡定义华语为母语,号称华语教育。 中国定以英语为外语,所以中国并非是英语教育�...)的确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中国的是外语学习,新加坡的是华语教育,个人觉得后者对于掌控语言的效果明显好过前者。^_^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应该还有改进的空间,但不可否认,这十年来涌入的大量中国移民,给普及和提升华语教育创造了机会,新加坡政府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各个阶段招收了很多来自中国的华语老师,增强了华语教育的师资力量。

中国有少数私立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私立大学也推行了双语教育,但还不普及,属于少数富裕家庭才能负担得起的教育模式,而且中国缺少双语环境,因此中国是无法普及(事实上也不需要普及)双语教育。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喜欢吃火锅 (7-8 13:2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1楼

(引用 BANK_ITER:鸡贩和部长的区别,根本原因并不是所操语言的问题而是教育程度和技能匹配的问题。一个全华语家庭背景的年青人,如果他受过合理的教育,很...)呵呵,现实情况是新加坡没有一个部长或者高级公务员有双语要求吧?只要英文就OK了。
这就是搞了几十年讲华语运动,本地华语水平却每况愈下的原因。当年南大生求职无门乃至南大关门,虽然出于政治考虑,毕竟还是让人失落的。
形成对应的,是马来西亚独立中学的坚持。
历史的遗憾已经造成,关键还在于现在如何做。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唐甬 (7-8 13:2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2楼

(引用 喜欢吃火锅:的确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中国的是外语学习,新加坡的是华语教育,个人觉得后者对于掌控语言的效果明显好过前者。^_^ 新加坡的双语教�...)说白一点,新加坡是取其宽而不取其深普遍来讲,新加坡人比中国人英文好,比英国人中文好。
但是副作用是,既读不了中国的《红楼梦》,也读不了英国的《麦克白》,对两种文化都一知半解。
如果这代表着先进,我就只有呵呵了。
[独行 (7-8 13:3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3楼

(引用 唐甬:呵呵,现实情况是新加坡没有一个部长或者高级公务员有双语要求吧?只要英文就OK了。 这就是搞了几十年讲华语运动,本地华语水平却每况愈�...)部长的甄选条件我还真不了解,毕竟内阁也从未在Jobsdb网站招过部长不过从几位部长的双语能力来肯定或否定整个社会的双语能力,我觉得是没有代表性的,那只能说明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依然重要和有效。不过我倒是在jobsdb上看到越来越多的工作要求提到了skills in one or more Asian languages will be highly preferred.

马来亚华人对华语的坚持的确是可歌可泣,可见南洋华人对根的追寻从来没有断过;既然华人占少数的马来西亚可以做好,华人相对占多新加坡也应该看到希望,更进一步
[BANK_ITER (7-8 14:0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4楼

(引用 独行:说白一点,新加坡是取其宽而不取其深普遍来讲,新加坡人比中国人英文好,比英国人中文好。 但是副作用是,既读不了中国的《红楼梦》,也�...)读不了《红楼梦》会有什么影响??[功夫熊猫 (7-8 14:0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5楼

(引用 唐甬:呵呵,现实情况是新加坡没有一个部长或者高级公务员有双语要求吧?只要英文就OK了。 这就是搞了几十年讲华语运动,本地华语水平却每况愈�...)没有每况日下哦!起码最近十年华语教育的普及度是正增长的!^_^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喜欢吃火锅 (7-8 14:0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6楼

(引用 独行:就拿上海和新加坡的高等学府比较一下平均比较,复旦大学学生的英文水平和NUS新加坡学生的中文水平,孰高孰低恐怕很明显吧。 毕竟复旦学生...)完全是主观看法首先,在国内的环境中学习英语,限制是很大的。李光耀曾经说过,中国的翻译,让他们从英文翻译成中文都可以,但是从中文翻译到英文,就有很多问题。李光耀接触过的中国翻译英语水平都有问题,我不知道你接触过的那些复旦的非英文专业的学生,英语究竟有多好?

其次,我们来看看中国最高学府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吧。芮成钢,你听说过吗?外交学院毕业的,获得当年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第一名。好像现在是CCTV-9记者。向Obama提问出了‘名’。Youtube上面摆着呢,我不去评论他的英文怎么样。来看看其他人的留言吧:
sgis414:
"[He] can't represent all of Asia, he can only represent China. His question was relevant (besides the ching chong grammatical errors), and obama did a good job of bullshitting his way through it". 看到人家括号里说什么了吗?

你以自己的英文水准来衡量国内大学生的英文水平;然后以自己的中文水准来衡量新加坡大学生的中文水平。的出来的结论也不奇怪。

其次,你把魁北克和瑞士列出来,说他们比新加坡都做的好。告诉我,你的证据是什么? 你自己懂法语,德语或者意大利语吗?你怎么衡量(我知道你的英文水平肯定不能客观得衡量别人得英文水平)。 如果你不能自己衡量,请给出数据或者发表的学术文章来证明?

最后,你把瑞士的情况弄错了,英语不是他们的官方语言(当然估计他们一定学英文的)。第四个官方语言是Rumantsch。
[这里很热 (7-8 14:1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7楼

(引用 独行:就拿上海和新加坡的高等学府比较一下平均比较,复旦大学学生的英文水平和NUS新加坡学生的中文水平,孰高孰低恐怕很明显吧。 毕竟复旦学生...)那你是没有遇到过大马华人英文 中文 马来 福建话 粤语 都是刚刚的 [信长 (7-8 14:1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8楼

(引用 独行:说白一点,新加坡是取其宽而不取其深普遍来讲,新加坡人比中国人英文好,比英国人中文好。 但是副作用是,既读不了中国的《红楼梦》,也�...)同意你的标题凡事很难两全其美的,只能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对普通大众来说,能够取其宽就足够了,最实用!如果是中国文学或英国文学的爱好者,自然可以自己追求更深的造诣,如果不是,则无必要学到那么深啊,呵呵!不管怎样,我对我儿子上的幼儿园的双语教育很满意,事实胜于雄辩啊!^_^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喜欢吃火锅 (7-8 14:1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9楼

(引用 hula:我不是来回答楼主问题的。我觉得新加坡的目标是双语,实际效果却不好。真的不好。我不是比较中国,中国双语效果当然也不好。但你不能说新...)一大堆对语言不懂的人在品论语言“我说的双语特指文化完全不同的双语,例如英语汉语。而英语法语就没那么困难。同理汉语日语也没那么困难。“

你哪里有证据说英语-法语不难? 这两种语言除了有大约20-30%的词汇相近外,语法和发音是很不一样的。英语是日耳曼语;而法语源自拉丁语。

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之间倒确实是容易(语法,发音和词汇都雷同)。
[这里很热 (7-8 14:2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0楼


<<始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