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opy 倾力打造:专业问题总结稿!!!~~~~~~希望版主置顶~~~~~~
junior有问题可以看我的blog,有不少学长学姐的回答在评论里面。
blog地址: http://spaces.msn.com/binbinv2/
我的msn: dreamswatcher@hotmail.com
专业问题总结稿
我一开始写那篇《专业问题》的时候,了解并不多。
想着一边写,一边加深了解,一边在被批评中学习,应该是能写出一篇还满意的。
为了增加对SOC的了解,还专门发帖刺激SOC的人,以至于现在每次去LT27听离散数学,都有点怕怕的。
没料到经过多方打听和询问,结果却是今天推翻昨天的看法,明天又完全被刷新一次。
一开始我很看重的成绩问题,好像也没有某些传说说得那么严重。
这也让我对“兴趣论”重新有了看法。
随着了解的加深,也越来越不敢写下去了。
自己的认识水平,不是一般的差;怕真的影响了谁的前途,良心不安。
若不是已经写了一半,并且留下了“待续”二字,也许早就放弃了。
不过我相信看我blog的人,都知道“小马过河”的故事。
Junior们看到或者很多学长学姐的和我的评论的时候,也要从语气中推测一下说话人的水平。
比如我是一个不大爱埋头学习的人,对将来读研深造兴趣不大(除非MIT或者斯坦福要我去研究半导体),外向,兴趣广,成绩差,玩心重,热血质,O型血,双鱼座;嘴巴开放,思想保守;智商比平均水平高(自恋一下,别骂我啊);冲动是常有的事,不过大事之前能够理智分析……基本上就是这些了,想想你和我不一样的地方,再决定我的话是不是对你适用。
另外一点就是对一些传言本身的鉴别。
虽然在历来的传统里面,大凡传言,可信的极少;但是如果大家机敏一些,也可避免很多失误。
例如去年的这个时候,盛传的是ISE一年要了3,40人,以至于大家纷纷报名。
当时是我收了162份志愿表,所以大约数了一下,35人左右的第一志愿都是ISE。
于是自然有人说被骗,自然有人被骂。
只是后来我在华新没事搜别的东西的时候才发现,原贴说的是,大一的Common Engin中有3,40个sm系列的学生破天荒的都被选进了ISE,从大二开始成为了ISE的学生。
我只能说是到最后,传言本身被改造了。
35个第一志愿,就那样的被浪费了,讽刺啊。
对答案辩证看待,对答案真伪的怀疑,这两点在日后是很重要的。
我们总是有不明白的地方是要问的。
大多数时候,未必都有那么好的运气,不一定都能问出最合适的答案。
所以要自己仔细甄别,才能让事情变得清楚,简单。
在这里特地的感谢一下这一年半来,一直被我打扰询问的学长学姐们和我同届的朋友们。
其实我什么都不懂的,幸好有你们可以一直问,才能有机会拨云见日,弄清楚身边林林总总的来龙去脉。
多谢了!
废话中止,转入正题。
(PS:挺可惜的,没有听到CSC的专业介绍。
本来想找些观点不同的地方,批驳一把,省时省力。
怎奈何星期六早上设定的计划任务,用电脑播放了两个小时mp3都没有把我吵醒。)
1)专业本身没有高分低分的区分,只是人数的限制。
其实每个专业要多少个sm3或者多少个sm2基本每年都不变。
有些热门专业可能一个空位都没有给预留,但是如果是高分就加一个。
至于冷门专业则好说,比如Civil,大门向所有的申请者敞开。
比如CPE(FOE)和CPE(SOC)可能是最明显的,对sm3每年一边两个,对sm2,CPE(FOE)几届内都没有,CPE(SOC)好像也是1-2个。
化学工程CE,sm3一般要8人左右。
至于热门的ISE(个人认为热门是因为名字起的好),好像是两个。
生物工程BE,sm3一般两个。
(以上3个engin专业的sm2招收情况不详,希望有人能补充。)
大多数人数限制比较严格的专业都在engin,除了一个CPE(SOC)。
其实,如果真的对这些专业有兴趣,而你又不是绝对高分,比如你不是报送的满分,或者高分落榜生,仍然有两条路可以让你如愿以偿。
一是,先去common engin好好的认真的读一年,成绩好的话,可以分到这些一开始根本选不到的专业;
二是,说服其他人,把比你分数高的人都问一遍,确定确定你能是报该专业的前N名就够了。比如我高考分一般,碰巧比我分数高的只有一人报了CPE,我就和他一起进了CPE。(这点对于sm2挺难的,可能永远都没人知道自己排第几。)
其实,不论你分数多低,只要是所有报该专业的人中最高分就成。
2)EE/EEE不是垃圾箱,专业好坏不以人数判断。
可能和国内正好相反吧,国内热门的专业都是人数少的专业。
