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还是不要考虑电车了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房产车市 | 本帖共有 19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yhtxc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4837) 发表:2023-07-28 11:08:42  楼主  关注此帖
特斯拉车主和比亚迪车主可以进来分享一下用车体验吗?现在持币观望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5,奖励楼主10分以及15华新币,时间:2023-07-28 22:00:01。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6,奖励楼主8分以及12华新币,时间:2023-07-29 22:00:01。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5,奖励楼主10分以及15华新币,时间:2023-08-02 22:00:01。
现阶段还是不要考虑电车了
技术还不成熟,买了就是小白鼠,还是自己付费的小白鼠。
安全是大问题,林老师要不是路人及时救助,估计已经没了。
充电除非你有自己的充电桩,否则出个门还要仔细规划,是车服务人还是人服务车呢?
再说了,如果要去马来西亚,油是白菜价,还开什么电车。

现阶段,电车的群体比较适合以下人,一个是有私桩或者有多辆车的富人,作为一个大玩具。另外是营运车辆,和加油比起来,充电确实省钱。普通人,一年就开个两万左右的,省不了什么钱,麻烦倒是一大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htxc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4837) 发表:2023-07-28 11:30:25  2楼
现阶段还是不要考虑电车了技术还不成熟,买了就是小白鼠,还是自己付费的小白鼠。 安全是大问题,林老师要不是路人及时救助,估计已经没了。 充电除非你有自己的充电桩,否则出个门还要仔细规划,是车服务人还是人服务车呢? 再说了,如果要去马来西亚,油是白菜价,还开什么电车。 现阶段,电车的群体比较适合以下人,一个是有私桩或者有多辆车的富人,作为一个大玩具。另外是营运车辆,和加油比起来,充电确实省钱。普通人,一年就开个两万左右的,省不了什么钱,麻烦倒是一大堆。
电车的所谓优点,其实没有吹得那么玄乎
大电视大冰箱,纯属脑残。平时手机还看不够,上车还要看车上的大屏幕?这不是搞笑吗。
加速快是电车的特点,但是现有油车8-10秒的百米性能足够了,你去路上开一下就知道,红绿灯路口起步,你踩一半的油门,很多时候都会觉得前车太慢了。因为绝对多数的司机的驾驶水平就只能是这个样子了,再快的车也用不到,反而容易出事故。这就和吹5G差不多。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htxc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4837) 发表:2023-07-28 18:38:38  3楼
特斯拉车主和比亚迪车主可以进来分享一下用车体验吗?现在持币观望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5,奖励楼主10分以及15华新币,时间:2023-07-28 22:00:01。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6,奖励楼主8分以及12华新币,时间:2023-07-29 22:00:01。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5,奖励楼主10分以及15华新币,时间:2023-08-02 22:00:01。
无非是电车带的电池大,能支撑更多的用电设备
所谓的大电视大冰箱,还有就是不出事就吹智能驾驶,出事就是辅助驾驶。
所谓的智能场景,就和5g的远程挖矿远程手术一样,纯属忽悠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htxc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4837) 发表:2023-07-29 17:29:11  4楼
比如等人的时候回国你懂的,亲戚朋友多,车等人的时候比较多,电车那个娱乐方式,可以照顾全家人。还有那个提前开启空调,简直太符合新加坡了。其他我也只是略体验。感受和开油车很不一样。当然电车缺点由于驾驶时间太短还无法体会到
我恰恰就是不能理解这个提前开启空调
起步之前,应该是开窗,行驶个几百米,让车内空气换新,然后开启空调。即使太阳下暴晒几小时的车,也就是几分钟就凉下来了。

