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少于求的新加坡,要想让屋价大幅下跌,这是不现实的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房产车市 | 本帖共有 28 楼,分 2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2    末页>>
作者:tdy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313) 发表:2010-10-01 17:48:36  楼主  关注此帖
就在不远处美国房地产长期低迷是大势所趋,中国房地产如果大幅下挫:在全球化资本市场中由于溢价比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明朗的情况下,那么新加坡房价大幅下挫(30%甚至更高)也是必然.如果跌幅更大的话,那么就不排除要出现跳楼现象了
在供少于求的新加坡,要想让屋价大幅下跌,这是不现实的
08年第4季之后HDB RESALE PRICE INDEX涨得最快的是今年第2季,而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INDEX指数又创新高,这是为什么?政府今年3月出台的PR quota将非马来西亚PR可买组屋的数量限制在全新加坡90万套组屋的5%,也就是4.5万套。原本54万PR买组屋没有任何限制,现在对非马来西亚PR来说,只有4.5万套可被购买,以一个家庭4个PR计算,全新加坡只有18万非马来西亚PR才可购买组屋,可是想要购买组屋的PR远远不止这18万。政府从07年以来每年新批准的PR分别为63627,79167,59500,而每年新建的组屋在1万多套,也就是说,每年新增加的组屋如果全部卖给新PR都不够,况且还有原本300多万的新加坡居民。所以在供少于求的新加坡,要想让屋价大幅下跌,这是不现实的。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tdy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313) 发表:2010-10-01 18:23:36  2楼
就在不远处美国房地产长期低迷是大势所趋,中国房地产如果大幅下挫:在全球化资本市场中由于溢价比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明朗的情况下,那么新加坡房价大幅下挫(30%甚至更高)也是必然.如果跌幅更大的话,那么就不排除要出现跳楼现象了
美国和新加坡的楼价没有同比性
楼主一直以来都拿美国的楼价来说事,但我觉得美国和新加坡的楼价没有同比性。美国房主每年要交给各级地方的税收要高达房产估价的3%,以30万美元的房价来算要近1万美元,而新加坡组屋的房产税只是象征性的200块左右,像这样每年的机会成本相差近200倍的情况下,你怎么去比较。和新加坡组屋可比较的是香港的居屋,它也是政府组屋,但它的价格现在已越来越接近私人住宅,以50平米的房价来说要200万港币,比新加坡要贵多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tdy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313) 发表:2010-10-01 19:08:00  3楼
中国五道“金牌”齐发遏制房价http://house.ifeng.com/news/zhengce/detail_2010_09/29/2671944_0.shtml
新加坡房价的涨幅远远落后于整个大中国圈
中国为什么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接连出台两次调控措施,就是说明他的调控不到位,房价在调控初期只是影响了成交量,而房价根本没有受到多大影响,看到房价在国庆黄金周又要发疯了,政府才匆忙再次出台新措施,看来到时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而新加坡出台的措施比中国要温和许多,而且新加坡房价的涨幅和中国相比,真的是小巫见大巫,10年前新加坡房价是中国的几倍,而现在中国赶上并超过了新加坡。这次新加坡政府出台的新政策,现在虽然也是影响到成交量(9月量跌25%),但价格指数3季还是上涨了4%。况且政府的本义也不是要房价大幅下跌,试想占新加坡人口绝对多数的屋主,如果看到政府任意让房价大幅下跌,从而他们的资产大幅缩水,不大批倒向反对党才怪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tdy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313) 发表:2010-10-01 22:25:30  4楼
就问一个问题香港人口700万,地方比新加坡大一点点,而且多是山地。况且香港过去20年经济也是一直在持续发展,但是为什么香港最近20年会暴跌过3次? 按照道理来讲,当权者都是希望房价上涨的,在给老百姓增加财富的同时也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税收。但是经济的规律已经决定了,任何资本市场只涨不跌或者只跌不涨的,就好像四季更替一样。新加坡房地产我不敢说未来几十年会怎么样,单单从未来5年时间内,现在买的话就是相对高点。人一共才有几年活,几十年对于人来说太长了,不予考虑。
新加坡近十年人口增长100万或25%而房屋的建造在2000年到2006年之间几乎是停止的
新加坡近十年人口增长100万或25%而房屋的建造在2000年到2006年之间几乎是停止的,这之中的差距,要在今后的10多年来补救,这和香港的人口增长和房屋建造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不可比的。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tdy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313) 发表:2010-10-01 22:52:40  5楼
就问一个问题香港人口700万,地方比新加坡大一点点,而且多是山地。况且香港过去20年经济也是一直在持续发展,但是为什么香港最近20年会暴跌过3次? 按照道理来讲,当权者都是希望房价上涨的,在给老百姓增加财富的同时也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税收。但是经济的规律已经决定了,任何资本市场只涨不跌或者只跌不涨的,就好像四季更替一样。新加坡房地产我不敢说未来几十年会怎么样,单单从未来5年时间内,现在买的话就是相对高点。人一共才有几年活,几十年对于人来说太长了,不予考虑。
和北京,上海,香港,台北4大华人都会区比较新加坡是房价最便宜的地方
和北京,上海,香港,台北4大华人都会区比较新加坡是房价最便宜的地方,这和新加坡人均GDP世界排名第4是不相符的,这势必造成上面这4大华人都会区的人蜂拥到新寻找机会,新加坡的人口会越来越密集,而相对建房的数量和速度是有限的,所以新加坡住房的上涨是大势所趋。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tdy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313) 发表:2010-10-01 23:35:54  6楼
说的是公寓的价格?
