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房产车市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房】对新加坡房价的不解
<<始页  <上页   1  2  [3]  4  下页>  末页>> 

(引用 田町:誰說70年就只用給一點點錢?你見過70年的居民樓?到時候地方財政不夠,你看他們怎麼收拾你們這些有房子的 )看民法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酝酿多年的《民法典(草案)》在此期提请审议。70年产权如何续期,终于有答案了。
其中草案第三百五十九条提出: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原文为: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DonnieMum (11-29 9:41,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1楼

(引用 田町:誰說70年就只用給一點點錢?你見過70年的居民樓?到時候地方財政不夠,你看他們怎麼收拾你們這些有房子的 )70年和99年内收回当然都有拆迁补偿。不同的是到期后的事情。70年到期国家收回房子是要进行拆迁补偿的。新加坡99年到期后房屋价值归零,可是没有拆迁补偿的。 70年和99年内收回当然都有拆迁补偿。不同的是到期后的事情。


70年后,我们的土地使用年限到期怎么办?
一、业主延长土地使用权期限。
延长土地使用权期限。可以由房屋业主联名提出,补交土地出让金,这个价格应该低于同类的土地出让金的价格,类似于成本价和市场价的差额。

二、国家回收土地,进行补偿
根据规划需要,国家收回土地和地上建筑物的,对业主进行相应补偿,用类似拆迁安置的办法解决。

当使用到期之后,房子还属于自己吗?
答案是肯定的!


我国《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限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该土地上的房屋及不动产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DonnieMum (11-29 9:45,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2楼

(引用 DonnieMum:70年和99年内收回当然都有拆迁补偿。不同的是到期后的事情。70年到期国家收回房子是要进行拆迁补偿的。新加坡99年到期后房屋价值归零,可...)所以,还是社会主义好?!或者只要上了,就是世袭?[医药法规 (11-29 10:00,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3楼

(引用 医药法规:所以,还是社会主义好?!或者只要上了,就是世袭?)以国内国情看70年政府回收是不太可能的虽然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处理方法(或补偿,或续费。。。),但要像这里这样99到期后政府直接收走,老百姓不闹事不可能的。

国内政府也没必要这么做,只要能找到另一个合理的途径满足地方财政就行了。现行的直接卖地皮只是一种最简单粗暴的方法。
[dera (11-29 10:08,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4楼

房价最主要还是看通胀水平房子长期涨幅应该大致和通胀持平。国内过去20年的房价就是通胀堆起来的。整体房价的负担变化不大(个别城市除外,比如深圳)。如此长时间的相对高通胀水平是伴随居民收入的同步增长进行的,就算算上退休人员的工资涨幅,国内房价实际涨幅也不大。WIND数据显示2000到现在全国40大城市房价收入中位数比相当稳定。网上叫的响是移民一线城市的占多数。

这可以说是地方政府的功劳,一方面出强政策压房价,一方面高度限制土地供给。

通胀低的国家房子很难涨(日本,欧洲),美国最近涨的有点凶,一个原因是他们的房屋贷款很多挂钩30年利率,该利率水平下降很多导致实际mortgage payment降低了。这个利率也很有趣,由于美国政府相当时间没有发30年国债了,那本身就缺乏一个30年基准利率,只能拿20年利率再主观的加一点,个人的理解,这里面供求有点失衡,长债供给不够,需求(主要是保险机构)过高。结果是30年房贷利率一直跌。新加坡的高通胀期(70-90年代)也过了,除了2007年中国的爆发带了一波,后面除非ASEAN这些兄弟都起来,但他们全都加起来现在差不多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不知道能带的起多少水花。
[dera (11-29 10:29,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5楼

1996年是新加坡房价的一个小高潮你去搜房价指数 1996年和08年差不多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阿啊花 (11-29 14:22,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6楼

(引用 DonnieMum:因为国内的房子,70年到期后,只需要topup很少的钱。就可以继续拥有因为国内的房子,70年到期后,只需要topup很少的钱。就可以继续拥有。...)这个以后也不一定了感觉今年物权法的补充已经为以后高价续土地权埋下伏笔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阿啊花 (11-29 20:24,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7楼

