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作业]中港台新马-同词不同义的词汇现象目录
项目 内容
1. 引言
2. 概念义的差异
- 新词汇在不同地方有不同概念义
- 因指定的对象与范围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概念义
- 在中国因产生了新义而遗弃旧义,其它区域却依然沿用旧义
3. 引申义导致两地词义不同
4. 感情色彩——褒、贬义的差异
5. 方言影响导致词义差别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一、 引言
中国最早建立起了汉语标准语系统和汉字书写系统。毫无疑问,中国汉语是“源”,新马港台(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各地域的汉语是“流”。有鉴于血统的延续性,一般人总会习以为常地认同各地华人皆属“同文同种”,于各地交流方面,应全无问题。然而,由于各地遭遇不同的历史命运,再加上所用华语与当地的华族方言或外族语言的融合等因素,各个地域所用之华语都已衍生出不同的意识形态以及出现差异,尤其是词汇。
词汇是语言诸要素中最敏感、最活泼、最易变的要素。虽然各地所用的华语都是源流自中国,以中国所定下的汉语词义为最正确及标准意义,然而各地华语依然会随着不同的环境条件自由发展、茁壮,导致某些词义与原来定下的有所差异。虽然例子不多,但是在特定情况下,某些词义的差别还是会让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在交流时,产生笑话。更甚的是,如果词汇的褒、贬义有差异,就可能会引起不愉快的争端。
笔者收集了某些例子,都是一些运用于两个或三个区域里,相同的文字却表达不同的含义,即同形异义的词汇。本文接下来将把这些实例分为概念义的差别、引申义引起的词义差别、词所附属的感情色彩的差别以及受方言影响而导致的词义差别四个种类。除此,也根据不同的例子,加以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构词结构、使用范围以及实用的范例。
二、 概念义的差异
概念义,也称理性义,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客观认知与意识概念,也是为解释或描绘该事物现象的性质、特征及功能所形成的意义内容。 简单来说,概念义就是当人们一听到或见到某些词汇,就会理解的基本含义。而词的概念义也可从其适用对象来分析。原则上,一般词的概念义是不会有多大变动的,然而当新的词汇出现而各地有不同解释时,此新词汇在不同的区域就会有不同的概念义。笔者于此方面所收集的例子有:下海、打包、班房、以及财路。另外,有些词义虽有差别,但在各地也保持同义关系。也就是说,同样一个词在各地还是保留原来的意义,但因指定的对象或范围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概念义,如:婆婆与脚。除此之外,另一个情况是中国方面随着社会的改革,已经遗弃某些词的旧义,改用新义,但其他地方却依然沿用旧义,这也造成了词义的分歧。常见例子有:书记、爱人、检讨。
接下来,本文将根据以上的分类,来解析在不同地方有不同概念义的词汇。
新词汇在不同地方有不同概念义
1. 下海
“下海”在中国是指某人放弃铁饭碗而去从事风险性较大的行当,一般也指某人“下海经商”。
例句:变脸大师彭登怀下海经商 刘德华将入川捧场报师恩
(新浪网新闻标题:http://ent.sina.com.cn/s/h/2001-11-23/64685.html)
然而在香港、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下海”却被理解为女子“下海从妓”的意思。这主要是源自于香港的“落海”一词(在粤语里,“下”在成为动词时,通常会被“落”字取代)。这句话还延伸至当妓女从良,结束卖笑生涯后会被形容为“靠岸”或“上岸”的状态。
“下海”虽有不同的概念义,但其结构及构成原因却还是相似的。两者都是依据动宾结构形成的,有“走进海里”的意思。笔者猜测“下海”这词之所以形成,主要是因为有代表前途如海茫茫,浮沉不定,这对于形容经商还是形容当妓女,都是适当的。因此,“下海”这词是依据比喻手法而产生的。
2. 打包
“打包”一词在中国、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都带有一样的意思,就是买了食物把食物带走,另一说法就是“外卖”。在新马一带,“打包”是被广泛运用的,时常可以听到“打包鸡饭”、“打包云吞面”等等说法,甚至连饮料都是可以“打包”的,如:“打包奶茶”、“打包咖啡”,真个是“打包”之声此起彼落。
另一边厢,在香港就很少听到有人喊“打包”一词了。因为在该地,“打包”一词的搭配对象并不是饭食饮料,而是“尸体” !这可是多大的差别啊!想象一新加坡人到香港饭馆去对着老板说:“我来打包!”,老板脸上的表情可想而知。这也就是词汇概念义的差别所会引起的笑话或误会。
根据《最新汉语大词典》,“打包”一词原来的意思是“用纸、布、麻袋、稻草等包装物品”。因此无论是“食物”或是“尸体”,运用“打包”一词是没有错误的,而其概念义的差别是在于搭配对象的不同。
3. 班房
根据词典,这个词在中国是“监狱或拘留所的俗称”。简单来说,“班房”在中国的概念义就是牢房。但在香港,“班房”指的却是教室,取义自一“班”学生上课的“房”间。为此,另一笑话又诞生了——〉一位香港老师到中国去教书,在学校里听到上课铃声,见到学生走路慢吞吞的,就命令学生:“快回班房!”
