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段摆设在那里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19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yaoyao8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295) 发表:2018-08-27 16:41:02  楼主  关注此帖
为什么义顺总是最低的?好多年了价钱都上不去
地段摆设在那里
去哪儿都远,人口密度大,收入层次低,还是有名的出各种罪案和深井冰的区。好处是生活费用相对低一些,超市啊、咖啡店啊、杂货铺啊、吃的喝的还有生活用品比较便宜。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aoyao8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295) 发表:2018-08-27 16:44:36  2楼
BTO肯定赚钱,就看你要赚10万,20万,30万,40万。 有能力的,请果断购买近市区的BTO
现在的BTO已经赚不到什么钱了
组屋转售价格低迷,BTO价格倒是一直在涨,加上装修费用也在涨,加上买卖手续费,律师费,支付的贷款利息,其实赚不到钱,有些还可能亏。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aoyao8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295) 发表:2018-08-27 17:09:06  3楼
bto还是包赚,不能拿现在组屋的价格和5年后满MOP的组屋价格比较。刚刚满MOP的组屋价钱远远高过现在的二手组屋价格
只有靠市中心那几个盘
能赚一点,其它地区就不要多想了。这个市场,HDB已经是买方市场了,刚满MOP也未必卖的掉。卖了扣掉七七八八拿到手一张两三万的支票,可是算一算之前交的印花税、买卖手续费、装修费、这五年支付的贷款利息,还赚吗?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aoyao8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295) 发表:2018-08-27 17:36:20  4楼
请把心放肚子里,稳赚
哈哈
我邻居亏了,你要帮他补上吗?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aoyao8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295) 发表:2018-08-27 22:04:54  5楼
朋友住宜顺总跟我说方便,去哪里都近。不知道真的假的   (more...)
你看看地图啊
义顺都说去哪里都近,你让花大价钱住大巴窑/碧山/女皇镇的人怎么想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aoyao8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295) 发表:2018-08-27 22:07:29  6楼
邻居没亏,你抽自己吗?
已经脱手了
算下来亏了2万多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aoyao8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295) 发表:2018-08-27 22:13:47  7楼
请问亏的是什么情况买bto后来卖的时候亏的?还是好点买的二手?这个命题差别可就大了
买BTO满了MOP以后卖掉
因为市场不好,卖了大半年才脱手,还卖不出价,来看的就少,还价还很夸张的,最后打折卖的,装修空调什么的就花了4万多(也不算夸张),交易费律师费印花税中介费贷款利息,零零碎碎加起来10万,BTO买34万,卖42万,亏了2万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aoyao8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295) 发表:2018-08-27 23:06:39  8楼
原来如此还是第二次见人把贷款利息算作成本因此算亏钱的。好像假如租房子住不要钱似的。那住30年交30年利息再卖会亏得更多是吗? 卖组屋中介费算2%好了,8600,律师费算个2000。印花税是买bto时候的5000。34万+4万+1.56万,总计39.56万。少赚不赔好嘛。 还有见过有人把买下一套房子中介费,律师费,印花税统统算为卖房子成本的,好吧那买套别墅豪宅好了,这么算第一套卖什么都亏。 这种算法真是呵呵了
没觉得这种算法有什么不对
中介还是要学一点finance知识,不然怎么给客户好的建议?小学生的两位数加减就可以算出“包赚不赔”的结论吗?买价34万,卖42万,直接告诉客户说你挣了8万,现在中介水平已然是这样了吗?.........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aoyao8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295) 发表:2018-08-27 23:54:26  9楼
呵呵本人还真是学finance的。 换个说法,按你的逻辑,住几天酒店,酒店还能欠你钱了?坐个出租车,司机也能欠你钱了? 不管算什么先搞明白什么是自己用了,什么是投资的成本,基本概念都没搞清就加加减减,以为finance那么简单么?
