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斯曼评传——梅亚扎球场的明星
所在版块:体坛风云 发贴时间:2003-05-28 20:33

用户信息
复制本帖HTML代码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7、梅亚扎球场的明星

这里就是尤尔根·克林斯曼的新家园--阿尔卑斯山对面的意大利。在这个南欧的地中海国家,一切都不能更好了。这天下午他第一次作为国际米兰队的队员亮相。8万观众聚集在梅亚扎球场,目睹着意大利冠军--国际米兰队是如何开始新赛季的比赛的。他们也想看看那个新来的满头金发的德国前锋--克林斯曼。在这场比赛中,国际米兰队以2比1战胜了升班马克雷莫纳队。尽管克林斯曼没有攻破对方大门,第二天的意大利专业报纸还是高兴地评论说:"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比赛结束后,他和父母、兄弟在科莫的一家很好的餐馆庆祝了一下。等他赶去参加队友们的庆祝会时,他迟到了。庆祝会在湖边的酒吧举行。克林斯曼要了一份意大利甜点,用舌头慢慢舔着牛奶的泡沫。

克林斯曼开始了他的新生活。本来他在德国过得并不坏。不过他想,世界可以比德国提供给他更多的东西。在短短几周的准备时间里,国际米兰已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是一个注重风格的顶尖俱乐部,也是欧洲战绩最好的球队之一。

足球是爱。克林斯曼慢慢地领悟到,这次转会对他意味着更多的东西。贝尔戈米、费里、曾加这样的大牌球星也是第一次穿上新队服。他们热情地拍着克林斯曼的肩膀,目光中带着敬意,管他叫"高手"。这个金黄头发的小球星热血沸腾了。能穿上国际米兰蓝、黑两色的球衣上场既意味着一种荣誉又意味着一种责任。

特拉帕托尼教练是意大利最成功的教头之一。他终于如愿以偿,请来了克林斯曼。在对抗激烈的比赛中,他需要一把前锋线上的尖刀。这个人名头也不能太响,不能过份地引起对方注意。俱乐部主席是个强人,但他爱听队员的意见。队里的德国籍球员布雷默、马特乌斯帮助新来乍到的克林斯曼克服语言障碍。不过他并不想老从自己的阵营里得到帮助。自己去做,实现自我,这是他到意大利来的原因之一。他在米兰附近的一个小城市找到了一所很大的住宅。每天早上他总去一家面包店瞧瞧。在面包店里,这个土瓦本来的烤面包的小伙子一面大吃角形面包,一面和他的同行--面包店老板侃大山。在马路对面,有个叫特拉布奇的老板开了一家饭店和一个餐馆。许多米兰的大球星经常和老板在餐馆里聚会。特拉布奇曾在的卖过比萨饼。他给了克林斯曼长期的帮助。他和他太太教克林斯曼意大利语,他们一块儿用意语聊天。克林斯曼仅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就适应了小城生活。在这个小城里还生活着别的球星。早年间到意大利淘金的德国运动员如鲁梅尼格也曾住在这儿。他们的对手AC米兰队的古力特也急着在这儿找房子。在科莫周围的生活就像足球世界一样吸引着他。到意大利来对克林斯曼是个很大的飞跃。这时是1989年8月,克林斯曼25岁。他相信, 在新天地里一定有几件事情在等着他去做。他要在有关人生和足球的事情上全力以赴。他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了。他应该还会设法成为百万富翁,这就更富有诱惑力了。克林斯曼说:"如果我能够在国际米兰干好,我希望能在明年世界杯时为德国队效力。"仅仅500公里远的斯图加特,已经突然显然很遥远了。

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的金发前锋没有失望。他学习着新的经验,把自己的头发和皮肤融进了意大利。足球是爱,但是爱不是可以轻易得到的。克林斯曼的知名度在上升。他如果仅仅靠他新鲜的球风和不作修饰的、自然的笑容,是不会引起公众注意的。在意大利这个国家,一个前锋必须尽力进球,不然他就回被千夫所指,陷入地狱般的痛苦中。克林斯曼很努力,也创造了不错的成绩。国际米兰队的球迷不会埋怨他,因为他在第一个赛季里攻进了13个球。由于国际米兰队的冠军不报,球迷的兴趣便转移到新手克林斯曼身上。他们激动地喊:"德国人!"

