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其它话题】我决定回上海工作了
<<始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引用 唐甬:二位别争了,LZ根本就没打算买房啊,人家只是要租房个人觉得,上海和新加坡房价哪个更高是见仁见智,因为既不能把公寓和组屋来比较的,也...)站在租房者的角度,绝对是上海完胜。所以,站在买房人的角度,从房价和租金比的角度,应该是上海完败吧[岁月悠然 (6-30 11:3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1楼

(引用 hula:我跟你搞笑啥。我现在住的小区。房源我验证过。单价低是因为得房率低,并且当年新房卖的单价就低。总价不低的。和旁边楼的3房总价差不多�...)方便透露一下楼盘名称吗?如果170平550W可以到手,肯定出手啦![江南渔夫 (6-30 11:4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2楼

(引用 岁月悠然:站在租房者的角度,绝对是上海完胜。所以,站在买房人的角度,从房价和租金比的角度,应该是上海完败吧)国内房子租金都cover不了房贷。新加坡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样。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love962397 (6-30 11:5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3楼

(引用 love962397:国内房子租金都cover不了房贷。新加坡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样。)赞同一下!所以如果租房,上海完胜。
如果作房东出租房,新加坡完胜。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唐甬 (6-30 12:1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4楼

上海人表示,回去探亲,都感觉不习惯了比如说,在十字路口等着过马路,人行道的绿灯亮了,但同时,你的前后都会有车,迫不及待地在转弯!都是大转弯或小转弯的车。
木有办法。过个马路都得提心吊胆地,前后多看几下。

在酒店宴请亲戚吃饭,他们不习惯公筷/公匙,我都说了这边的习惯,但后来还是被迫“入乡随俗”,吃大家的口水了,哎。这问题搞不好,还有传热肝炎的危险。这个还是包房。如果是大厅内,就得被迫吸大量的二手烟了。
国内吃的的确比新加坡价廉物美,但考虑到二手烟和食品安全的问题,这个,还是得打很大的折扣阿。假如是公款,还有被迫拼酒的问题。

很多居住小区,路上都是痰迹斑斑的。
但木有自己名下的房子,在上海的妹子一般是芳心难动的。

不敢去医院,不急的宁愿回新看病。动不动就叫你全身检查、开贵药(好拿回扣);到处都非常拥挤,排队1、2个小时不在话下。等很久,但医生看病那个迅速(除非有熟人介绍)!1、2分钟就被打发了,很常见。

我一朋友,在浦东张杨路某高级小区买了130+平米的房子,楼价是600万+。她女儿在读小一,也不笨的孩子,但每天功课多到,非得晚上11点才能做完。并且没考到90+,老师就会当面批评。她先生搞金融,已是公司的副总,钱是赚很多,但经常觉得非常累。因为事儿特多,还会经常被领导拉去陪客拼酒。他们几年前就很想移民,但因先生英语不太好,没啥戏。
[ahha (6-30 12:2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5楼

(引用 江南渔夫:临港新区可不是一般的远哦,都在浦东最东南角了如果要考虑生活便利、教育、医疗等条件的,还是要选传统的好地段,最起码是中环附近。我们...)你看的都是新盘。。二手盘真的有不少便宜的楼。我住的浦江名邸,欢迎过来看看。周边其实不是很好,都是虹口老公房。但高层确实可以看到江。出门过新建路隧道就是陆家嘴。

亲戚的房是世茂滨江。买的时候才1万多好像。现在5w左右,140平米700w不到一点。

你看的房都不但都是新房,并且都是200平米大平层。。怎么可能价位低。。。。

临港我是看好的。规划不错,16号线终点站,120km每小时,早晨晚上都有直达线中间不停。到市区其实很方便。
[hula (6-30 12:3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6楼

(引用 江南渔夫:方便透露一下楼盘名称吗?如果170平550W可以到手,肯定出手啦!)我是3月份国五条之前去看的。。当时房东可能急着卖。不过确实是550。但据中介说应该是整套小区最低价。我只是看看,我其实不买,所以也只能哦了。