没看出来你的逻辑
我做FPA这么多年,还真没看出来您是学finance的。
十几年前我在坡上做中介卖landed的时候,如果敢这样忽悠客户,我自己都要找个地方反省一下。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aoyao8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295) 发表:2018-08-28 07:30:54  10楼
不是这样算的买34万,买42万,赚8万啊,多简单,时间还短 哈哈哈哈,
哈哈
谢谢捧场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aoyao8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295) 发表:2018-08-28 08:23:54  11楼
十年前卖landed现在不卖了,是证没考过吧,呵呵了。 真见识过啥都不懂的,靠几分姿色,认识几个土豪,撒撒娇,发发嗲,就在那卖豪宅了,还financial planning, 拽几个似是而非的词就觉得自己是搞金融的,拉倒吧。。。
就您这眼界和心胸
说不过我就人身攻击,我也算见识了。
算算时间,我在坡上买第三套房的时候,华新的中介们还没开始执业呢,我做中介那会儿,还没开始实行考证呢,后来政策出来,我是第一批拿到证的,不过中介也不是我主业,我当时是买房遇到一个金牌中介被拉进她团队的,这么多年了至今仍是好朋友。

为什么后来不做了呢?
因为 <天生脾气暴、不好惹>
不想跟看不顺眼的人多啰嗦,于是加倍努力,终于过上整天磕嗑瓜子看看手机的生活,当然还不能跟财经版大神们比。其实同一批中介朋友,仍然以中介为主业的现在不多,基本都去做些投资项目、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比我有钱的多的是,我见过中介里的精英,那种头脑和素质,不比医生律师专业人士差。照这位的龌龊想法,人家都是凭一点姿色发发嗲就能成功的了,如果你平常接触的只是这个层次的人,那很遗憾,你的圈子太low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aoyao8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295) 发表:2018-08-28 08:24:50  12楼
是因为离地铁站很远吗。。。感觉离地铁站近的稍微贵一点
是的离地铁站比较远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aoyao8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295) 发表:2018-08-28 08:35:55  13楼
这么算的话估计大家都在赔钱,让你朋友安心了。 只有买卖价相差20万上下才有的赚。这种只有牛市才有,或者就是拿到热门BTO的人才会有,我们普通人能不陪钱已经可以谢天谢地啦。     (more...)
10万以上会有赚
这就是为什么热门区即使BTO买价高达五十多万,仍然有人要买。不过政府早就表态,HDB是拿来住的,不是拿来炒的,他的定价机制也会遵循这个原则。新加坡政府不是马国,空口白牙随便说话,他每出一条方向性政策都值得咀嚼,背后都有一个机制和管理去支持它。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aoyao8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295) 发表:2018-08-28 08:36:59  14楼
贷款利息也算成本呀要不要算一下通货膨胀。。。这样就更亏了,那么首付自己付的多的要不要加上opportunity cost...算下来更亏了 家具折旧费很难估算吧 家具亏掉的钱不等于房子亏掉的 我还没见过卖BTO亏的朋友。。
包赚不赔,您河马大人说的都对 @-@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aoyao8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295) 发表:2018-08-28 10:29:11  15楼
普通围观群众觉得你这样算过头了,装修是有损耗的,不能花四万就算四万,打个对折吧。说亏太夸张了。当然赚的很少就是了。如果当初是冲着bto赚钱买的,心理不平衡会产生亏了的想法,可以理解。所以我bto没抱着赚钱的想法,只觉得是便宜价格入手。 本人只是个普通人,非金融非中介,求不喷。
谢谢指正
的确是算的粗糙了点,如果仔细算,折旧、租金、资金占用成本等都要算进去。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卖房有没有赚钱、赚了多少,不是B减A那么简单的。
