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Aether:有道理,吸取了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唐君大约也叫小和尚大叔的,你看这辈分怎么论呐?还是叫名字好,管你什么高管显贵阔人穷佬,到了花心�...)那你就是大伯!或者爷爷!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暗霓 (7-8 22:0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1楼
(引用 暗霓:那你就是大伯!或者爷爷!)别啊,叫名字吧,人老死早阿拉是一直18的小和尚,不老不劳而获的小和尚。
话说,阿拉一直有些羡慕在当地读初中的人。觉得比较容易融入,阿拉就费老鼻子劲了,至今还是蝙蝠侠。[Aether (7-8 22:0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2楼
(引用 唐甬:本来双语教育最终就是为了实用性这个似乎与政府的目的不同吧,政府再三说要传承文化,不要丢掉根)初衷确实是为了传承和文化认同,这一点唐兄说的是对的《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
“学习华文,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我们的双语教育,实现了工具语言与文化语言的兼顾。在极力追求工具语言与文化语言的平衡的过程中,基于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具备高水平的双语能力的事实,在以英语作为行政语言和工作语言的基础上,坚持让不同的族群学习自己的民族语言,让母语文化承担社会教化、塑造民族历史和文化认同意识的功能。对语言不同功能的分工和认定,也为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和多元种族政策,确立了文化传承和延续传统的基础。
以新加坡的经验看,要求学生学习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确实是件难事,几十年下来很多家长和学生甚至将第二语文视为包袱,但为了配合升学制度而不得不接受。现在,随着中国的崛起,学习华语有了经济动机,家长的心态也改变了。推广工具语言时,在潜移默化之间也促进了文化语言的提升。”
这样的传承是否一定要达到“读懂红楼梦或其他中国文学”的境界,那就另当别论了。说白了,即使中国人,又有多少去读红楼梦?这样的“名符其实”未免太过强加于人了。
双语教育的困难和重要在李光耀的书中已经很清楚的阐述了,“我们的双语教育是得到强制性的制度保证的,从娃娃抓起。双语政策是我国的基石,政府肯定会继续贯彻实行……如何推行华英双语是个非常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这是两种非常不同的语文。“读一下,讨论他国的政策,至少了解一下对方的语言,少一些自我解读。
更何况如何看待华文更多是个人的选择。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果中国文明了,华人都为自己的根而骄傲的时候,自然学习华语的欲望也会提升。
[Roberto_Baggio (7-8 22:0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3楼
(引用 茉香墨色:如果华语能明确列入会考必考科目,也许会更进步而不要只是L1R4/L1R5的那个R)高级华文呢?我当年考O level的时候,高级华文可以当L1用,现在难道不可以了吗?[斑蝥 (7-9 12:0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4楼
(引用 闻影:握手太有共鸣了
当年进了SM1系列被招过来插班中三,说我当时国内九年义务教育初三毕业的英语水平至多相当于新加坡小学三年级(要知道我在杭...)我就是无锡大桥出来的,但我的英文……我的英文……当年O level第一次还拿了个D,就不说中三中四的时候了,从F进步到D就是上不去了。后来初级学院补考了英文才拿了个C。所以我提到英文就郁闷啊。
不过还好我的中文水平在那里呢。(相比之下,我们无锡大桥出来的,有几个英文绝对高手,但是到了JC之后,自己学的数理化要拿中文来表述,不行了,我汗)。
最牛的是我们这一届的某个上海延安中学来的牛人,在初级学院的时候无所事事,在讲堂里听课的时候,就用一堆白纸,把老师发的每一张讲义全部翻译成中文。此人还有一件超级牛的事。他们班某个中国同学犯了点错误,被班主任老师罚写检查。然后正巧那个班主任老师居然是教中文的,那人就找此神人帮忙。这下好,此神人直接用文言文给写了一篇检查帮他交上去,那个班主任老师看了之后,当场笑倒。[斑蝥 (7-9 13:4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5楼