这种二手次新房,经常可能会有笋盘。shuiku.net经常会放出一些房源,你可以去看看。

如果你考虑二手,大面积房子的话,不妨考虑一下新江湾城?新江湾城最近有些涨不动,正是入手好时机。
[hula (6-30 12:4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7楼

(引用 ahha:上海人表示,回去探亲,都感觉不习惯了比如说,在十字路口等着过马路,人行道的绿灯亮了,但同时,你的前后都会有车,迫不及待地在转弯!...)我刚回来也不习惯,其实呆个小半年就没啥了。车的问题我说过,是红绿灯。国内红绿灯90%以上不考虑左转右转车辆。特别是大转弯,如果红绿灯等你,他就过不去了。

吃饭的问题。。我在新加坡都不太用什么公匙。。我在上海倒是经常用。。其实是看你和什么样的人吃饭。。

看病问题。。一回生,2回熟。其实上海没有什么狂开药。即使开药也比国大医院挂号费便宜n多。
[hula (6-30 12:5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8楼

(引用 唐甬:赞同一下!所以如果租房,上海完胜。 如果作房东出租房,新加坡完胜。)国内从租售比来讲能和新加坡普通住宅相当的,只有洋人扎堆的地方。[hula (6-30 12:5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9楼

(引用 ahha:上海人表示,回去探亲,都感觉不习惯了比如说,在十字路口等着过马路,人行道的绿灯亮了,但同时,你的前后都会有车,迫不及待地在转弯!...)每个人有各自的角度就如同有的人关注陆家嘴的世界级繁华,有的人在意闸北小弄堂里的混乱。
至于说二手烟和食品安全,这个方面上海确实有待提高。
不过只要稍微像样一点的饭店,一般都有无烟位置,甚至是禁止吸烟的。而我也相信正规饭店里的食品感觉也是有保证的。
至于说移民,其实也是每个人有各自的情况,个人有个人的需求。
我认识一位家资巨万的企业家把生意盘给了别人,自己拿了大笔现金,全家移民澳洲,现在周游世界国内悠闲自在,时不时发些旅行照片,令我羡慕不已。
我的一位同学,夫妻两个都在国际企业做高级经理,一起技术移民加拿大,去了之后发现根本没有合适的工作,两个人在加拿大无所事事坐吃山空,考虑到如果为了蹲移民监浪费掉几年时间,职业规划就彻底废了。思来想去又放弃了,还是回到了上海。
看得出LS虽然是上海人,对于新加坡十分钟爱,这就很好啊。
身心安定处,即是家园。
只是也应该多看看家乡上海的亮点,这样自己的心境会更平和。
[唐甬 (6-30 13:0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0楼

(引用 `@-@`:”上海550w可以买到内环10年内房子,170平米,能看到黄浦江“ 你是来搞笑的吗?“上海550w可以买到内环10年内房子,170平米,能看到黄浦�...)有一个观点我还是要强调一下。就是国内的建筑面积和实际面积的问题也叫做得房率。

我回国之前也是一直愤愤不平。回来之后很快就想明白了。

新加坡卖的是实际面积,国内卖的是建筑面积。得房率高得80%多,低的可能70%都不到。越是豪宅得房率越低。看起来好像很不划算,但是好处是,国内开发商设计的时候,不会太会斤斤计较。比如说国内高档房每栋楼都有一个甚至多个保安,有专门的办公桌。面积哪儿来?每家公摊。比如说国内中高档房经常平均每层每户一个电梯甚至一个半,面积哪儿来,公摊。

新加坡的组屋condo貌似都很小气,组屋平均3户一个电梯吧。。公寓2户一个电梯就不错了。一户一梯的有么?我没见过。。

其实国内这种情况叫做奢侈消费。但是有钱人多,人家就愿意花钱买气派的感觉。


[hula (6-30 13:3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1楼

上海人,老公马上入籍了,觉得回国没戏了,在上海和新加坡间纠结了不晓得多少回。PR第五年,老公的CITIZEN批准信也拿到了,当年来坡很突然,原先的计划只有两年,现在无限期拖延,曾经在回国这件事情考虑商量无数遍,终于尘埃落定.