除了在场上躲开防守队员,克林斯曼还得在场下躲着球迷。他待人和善,可是并不忽视自我防卫。他一直认为:要是没有他的自由生活空间和一点安静的时间,他就不是尤尔根·克林斯曼了。他常常在夜幕了掩护下,穿上帆布雨衣,戴上太阳镜和帽子到米兰著名的斯卡拉大剧院去,尽管他并不太喜欢贝多芬的音乐,这是因为他在白天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去大街上闲逛,否则他会被球迷们包围。在他湖畔的住所,他一般在中午时间到街上去购物。"因为这个时间意大利人在吃午饭。"他利用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有时他可以玩得很开心;有时会被人认出来,那样就只好逃之夭夭了。他不愿跟意大利记者谈关于自己的事。在最初几个月,他请求记者们谅解他:"等我能把意大利语讲好了,我会把所有的事情告诉你们的。但我的私生活是个例外。"这个办法是成功的。不过报纸上偶尔也会登出一些"克林斯曼访谈录"。实际上克林斯曼并没有接受任何记者的采访。

他的球艺没有问题。他也适应了意大利的生活。只是意大利地处南欧,夏季的气温有时高达40摄氏度。不过他还可以忍受。他不能赞同的是意大利人在球场上的态度。意大利人在以1比0暂时领先时就很知足了,只想把它保持下去,不思进取,不怎么想扩大战果。克林斯曼这个毛头小伙子可受不了这一点。"我常常一个人冲在前面。看到他们什么都不做,我急得直骂他们。"克林斯曼有时抱怨说。

尤尔根·克林斯曼逐渐成了意大利职业足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国际米兰兴奋过度,期望太高。但是克林斯曼在夺得冠军后并没有变,他还是那么平静,那么自信。在每天的训练结束后,意大利的记者可以获得30分钟时间采访他。可是只要他在训练场前上了自己的车,就不再回答提问了。

布雷默和马特乌斯显然都比较愿意接受新闻界的采访,所以他们赢得了那些能影响大众舆论的人的好感。克林斯曼如今已经在意大利的队友中找到了朋友,他说:"这两个人和我完全不一样。"

克林斯曼还在进球。但是他在联赛中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他也不是感觉不到这一点,因为他的薪水常常被扣减。他觉察到了裂痕。可是,即使是在他表现欠佳的这个时期,他也不肯主动博取新闻界的欢心。他在德国时对街头报纸的采访就很冷淡,在意大利也没变。克林斯曼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自己的尊严。不肯跟记者瞎扯。他曾屡次拒绝回答德国记者的访问,让他们徒劳地返回了德国。

一天晚上全队在主席家开怀畅饮。克林斯曼回家后发现了一份给他的传真:"抬头起来,尤尔根。好时候还会再来的。"传真是斯图加特队的办公大楼发来的。他对此感到莫名其妙。这是什么意思?第二天一早他就给斯图加特的一个朋友打了电话。他问:"难道世界末日来了吗?"当然没有。但是在德国有人编造了一 条新闻大标题:"国际米兰队准备把克林斯曼低价卖掉"。德国报纸说,他将被卖给科隆队。报上还引用了几句话,据说是国际米兰主席说的:"我希望国际米兰队的那些高薪队员能多听听新闻界的意见。很遗憾,克林斯曼先生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意大利报界也附和他们的德国同行,声称俱乐部主席已经发火了。

俱乐部主席看到这些报道后坐不住了,他派了一个经理去找克林斯曼,问他:"我们受不了。我们该向那些德国报纸发传真辟谣呢?"这大概是国际米兰历史上主席第一次亲自发传真辟谣。发给德国各大报编辑部的传真上说:"国际米兰俱乐部的主席从没有用这种方式谈论过克林斯曼先生。"另外举一个例子:教皇曾在罗马接见国际米兰队的队员。尊敬和神圣的教皇陛下和克林斯曼先生握了手。这时,女队队员从后面挤过来。克林斯曼对女队员们说:"到前面来吧。"第二天报上却报道说:"在教皇赐福的时候克林斯曼不屑一顾地扬长而去。"

这样的敌视越来越严重,使克林斯曼一度甚至打算挂靴。还有一年,等踢完1992年的瑞典欧洲杯足球赛,他和国际米兰队的合同就到期了。在十年职业足球生涯后,他突然想停下来了。他有了钱,想周游世界。以后他还想凭他的语言和经验做点别的什么事。不过这些都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得承认他太喜欢意大利了。他喜欢那里的人,喜欢他们的生活方式,喜欢他们的宽容和狂热。暗地里好好想想,他真是难以割舍对足球的感情。他在梅亚扎大球场的每个进球都会唤起球迷的热情。看台上8万狂热的拥趸为他呐喊、歌唱、吹号,就像火山爆发一样热情。

