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复制本帖HTML代码
|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
谢谢兄台的回复,在这里澄清一下,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而是联合早报的吴俊刚先生写的。所以对于作者的原意我也只能够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谈一谈我的理解。
第一,对于"换籍了谁还会仍然认你是兄弟?只有在中国境内才有所谓的汉族。"
对于你的这个观点我不太认可,我们那么多同学都已经选择入籍新加坡了,难道他们的民族不是汉族了吗?
第二,按照吴俊刚先生文章的描述,新加坡的每个种族都有自己的母语,比如华人的母语是华语,印度人的母语是泰米尔语,这是国家法定规定的,也是实施双语教育的标准和基础。
当然我们知道,在印度绝大多数印度人的母语并不是泰米尔语,印度的官方语言有十几种之多,每个邦都不同 ,印度人的母语一般应该是自己所在邦的语言。泰米尔语和印地语分别是印度南部和北部的一种通用语言,用作不同邦的人民之间进行沟通的语言,类似于中国的普通话。
在中国,汉族比例将近95%,所以我相信新加坡政府在制定语言政策的时候也是以汉族作为华人的主体来考虑,将汉族的母语,汉语作为华语。这里我要说一下华人的定义了,狭义上的华人是指有华夏民族血统的人,而实际上现在广义上的华人则指的是,所有中国人,以及没有中国国籍,但是祖先是中国人而具有中国血统的人,这里面自然就包括所有的少数民族。
对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推行一种语言来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就要推行普通话,首先以北京方言为基准的普通话作为中央行政级语言,是从明朝就开始了,外地官员进京之前要先学习好。北方人学习普通话比较容易,南方人就困难一些,而对于其他少数民族来说,一部分小的少数民族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那么他们就是属于在家里面讲自己的民族语言,在学校里学习普通话。一部分人数比较多的少数民族比如藏族、壮族、维吾尔族等等,现在推行双语教育。让他们学习好自己的民族语言的同时也要学好中文。
不可否认,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少数民族的子弟逐渐丧失了对自己民族语言的掌握。比如台湾著名作家席慕容,就是蒙古族,她掌握很多外语,但不会讲自己本民族的语言。
再比如现在绝大多数的满族根本不会讲满语了。
我个人觉得,失去自己的语言会失去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传承,就像现在专家呼吁保护满语一样。
在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年轻一代,没有掌握自己的母语,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传承显然是不利的。
但是应该看到推广普通话对于作为整个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的汉人来说,传承自己的文化则更加有力。说的通俗一点,我看到漂亮的满族小姑娘就可以去追了,因为大家都讲普通话,沟通没有问题。
事实上这种情况不止的中国有,比如在美国,无论是华裔、西班牙裔还是拉丁裔,都需要去学习英语,没有所谓的双语教育,你要学习自己的民族语言只有自己另外学。
也有一些国家因为曾经在历史上被其他国家强权殖民奴役,丧失了自己的母语。这就好像巴西的国语是葡萄牙语一样。
我相信吴俊刚先生所担忧的是,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华人人口占绝对多数的主权独立的国家里面,如果华人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语言,这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里似乎都还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第三点,对于中华文化传承的问题。
事实上,新加坡的文化传统更多是来自中国的福建广东东南沿海地区。比如说中元节,据我所知现在中国的闽南地区还是很盛行的。
不可否认,很多风俗礼仪,在海外地区保存的相对完整。而大陆毕竟经过文革的十年破坏。
但是也应该看到,很多的海外华人,随着环境的变迁,在丧失了语言文化的独立性之后,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民族性,比如说马来半岛的娘惹。
所谓礼失求诸野,中国和海外的华人社区能够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够使保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一个重要推手。.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