我以为华新都是高学历人士,但是我看到“买任何BTO都稳赚不赔”这个言论,我简直惊呆了,在这种市场下,还有人坚信不疑,我更惊呆了。
能理解我这个想法的,多半是华新投资高手。就像7月5号新的降温政策出来当天,这里几乎人人都知道,可是有几个人去买了第二天应声而跌的Capitaland和CDL呢?这才是稳赚不赔的。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aoyao8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295) 发表:2018-08-28 13:36:58  16楼
一般也只有125平方
给三代同堂住的,一个4房+一个Studio。但是Resale Jumbo的价格很高,所以还是很多人会选这种,需要两家人一起申请(主申请人+父母)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aoyao8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295) 发表:2018-08-28 13:39:36  17楼
就您这眼界和心胸说不过我就人身攻击,我也算见识了。 算算时间,我在坡上买第三套房的时候,华新的中介们还没开始执业呢,我做中介那会儿,还没开始实行考证呢,后来政策出来,我是第一批拿到证的,不过中介也不是我主业,我当时是买房遇到一个金牌中介被拉进她团队的,这么多年了至今仍是好朋友。 为什么后来不做了呢? 因为 不想跟看不顺眼的人多啰嗦,于是加倍努力,终于过上整天磕嗑瓜子看看手机的生活,当然还不能跟财经版大神们比。其实同一批中介朋友,仍然以中介为主业的现在不多,基本都去做些投资项目、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比我有钱的多的是,我见过中介里的精英,那种头脑和素质,不比医生律师专业人士差。照这位的龌龊想法,人家都是凭一点姿色发发嗲就能成功的了,如果你平常接触的只是这个层次的人,那很遗憾,你的圈子太low了。
我只是开窍比较早而已
同龄人还在游戏和电影院混的时候,我已经在马林百列瞎转悠用脚量马路了,当年一个FH排屋只要700K。

---
系统生成:由于楼层数受限,本帖实际回复的是 毛绒绒滴小河马 的帖子 “层主暴露年龄了”
原地址:http://bbs.huasing.org/sForum/bbs.php?B=107_14365190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aoyao8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295) 发表:2018-08-28 14:08:04  18楼
为什么买降温第二天的CDL稳赚不赔呢?歪楼了哈哈~ 就是想求教一下楼主的看法……
11.20跌到9.40
政府帮忙压价钱,简直笑不动了,这比Share Buyback庄家帮忙压价还给力,做短线的不买就傻了,做长线的也可以趁机收一点,当天交易量是过去5年最高的,新加坡这片沉闷的股市好久没这么热闹了吧。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aoyao8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4295) 发表:2018-08-29 01:38:47  19楼
原来如此还是第二次见人把贷款利息算作成本因此算亏钱的。好像假如租房子住不要钱似的。那住30年交30年利息再卖会亏得更多是吗? 卖组屋中介费算2%好了,8600,律师费算个2000。印花税是买bto时候的5000。34万+4万+1.56万,总计39.56万。少赚不赔好嘛。 还有见过有人把买下一套房子中介费,律师费,印花税统统算为卖房子成本的,好吧那买套别墅豪宅好了,这么算第一套卖什么都亏。 这种算法真是呵呵了
鹏哥
我其实没有针对你的意思。

我只是想说明,每一笔买卖都是一笔生意,所有的成本都应计算在内。利息是一种融资成本,绝对应该计入融资标的的买卖损益。你说的租金节省是对的(但从财务角度来看没法放进损益),折旧损耗也是对的,但是折扣残值在资产卖出时也要冲损益。另外,有人把购买的交易费用印花税等等计入,这没错,都是相关费用。
作为中介你可以不管这些,因为大部分人仅满足于最后拿到手的一张支票,不会去想他们付出了多少。你告诉他赚了十万和你告诉他不赚不亏甚至亏了一点,当然前者更让他开心,而你也可以心安理得拿你的支票。这是大部分中介的做法。
可是对客户来说,房子是人生最大的资产,一个人一生买卖不了几次,要积累更多的财富,就要学会用看待生意的方式来看一桩买卖。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19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