言归正传,“班房”是个名词,属于并列式结构。词义的差别主要是因为两地华人理解的概念不一,所指事物不同。
4. 财路
严格来说,在中国或其他地方并没有“财路”这个词汇,然而当人们一见到这词,就会想到是发“财”之“路”,既是赚钱的方法。在新加坡,“财路”竟然是一音译词,翻译自“GIRO”。GIRO其实是新加坡一种付款方式,就是直接从银行户口里扣除该付的费用,转移至收费人户口。因此,“财路”可算是一个音译兼表义词,除了是直接音译自GIRO,也带有“钱财经过的通道”的含义,真是一个“内外兼修”的新词汇。
因指定的对象与范围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概念义
1. 婆婆
“婆婆”在所有有华人的地方都有同样的意思,就是“祖母”或“外祖母”。 但是,误会还是会发生。当一个马来西亚女生和中国朋友聊天时提到:“我婆婆......”的时候,很容易被误解为“我的家婆”或“我丈夫的妈妈”的意思。这是笔者的亲身体验。这个情况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因为在中国“祖母”的叫法比较“多元化”。一般,父亲的妈妈都被称为“奶奶”,母亲的妈妈都被称为“姥姥”(南方人称之为“外婆”)。而在新加坡及马来西亚,一般祖母是被称为“婆婆”,外祖母被称为“外婆”。多数中国人都把祖母叫做“奶奶”,这就是和新马一带的华裔最大的差别。“婆婆”是被理解为“家婆”的意思。因此,误会的形成是与概念义(人们各自理解的意思)的差别有关。
2. 脚 / 腿
“脚”和“腿”在新马一带的概念义与中国的概念义有一个很有趣的差别。真正的“脚”的含义,所指范围是“腿的下端,结出地面支持身体的部分”,也就是从脚跟到脚趾头一整个脚掌的范围内。而“腿”则是指“用来支持身体和行走的部分”,也就包括了我们人类的大腿及小腿。然而,新马的人们对于“脚”及“腿”完全混淆,“脚”的含义不但包括了原本的脚的范围,也包括腿的部分。 以英语来解释,新马的人们就是把“脚”当成是“leg”,而不是“feet”了。因此,当新加坡或马来西亚人说:“莫文蔚的脚又长又有线条美”,指的是港星莫文蔚那42寸的长腿,绝非说她的脚板部分长而美。
这两个词的概念义在新马被搞混,可能是从小所受教育的影响。小时候,不小心跌到,妈妈就问一句:“脚哪儿痛?”因此,从小对“脚”的概念就是自大腿往下都是“脚”。即使到年纪大的时候,从词典上知道真正的含义,对“脚”的客观概念却已经根深蒂固了。这就导致了两地的词义差别。
在中国因产生了新义而遗弃旧义,其它区域却依然沿用旧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改革,中国的汉语词汇也随着环境而改变,遗弃旧义而产生了新义。然而,港台及新马地区却依然沿用旧义,这就形成了概念义的不同。
1. 书记
“书记”原指掌管文书记录和档案的小职员,除了中国,其他地方都还在沿用其旧义。在中国,“书记”已被通用为党团、组织的负责人,甚至于连中国国家主席的另一尊称也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可见“书记”在中国绝对不是指一个小人物而言。这就是词义在不同地方的差异。
2. 爱人
“爱人”的含义很简单,就是所爱之人,通常是指恋爱中男女的其中一方。然而,中国却赋之另一个更有深度的意义,就是指丈夫或妻子。在中国,已有不成文规定,“爱人”必定是指与自己有婚姻关系的伴侣,一般还没成婚的情侣不会把对方称为“爱人”,只是泛称为“男朋友”、“女朋友”。在其他地方就没有这样的分别,宣称对方为“爱人”并不一定表示两人已是得到法律认可的夫妻关系。 这也是概念义差别的一种。
探讨各地词汇在概念义的差别之后,本文接下来将进入解析词的引申义如何导致两地词义的不同。
三、 引申义导致两地词义不同
有些词(多义词)本身就有几个不同的义项,引申义是其中的一种。所谓“引申义”,指的就是词引申发展出来的意义。由于各地的华语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人们在原有的词义的基础上又赋予了其他意义,有些词汇就引申出与原义有很大出入的词义。这种例子多不胜数,笔者只收罗了以下几个:
1. 呱呱叫
在普通话里,“呱呱叫”原是形容极好的意思,例句:李陆象棋下得呱呱叫。这里指的就是李陆的象棋下得很棒的意思。然而,在新加坡,“呱呱叫”却引申出另两个含义:
a) 形容一个人的意见很多,说起话来很聒噪。
b) 形容某人大吵大闹或声音很大。
例句: a) 他懂得不多,却还是不停地呱呱叫。
b) 那天帮峰钦剃头,深怕被刮破脑袋的他,急得呱呱叫。
自从有了这两个引申义以后,“呱呱叫”的原义开始被忽略,许多新加坡人只是知道“呱呱叫”经引申后的两个意思。而马来西亚人在接受汉语的正规教育的同时,也受到新加坡方面的影响,融合了两地对“呱呱叫”的含义,导致这个词在该国有三个义项。这样一来,三个地方对同一个词的理解都有异同。
2. 上路
“上路”对于多数人来说就是“动身、启程”的意思,但对香港人来说,却有另一个引申义。那就是“入流”或“时髦”的意思。以下是几个自香港作家李碧华小姐的作品中取出的例句:
a) 我觉得床上戏也好、裸照也好,做得出,便要大方面对,事后一切牢骚悔恨转弯捕镬怨天尤人,全属多余。出门认货方算上路。
(摘自:《镜花》里《半推半就》一文)
b) ...看完后他问如何。你知啦,我对一切艺术作品认识浅,人又不上路,所以便笑... (摘自:《镜花》里《斗鸡眼》一文)
c) 男人有另外较上路的装饰品:最聪明的,以“成就”作装饰。较次等的,以“女人”作装饰。 (摘自:《镜花》里《男用装饰》一文)
这三个例句都是取自李碧华小姐的同一本书,可见“上路”一词对于香港人来说,“入流、时髦”的意义可算极为广泛,能让作家自由运用于文章里。而笔者也认为“上路”之所以会引申出这样的含义,不是空穴来风的。从字面上来看,“上路”这个原是偏正式的词汇,可以被理解为“走上轨道、进入潮流”的含义,上路就被引申为能够跟上潮流的意思。
3. 充电
“充电”在中国是指给蓄电池或手机补充电力,而台湾则用它的比喻义,指充实知识、能力或者体力。在马来西亚,任何活动只要是符合“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的原则就能被称为“充电”。因此,引申出来的意义就更多样化,如下:
a) 他在工作上遇到瓶颈,于是决定到商科管理学院里去充电半年,再出来干一番事业。(“进修”的意思)
b) 写作业写了12个小时,我决定回房里去充电一下。(“休息、睡觉”之意)
c) 工作苦闷,生活没有惊喜,她决定放一个月大假,到巴黎去充电一番。(“旅游、悠闲过生活”的意思)
d) 在兵营里苦操了整个星期,周末一到,他就跑去找女朋友充电一下。(有“亲热、温存”之意)
这样一来,“充电”的引申义就真的无穷无尽了。就看各地如何运用这个多变的词汇了。
4. 曝光
这个词,在中国是指“见不得人的内幕或丑闻被暴露出来”,而在新马港台,“曝光”除了这个意义以外,也指女人身体的敏感部位有意无意地被暴露,尤其是指名女人。两个含义的例句比较:
1. 卡恩流泪求妻子原谅 媒体又曝光一金发新欢 (原义)
(搜狐体育新闻:http://sports.21cn.com/international/other/2003-03-10/962164.html )
2. 陳孝萱曝光照 (引申义)
(http://www.kiwa.com.tw/article.php3?sid=4311&gid=3)
由于“曝光”原本就带有“不应该见光的东西或事物被暴露出来”之意,因此其引申义的产生也是根据这一基本义项发展出来的。
5. 走私
“走私”在各地都可以指为非法运输物品、逃避检查或偷税漏税。在台湾,却还有另一个引申义,就是指丈夫有外遇。例如:
“有这样一位绝对忠实的丈夫,我起码不用操心他会走私。”
(摘自:陈若曦《突围》)
“走私”本来就带有“非法、瞒骗”的意味,发展出这样的引申义,可说是在情在理的。因为瞒着妻子有外遇,也是一种“偷偷摸摸、逃避检查”的行为。
6. 厉害