新加坡85%的人住组屋,你说组屋和公寓,谁更能代表新加坡的实际居住情况?
新加坡85%的人住组屋,你说组屋和公寓,谁更能代表新加坡的实际居住情况?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tdy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313) 发表:2010-10-01 23:38:56  7楼
说的是公寓的价格?
其实就绝对顶级豪宅来说,新加坡也输给上述4大都会区
其实就绝对顶级豪宅来说,新加坡也输给上述4大都会区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tdy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313) 发表:2010-10-02 00:25:53  8楼
就在不远处美国房地产长期低迷是大势所趋,中国房地产如果大幅下挫:在全球化资本市场中由于溢价比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明朗的情况下,那么新加坡房价大幅下挫(30%甚至更高)也是必然.如果跌幅更大的话,那么就不排除要出现跳楼现象了
政府现在的政策
政府现在的政策我的理解是,在一手市场稳住价格,因为这是要卖给本国公民的,而二手市场继续维持供需不平衡的状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房价的节节攀升,这也好让国民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让每个国民的口袋都更加饱满。其结果最后买单的是外国的PR,而外国的PR因为本国的房价比新加坡更高,所以也无可奈何,只能吃下。这样皆大欢喜,在这盘棋下,每个人都是赢家没有输家。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tdy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313) 发表:2010-10-02 01:45:51  9楼
你说的便宜是用组屋的价格跟北京上海台北的公寓比?北京上海的经适房比例比新加坡低得多,才刚起步。 香港人口700多万,比新加坡大不少,但是多山,能发展的地方都在离港岛比较远的地方了。相比之下新加坡的丘陵地形可用面积比例就大得多。 苹果日报报道台湾的国宅只占3.5%. 台北的房价也飞涨,媒体报道均价每坪(3.3平米)50多万新台币,合一尺不到600新币。
组屋和国内公寓的区别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截至9月23日台北市的房价平均每坪为新台币的60.6万元,而大安区与信义计划区的豪宅早已喊出200万元一坪的天价。这样的价格看似和新加坡的CONDO差不多,但台湾的房产都有所谓的公设比,也就是国内所说的公用面积,公设比少则25%多到50%,同样道理,国内的房价4万5万/平米,扣除公用面积价格一下就多了30%以上。说到组屋和国内公寓的区别,我想问,国内有多少公寓可以和新加坡的CONDO比,而像榜鹅的组屋以及达士岭组屋哪点比上海北京的大部分公寓差。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tdy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313) 发表:2010-10-02 12:29:56  10楼
就在不远处美国房地产长期低迷是大势所趋,中国房地产如果大幅下挫:在全球化资本市场中由于溢价比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明朗的情况下,那么新加坡房价大幅下挫(30%甚至更高)也是必然.如果跌幅更大的话,那么就不排除要出现跳楼现象了
再谈美国房价和新加坡的不同比性
楼主凭什么就主观的认为我之前有其他账号,从你这么主观的看问题,可以想象你的许多言论有多么片面。告诉你,我是最近才看到这个华新网的房产车市论坛,一直以来只是看没有发表任何意见,现在之所以潜上来,是因为我看到几篇文章,觉得很有同感,所以想就此发表我的想法,就此而已。

你说,‘只要懂点房地产的人都知道,没听说过有人直接看房价高低的。而是应该参考房价收入比,这是全球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好,你说的房价收入比我想你是把新加坡和美国来做比较吧,因为和京沪港台比,新加坡的房价收入比远远小于这些地区。而美国我前面说的和新加坡没有同比性,美国人的收入是比新加坡人高,但他们为什么不想买房,其原因不外乎有下:高房产税,高遗产税,高失业率,高生活费用,以及真正好的地区好的学区的房价高得离谱(房价会有10多倍的差),而所有这些在新加坡都不是问题。美国社会买房的这种高成本和高风险,使得美国人宁愿租房而不买房,从而造成美国房价的持续低迷。大中华都市圈和新加坡房价能够强于美国的另一大原因就是人口密度,人口密度高的地区房价会高出许多,这点就连美国也不例外,像加州,纽约以及佛罗里达的迈阿密等人口高密度地区,甚至是世界上最昂贵房产的盛产地。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tdy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313) 发表:2010-10-02 14:09:21  11楼