而每个大学大专都有的计算机学院,而且大多数妓院做的事情就是招收别的热门专业不要的人。
妓院成本低,开办容易,以至于本来跟计算机八竿子打不着的学校都开设妓院。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竟然都有妓院。
感觉上,妓院出来的毕业生就像大白菜一样廉价。
(妓院:国内计算机学院的统称。)
而新加坡这边,觉得很在意市场,基本上你可以这样以为,市场上缺的人,专业要求的比例,就是国大或者南大的专业人数比例。
不要觉得那么多人学EE,就好像以后市场上卖到白菜价。
其实人才市场对EE的饥渴会超乎你的想象。
EE四年的人数比SOC一个学院school的人都多,只说明市场的确是需要EE的量更多些。
3)SOC不是计算机学院,对应国内讲,计算机学院是EE。
其实,现在国内大多数的院校都已经分开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了。
软件学院不再是计算机学院的下属,而是大学的双向摇钱树。
一面从社会找来项目做,把学生当作免费劳动力赚那些大公司的钱;
另一方面所有的大学的软件口径一致的高价,反正四年上下来,至少比别的专业多收学生两万学费。
其实SOC(School of Computing)就是相当于国内的软件学院,连和商业联系紧密都一样,不过我倒觉得SOC起名的时候一定是考虑过的。
如果叫School of Software,肯定School of Computing来的有气势。
而且缩写则更加猥琐,SOS,Save Our Soul,国际求助,哈哈。
要我给建议,比如一个男生觉得也没啥喜欢的,就是玩电脑游戏的时候挺过瘾,想学学电脑。
那我说还是来EE吧,至少就业比SOC容易。
而且女生比SOC多。
(其它不好说。)
基本各行各业都要EE的,而且从打杂到当manager,一应俱全。
而且我们编程学得不比SOC少。
SOC教的是思想,我们没这么说,不过你有幸学完了C,C++,和汇编语言的话,我想你的思想能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那可是EE的三座大山啊。
同时我们对硬件也有所了解。(汗一下==;现在还没感觉到EE这个名字含义)
说到硬件,谈一下吧。
现在都没感觉到EE哪里有很硬件的东西存在。
我宁愿觉得是SOC和EE商量,“你们教C,C++和汇编语言,我们教SKIM(?),JAVA,J2EE,井水不犯河水。”
其实,话说回来,要是硬件谁都能教谁都会的话,Intel也就没那么风光了。
对于女生,我改变说法,学,没有关系。
而且历来分数上sm3女生会比男生好。
只是建议你们也积累一些别的关系和能力,做两年就转行。
程序员不是适合女性做的,主要是从健康和身体考虑。
其实有些女生担心的物理课,我觉得有点没必要。
那些题你只要半认真学了,并且是正常通过“中招”考试的,都没问题。
4)QF有风险,但是前景不错。
科学里面有两个专业在大一上完后可以申请读QF,数学和统计。
一般要30-40人(不区分国家)。
考上以后,前途挺好的。
有很多种将来的走向,都是很不错很高薪的。
除了这一路累一些,其它都好。
按刘子谦的说法,ACCA要考的东西,QF大都涉及。
对数学基础好的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数学没有国内那么枯燥变态,虽然也不容易,但是相比较于别的专业。
不能算难很多。
至于统计,将来就业前景也不错的。即便考不上QF,也是不错的。
相对于SOC和EE,要轻松一些,适合女生读。
5)忘记美国吧。
再没上大学前,估计很多人都会考虑到去美国或英国读研的问题。
相对的,物理,数学,化学,包括生物,这样的理科生,他们会比较缺。
只是到了后来真的上了大学以后,你会发现,没有几个学长真的去那边读研了。
有人去了。如果没记错也是因为在国际刊物上已经发表了三篇论文了。
总之,虽然感觉我们的签证比国内容易很多,也有英语环境,但是就是不像北大清华那样,成群结队的出去。
6)喜欢XX和喜欢学XX是两个概念。
这点在生物方面可能比较明显。在软件方面可能最不明显。
从正常的人的生理感觉来说,我不觉得学生物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单词量要求狂大,试验太累,也许对于一个喜欢的人来说都不关键;
但是当你发现学习的都不是你喜欢的东西,又作何感想呢?