“厉害”一词在中国被运用的频率不高,但在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却是被广泛使用的一个词汇,这也是因为引申义所带来的一个效果。“厉害”本同为“利害”,带有“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之意,如:心跳得厉害、天热得厉害等等。
然而在新马,“厉害”就不仅仅是这个意思了,其中还包括了指他人的能力很强、体能很棒或者指脑袋聪明,总之在正常的情况下都是带有褒义的赞美词。因此,在新马一带,只要说:“哇!他很厉害!”就带有“他很强”、“他很棒”、“他很聪明”、“他很优秀”等等意味。而这样的用法在中国是很少见的。
以上只是略提了几个例子,说明引申义如何导致词汇意义在各地有不同意思。而引申义不但为词汇增加义项,并且也使该词汇变成另一新的词汇。这也是引申义为新词汇产生所作出的一些贡献。
四、 感情色彩——褒、贬义的差异
感情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对其的一种态度,其中有包括肯定的与否定的。而这也就决定了人们对某些词汇所附上的褒义或贬义之分。不带固定感情色彩的词则是中性词。在这里笔者所要研讨的是,某些词汇在各地的意义其实相同,却因为所附属的感情色彩不一样,而令到其用法也发生变化。例子如下:
1. 圆滑
在中国,“圆滑”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向各方面讨好以得到个人的利益,因此是贬义。然而,在香港却是指一个人成熟、老练、交际手法“圆滑”,是褒义。例句:
“圆滑”本应是成年人的美德,不知怎的她全都不派用场。
(摘自:香港作家亦舒女士小说《香雪海》)
从这里可看出感情色彩为一个词的联想义与用法所带来的不同。
2. 地主
在台湾以及新马两国,“地主”是指土地的持有人(土地的主人),属于中性词。但在中国,在社会改革时期曾经批判地主为“不劳而获,以出租土地剥削农民的社会寄生虫”,自该时,“地主”就成为了贬义词。
3. 遣送
在普通话里,“遣送”一词是含有贬义的,意即把不合居留条件的人送走,如:
1. 公安部呼吁各国把中国外逃经济犯罪分子遣送回国
(新华网新闻:http://news.tom.com/Archive/1002/2003/8/7-79169.html)
然而,在新加坡,“遣送”却只是个中性词。例如:
2.在这个欢乐的时刻,要感谢上帝,因为他深爱世人,因此把他的儿子耶稣遣送人间。
(新加坡课程发展署(中三)《公民与道德教育(学生作业)》上 册,第33页)
4. 小龙女
“小龙女”一词源自于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为当中的女主角,是个正面人物。台湾为“小龙女”加入比喻义,指皮肤白皙、清新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多为气质美女),含有褒义。在香港,人们偶尔用“小龙女”来称呼少女,属于中性词。
然而,新加坡的报章却用“小龙女”来指年轻的中国女子,并且常用在负面的新闻报道中,致使这个词语染上贬义色彩。马来西亚受到新加坡影响,“小龙女”由早期的褒义也变形至与新加坡相同的贬义。这里的“小龙女”肯定和《神》里的小龙女无任何关系。这个贬义词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认知中国人为“龙的传人”,而来自中国的女子就被称为“小龙女”。
为了表示对中国女子甚至全世界女子的尊重,新加坡《联合早报》早在多年前杜绝使用“小龙女”这个字眼,然而由于种植在人们脑里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因此“小龙女”在新马一带依然抱有贬义色彩。
5. 乌鸦
“乌鸦”也和上述“小龙女”一词,带有对中国女性的贬义色彩。而这情况的形成是因为作家九丹以《乌鸦》为书名,描绘了一中国女子为在新加坡生存,如何以各种手段来谋生,其中包括卖身、让富翁包养等等。其实,作者并没有直接用“乌鸦”一词比作故事里的女主角,她也口口声声、连续声明自己并没有丑化中国女人的意思,但是人们一般就以“乌鸦”来称谓那些企图在新加坡捞一大笔钱回国,骗钱骗男人的中国女子。(笔者特此声明,此番描述是根据《乌鸦》一书所写,与本人立场全无关系)就连新加坡电视剧《荷兰村》里的角色——〉小惠,也因其行径,在剧中被称为“乌鸦”。从这里可看出,“乌鸦”这个本来平平无奇的中性词,在新加坡已变为一含极大侮辱意味的贬义词。
