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加坡的吐槽!不服来辩!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129 楼,分 7 页, 当前显示第 2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末页>>
作者:唐甬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8040) 发表:2013-04-11 00:26:14  21楼
我查到的数据只有你所说的一半也就是只有20%的新加坡应届生能够进入三所大学,当然这是08年的数据,估计过去5年来三所大学都没有怎么扩招吧 http://news.sohu.com/20080324/n255863824.shtml
对比一下数据
全新加坡有170多所小学,150余所中学,却只有20余所初级学院,3所大学,5所Poly,还有一些ITE之类的工艺学院。
这样在小学一个班里面,能够上三所大学的新加坡孩子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牛牛爱吃鱼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370) 发表:2013-04-11 00:27:32  22楼
no.. 不是人肉。。。没截图就... ... 无法对证了-__-
是的!我后悔死了!没及时截图!!!
不然怎么滴也可以让世人看看此人多脑残!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功夫熊猫 (等级:?? - 无法无天,发帖:73374) 发表:2013-04-11 00:28:16  23楼
是的!我后悔死了!没及时截图!!!不然怎么滴也可以让世人看看此人多脑残!
你现在说这些都没有用。。。-__- 轻轻拿走它罢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唐甬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8040) 发表:2013-04-11 00:31:43  24楼
新加坡工程行业正在没落。中国在这方面有相当大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工程的同学转行或者回国。
悲催的是我们这些拿奖学金过来的,有多少不是学工程行业的?
在MOE的指导下,读工程和计算机的大有人在,基本没有多少中国学生能有机会读法律和牙医
随着工程行业没落,大家想混的好只好转行,我看到有南大EE硕士学位的去做期货基金,有国大博士学位的去做房产中介。。。毕业十来年,还在做技术的倒成了少数。这种现象从一方面讲是一专多能,另一方面看毕竟是人才的浪费啊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牛牛爱吃鱼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370) 发表:2013-04-11 00:34:06  25楼
你现在说这些都没有用。。。-__- 轻轻拿走它罢
轻轻拿走神马??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功夫熊猫 (等级:?? - 无法无天,发帖:73374) 发表:2013-04-11 00:34:40  26楼
take it easy... -_-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牛牛爱吃鱼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370) 发表:2013-04-11 00:36:04  27楼
哈哈哈哈哈!这个意思啊……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_-|| (等级:6 - 驾轻就熟,发帖:3173) 发表:2013-04-11 00:39:21  28楼
悲催的是我们这些拿奖学金过来的,有多少不是学工程行业的?在MOE的指导下,读工程和计算机的大有人在,基本没有多少中国学生能有机会读法律和牙医 随着工程行业没落,大家想混的好只好转行,我看到有南大EE硕士学位的去做期货基金,有国大博士学位的去做房产中介。。。毕业十来年,还在做技术的倒成了少数。这种现象从一方面讲是一专多能,另一方面看毕竟是人才的浪费啊
所以说适者生存。
金融,物流,海事都是热门行业。一个社会经济在转型之时,要嘛选择适应要嘛选择离开。
转型永远是痛苦的。记得早报纪录我们这批人10年聚会时的统计,大概两成还在本行业内。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唐甬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8040) 发表:2013-04-11 00:51:18  29楼
所以说适者生存。金融,物流,海事都是热门行业。一个社会经济在转型之时,要嘛选择适应要嘛选择离开。 转型永远是痛苦的。记得早报纪录我们这批人10年聚会时的统计,大概两成还在本行业内。
转型自然是痛苦
我们的悲催之处是,新加坡孩子早就明白了社会转型和工程的没落,于是纷纷去学习金融、法律、牙医、商科。
教育部也知道这些,但是直到SM3项目结束时,还是指导这些来自中国的奖学金得主进入大学去学习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总之是些前途黯淡而且本地孩子又不太愿意学的科目。
没办法,拿人的手短。。。
结果很多人不得不在毕业后再去充电和转型,为了能够适者生存——既然明知道需要转型,干什么不从大学就好好学有前途的专业,非要工作以后觉得没前途再转呢?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_-|| (等级:6 - 驾轻就熟,发帖:3173) 发表:2013-04-11 01:17:17  30楼