(引用 独行:谢谢回复,谈谈我的看法我理解双语是新加坡的教育目标,但是我的疑惑就是双语教育的本质与特点到底是什么? 全世界那么多国家都在学外语�...)为什么论坛没有开发出赞的功能手动赞一发[放牛花花 (7-9 14:4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6楼
(引用 独行:就拿上海和新加坡的高等学府比较一下平均比较,复旦大学学生的英文水平和NUS新加坡学生的中文水平,孰高孰低恐怕很明显吧。 毕竟复旦学生...)看到这个回复要说一下,我就是你举例中的上海某学府毕业的,当然大二的时候就[…]过了英语六级,但是呢,我大三暑假参加暑期学校,和美国来的同学讲话,还是张不开嘴,总得在心里默念好多遍才行。当然这可能因为我从小在山区长大,和上海念中小学的没法比,但是你不能拿上海的英语好的人作为代表,起码我在新加坡遇到的不少本地人中文还是表达的清的,比我当年讲英语强多了....[番小茄 (7-10 14:0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7楼
(引用 番小茄:看到这个回复要说一下,我就是你举例中的上海某学府毕业的,当然大二的时候就[…]过了英语六级,但是呢,我大三暑假参加暑期学校,和美国...)我的坡上同学大多表达的清楚但是读写一塌糊涂,斗大的汉子认不了几个,称为瞎子华语。
中国很多大学生英文读写可以,听说不行,称为哑巴英语。
非要比较瞎子和哑巴孰高孰低意义不大,如何正视不足取长补短才是要务。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唐甬 (7-10 14:0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8楼
新加坡短住还行,移民还是算了[trapped (7-10 14:1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9楼
(引用 斑蝥:我就是无锡大桥出来的,但我的英文……我的英文……当年O level第一次还拿了个D,就不说中三中四的时候了,从F进步到D就是上不去了。后来...)大桥学弟 你好我的英文也很差。平时只知道睡觉看中文小说的人怎么跟那些天天捧着英文名著的人的英文比。就我那批sm1的英文好的都是下苦功的。其实新加坡没有太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如果在我们来新的那个年纪,丢我们去英美澳,估计英语能学的比较接近母语了。
我很不喜欢新加坡这里的教育,死记硬背的比国内还多。而这里的华文教育,起码在我当年的学校绝对是填鸭式应试教育。当年高级华考试的作文,我开始从来不写报章报道那个,都是对虐待女佣那类事件发表评论的那种,结果我的分数每次都很低。后来有一次我怒了,拿了新加坡同学高分作文一看:那写的啥啊,一段里面总有一两句读着变扭,还有两错别字没被改出来。不过就是一些报章报道的万金油句子背下来,加n个成语。然后,我就为了成绩屈从了。慢慢的,中文写作就不行了。哈哈。
至于这里的双语教育,只是用来忽悠中西两边。而我娃上的托儿所每班都有一华文老师一英文老师。结果就是学了一口新加坡口音的华文和英文回家,难听死了。学校里的华文学的东西非常本地化,学习巴刹这类词语(我都快晕了)。有条件还是送贵点的托儿所,我才明白过来,对不起我娃。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sunnysunmy (7-10 14:5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0楼
(引用 sunnysunmy:大桥学弟 你好我的英文也很差。平时只知道睡觉看中文小说的人怎么跟那些天天捧着英文名著的人的英文比。就我那批sm1的英文好的都是下苦功...)摔 不少错别字 郁闷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sunnysunmy (7-10 14:5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1楼
(引用 sunnysunmy:大桥学弟 你好我的英文也很差。平时只知道睡觉看中文小说的人怎么跟那些天天捧着英文名著的人的英文比。就我那批sm1的英文好的都是下苦功...)其实倒也不知道英美澳那边是怎样教英文 可能高中一定强制学文学总之当年我们学GP是各种被老师逼看书看报看newsweek和time
刚开始看的时候各种看不懂但是老师要我们看自己也就是硬着头皮看了两年 写作文的时候好歹也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数据神马的
当然了觉得这边GP的作文是各种八股文。。。格式都是很死板的。。。
上了JC之后就分流了。。。理科生就只要学GP不用学文学了 也就英文慢慢落下了
现在想来其实初三初四学的文学对学英文的整体帮助比较大 对语言的理解深一些 GP太机械了
单总而言之英文学的好不好确实其实看人自己
我们这届英文好的中国学生也就几个 都是平常爱看英文书看新闻看报的 我自己当时考SAT也是把词汇背了个底朝天
