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的确是新加坡的教育目标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6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BANK_ITER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521) 发表:2014-07-07 14:00:46  楼主  关注此帖
【吐槽八卦】为什么新加坡号称双语教育?有朋友考虑移民新加坡,他考量点之一就是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听起来很好很强大。 他来向我了解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情况,我告诉他,就是华人小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新加坡叫JC)都有一门课叫华语,用中文学习,其它什么数学、物理、地理、历史都是英文教的。上了大学这个华语课就没有了,都是英语——除非是中文系 他挺奇怪的,这不是和中国学英语一样么? 他解释,中国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有一门课叫英语,其它数学、物理、地理、历史都是用中文教的。不同的是,英语上了大学还得学,哪怕考了研究生还得学,不过四级六级的就没有学位。 其它国家和地区像台湾、日本、韩国的情况都和中国差不多。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中国、日韩等从来不说自己是双语教育,而新加坡要自称是双语教育呢?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3,奖励楼主15分以及22华新币,时间:2014-07-07 22:00:02。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2,奖励楼主18分以及27华新币,时间:2014-07-08 22:00:02。 (more...)
双语的确是新加坡的教育目标
首先双语不是英文和中文,而是英文和母语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目标是Bilingual,而不是Biliterate,据我工作后的接触,新一代毕业生,70%用英文和母语口头交流都是没有问题的,虽然还有进步空间,但是就bilingual的层面来说目标还是基本达到。当然还有很多因为自身的选择而只会说英文的华人/印度人/欧亚裔,但并无法否认bilingual education的成绩,政府也在不断完善和检讨这个制度

国内/日韩并没有bilingual的教育目标,而且国内似乎在弱化英语在高考中的地位,自然不会标榜自己是bilingual education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ANK_ITER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521) 发表:2014-07-07 22:14:21  2楼
一个疑问最近二十年,新加坡的双语水平是越来越进步了,还是越来越退步了?
这个我恐怕没有发言权
本身就未在坡上呆满二十年,没有切身的体会,另外也没有权威的第一手资料。欢迎你指教一下狮城之二十年双语水平变化,不过论讨前最好有个大家都认同的衡量标准,不然一moe的官员很有可能跟咱们的标准是不同的,结论自然也会背道而驰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ANK_ITER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521) 发表:2014-07-07 23:17:32  3楼
谢谢回复,谈谈我的看法我理解双语是新加坡的教育目标,但是我的疑惑就是双语教育的本质与特点到底是什么? 全世界那么多国家都在学外语,但是唯有新加坡号称是双语教育。 如果只有其名,没有其实,那么就没有意义了。 至于说双语教育取得的成果,按照您的说法70%的新一代毕业生英语和母语口头交流没有问题——这个没有问题也是取决于层面和程度吧,所谓的母语交流需要掺入大量的英语、马来语和方言在内,就好比现在新传媒的华语电视剧要在国内播放,基本上是需要重新配音的——当然,现在国内也很少看到有新剧。 至于说书面,基本上一塌糊涂。 以前在新加坡公司的时候我就挺奇怪的,我一个中国人可以用中英文来读写report,而那些所谓双语教育出来的新加坡大学生,基本上看到中文就摇头,更不要说写出来了。 我倒是觉得中国重点大学里的大学生双语水平,并不比新加坡大学生逊色。 很有意思的是,中国是个单语言社会,但是所有公交车、地铁、机场、高速公路标识等等都是中英文双语的。反而新加坡这个双语社会里,这些地方就只有英文了。
双语教育的本质和特点,在我看来
就是贝克汉姆原则--踢球里长得最帅的,帅哥里踢球最好的,两边都不错,却又都不是顶尖(小贝粉轻虐)。所以政府的主张很务实,bilingual,而不是biliterate,充分考虑到新加坡作为国际城市,目前绝大多数工作场合读写只要求英文,少数场合需要母语口头交流的具体情况。所以并不是有名无实的。