转型自然是痛苦我们的悲催之处是,新加坡孩子早就明白了社会转型和工程的没落,于是纷纷去学习金融、法律、牙医、商科。 教育部也知道这些,但是直到SM3项目结束时,还是指导这些来自中国的奖学金得主进入大学去学习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总之是些前途黯淡而且本地孩子又不太愿意学的科目。 没办法,拿人的手短。。。 结果很多人不得不在毕业后再去充电和转型,为了能够适者生存——既然明知道需要转型,干什么不从大学就好好学有前途的专业,非要工作以后觉得没前途再转呢?
大学时的我还真不知道。只知道这些在国内都是好专业。
我一个新加坡同学,跟我一样学CE。大学前考完了ACCA。大学毕业时过了CFA 3级。毕业后去了投行。象我这种小地方来的,目光短浅,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我也曾经抱怨过。在现实面前,我也是艰难的转行。
牛人们选择回国或者去欧美。留下来的,工程行业里也不乏佼佼者。例如身边进google的或者大型投行的同学们。
我坚信,是金子哪里都会发光的,这里的同胞无论如何(留下或者回国也是一种选择)选择,只要努力,心态好,都会开心不是?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唐甬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8040) 发表:2013-04-11 01:28:47  31楼
那个我也是听说的,嘿嘿,不确定国内确实人才很多,不管什么学校,都有找到很好的工作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绝大部分的工资都比自己预想的要低一些……
新加坡工资自然是高的,不然的话干嘛来啊
新加坡工资绝对高是个事实——不然我们大老远的来干什么?
要是新加坡比上海的工资低,咱们直接去上海读书工作不就行了。
但是新加坡和上海的工资差距在慢慢减小也是个事实,20年前是10倍的差距,现在可能就只有3倍了,未来可能就会只有1.5倍多了。
工资是个很矛盾的东西,谁都希望干同样的活工资高,但是工资高就意味着成本高,产品缺乏竞争力。产品缺乏竞争力从而卖不出去,从而工厂倒闭关门。
从新加坡摩托罗拉关闭到美国通用汽车破产,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要把成本决定减工资,那员工肯定不愿意。
所以就转型吧,不去做制造业,玩玩金融多好啊,绿色环保又来钱快。新加坡的金融也平均工资8000多,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一倍都不止。
但是别忘记了,美国金融风暴、欧洲欧债危机,就是这些玩金融的玩出来的。冰岛也是玩金融玩大发了,从富得流油一下子全国破产了。
个人觉得,这种金融杠杆产生的泡沫太虚幻了。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还是在制造业上,拥有核心技术才拥有市场和生命力。
人家瑞士也是个小国,为什么能屹立不倒?因为除了银行发达,人家还搞实业。全世界说到精密仪表核心技术,首屈一指就是瑞士的。同时人家还有化工制药食品等等,像什么诺华、罗氏,都是响当当的国际大企业。
反观意大利为什么在欧债危机中蒙受重创,因为意大利这些年来工业水平退步,大家就买些皮包啊时装啊过日子。这些奢侈品做得时尚无比,但没有什么核心技术,一个县级乡村工厂就能山寨你95%的品质,放到街边按照白菜的价钱一卖,你意大利的生意就没有了,工人们就失业了。
而德国的宝马汽车,人家有技术就是牛,有人敢山寨么?就是有人敢山寨,估计也没有人敢买啊。所以人家德国经济在欧债危机中就是坚挺。
新加坡目前的经济模式太单一,炼油、贸易和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基本上还是处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状态,极容易受到竞争和冲击。政府大力发展新型产业,比如生物制药等等,但是目前成效还不明显,至少还没有听到这十年间有什么本土大企业能诞生出来。看来政府是任重道远啊。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凡人 (等级:15 - 最接近神,发帖:20540) 发表:2013-04-11 01:47:29  32楼
对,跟他有过节。被他骂过,尼玛了解我的人知道我从来不找事的啊,最怕事了啊,居然能把他“挑起怒火”大骂我一顿,很受伤啊。
你的马甲暴露了啊。。。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凡人 (等级:15 - 最接近神,发帖:20540) 发表:2013-04-11 02:10:31  33楼
坡上和国内,各有所长我18年前来坡上的时候,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华东地区城市也和新加坡相差甚远。那时候觉得这辈子就扎在这里了,而且不光自己,连父母都要请过来享享福。 看看整洁的组屋,看看环岛的高速公路,看看坡人们开着日本韩国的小车车,真和电视剧里的一样,简直就是天堂般的生活——要知道那时候俺爹妈还是老老实实骑自行车的干活,连助动车都没有。 大概那时候来新加坡的中国人,和我的想法都差不多。 这十几年过去,国内的发展使得华东较为发达的城市在很多方面同新加坡的差距在减小,一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新加坡。住着公寓、开着汽车已经是年轻一代白领的标志了。 这样是留在新加坡承受高额的住房和车价,还是回国去与父母亲人团聚,就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了。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高速发展,中国发达城市与新加坡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我猜想大概那时候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回国的。
额,我想说新加坡车价是贵,也就是这几年COE狂涨的事情,房价一直不高啊
至少无法赶超国内一线城市。