你还是在说组屋组屋的房价可以永远“节节攀升”吗? 那新加坡就是经济学永远的奇迹了。现在只是政府在控制价格,老百姓只能有一套用来自主,对大多数人来说,价格高低没有意义。除非PR若干年后离开了卖掉,到时价格比买的时候高很多才行,或者本国公民因为某些原因卖掉组屋而不会无家可归。 “外国的PR因为本国的房价比新加坡更高” PR来自很多国家,你确定各国的房价都比新加坡高?不少国家土地是私有的,房子都是私宅。至少我听过有人要移民,来新加坡一看房子贵车贵就去了加拿大。你还是在用99年的组屋跟人家的私宅比价格。 兼回你下边的帖子 台湾私宅的价格算上20%-30%的公设比也是跟新加坡大众私宅接近而已,没超过。 国内的公寓也不过是近10几年来价格猛涨发展迅速,是否能跟新加坡比,建议你多看看。这1-2年的价格上涨原因很多,很有中国特色,接下来怎么走,就看各方怎么博弈了。举个例子,我家在二线城市,2年前买的是有地下25米*25泳池健身房洗浴(目前对业主还是免费)门禁保安24小时物业露天羽毛球场,斜对面就是个公园,并不是很豪华的公寓。榜鹅达士岭的组屋更好?
回复LIUM朋友
近年来,频频有新加坡高级官员暗示,房产是新加坡人一生最大的资产,政府有义务让它保值增值。去年9月3日,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说:“当你购屋时,请把它当作为老年和未来所作的投资。当你年老了,屋价会随着经济增长而上升,那么你退休后,我们就会想方设法让你套现,以房养老……所以这是给予人民的最佳福利。”还有,HDB估价这两年也是水涨船高,估价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认可的价钱。你能说这不是政府在默认二手市场的价格码?另外,今年3月出台的PR配额制,你如果真的以为是政府在为防止新移民的群居现象,那你是太天真了。在我看来这是政府为国人谋福利的一大高招,你看现在裕廊、蔡厝港、武吉巴督、三巴旺、盛港、金文泰、淡滨尼和兀兰一个个沦为PR的禁区,接下来义顺、巴西立、勿洛等等也会一个个沦陷,而沦陷的结果就是房价再上一层楼。


再来谈台北的私宅,台北的许多私宅特别是大安和信义区的私宅,都是非常老旧的建筑,就像上海黄浦卢湾静安区的石库门房子,但它的价格却一点也不便宜,就居住质量来说,和新加坡的私宅没法比。而你说的你家所在的二线城市,我不知是哪一座,但它就是因为不在大都会,所以价格就是会差很多。就比如台北市和台北县,新加坡和新山,上海和昆山,洛杉矶和底特律。至于你不屑的达士岭,今年刚获得美国芝加哥高层建筑和城市住区理事会颁“最佳高层建筑”奖,成为全球四个得奖建筑之一。它将在10月21日在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举行的评选全球总冠军的决赛中,和坐落在纽约市的美国银行中心、英国利兹的广播楼(Broadcasting Place)和迪拜的哈利法塔(Burj Khalifa进行角逐。像这样世界瞩目的建筑是你家的小公寓可比的吗?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tdy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313) 发表:2010-10-02 14:22:55  12楼
partly becz 98年金融海啸前有大量的HDB开始建设大量的hdb无法卖出,或者被违约。你可以自己查这方面资料。 It's so common that government measure lags actual market condition. Singapore is doing Ok in this side but still face problem in managing property.
回复BOX朋友
说得很好,我想就是因为有以上原因,造成政府官员的判断失误,从而在2000年到2006年之间几乎停止建房。可是谁也没想到,在金融海啸期间累计的20000多座组屋,在2007年一下被抢光了,这下官员们紧张了,这一点就连马宝山部长也不得不承认,新加坡的住房供求是失衡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tdy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313) 发表:2010-10-02 14:30:53  13楼
继续涨下去才是大批年轻人倒向反对党了。大跌的话不至于换阵营,万一更坏呢
你以为新加坡的年轻人会大量去买二手房吗?