以上五个例子是因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而致使词汇在不同地方所展现的不同风格与联想义。接下来将探讨的是方言对词义差别的影响。
五、 方言影响导致词义差别
中国姑且不论,香港和台湾的主要方言分别为粤语及闽南语,而新加坡及马来西亚更是掺杂着福建方言、客家方言、粤语、潮州方言等各类方言的区域。而词汇也会受到方言的影响,在词义上产生差别。例子如下:
1. 闲
这个字在汉语里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没有事情,没有活动,有空的意思。然而,香港因粤方言的影响,而新马两国因福建方言的影响,“闲”就有了其他的含义。
在香港,“闲”除了表示很“得闲”(得空)的意思,也带有事情很简单、很容易完成的意思。例句:“呢件事,好闲咋!”(这件事,很容易嘛!)这原是方言用词,但随着网络上越来越多人以“闲”字来表示事情容易办到,如是用法也慢慢渗入台湾及新马地区,在华语里形成了另一个新义。只是中国尚未接触这样的用法。
另外,在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由于福建方言的影响,“闲”不仅仅带有空闲的含义,也可说一个人无所事事以致太无聊,或者另一极端意思,表示一人在长时间持续做同一件事以致太郁闷,而变得没有心思做下去。例句:
a) 今天一整天没事干,很闲啊!(对“无聊”的控诉)
b) 今天写了一整天报告,闲!(感觉太过压抑、郁闷而控诉)
然而,“闲”这个字由于跟随福建方言的发音,而自阳平改调为上声,这使得人们表达情感时,得以分辨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也让听者接收到正确的讯息。简单来说,在新马两国,福建方言“闲”还是属于口语而非书面语。
2. 水
相信笔者不需要为各位解释“水”的原义了。这个词,只有在台湾受到闽南方言的影响才产生了另一个含义。
“水”对于台湾人来说,也带有女子美丽的意思。然而受方言读音影响,“水”必须变调念为去声,才带有此义。原本美丽女子,在闽南语是“水喳某”(喳某发音为za bo, 女子的意思),但后来随着语言的逐渐发展以及与方言融合的因素,“水”被引用为漂亮、美丽的意思。一方面,“水”不仅仅是音译而已,也包含了“柔情似水”的含义,符合了外在美的要求。
3. 反面
“反面”在各区域都带有正面的另一面——〉反面的意思。但是在香港,粤方言的“反”也可被理解为“翻”,“面”可被理解为“脸”,结果“反面”也带有“翻脸”的含义。看香港映射黑社会层面的影片,在两班人马“讲数”(谈判)的时候,时常谈到不愉快时,其中一方就会开口:“你唔系要逼我反面吧?”,其实意思就是“你不是要逼我翻脸吧?”。
有趣的是,“反台”在香港也有“翻脸”的含义。“台”在粤语里是桌子的意思,“反台”意味着当双方人马谈判谈不拢时,就会“反台”开打。因此,“反台”与“反面”一样有翻脸的意思。
4. 烧
中国人到新马一带旅游,会很快发现到“烧”在新马两国与在中国的差别。首先,在茶楼喝茶,服侍生会问:“你要烧水还是冷水?”这里的“烧水”实际上是指热水,而非动宾结构的“烧开水”。另外,当你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旁人以手摸你的额头量体温,忽然说:“哎哟!你的身子真的很烧耶!”请别紧张,这里的“烧”是指你的身子很烫,体温很高,而不是身子烧了起来。
这些词义的差别都是源自于福建以及潮州方言。在这两个方言里,“烫”与“热”这两个字眼很少被运用,因此“烧”就成为了形容同样性质的常用词。而与中国汉语里的“烧”的最大分别在于,汉语里的“烧”只能作动词,很少被单独用来当形容词。因此,当新马两国的人们提到“烧水”这个词的时候,可能是动宾结构,也可能是偏正结构,这就要视乎情况及所指物事了。