这一批的中国人十几个 GP拿到B的也就几个 B也算是很好的成绩了坡人拿B的比率也不高
其余也是D阿E的混过去 英文也就那样了[暗霓 (7-10 15:1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2楼
(引用 sunnysunmy:大桥学弟 你好我的英文也很差。平时只知道睡觉看中文小说的人怎么跟那些天天捧着英文名著的人的英文比。就我那批sm1的英文好的都是下苦功...)你的娃多大了?送的哪间幼儿园?幼儿园还是得选好的上,我以前图方便,只送我儿子去我家楼下的PCF幼儿园,等他上到K1,才把他送去Caterpillar's Cove。之前觉得我家楼下的PCF幼儿园蛮好的,去了Caterpillar's Cove后才觉得原来PCF幼儿园真的很一般。我儿子现在上的这个幼儿园的华语老师全都是中国移民,华语都很标准。我不担心我儿子的华语,他的普通话比我还标准,从小就经常纠正我的发音(我略带南方口语,经常把ren说成len,rou说成lou)。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喜欢吃火锅 (7-10 15:2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3楼
(引用 暗霓:其实倒也不知道英美澳那边是怎样教英文 可能高中一定强制学文学总之当年我们学GP是各种被老师逼看书看报看newsweek和time
刚开始看的时候...)GP算是突击学习一下grade就会有所提高的有点八股的意思 而且立意论证比写的花哨重要。考前努力努力升个grade应该不难。我最后运气也好,勉强拿了个b,看着很美,可能那时候英文还行?反正到了大学,我的英语水平直线下降至今。
我说的英文好的sm1,O level英文拿a, gp拿a,没见过有人读e lit。听过英文最牛的是某个外国语学院高一过来的。来了直接中四,跟华中新加坡本地好学生的英文有的拼。最后o level完就去英国,全奖。我们这样来的,当时英语环境不算好,大家住一起,生活中谁说英语?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sunnysunmy (7-10 19:2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4楼
(引用 喜欢吃火锅:你的娃多大了?送的哪间幼儿园?幼儿园还是得选好的上,我以前图方便,只送我儿子去我家楼下的PCF幼儿园,等他上到K1,才把他送去Caterpi...)k1在读 真的要上贵的那些在一般的托儿所幼儿园的本地孩子的家庭层次不高 我见过大部分本地学历本科以上的父母起码送1K+的地方。
我真是吝啬。不过,大部分中国人还是很相信政府相关幼儿园,我娃有好几个中国同学,其父母条件应该也能送贵的地方,但也没送。反而新加坡本地高学历的不相信政府幼儿园。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sunnysunmy (7-10 19:3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5楼
(引用 sunnysunmy:k1在读 真的要上贵的那些在一般的托儿所幼儿园的本地孩子的家庭层次不高 我见过大部分本地学历本科以上的父母起码送1K+的地方。 我真是...)那你儿子和我家老大一般大我家老大现在上的Caterpillar's Cove也是NTUC旗下的幼儿园。NTUC旗下有三个幼儿园品牌:My First School、My Little School和Caterpillar's Cove。Caterpillar's Cove是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师资力量强,开放式教育模式(适合培养小孩子的Social Skill),以前只在义安理工学院里有一家,今年四月在Jurong East又开了一家,学费也不贵,如果小孩是公民,并且妈妈有工作,学费才四五百。你要是对你儿子上的幼儿园不满意,可以考虑换一个好点的上。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喜欢吃火锅 (7-10 20:1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6楼
(引用 BANK_ITER:双语的确是新加坡的教育目标首先双语不是英文和中文,而是英文和母语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目标是Bilingual,而不是Biliterate,据我工作后�...)分析的很技术+1[国大大叔 (7-16 9:5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7楼
移民世界范围的移民国家好像每个人都能掌握两门语言吧[岁月沟壑 (7-18 14:1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