我不是说过,政府是控制一手房,放任二手房。你以为新加坡的年轻人会大量去买二手房吗?二手房是为PR准备的,新加坡的年轻人买的是BTO。据统计,BTO的价格和同地区住房有30%的价差,而且又是新房,到5年之后售价更会远远超过旧房。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tdy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313) 发表:2010-10-02 22:52:35  14楼
最近政府的降温措施应该让你伤心了吧房价不能“节节攀升”咯。也许是为了喘口气,为下一轮大涨做准备? 组屋是从政府手里买的,政府操纵让房价涨了这么多,年轻一代将来就要付出更多钱去买。新加坡的经济可以无限发展下去,房价可以一直“节节攀升”?这样的经济奇迹,到时候怕是地球人都要来移民了。 为什么这么多PR买房造成房价上涨?我看是因为政府前几年移民政策动作过大,而组屋建设大大滞后。 那些老城区的房子贵是因为地理位置,出于开发成本等原因,暂时没被开发。如果居民愿意,有开发商认为有利可图,将来黄金地段建成豪宅,周围生活便利,生活质量就大大提高了,是新加坡这种稀疏发展模式能比的吗?新加坡的私宅地理位置好的,有多少是大众私宅的价格?多少组屋私宅买点东西都要坐车开车出去吧,因为人口密度小,商店建多了生意也维持不下去。 老百姓买房子是为了工作生活方便,得奖与否能有什么用?我家人可以一周去会所健身几次,小区里二十几个保安巡逻,24小时物业随叫随到,过节就组织活动发东西,我结婚的时候还送花篮布置迎宾,连电梯按钮都每天消毒几次,达士岭里有哪样?楼下的篮球场? 越是小国寡民越重视什么国际排名,动辄要建成什么国际性中心国际地标。你可以问问看不同 (more...)
再回复LIUM朋友
奇怪,我99年初买的组屋已经涨了10多万了,我有什么好伤心的。倒是朋友你,不要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另外你那小地方那么好,你为什么不回去住呢?像有你这种想法的人,看来就只能一辈子在大都会当蜗居族了。小地方的房子再好,它有升值空间吗?就像是你这样的精英都不愿待的地方,它有什么发展空间。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tdy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313) 发表:2010-10-03 23:28:24  15楼
最近政府的降温措施应该让你伤心了吧房价不能“节节攀升”咯。也许是为了喘口气,为下一轮大涨做准备? 组屋是从政府手里买的,政府操纵让房价涨了这么多,年轻一代将来就要付出更多钱去买。新加坡的经济可以无限发展下去,房价可以一直“节节攀升”?这样的经济奇迹,到时候怕是地球人都要来移民了。 为什么这么多PR买房造成房价上涨?我看是因为政府前几年移民政策动作过大,而组屋建设大大滞后。 那些老城区的房子贵是因为地理位置,出于开发成本等原因,暂时没被开发。如果居民愿意,有开发商认为有利可图,将来黄金地段建成豪宅,周围生活便利,生活质量就大大提高了,是新加坡这种稀疏发展模式能比的吗?新加坡的私宅地理位置好的,有多少是大众私宅的价格?多少组屋私宅买点东西都要坐车开车出去吧,因为人口密度小,商店建多了生意也维持不下去。 老百姓买房子是为了工作生活方便,得奖与否能有什么用?我家人可以一周去会所健身几次,小区里二十几个保安巡逻,24小时物业随叫随到,过节就组织活动发东西,我结婚的时候还送花篮布置迎宾,连电梯按钮都每天消毒几次,达士岭里有哪样?楼下的篮球场? 越是小国寡民越重视什么国际排名,动辄要建成什么国际性中心国际地标。你可以问问看不同 (more...)
