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新加坡的华校生吗?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8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山水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2330) 发表:2024-11-02 10:37:31  楼主  关注此帖
你见过新加坡的华校生吗?

最近有次坐公交车时,旁边坐着一位看起来六七十岁的老人,在WhatsApp里用中文聊天,而且是手写输入法。突然感觉有点奇怪,本地人用WhatsApp都是英文,而中国人都是用微信。于是好奇地瞟了一眼,看到群的名字叫XX中学XX级同学。刹那间明白了,他就是传说中的新加坡老一代华校生。

上世纪末初来新加坡,已经感觉这里是个英语一家独大的社会,那时候就觉得本地人之间说英语是理所当然的事。还记得开学上课的第一天,在阶梯教室里找到自己班级的位置坐下,跟周围的人开始认识。其中有个同学叫Samuel,他主动过来跟我说话,说他父母是华校生。这是我在二十多年里唯一一次在生活中听人提到华校生这个词。虽然在报纸电视上偶尔看到,但生活中就听到这一次。

直到今年,一下子接触到三次华校生。坐车这算一次。第二次是不久后在国家档案馆,有个80年代华语喜剧电影的展览,旁边有个五十岁左右的人在卖相关的书。他是80年代最后几届华小生,聊起来说到当年进入中学,一下子所有课程都变成英文了,包括他在内很多同学实在跟不上,上完中学就出来打工了。现在失业在家,没事做就帮朋友在这里看摊。第三次是在晚晴园听华文导览,结束后跟导游聊了一会儿。他是德明政府中学毕业的,考到新加坡大学。一开始很痛苦,因为之前上了十几年学都是华语教的,一下子切换到英语,上课听不懂。我笑了,跟他说我也是上了十几年华语教的课到NUS突然切换到英文,我太理解你了。

联合早报》的发行量曾经长期高于英文《海峡时报》,现在想来,每天买联合早报的人,应该都是当年的华校生,我这层楼就有两个这样的邻居,只是以前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想过。从网上查到,60年代新加坡华校生还多于英校生。这些人到90年代应该正值壮年,可是在社会中完全没有存在感。以至于在新加坡生活了二十多年,直到开始关注这个话题,才发现身边到处都有这样的人。边缘化的威力如此巨大,越想越觉得脊背发凉。

Samuel那句话,当时也没有太留意,许多年后想来才明白,那意味着他们家里是说华语的,也许他主动过来跟我说话就是因为跟中文的人有亲近感?那时候在校园里经常能听到本地学生说话中英夹杂,当时只把它作为一件搞笑的事情。直到我儿子现在也是这样说话,才明白这背后的意义。他们那样说话,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是说华语的,就像我们一样。而新加坡更年轻的一代,说话已经不夹杂中文了。我预感到我的孙辈将来也会这样。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1,奖励楼主25分以及37华新币,时间:2024-11-02 22:00:02。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1,奖励楼主25分以及37华新币,时间:2024-11-03 22:00:01。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山水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2330) 发表:2024-11-02 11:00:03  2楼
我正巧这几天在看郭鹤年的回忆录
他其实不算华校生。他家虽然是第二代移民,父母都是在中国出生长大到新加坡,但是他父亲做生意发了笔小财,所以一开始就把兄弟三个都送到英校。他大哥完全不会华语,也不认识汉字。二哥虽然是马共,但却是马共高层里极少数的受英文教育者。郭鹤年自己英校高中毕业后上过一年多的华校,然后就去了莱佛士学院,跟李光耀是校友。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山水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2330) 发表:2024-11-02 17:04:01  3楼
亲共这点也是实情,那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情,70年代已经基本上放弃抗争了
可能也正是因为放弃抗争了,就只能慢性死亡了。可是如果不抗争,更早就已经死了。事情在1959年可能就已经注定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山水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2330) 发表:2024-11-02 17:21:26  4楼
大学时候就知道这一批人现在很多在海外,尤其中国长期定居工作。我还在读书的时候,我姨妈工作的外资企业,她的上司是新加坡老华校生,当时他大概45-50多岁中年人,已经在中国很多年。一起吃饭就是骂老李、骂坡政府,让他们这群人一夜之间没学上,很多无法适应英文教育的就辍学了。自称是被牺牲的一代人。他也抱怨中国政府不给他绿卡…… 我的保险经纪阿姨也是老华校生,不过她读书很好,通过自己努力适应了英文教育。但是原生家庭重男轻女,兄弟姐妹多,考上大学也不肯供她。后来是她同学的爸爸,一个富商,惜才资助她读完大学。这些经历,她都写进了自己的回忆录。 从个人发展角度,的确是被时代牺牲的一批人。
华改英的大方向是另一个问题,就关闭华校的顺序上说,也有可商榷之处
当时先把南洋大学关掉(1980),关掉前已经改成英语授课(1978还是1975,看到两种说法)。然后中学全部改成英文(1982),最后小学改成英文(1987)。改大学导致华校中学生没有出路,改中学导致华校小学生后来要经历痛苦的转型。