(引用 医药法规:所以,还是社会主义好?!或者只要上了,就是世袭?)并不是哪里好楼主不是对新加坡房价不解。。。
主要体现在老房子价格方面

因为新加坡房子99年资产价值清零。99年后拆迁0赔偿。所以自然老房子就便宜了
国内70年地契到期,但房子价值仍在。就算破的没人住,但只要拆迁,也是1:1-2倍安置赔偿。所以买老房子不怕。自然老房子也不便宜。
[DonnieMum (12-1 11:10,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8楼

(引用 dera:以国内国情看70年政府回收是不太可能的虽然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处理方法(或补偿,或续费。。。),但要像这里这样99到期后政府直接收走,老...)国内买房子土地是有70年到期。是土地使用权
但是房子是所有权售卖。永远不会到期的。所以即使70年到了土地到期了。房子仍然被认为有价值。房子产权是属于个人的。
政府是无权处置房子的。
[DonnieMum (12-1 11:12,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9楼

(引用 阿啊花:这个以后也不一定了感觉今年物权法的补充已经为以后高价续土地权埋下伏笔)简而言之。就是看房价包含哪些内容了不说永久地契那些。

99年公寓和组屋,新加坡的房价,买的是99年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的短期所有权(99年)。99年后,房屋价值清零。所以是99年的租金。

国内的房价,买的是70年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的永久所有权。70年到期,房屋价值仍被认为是存在的,通常按面积计价格,不按新旧计价格。如果要拆迁,政府赔偿肯定是1.x倍以上的。如果不拆迁,topup低价也是远低于市场价的。
[DonnieMum (12-1 11:19,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0楼

(引用 DonnieMum:简而言之。就是看房价包含哪些内容了不说永久地契那些。 99年公寓和组屋,新加坡的房价,买的是99年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的短期所有权(99...)所以叫leasehold啊现在建的房子70年还有价值吗?
难道固定资产不用折旧?
维修翻新是不是也要请愿 ZF改善住宅环境?
真是的!
[医药法规 (12-1 12:39,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1楼

(引用 DonnieMum:简而言之。就是看房价包含哪些内容了不说永久地契那些。 99年公寓和组屋,新加坡的房价,买的是99年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的短期所有权(99...)这些都是基于现在来说的今年还出台说以后没有拆迁了。过些年就不好说了,中国政府也不是做慈善的,最开始确定70年产权,加上现在偷么么更新物权法补充条例,不要抱有太多幻想。估计只是现在还不适合戳破而已。国内的70年土地使用权一定是个未来收割的伏笔。房屋估值不可能不算折旧的,笑话。不能以过去拆迁的方针预测未来的。不过长期投资这种东西本来就取决于人和人的认知力的差别,我说的你要是不认可就算了,没啥好讨论的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阿啊花 (12-2 1:13,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2楼

(引用 阿啊花:这些都是基于现在来说的今年还出台说以后没有拆迁了。过些年就不好说了,中国政府也不是做慈善的,最开始确定70年产权,加上现在偷么么更...)讨论老房子的价值一个是新加坡确定99年后价值为0。老房子没有任何价值。
一个是中国,对未来的预测。

所以呢。
一个确定的事情去类比一个不确定的事情,就是合理的了

现在北上的老破学区房,如果人人认为30年后价值为0,还能卖上千万吗?
既然现在卖上千万,说明人人都知道30年后绝不会价值归零。
另一个是确定的新加坡房产价值归零。老房子卖不上价格,当然是符合规律的。老房子涨价,才是完全不合理



[DonnieMum (12-3 8:34,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3楼

(引用 DonnieMum:讨论老房子的价值一个是新加坡确定99年后价值为0。老房子没有任何价值。 一个是中国,对未来的预测。 所以呢。 一个确定的事情去类比一�...)这个其实偏题了因为题主的说的那个小区查了一下好像是永久地契,尴不尴尬。
嗨,北上老房子现在能卖那么多钱当然是因为现在市场上预见到未来这个risk的人是少数啊,哪次割韭菜会提前那么久让市场都知道了。但是细心观察近些年的一系列讲话,政策,我敢说这波韭菜早晚会割。这个详细的我可以写个论文了,不过就点到为止吧。你不要再杠了很没意思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阿啊花 (12-3 12:47,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4楼