提前开启空调,开内循环,空气不能有效换新,开外循环,远程无法知道周边的空气是否适合开启。

这就和你回家第一件事是开窗户透气,而不是开空调一个道理。

反而电车的那个玻璃车顶,才是“太适合”新加坡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htxc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4837) 发表:2023-07-29 17:31:40  5楼
特斯拉车主和比亚迪车主可以进来分享一下用车体验吗?现在持币观望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5,奖励楼主10分以及15华新币,时间:2023-07-28 22:00:01。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6,奖励楼主8分以及12华新币,时间:2023-07-29 22:00:01。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5,奖励楼主10分以及15华新币,时间:2023-08-02 22:00:01。
车首先是个车
那种所谓的娱乐方式,和杀马特没啥区别。
首先每个人都有手机。其次一起开车出去玩,还要靠电车里面的电子设备娱乐的话,那坐在家里沙发上娱乐不更好吗,何必脱了裤子放屁呢。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htxc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4837) 发表:2023-08-01 16:26:13  6楼
不是杠啊,纯好奇油车什么汽车性能电车不能比油车当然也可以智能化啊,但是成本在哪里,“心” 不一样 无法降低智能化的成本。同价位的油车和电车,就可以看出差距了
不是成本的问题
纯粹是因为油车的电池不够大,不能支持太多的智能设备。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htxc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4837) 发表:2023-08-02 09:12:46  7楼
这两不是一个级别的车吧特斯拉车载软件应该是全球最强了,以后的汽车不只是汽车,而是大号手机,看谁的app多且好
这个未必
这种说法,是把手机的那一套强行搬过来了。
但是手机可以从通讯工具变成娱乐工具,汽车可未必。因为汽车本身的功能不是那么容易替代的。何况论智能化,还有手机这个竞争对手。
用汽车里面的大屏追剧,全车灯光秀,都是类似于杀马特的行为。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htxc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4837) 发表:2023-08-02 10:12:43  8楼
特斯拉车主和比亚迪车主可以进来分享一下用车体验吗?现在持币观望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5,奖励楼主10分以及15华新币,时间:2023-07-28 22:00:01。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6,奖励楼主8分以及12华新币,时间:2023-07-29 22:00:01。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5,奖励楼主10分以及15华新币,时间:2023-08-02 22:00:01。
但是话又说回来,电车确实有油车比不上的优点
电车带的电池大,能够支持更多的用电设备。能保证充电条件的前提下,电车可以作为一个移动的办公室和休息室。可以把车开到某个地方移动办公,累了可以开空调睡一觉。这都是油车很难做到的,毕竟油车开空调需要发动机点火,静止情况下长时间开空调法规也不允许。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htxc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4837) 发表:2023-08-02 10:24:06  9楼
车内的多媒体娱乐项目应该是开车档一挂就全部消失吧?我的油车就是这样,MP3和收音机还是可以继续,视频项目全关,防止驾车分心。这是保命的合理设置。不知道电车是怎么设置的,自动驾驶成熟之前这都是杀人利器。
电车的杀人利器有好多
第一就是单踏板模式,第二就是电池起火,第三是隐藏式把手。第四就是车内视频。第五是不出事就是智能驾驶,出事就是辅助驾驶。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htxc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4837) 发表:2023-08-02 16:12:34  10楼
现在很多油车都 48v 轻混了,那个额外的 48v 电池不光在起步停止时起加速作用,停车后引擎停止,所有电子设备都靠这个供电。
48v的轻混电池和电车的电池还是不能比
容量差的太大了。48v的电池大概只有4度电,而电车最起码要50度电,十倍以上的差距。
所以48v轻混熄火后只能短时间开空调,而电车毫无压力。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htxc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4837) 发表:2023-08-03 15:13:03  11楼
特斯拉软件一路以来都没彻底解决问题特殊情形下会自动加速,同时刹车踩不下去,虽然是极小概率事件,却一直存在,他们一直刻意回避,也不敢承认。国内出了好几起意外,目前也没个明确说法,根据流出来的视频,明显不是误踩油门。
同意特斯拉的设计前卫大胆,对安全性考虑不足
但是刹车的问题,我不觉得那是特斯拉的问题。以前比亚迪的电动巴士也是有司机反应自动加速刹不住,后来加了脚下摄像头,这种事情就没了。