回答三位
首先,不要因为新加坡的房价涨得高,你们买不起成了蜗居一族而把气出在我身上,我担当不起。SPRING朋友,你怎么知道我买的房被套过,而我说的赚10多万,你又是怎么知道是10万而不是19万9。去看看HDB网站吧,99年第一季的指数是多少,再看看本季的指数是多少。另外08年的BTO不巧被我赶上了,买价比今年8月HDB新出的价格又便宜了7万,而和现在的二手房比更是便宜了70%,这就是我及时体会政府政策的结果。再来回答LIUM朋友,你知道美国房产税为什么有0.8%-3%的差吗?那就是大都市和小地方,高尚区和平民窟,好学区和坏学区的差别。你要0.8%可以,那你就去和黑人平民住一起,你的孩子和整天吸毒的小孩在同一个教室上课。请问这样的房子你会买吗?再来,bukit timah是好学区,但它的价格能比Woodland贵10倍吗?至于楼主,我看你这一辈子是要住在出租屋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tdy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313) 发表:2010-10-04 12:22:12  16楼
俺说两句新加坡没有土地资源(所以zf才需要集中管理土地使用权), 没有自然资源(所以需要高附加值产业,这就很好理解次贷危机后新加坡积极寻求产业结构转型), 没有人才资源(人口一共400万而且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所以我相信引进人才战略是长期国策)。其实新加坡能够发展到今天已经很不错了,个人认为这主要归公于2个方面:MM Lee建国时的治国艺术(自我定位,治国策略以及整体发展方略。在经济方面,这恰恰是中国领导人所欠缺的,也是很值得向新加坡学习的地方),和新加坡的优越地理位置(处在马六甲海峡海路的要道上)。 全球任何国家都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一条政策或者一个条款的出台不会让所有的人都得到满意。因为zf站在国家整体发展的高度考虑问题,而个人是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既然来到这个地方,以后的选择要么是回国发展,要么是移民欧美等国,要么就是呆在新加坡。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有属于自己的财富,以后去哪儿都能过得很好。当然了,每个人对于财富的认识,也不相同。 上述内容,仅仅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楼主=邹涛?
楼主,看到你一路来的文章,就使我想到了国内深圳的邹涛,他被评为中国房地产界10大忽悠之一。有段时间,他很红,红的发紫。有很多人,都成了他的忠实的支持者,有很多人,跟着他一起不买房。但是同样的,也有很多人,跟着他一起错过了买楼的最佳时机,有很多人,成为了他出名的殉葬品。现在邹涛,已经销声匿迹了。不过这也正常,谁会记住一个市场的弃婴?楼市和股市一样,有先知先觉者,也有后知后觉者更有大批的不知不觉者。希望楼主,不要在楼价高得离谱的某一天,看到周围朋友都有房了,而自己仍然还是蜗居族,才忍不住冲进楼市,那时真的会变成接最后一棒的套牢族。既然成不了先知先觉者,也做不了后知后觉者,千万不要变成最后接棒的不知不觉者,还是老老实实的去做你的租房客吧。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tdy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313) 发表:2010-10-04 12:56:49  17楼
你不单单享受到享受增值的快乐你还会享受到坐滑梯的快感,特别是把买房作为投资的话。 而那时候的我,正美美地住在一个租来的小房子里面,伺机等待新的投资机会。这就是对财富的不同理解。 看窗外,世界多美好
你会有机会吗?
这样的机会你永远也等不到,因为性格决定,你永远是一个不知不觉者。当楼价真的下跌了,你一直会认为楼价还会跌,直到某一天楼价上升了,你又成了踏空一族,像你这样的人在股市楼市中比比皆是。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tdy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313) 发表:2010-10-04 13:07:38  18楼
请你以后不要跟我的贴了,你自己开个新贴讨论不就行了嘛没必要也不想和你争论: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楼主我在哪里发言是我的自由,华新网并没规定谁一定不可以在哪发言吧?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tdy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313) 发表:2010-10-04 13:48:25  19楼
我好像猜到你原来的马甲是哪个了。。。人在说话的时候总是有破绽的你在华新当然有言论自由的权利。那我是不是也同样可以申请一个马甲,专门在你的每篇发帖后面跟贴,如果双方刷贴过多的话,恐怕整个房地产板块和财经板块就成了刷屏了。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请不要在我的帖子后面跟贴,我不想占用论坛里的空间变成和你吵架的场所。你要试试吗,我可以先陪你在财经板块尝试一下,看看到时候谁吃亏。
妄想症?
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啊,好像妄想症得的不轻。请问,我为什么要换名字,我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而要隐名埋姓的。真的是碰到我们上海人常说的‘大头鬼’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tdy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313) 发表:2010-10-04 14:10:31  20楼
俺认识不少上海人,也曾经去过上海3次上海相当一部分土著人由于高企的房价买不起房子,只能靠拆迁多分套房子,但是却越拆迁离得市中心越远,搞得上班要花1,2个小时而且还要当沙丁鱼。 上海人的婚姻比较有意思,也算是全国的创举:男的如果自身情况差一点的话就考虑和非本地女生结婚,在上海比较接受;女的首选就是上海男人,如果嫁给非上海男人会被亲戚朋友耻笑,除非那个男的自身情况比较优越。所谓的丈母娘需求性购房,很有可能就是从上海兴起的。
好了我输给你行了吗?酸葡萄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房产车市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28 篇文章,分 2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2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