尽管国际米兰队没有拿到甲级联赛的冠军,可是却靠着克林斯曼的进球拿到了联盟杯。这位世界冠军也得到了他的第一个俱乐部冠军。对克林斯曼的沉默,俱乐部主席看在眼里。两个人连夜促膝谈心,很坦率地交换意见,探讨一些细节问题。最后克林斯曼提前延长了两年合同。这样他在瑞典欧洲杯后还能在国际米兰踢到1994年美国世界杯。主席甚至还在合同里书面担保了他踢的位置。第二天早晨,克林斯曼在训练开始前对队友们说:"你们还得忍我两年时间。"

国际米兰队来了新教练奥里科。他重新给了克林斯曼对足球的兴趣。好景不长。奥里科改变了场上的阵形,把防守体系从盯人防守变成了区域防守。克林斯曼并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这套办法他以前在斯图加特队就熟知了,可是别的队员不太赞同新教练的新方法。所以奥里科这一套很难取得成果。在一片批评声中,教练奥里科的地位动摇了。克林斯曼几乎是全队中唯一一个支持他的人。但是克林斯曼又没法用他的进球来支持他的看法。在场上,他在进攻路线上遭遇二、三个后卫的堵截。在新阵法面前不知所措的队友们没法帮他。

1992年对国际米兰来说不太走运了。奥里科教练被提前解聘了,最后在甲级队中勉强只保住了第8名。克林斯曼也不太走运。他在欧洲杯前夕丢掉了自己在国家队的老位置。不过那次国际比赛对他来说还多少有点安慰。德国队主教练不管怎么说都要克林斯曼。他说:"尤尔根在国际米兰根本没法踢。你看看,在前面就只有他一个人!"

在国家队赴瑞典参加欧洲杯之前,克林斯曼决定了一件事:他不会再为国际米兰队效力了。皇家马德里队愿意出重金让他替他们踢球。可是这件事没成功。从1989年8月的那个夜晚算起,3年过去了。28岁的克林斯曼成了世界冠军和超级巨星。他在意大利学会了爱,熟练掌握了意大利语,买下了一幢科莫湖畔带塔的房子,还修葺了它。他经历了世界上最棒的甲级联赛的锻炼,认识到这个联赛的光辉的一面和阴暗面,他的面庞比以前更坚毅了,但他还是他,还在向前走。

从根本上来说这是矛盾的。他离开德国,来到阿尔卑斯山另一侧的意大利。在意大利他已经足够成熟,在那里的全民运动--足球的甲级联赛中游刃有余。可是如今可口的意大利甜点和观众的激情都再也不会让他惊讶了。如今他已经和贝尔戈米、曾加齐名,而当初这两个人是他崇拜的偶像。现在他也是世界级的顶尖人物了。世界又在对他发出召唤。克林斯曼说:"我已经证明我可以在世界上最棒的甲级联赛取得成功。我进了多少个球,是20个、50个还是100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这里获得的人生经验。"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Put your OWN COOL signature here!
 相关帖子 我要回复↙ ↗回到正文
克林斯曼评传——序言(zz) Ballack   (4961 bytes , 363reads )
...... ddr   (0 bytes , 120reads )
克林斯曼评传——童年片段 Ballack   (4672 bytes , 192reads )
克林斯曼评传——16岁时的一次委屈 Ballack   (7292 bytes , 226reads )
克林斯曼评传——根在土瓦本 Ballack   (5357 bytes , 230reads )
克林斯曼评传——“我总是竭尽全力” Ballack   (6760 bytes , 174reads )
克林斯曼评传——通往世界的一球 Ballack   (3674 bytes , 190reads )
克林斯曼评传——国际米兰之路 Ballack   (3693 bytes , 224reads )
克林斯曼评传——梅亚扎球场的明星 Ballack   (8444 bytes , 207reads )
克林斯曼评传——转战摩纳哥 Ballack   (8096 bytes , 174reads )
克林斯曼评传——伦敦上空的鹰 Ballack   (5918 bytes , 195reads )
克林斯曼评传——用两只脚踢 Ballack   (10643 bytes , 154reads )
克林斯曼评传——女球迷的进军 Ballack   (2694 bytes , 153re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