按收入比例而言,现在一对大学毕业生夫妇月入6000不过分吧,一年收入差不多10万 (13个月底薪+一个半月花红+CPF的基本配套),就算每年存50%的钱,5年存款25万。即便现在这样的房价,还是可以负担一套地点不错的三室一厅90平米左右的组屋首付。更何况如果是公民,可以拿90%的贷款,又不用支付ABSD,买房就更加轻松。

我想说国内薪水再高,绝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有多少能在四五年里只靠自己的能力在工作的城市买的起房??都说中国工程师薪水高,那也是精英才高。我现在专门从中国挖工程师过来,不说别的行业,就半导体而言,不同公司之间薪水差别很大。有不少做了三四年了,底薪也就三四千块,算上加班费和各种津贴一个月也就七八千块。对于动辄上百万的房产而言,只靠自己能力买房可以说是遥遥无期。所以对于这些人而言,来新加坡工作是相当好的机会。不愿意来的至少是中层管理或者自身技术人员,这些人薪水随便二三十万很正常,来新加坡的话管理经验会大打折扣,薪水又没有增加多少,所以多半是不愿意出来的,除非考虑让孩子接受双语教育才会来。

再说车价,新加坡的公共交通比中国绝大多数城市都便捷的多,作为小地方控制车子数量很正常,对于坡政府而言,提供住房是满足公民基本生活条件,而私家车是奢侈品,不是随便让小老百姓开的,要是车子价格是人人都负担得起的,不知道新加坡要堵成什么样。不开私家车的话都让你每天坐大奔出行了还要怎样?=P

中国现在很多地方没有车是很难出行,有车其实也没容易多少,至少你堵在自己车里比堵在公共汽车上舒服多了。你说的那些年收入几十万的绝对不是普遍的情况。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凡人 (等级:15 - 最接近神,发帖:20540) 发表:2013-04-11 02:25:46  34楼
我查到的数据只有你所说的一半也就是只有20%的新加坡应届生能够进入三所大学,当然这是08年的数据,估计过去5年来三所大学都没有怎么扩招吧 http://news.sohu.com/20080324/n255863824.shtml
你提到的这个是数据还是文章啊,不会是MKX写的吧,看到作者好寒

教育部目前控制的应届生进入本地大学的比例是26%,不过这个应该是没算TOP 10% Poly学生可以进入大学。所以总的来说本地大学入学率大概是接近40%。 不要忘了还有大量的学生去海外读大学或者进入私立大学比如SIM, 这些是没有计算在本地本科生比例里面的。所以新加坡的高等教育还不是那么糟糕。

http://www.moe.gov.sg/feedback/2011/committee-on-university-education-pathways-beyond-2015/singapore-university-landscape/

中国现在疯狂扩招所带来的很高的大学入学率,跟注了水的猪肉没什么区别:绝大多数孩子基本上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对于很多穷苦地方的学生而言更糟糕:上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不说,还要欠一屁股学费债。算下来真心不如高中毕业去学个手艺,泥瓦匠,理发师,厨师,修理工这些收入都不见得比大学毕业做个底层码农差。