我觉得吧,一个人哪里都一样,一家人就没这么简单了,小孩子回国怎么适应?食品安全是我们最怕的。

房子呢,其实也不贵,我们当时在上海买的房子,地段中环以内,现在也只有200多万,和这里的组屋差不多,但是如果你要小区设施配套和公寓一样,就翻倍了。
车子我同意,家里的亲戚表妹表弟都开车了,我们还在这里做11路电车(两只脚),这个是我心头永远的痛啊。。。。。。。。。。。。。。。。。。。。。

外面吃饭,现在也涨价了,两个人外面餐厅吃不管中餐,寿司,韩国料理,一般的菜价40以上,也就是最最便宜也要200块吧,点的多300,不过味道是家乡的好,写到这里,口水流一地。。。。。。

还有就是,租公寓的话,周边的餐馆也不便宜咯,水涨船高。

生活肯定比坡县丰富的多,吃喝玩乐购物,如果你爱玩,喜欢新鲜事物,就留上海吧。。。。。。。

[linda7906 (6-30 14:2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2楼

(引用 hula:有一个观点我还是要强调一下。就是国内的建筑面积和实际面积的问题也叫做得房率。 我回国之前也是一直愤愤不平。回来之后很快就想明白了...)一户一梯在新加坡也是有的。但是不是大众公寓。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love962397 (6-30 14:2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3楼

入个公民再回去吧。本人国大毕业后工作了三年,回上海五年,现在又回新工作一年多。当年想法跟楼主一样。不过回国后细细品味,所谓的便宜是一分钱一分货啊。平常的确可以经常下馆子,喝啤酒,不过以国内餐饮业和食品行业的状况来看,你吃的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另外环境问题积重难返,上海的空气和水都很有问题。回去闯闯可以,现实一点的话还是入下公民吧。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冥鬼 (6-30 14:5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4楼

(引用 ahha:上海人表示,回去探亲,都感觉不习惯了比如说,在十字路口等着过马路,人行道的绿灯亮了,但同时,你的前后都会有车,迫不及待地在转弯!...)在新加坡过马路也不能太掉以轻心了上次Clementi 的车祸 就是绿灯过马路时候的发生的。 在新加坡也要多看看。[干什么的 (6-30 14:5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5楼

(引用 冥鬼:入个公民再回去吧。本人国大毕业后工作了三年,回上海五年,现在又回新工作一年多。当年想法跟楼主一样。不过回国后细细品味,所谓的便宜...)餐饮、空气和水上海的餐饮业相对还是很正规的,在上海这么多年的朋友里面也没听说谁吃东西问题。当然自己要有判断力,你非要去路边买不明来路的烤羊肉串是另外一回事情。但是感觉正规点的饭店 ,不会比新加坡的巴刹和路边小贩中心的水平差。更不要说像必胜客麦当劳这样的国际连锁店了。
关于水的问题,小时候就觉得上海的自来水有消毒水的味道,现在已经好很多了,但是自来水应该比新加坡的自来水水质差,这个我非常同意的。但是现在上海人也没有多少是喝自来水的,家家户户都在喝纯净水。我在新加坡的时候主要还是喝自来水,如果说上海的纯净水比新加坡的自来水还要差,这个我就不太同意了。
再说说空气,上海的空气是不怎么好,毕竟国际大都市,这么多辆车子的排放尾气。事实上,从中央到上海政府,都在提出要,改善空气污染的状况。
但是我们有一说一,过去30年上海空气再怎么差,也差不过上个礼拜的新加坡吧。而且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所面临的现实是,谁也没有办法保证上个礼拜发生的空气污染事件未来不会再重演,因为这根本不在新加坡政府的掌控之内。
所以说,为了好空气,最好选择去海南岛或者云南生活。如果为了空气就选择定居新加坡的话,最好还是考虑一下。
现在国外的朋友提到国内,动不动就是食品安全空气水等各方面,勿容质疑中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距离需要提高,但是作为一个面积几乎等同于欧洲的泱泱大国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个别性,我们作为从小在国内长大的中国人,应该对自己的国家有了解,也有信心,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判断力。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唐甬 (6-30 15:1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6楼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相信楼主也是抱着对祖国的信心回去的,挺好,感受一下。