(引用 阿啊花:这个其实偏题了因为题主的说的那个小区查了一下好像是永久地契,尴不尴尬。 嗨,北上老房子现在能卖那么多钱当然是因为现在市场上预见到�...)你主动找我回复到底谁在杠你讨论预见
我讨论现状
新加坡买房,土地到期价值清零,相当于买租期,房子老了没价值所以降价,这就是我的逻辑。
国内买房买的是产权,老房子价值政府承认,老房在手也不怕。
这两点都是事实

你遇见以后国内老房子的事。未来的事谁说得准。再说我也没说你的预见是对是错。到底谁在杠


另外是永久地契我还真不知道。我讨论的就是比较了下这边99和国内70的差别

永久地契就是等着Unblock。有翻盘机会。
从论坛上还听说,永久地契老房子管理费贵,不过这个我也不知道真假。
[DonnieMum (12-5 16:23,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5楼

(引用 阿啊花:这个其实偏题了因为题主的说的那个小区查了一下好像是永久地契,尴不尴尬。 嗨,北上老房子现在能卖那么多钱当然是因为现在市场上预见到�...)我看很多人回复时都没查这个房子是freehold所以很多人上来就在99年产权这个点上说看法。
我主要惊讶的这个房子当时价格对应现在的价格涨幅,远远跑输通胀水平了。不过很多人也说了,96年那会算是房价高点,之后10年左右一直下跌。如果拿最低点价格比较现在价格,倒是也涨了1倍吧。其实涨幅也不算高吧!
[CANMORE (12-5 17:06,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6楼

(引用 DonnieMum:你主动找我回复到底谁在杠你讨论预见 我讨论现状 新加坡买房,土地到期价值清零,相当于买租期,房子老了没价值所以降价,这就是我的逻辑...)关于管理费,耳听为虚管理费多少与园区大小,居民户数,设施多少豪华程度,有无其他收益补足管理费,房子年限等有关,与freehold, leasehold无关。我所知道的两个房龄差不多的公寓,市价freehold房价比leasehold高约20%,freehold户数不足300, leasehold近千,99年的管理费700, freehold那个350.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yayayayayaya (12-5 17:25,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7楼

(引用 DonnieMum:你主动找我回复到底谁在杠你讨论预见 我讨论现状 新加坡买房,土地到期价值清零,相当于买租期,房子老了没价值所以降价,这就是我的逻辑...)我第一次主动回复是给你补充嘛第一条回复就说了长期投资取决于个人对事物的认知,不同意就算了不要回复我。后面的也都在说不同意算了不要回复。
那现在再说一次,你讲的都对,我讲的都错,不要回复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阿啊花 (12-6 1:50,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8楼

(引用 yayayayayaya:关于管理费,耳听为虚管理费多少与园区大小,居民户数,设施多少豪华程度,有无其他收益补足管理费,房子年限等有关,与freehold, leaseh...)对头老房子有些连泳池门卫都没有,除了一些房屋老化维护之外没什么太高管理成本的。
不过新加坡的老房子是真的在二手市场不受待见,除非自身有特别能打的属性,比如位置极其好,居住体验及其出色,不然很少人愿意买来住的。而且这边不像国内,预算有限的话要么市区内老破小/中,要么郊区远新大。城市放射性发展老房子总还有地理位置好的属性。新加坡对比国内一线城市话,其实几乎没有到市区要两三个小时没啥配套设施的郊区,所以老房子天然没优势。拿地契续约说事的那些人真是屁股决定思维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阿啊花 (12-6 1:59,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9楼

(引用 yayayayayaya:关于管理费,耳听为虚管理费多少与园区大小,居民户数,设施多少豪华程度,有无其他收益补足管理费,房子年限等有关,与freehold, leaseh...)小区千户,管理费700的小区设施,服务相当高档吧,比如电梯入户这种吧?
[gewu (12-6 10:33,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0楼


<<始页  <上页   1  2  [3]  4  下页>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房产车市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