本地人的口语夹杂大量母语词汇是本地的一大特色,与其说是需要,不如说是习惯;至少在需要正式的场合,大家还是会避免使用的,我在正式场合极少听到对方使用英语夹杂方言。至于本地大多数标示只用英语,那是因为英语作为本地和国际都熟悉的语言,已经被社会接受,成本和效率考虑,所以只使用英语了。国内大型城市快速发展,不懂中文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在更多的地方使用英文标示当然是理所当然的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ANK_ITER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521) 发表:2014-07-07 23:30:45  4楼
【吐槽八卦】为什么新加坡号称双语教育?有朋友考虑移民新加坡,他考量点之一就是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听起来很好很强大。 他来向我了解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情况,我告诉他,就是华人小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新加坡叫JC)都有一门课叫华语,用中文学习,其它什么数学、物理、地理、历史都是英文教的。上了大学这个华语课就没有了,都是英语——除非是中文系 他挺奇怪的,这不是和中国学英语一样么? 他解释,中国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有一门课叫英语,其它数学、物理、地理、历史都是用中文教的。不同的是,英语上了大学还得学,哪怕考了研究生还得学,不过四级六级的就没有学位。 其它国家和地区像台湾、日本、韩国的情况都和中国差不多。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中国、日韩等从来不说自己是双语教育,而新加坡要自称是双语教育呢?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3,奖励楼主15分以及22华新币,时间:2014-07-07 22:00:02。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2,奖励楼主18分以及27华新币,时间:2014-07-08 22:00:02。 (more...)
突然想到如何衡量一个地方民众bilingual(例如母语和英语)的水平
一种的一个办法,也许就是在一条本地人最多的地方,随便抓一个人问路或者采访,在过程中随时转换母语和英语问话,看其沟通的效率和成功率,相信狮城还是比世界上觉得大多数城市成功率要高的

另外我觉得作为一大国的子民,要有宽阔的胸怀,看到另外一个国家的人民正在重视和学习自己的语言,应该感到自豪欣慰和鼓舞。也许他们正在摸索,也许他们并没有自己觉得的那么好,但是更加正面的态度,应该是给予鼓励,或者给予具体方法上的建议,而非单纯的质疑

伊丽莎白说过一句话,to avoid the doubts, there is not such Amrican English, there are only English and mistakes. 如果三百年前维多利亚女王也是用这种态度看待她的殖民地,恐怕英语无法成为今日全球沟通最重要之语言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ANK_ITER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521) 发表:2014-07-08 12:54:36  5楼
个人的一点感受新加坡社会的双语环境,使的年轻一代有更好的条件与平台去掌握双语,这是积极的一面。 但是出于政治原因,目前新加坡社会的现状是,一个华人青年不会华语只会英语,可以当部长,一个华人青年不会英语只会华语,他在小贩中心卖鸡饭都很困难——因为所有的报税表格都是英文的。 毕竟大多数的学生是没有能力熟练掌握两种语言的,在这种情况下,放弃华文选择英文就成了必然的选择,这也是目前新加坡华人家庭中讲华语比例不断下降的原因。 失去了语言就失去了民族文化,从而失去了民族的根。 这是新加坡政府需要去反思的。
鸡贩和部长的区别,根本原因并不是所操语言的问题
而是教育程度和技能匹配的问题。一个全华语家庭背景的年青人,如果他受过合理的教育,很难想像他会看不懂英文的税单;一个只会讲英文的高才生,即使让他进行简单的中英文翻译,他应该也只会用google;但是如果他能胜任某个双语能力不是核心技能的部长职位,也是无可厚非的。一个双语社会不代表方方面面都必须兼顾双语。其实政府从来都没有少强调过英语的重要性,考虑到新加坡的历史,地缘政治,经济特点,这是一个不可避免,却十分正确的决定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ANK_ITER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521) 发表:2014-07-08 14:00:43  6楼
呵呵,现实情况是新加坡没有一个部长或者高级公务员有双语要求吧?只要英文就OK了。 这就是搞了几十年讲华语运动,本地华语水平却每况愈下的原因。当年南大生求职无门乃至南大关门,虽然出于政治考虑,毕竟还是让人失落的。 形成对应的,是马来西亚独立中学的坚持。 历史的遗憾已经造成,关键还在于现在如何做。
部长的甄选条件我还真不了解,毕竟内阁也从未在Jobsdb网站招过部长
不过从几位部长的双语能力来肯定或否定整个社会的双语能力,我觉得是没有代表性的,那只能说明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依然重要和有效。不过我倒是在jobsdb上看到越来越多的工作要求提到了skills in one or more Asian languages will be highly preferred.

马来亚华人对华语的坚持的确是可歌可泣,可见南洋华人对根的追寻从来没有断过;既然华人占少数的马来西亚可以做好,华人相对占多新加坡也应该看到希望,更进一步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6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