正常的思路应该是反过来,从小学开始,让最后一批华小生升入中学后,小学全部英文授课。最后一批华文中学生毕业后,中学全部改成英文。最后一批中文大学生毕业后,关闭南洋大学。这样受影响的人会大大减少。

话说回来,那些华小孩子的家长也是心太大了,明明中学都已经是英文授课了,几年后考上中学时肯定要面对冲击,那几年里还不早做准备?也许最后的华小生都是社会底层,既没有能力也没有眼界去准备,孩子随便有个学上就行了,没想那么多?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山水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2330) 发表:2024-11-02 17:32:42  5楼
看来你也看过这本书,他受母亲的影响非常大
按他回忆录上所写,他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接近当时的华校生,具有反殖民的一面。但是他在行动中是跟日本人、英国人紧密合作的。这本书我还没看完,但是一直有种感觉,他们三兄弟不同的发展方向,有大家族分头下注的嫌疑。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山水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2330) 发表:2024-11-02 18:48:53  6楼
当时华改英对新加坡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你觉得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看我下面关于华改英顺序的回复
按照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逐步改成英文,这样对学生的冲击最小。但PAP的实际操作是反过来,一共花了十几年,让十几届学生分别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经历阵痛。我想了一下,可能因为这个理想的做法当时阻力比较大,政府不敢一下子告诉大家以后全都是英文教育,那样会失去华人选票,搞不好选举就输了。于是用切香肠的战术,先把大学关了,告诉大家说小学中学还是会用华文,关闭南大是因为南大学术水平低,不是因为要压制华文教育。过了几年,再把中学改成英文,说我们小学保留华文教育就够了,你看大学都是英文了,中学开始用英文可以多几年时间准备。最后因为中学都是英文的,华文源流小学慢慢招不到学生了,再把最后的华小改成英文,阻力就小了。这样连哄带诱带吓,软硬结合,终于成功把华教消灭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山水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2330) 发表:2024-11-03 10:06:25  7楼
你说的也有道理,我和晚晴园的导览大叔也讨论过这个问题
他说其实也取决于个人情况,有的同学就能适应得很好,我也深有同感。我这种资质比较一般的,以计算为主的科目就A多一些,需要长篇大论写文章的就基本是C。而同样一起过来的中国学生,有的人就能考出一串distinction,我也真的佩服他们。我们SM系列的人,在整个同时代的学生里已经算是佼佼者了,而且有奖学金衣食无忧,也会遇到这些障碍。

新加坡普通的华小、华中里面的孩子,智商、学习能力自然也是有高下之分,又受到家庭、环境的干扰和影响,可想而知,会有很多绊倒在华英转换的过程中,就此爬不起来。

而且中国学生作为外国人,英语不好本来就在所有人预料之中,会受到比较多的宽容和鼓励。新加坡以前的华校生可能就没有这个待遇,只会被认为学习能力低下,而受到歧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山水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2330) 发表:2024-11-03 20:38:04  8楼
那是政治姿态,从政前周围的人都叫他Harry Lee,竞选时他的对手有时故意叫他Harry
他本来就是英文精英,要是自己也用Harry,就难以赢取当时占人口多数的华校生家庭的选票。他三个孩子故意不取英文名,也是这个考量。现在的那位,因为是移民二代,需要刻意往英文精英堆里钻,才强调英文名。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8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