六、 结论
经过了以上一系列简单的分析,相信看官们都对中国、香港、台湾、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这五个区域同词异义的词汇有一些粗浅的了解。笔者所搜寻到的例子纯属冰山一角罢了。您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到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词汇的意义在不同的地方是会呈现不同的含义。这都是因为词汇会沾染上各地的地方色彩,包括该地的历史背景、惯用方言、政治制度以及当地人们的文化色彩。保留这样的地方色彩固然没错,但当我们考虑到各地之间的交流问题时,词汇意义的差别还是会成为其中一个阻碍。因此,除了各地的华裔本身应将汉语的词汇引回中国正统的源流之外,中国的汉语系统本身也应该考虑接受并融入一些适用的富有地方色彩的新词义。只有在这样互相融合、互相迁就的前提之下,汉语的语言系统才能在各地达到一致的标准。
七、 参考文献
1. 符淮清《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本书编辑组《词汇学心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3. 论文:吕书之《大陆汉语与港台汉语词汇差异比较》,见《理论观察》2000年第二期。
[吐血 (11-2 15:3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楼
多多包涵。过两天会做presentation.有何建议请提出。[吐血 (11-2 15:3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楼
有些错误,"1. 书记
“书记”原指掌管文书记录和档案的小职员,除了中国,其他地方都还在沿用其旧义。在中国,“书记”已被通用为党团、组织的负责人,甚至于连中国国家主席的另一尊称也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可见“书记”在中国绝对不是指一个小人物而言。这就是词义在不同地方的差异。"
国家 和 党 是不同的, "国家主席 != 中共中央总书记"; 这就想你们 "首相 != 巫统主席" 是一个道理, 但可以是一个人.
"六、 结论
经过了以上一系列简单的分析,相信看官们都对中国、香港、台湾、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这五个区域同词异义的词汇有一些粗浅的了解"
越读越不顺, 这些词"以上一系列简单","看官们" "都".....有问题, 还有要一定改成"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 或 "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
其他没看[手机号码12345 (11-2 20:4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楼
可以看出搜集资料下了一些功夫但遗憾地是对于一些词语的理解并不准确,还需要在考据上下功夫,如果实在无法求证就不要写,切不可想当然。
另外所谓“中国汉语”,界定不够准确,宜具体说明普通话、某地方言、或某地区方言等等。汉语的地区差异非常大,甚至超过普通话和香港特区、台湾地区以及新、马等国的差异,做笼统的概括是不合适的。[香陵居士 (11-3 0:2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楼
(引用 手机号码12345:有些错误,"1. 书记
“书记”原指掌管文书记录和档案的小职员,除了中国,其他地方都还在沿用其旧义。在中国,“书记”已被通用为党团、...)呵呵。。第6项真的很有问题一系列简单?既然用了一系列为何还用简单?