这种事情,基本上就是司机踩错了踏板。

根本原因其实还是特斯拉设计的问题,为了多一点续航,搞个单踏板模式回收电能,导致司机的脚绝大多数时间粘在油门上,遇到关键时刻,没法及时把脚放去刹车。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htxc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4837) 发表:2023-08-03 15:52:56  12楼
单踏板模式和回收能量没有关系吧如果能联动到传统的刹车,估计就更好了。好处是加速和刹车切换更快了,缺点是不兼容目前油车的操作,容易误操作。
关系是这样的
油车的标准操作是,要加速就踩下油门,不需要加速的时候,例如滑行,脚就放在刹车上面备用,有情况可以及时刹车。

电车要回收能量延长续航,所以放开油门的时候,车不是像油车那样依惯性前进,而是迅速减速,动能转化成电能给电池充电,要继续前进,那就要持续踩下油门,深踩前进,浅踩就算是刹车了。这样就给司机一个错觉,觉得一直用一个踏板就可以控制车辆了。紧急情况下,需要深踩刹车,就容易把现在正在踩着的踩下去,结果就是反应刹不住车。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htxc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4837) 发表:2023-08-04 15:04:33  13楼
你认真看国内事故视频,尤其是今年年头温州那个事故,司机是很多年的老司机,走线闪避的熟练度,绝对不是误踩油门,很窄的街道一直开100多公里每小时,还能一路闪避各种车辆,最后一头撞在公交车上。
老司机,走线熟练,和不会误踩油门,没有必然的联系
有可能脚一直踩在油门,然后误以为刹车失灵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htxc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4837) 发表:2023-08-05 10:10:36  14楼
行业趋势就是这样电车极度拉低了造车门槛,以后比的就是软件。顶级车企的目标就是干掉手机
干掉手机我觉得不可能
顶了天,以后自动驾驶完全实现了,车能够成为备用机或者说第二个手机。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htxc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4837) 发表:2023-08-06 11:42:59  15楼
特斯拉车主和比亚迪车主可以进来分享一下用车体验吗?现在持币观望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5,奖励楼主10分以及15华新币,时间:2023-07-28 22:00:01。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6,奖励楼主8分以及12华新币,时间:2023-07-29 22:00:01。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5,奖励楼主10分以及15华新币,时间:2023-08-02 22:00:01。
最近蔚来的事故,转知乎的一个帖子

碰撞前车速174.8,碰撞前5秒到碰撞,刹车均未踩下,加速踏板有松开、再全部踩下的情况,方向盘被左右扭动,座位压力传感器显示驾驶者的屁股抬起,坐下,又抬起。

 

然后家属开始造谣了,说数据有乱码,媒体一拍哪有乱码,明明是个bool量(牵引力控制),所以一会儿是1,一会儿是0,其他所谓乱码都是状态码,就凭家属这句话我就知道耍无赖要开始了。

 

在我看来,这些传感器均表明了一个状态,司机发现车速快了,抬起加速踏板试图减速(缺乏常识的做法,减速应当踩刹车,这是动能回收用惯了),发现车速未如预期减少,踩下加速踏板(踩错了),车辆迅速加速,慌乱,全力踩下加速踏板,站起来踩,导致大幅度扭动方向盘,车辆失控碰撞,司机死亡。 

 