相比之下新加坡多样化的教育途径,可以培养出这个微小的社会需要的不同层次和类型人才。新加坡的ITE, POLY这些都很注重实践,基本上毕业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作技能,可以轻松的进入职场。同时坡这边工作后自我进修的途径非常多,而且不像国内那样对于part time读的学历还带着歧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南海飞鱼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940) 发表:2013-04-11 03:40:40  35楼
悲催的是我们这些拿奖学金过来的,有多少不是学工程行业的?在MOE的指导下,读工程和计算机的大有人在,基本没有多少中国学生能有机会读法律和牙医 随着工程行业没落,大家想混的好只好转行,我看到有南大EE硕士学位的去做期货基金,有国大博士学位的去做房产中介。。。毕业十来年,还在做技术的倒成了少数。这种现象从一方面讲是一专多能,另一方面看毕竟是人才的浪费啊
转行也不是大事的
年轻被忽悠了'长大明白自己的长处和需求'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行当' 我真的觉得是天经地义的 总不能明知道不合适'还留着眼泪继续痛苦吧? 现在人离婚结婚都当家常便饭的'换专业只是个人选择罢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牛牛爱吃鱼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370) 发表:2013-04-11 07:47:44  36楼
你的马甲暴露了啊。。。
早就暴露了啊,这是小号不是马甲,嘿嘿。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西瓜芒果好吃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179) 发表:2013-04-11 07:54:28  37楼
我查到的数据只有你所说的一半也就是只有20%的新加坡应届生能够进入三所大学,当然这是08年的数据,估计过去5年来三所大学都没有怎么扩招吧 http://news.sohu.com/20080324/n255863824.shtml
妈呀您引用的这篇文章的作者呦。。
这可信性。。我倒一直搞不懂热衷辩论中国和新加坡哪里更好的意义在哪里啊,时间太多么,这种事情不是见仁见智么,非得说服不同观点的没啥意义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西瓜芒果好吃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179) 发表:2013-04-11 07:56:22  38楼
对比一下数据全新加坡有170多所小学,150余所中学,却只有20余所初级学院,3所大学,5所Poly,还有一些ITE之类的工艺学院。 这样在小学一个班里面,能够上三所大学的新加坡孩子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三所大学这个数据就是错误像的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iko﹏ (等级:15 - 最接近神,发帖:11910) 发表:2013-04-11 07:57:31  39楼
对,跟他有过节。被他骂过,尼玛了解我的人知道我从来不找事的啊,最怕事了啊,居然能把他“挑起怒火”大骂我一顿,很受伤啊。
虎摸
小牛牛。。。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唐甬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8040) 发表:2013-04-11 08:59:32  40楼
额,我想说新加坡车价是贵,也就是这几年COE狂涨的事情,房价一直不高啊至少无法赶超国内一线城市。 按收入比例而言,现在一对大学毕业生夫妇月入6000不过分吧,一年收入差不多10万 (13个月底薪+一个半月花红+CPF的基本配套),就算每年存50%的钱,5年存款25万。即便现在这样的房价,还是可以负担一套地点不错的三室一厅90平米左右的组屋首付。更何况如果是公民,可以拿90%的贷款,又不用支付ABSD,买房就更加轻松。 我想说国内薪水再高,绝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有多少能在四五年里只靠自己的能力在工作的城市买的起房??都说中国工程师薪水高,那也是精英才高。我现在专门从中国挖工程师过来,不说别的行业,就半导体而言,不同公司之间薪水差别很大。有不少做了三四年了,底薪也就三四千块,算上加班费和各种津贴一个月也就七八千块。对于动辄上百万的房产而言,只靠自己能力买房可以说是遥遥无期。所以对于这些人而言,来新加坡工作是相当好的机会。不愿意来的至少是中层管理或者自身技术人员,这些人薪水随便二三十万很正常,来新加坡的话管理经验会大打折扣,薪水又没有增加多少,所以多半是不愿意出来的,除非考虑让孩子接受双语教育才会来。 再说车价,新加坡的公共交通比中国绝大多数城市都 (more...)
谢谢凡人妹妹的回复
再来说说我的观点。
第一,国内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房价高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超过新加坡房价,应该是说是北上广深的公寓房价超过新加坡组屋的房价,北上广深的经济适用房虽然数量不如新加坡普及,但是价格比新加坡的组屋便宜很多了。而且除了北上广深外,几乎没有什么地方的房价会贵过新加坡的。
第二,妹妹举了一对大学毕业生夫妇月入6000可以承担房价的例子,问题是,在新加坡一对夫妇都是大学生的比例是多少呢?大学生在应届生里的比例,大家觉得从20%-40%。即便按照40%来计算,也只有16%的青年夫妇都是大学毕业生啊,在社会中还是个很少的数量。(当然,要是我们SM3同学学历都好,如果内部男女同学组合,这个学历标准绰绰有余。但是男多女少,相信大部分男同学还是找不到SM3的同学,这样要么找Poly的妹妹,要么找了国内的女朋友。国内女友虽然是大学毕业,可是来新加坡学历不承认,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情况太常见了。)
第三,您说在国内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无法在4-5年内在自己工作的城市买的起房子。
这个观点我认为主要是在北上广深成立,很多二线甚至三线城市的房价是很低的。比如西北地区中心城市西安,房价也不过7000元左右,东北中心城市沈阳,房价也在7000-8000之间。再偏远一点,三线城市比如宝鸡、济宁之类的,房价4000元左右。就连妹妹的家乡苏州,那可是天堂级别的城市,听说差一些的地段也就是7000-8000元的样子,两个大学生工作几年,应该完全有能力负担的起。
实际上,这也是LZ提出的一个观点,中国区域广生活方式选择多,可以在上海的世界500强作杜拉拉力争上游,也可以在二线城市做个小白领过闲散的日子。真不愿意了还可以到乡村或者广大西部地区去呼吸新鲜空气,享受低廉的生活成本。但是新加坡只有一条路,就是力争上游。
第四,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新加坡移民政策的收紧。
我们那个时候是赶上了好时候,毕业后马上拿PR,就有了买二手组屋的条件。现在就算是SM3项目的学生,不知道从毕业到拿PR,再到拿公民能够买政府组屋需要多少年。
像那些被妹妹从国内招来的半导体工程师,估计就更困难了。且不说赚的钱够不够买房,单单是没有PR身份就意味着根本没条件买房。所以相信很多人的想法还是,在新加坡赚几年前,过得苦一些,攒下钱来回国去。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129 篇文章,分 7 页, 当前显示第 2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