看官们?这个词不适合用在这份作业。。。
以前我也不知道关于‘中国大陆’和‘台湾’这2个词的用法代表着什么含义。。
还好那时大家都知道我是马来西亚人,对这种政治问题不敏感。。否则在这里早被用来大做文章来踩我了。
:p[柘木 (11-3 15:5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楼
(引用 香陵居士:可以看出搜集资料下了一些功夫但遗憾地是对于一些词语的理解并不准确,还需要在考据上下功夫,如果实在无法求证就不要写,切不可想当然。...)记得教我象形文字的老师说过。。‘普通话’这个词组很有问题。。。什么叫普通话?!和一个欧洲国家的人说‘普通话’,搞不好她以为我们是在指英语的‘普遍上惯用的、通俗的话’。。我也觉得这个新词形容得太不好了。。一开始听到这个词组的时候,我纳闷了好久才搞懂它指的是什么。。
总的来说。。还没有一个很恰当的词语来形容。。最能够接受的应该是‘华语’吧?[柘木 (11-3 16:0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楼
(引用 柘木:记得教我象形文字的老师说过。。‘普通话’这个词组很有问题。。。什么叫普通话?!和一个欧洲国家的人说‘普通话’,搞不好她以为我们是...)不大同意你的老师说的话……误会的缘由,是“普通话”这个词本身就是“同词不同义”的一个例子!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等地,“普通话”已经是一个专有名词,而非“普通的话”之义。但是,在新马等地的人看来,“普通话”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词组。从这一点上看,你老师所言“‘普通话’这个词组很有问题”,就可以理解了。[Flying (11-3 17:2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楼
(引用 柘木:记得教我象形文字的老师说过。。‘普通话’这个词组很有问题。。。什么叫普通话?!和一个欧洲国家的人说‘普通话’,搞不好她以为我们是...)呵呵呵,实际上“华语”是最离谱的一个词“华”指中国,用做定语,指中国的话:或者中国境内的话,或者是中国人说的话。无论是哪种,涉及的面太广,比如汉语和藏语、或者小范围一点:北京方言和上海方言,差别非常大,不亚于两个语种(比如法语和意大利语)的差别,用这样一种通称显得不够科学。
“汉语”显得好一些,限制为汉民族的语言,排除了藏语,蒙古语等等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
“国语”和“普通话”显得最为恰当,前者表示国家官方用语,后者表示国家标准的现代汉语。限定得非常明确。
关于“普通话”的解释的问题,是基于中国语言文字语种繁多的现象所出现的一种一般性的话。如果需要翻译成英语,不可直面翻译为ordinary language,或者翻译为Common language of Chinese,或者音译为putonghua。[香陵居士 (11-3 22:1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楼
(引用 Flying:不大同意你的老师说的话……误会的缘由,是“普通话”这个词本身就是“同词不同义”的一个例子!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等地,“普通话”...)嗯,我觉得是思维的问题如果习惯了英语思维的人将“普通话”想当然地翻译为“Ordinary Language”来理解,自然就会出现理解错误,这也许也来自比较烂的翻译。(最近看到有人把RFC翻译成“请求注释”,着实让我大大地分特了一番,心想要不是我早就知道RFC,恐怕还真给它蒙住了……)[香陵居士 (11-3 22:5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楼
(引用 柘木:呵呵。。第6项真的很有问题一系列简单?既然用了一系列为何还用简单? 看官们?这个词不适合用在这份作业。。。 以前我也不知道关于‘中...)我也是马来西亚人......所以,也不分....[吐血 (11-4 9:1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0楼
(引用 香陵居士:可以看出搜集资料下了一些功夫但遗憾地是对于一些词语的理解并不准确,还需要在考据上下功夫,如果实在无法求证就不要写,切不可想当然。...)如果我把这个题目带到我的honour thesis....我会加入您的所有建议....
很可惜,这一篇的东西,我做的准备功夫不够....要不然会是一个很好的题材.....
而且,最初老师只让写5000字,我这篇就写了8200。。。。。已经超过数字了.....
一个晚上赶出来的东西,很多东西都没真正地去找个求证....
下次,我会注意的.....
谢谢!
小女子无任感激。[吐血 (11-4 9:1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1楼
(引用 吐血:如果我把这个题目带到我的honour thesis....我会加入您的所有建议.... 很可惜,这一篇的东西,我做的准备功夫不够....要不然会是一个很...)如果你真要写这个当honor thesis建议你看看《普通语言学教程》(Ferdinand de Saussure: 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中第四编《地理语言学》。只有二十多页,但是观点十分明确,论证也十分科学。即使你不同意其中的观点,也可以学习其中的研究方法。[香陵居士 (11-5 2:0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楼
(引用 香陵居士:如果你真要写这个当honor thesis建议你看看《普通语言学教程》(Ferdinand de Saussure: 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中第四编《地...)可以给我作者名字和出版社吗?[吐血 (11-5 14:4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楼
(引用 吐血:可以给我作者名字和出版社吗?)《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著
沙·巴利 阿·薛施蔼 阿·里德林格 合作编印
高名凯 译
岑麟祥 叶蜚声 校注
商务印书馆 出版发行[香陵居士 (11-5 17:0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