 作者:hzmagix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5134304/answer/315179484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htxc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4837) 发表:2023-08-07 14:00:36  16楼
没有后台数据不要胡乱猜测更不要说后台数据也存在缺陷的情况,尤其是基于自己的软件逻辑理解,这个是做工程常犯的一个错误,总是试图从软件设计上去分析问题所在,事实上很多事故都是软件设计缺陷所致,只不过厂商不敢承认,一旦承认了,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所以宁愿不惜一切代价去做公关,也要把问题推到机械设计或者人为因素上去,别问我怎么知道的,算是传统车业内部设计人士,有些事故分析报告只能内部流通。 认真研究过特斯拉的设计,iboost系统和辅助驾驶本来就存在冲突,一旦iboost被触发,刹车会被限制住,踩不下去,这时候如果系统还是能检测到加速指令,就会出现一直疯狂加速但是刹车板却踩不动的状况。虽然是小概率事件,理论上依然存在这种可能,只是非常低的概率,很难去模拟和复现这种场景。
这个才是胡乱猜测吧
首先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刹车是爷,其余的任何系统都要让位于刹车。丰田事件后,不觉得还有车厂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其次,刹车是机械连接,即使是系统出故障,最多是刹车踩着比较硬,但是一定是可以踩下的。然后可以参考上一条。
还有,刹车有专门成熟的供应商,油车也在用,为啥油车就没有电车这么多的刹不住车?
最后,如果有不可披露的内部报告,那就应该悄悄的把问题给解决了,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同样的问题。何况,内部报告也是人写的,那就有可能有内奸,先股票市场做空,然后把报告公布与众,一方面当英雄,一方面立马财务自由。这个诱惑没有几个人能抵挡。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htxc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4837) 发表:2023-08-07 14:02:49  17楼
另外踩踏板不是电车加速的唯一触发条件加速指令是软件给出的,就算加速踏板没有被踩下,无论是元器件或者软件故障都依然有可能触发加速指令。这一点跟传统油车不一样。
油车也是一样的
如果你用过定速巡航就知道,油车你明明没有踩油门,为啥车还在按照设定速度前进?加速指令一样是行车电脑给出的。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htxc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4837) 发表:2023-08-07 14:10:29  18楼
特斯拉召回 100 多万辆车,设计缺陷导致突然加速。 我就不信所有突然加速失控的事故都是驾驶员误踩加速版。
其实这个报道已经给出了刹不住车的原因,以前特斯拉默认强回收,不可更改

特斯拉在中国召回逾110万辆汽车

字体大小:

由于存在踏板相关安全隐患,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将在中国召回逾110万辆汽车,包括三款进口车型以及中国国产的Model 3和Model Y。

据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星期五(5月12日)发布的通告,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从5月29日起,特斯拉将召回生产日期在2019年1月12日至2023年4月24日期间的部分进口Model S、 Model X 、Model 3及国产Model 3 、Model Y汽车,共计110万4622辆。

通告称,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没有允许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制动策略;同时,对驾驶员长时间深度踩下加速踏板的情况可能没有提供足够提醒。以上因素叠加可能增加长时间误踩加速踏板的概率,可能增加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通告还说,本次召回活动是在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受调查影响,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计划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推送新开发的功能,以降低因长时间深踩加速踏板导致速度过快引起的碰撞风险。

新开发的功能包括:(1)在不具备能量回收制动强度选择的车辆上,提供选项以允许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制动强度;(2)调整车辆能量回收制动策略的出厂默认状态;(3)在驾驶员长时间深度踩下加速踏板时发出提醒。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yhtxc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4837) 发表:2023-08-08 09:31:27  19楼
几乎不太可能不知道你开过多久的车,以我这么多年驾驶遇到危险的经验来说,如果踩刹车无用,只要有时间反应(超过几秒钟),我肯定会反复去踩试一下,甚至完全不踩一段时间,再去踩一下看一下,而不是一直踩着不动。
刹车失灵,即使是老司机一辈子未必能碰到一回

油车踩错了,引擎有巨大的轰鸣声,只要脑子没有彻底懵掉,是能反应过来的。而电车无声无息,而且之前就有那么多刹车失灵的传闻,所以老司机踩错之后,脑子里面估计第一反应就是刹车失灵,而不是踩错了。于是拼了命往下踩,越踩情况越严重,人就彻底傻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房产车市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19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