说到环境好的地方新加坡确实也不是最好的,只不过是比较能让人放心罢了。澳洲这方面更好,食物更新鲜。
上海要说空气好倒是也有那么几个月,世博会其间吧,天那个蓝啊。希望能成为常态。
政府效率和清廉度方面上海还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准的。
[冥鬼 (6-30 16:3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7楼

(引用 冥鬼: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相信楼主也是抱着对祖国的信心回去的,挺好,感受一下。 说到环境好的地方新加坡确实也不是最好的,只不过是比较能让...)冷暖自知兄台说的好啊。其实中国、新加坡,一个是故乡,一个是第二故乡,希望都能蒸蒸日上吧。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唐甬 (6-30 16:4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8楼

(引用 冥鬼: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相信楼主也是抱着对祖国的信心回去的,挺好,感受一下。 说到环境好的地方新加坡确实也不是最好的,只不过是比较能让...)奥运会前去过一次北京天蓝的实在没话说,没想到几年以后 空气中如同施放毒气一样。

唉, 不知道如何评价。
[xscheme (6-30 17:1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9楼

(引用 love962397:国内房子租金都cover不了房贷。新加坡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刚看到一个新闻。。北京部分地区房租超月供。在这里提醒一下楼主。。京单套房平均房租3660 部分地区房租已超买房月供

虽然不是general case,不过房租肯定是慢慢涨的。。


[提要]据报道,在房价节节高升的时代,一线城市的房租价格也在持续上涨。毕业季来临,大城市的租房市场又将进入一个小旺季。

统计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北京单套房平均租金价格已经攀升至3660元,较2008年大涨了82%。二季度,受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北京、上海等地的房租价格又在加速上涨。有统计说,一些地区房租已经超过了月供。

马小姐在北京工作了五年,在她眼里,北京的房租价格就像是一个不断被吹起的气球。

马小姐:2008年我刚在北京实习的时候,在宣武门附件租房子,每个月是1500,大概是40平。2009年在石景山租的房子是60平,每个月是2000多。这些都是跟同学朋友合租,有人分担着,所以还能承受。2009年底,我自己买了房,每个月月供是4000元,后来因为工作原因,还是要在市区里租房,房租就比较贵了,是8000,虽然自己原来的房子租出去也能抵掉一部分,但是还是觉得有点太贵了,承受不了,所以又跟朋友一起合租。

不过,马小姐的房租噩梦还要继续上演,她告诉记者,在一周前房东曾给她打过电话,暗示要涨价。马小姐虽然租着别人的房子,但起码还有自己的房子,算是有个保底的。相比而言,刚毕业的小施就更发愁了。

小施今年从上海一所高校毕业,工作也找在了上海,上个月签完合同,他就开始找房子,目标是找"周边设施完备"、"空间大"、"地理位置便利"的房子;但找了两个月后,他才知道现实的残酷。

小施:本身房子的舒适度、价格、还有地理位置这三个里面,最多只能选两个,甚至只能选一个。最后我是以舒适为第一、交通便捷为第二,价格第三。

和小施同学一样,很多大学毕业生由于刚出校门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所以选房子基本没什么空间,只能在舒适、便捷、低价等因素中找平衡。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说,从他们的统计来看,北京地区以往一年涨15%,今年上半年就涨了10%。张大伟同时表示,从租售比的角度看,北京的房租还有上涨的空间。

张大伟:正常的,100到150个月的租金其实就能相当于房价。但是事实上,北京现在基本上都是超过了600个月。

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微博]认为,从租售比的理论看,房租确实还要涨,但如果考虑到百姓的收入水平,现在的房租价格已经到了让普通人无法承受的阶段,政府应该替百姓着想。

马光远:现在北京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一年也就3万多元,等于把所有的收入拿去付房租才能够。所以,收入跟租售比之间出现了背离,背离的原因就是房价。因为房价本身到一个泡沫,整个房租市场之所以不断看涨,是因为房价上涨,房价上涨以后,给租房市场提供了上涨的空间,所以解决的根本还是要解决房价问题,如果房价不解决,就必须提供大量的廉租房。廉租房如果不能提供,恐怕很多人在北京既买不起,也租不起。
[hula (6-30 17:4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0楼


<<始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