(我只看了国内大学的生物教材,原来想学生物的,看了以后就没兴趣了)
同时,提醒一下,生物专业的学生,就业并不是很好。
我知道不少将来都在别的行业工作。
倒不是生物制药类企业不需要人,可能是需要研究生更多一些吧。
7)第一年的就业是一个概率事件,再往后则是靠本事吃饭。
总听说QF成绩很好的,去银行第一个月就能拿5000块。其实SOC或者EE的人去也行的。
只要那个面试的人觉得你不错,挺有能力的,那工作就是你的了。
专业的区别没有特别大。
而是个人的交际沟通能力和工作经验,比较重要。
高薪的可不止是银行,只要做的好,有能力,直接去应聘主管或者部门经历都可以。
至于以后的跳槽,则是看你的实际工作表现了。
有能力的人,什么公司都会争取你加盟的。
成绩在刚毕业的时候,的确在某些公司选人中起着比较大的作用。
比如很多人去面试,争抢一两个名额的时候,成绩低的第一轮面试就被刷下去的可能性很大。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这样,不少企业还是很看重个人能力的,只要干的好,工资也不低。
听说本地银行很多部门主管都是poly毕业的,但是能力强,一个月都是上万元的月薪(不含奖金)。
所以成绩不好可以不要太悲观,能力还是最重要的。
虽然可能起步艰难些。
blog地址: http://spaces.msn.com/binbinv2/
我的msn: dreamswatcher@hotmail.com
专业问题总结稿
我一开始写那篇《专业问题》的时候,了解并不多。
想着一边写,一边加深了解,一边在被批评中学习,应该是能写出一篇还满意的。
为了增加对SOC的了解,还专门发帖刺激SOC的人,以至于现在每次去LT27听离散数学,都有点怕怕的。
没料到经过多方打听和询问,结果却是今天推翻昨天的看法,明天又完全被刷新一次。
一开始我很看重的成绩问题,好像也没有某些传说说得那么严重。
这也让我对“兴趣论”重新有了看法。
随着了解的加深,也越来越不敢写下去了。
自己的认识水平,不是一般的差;怕真的影响了谁的前途,良心不安。
若不是已经写了一半,并且留下了“待续”二字,也许早就放弃了。
不过我相信看我blog的人,都知道“小马过河”的故事。
Junior们看到或者很多学长学姐的和我的评论的时候,也要从语气中推测一下说话人的水平。
比如我是一个不大爱埋头学习的人,对将来读研深造兴趣不大(除非MIT或者斯坦福要我去研究半导体),外向,兴趣广,成绩差,玩心重,热血质,O型血,双鱼座;嘴巴开放,思想保守;智商比平均水平高(自恋一下,别骂我啊);冲动是常有的事,不过大事之前能够理智分析……基本上就是这些了,想想你和我不一样的地方,再决定我的话是不是对你适用。
另外一点就是对一些传言本身的鉴别。
虽然在历来的传统里面,大凡传言,可信的极少;但是如果大家机敏一些,也可避免很多失误。
例如去年的这个时候,盛传的是ISE一年要了3,40人,以至于大家纷纷报名。
当时是我收了162份志愿表,所以大约数了一下,35人左右的第一志愿都是ISE。
于是自然有人说被骗,自然有人被骂。
只是后来我在华新没事搜别的东西的时候才发现,原贴说的是,大一的Common Engin中有3,40个sm系列的学生破天荒的都被选进了ISE,从大二开始成为了ISE的学生。
我只能说是到最后,传言本身被改造了。
35个第一志愿,就那样的被浪费了,讽刺啊。
对答案辩证看待,对答案真伪的怀疑,这两点在日后是很重要的。
我们总是有不明白的地方是要问的。
大多数时候,未必都有那么好的运气,不一定都能问出最合适的答案。
所以要自己仔细甄别,才能让事情变得清楚,简单。
在这里特地的感谢一下这一年半来,一直被我打扰询问的学长学姐们和我同届的朋友们。
其实我什么都不懂的,幸好有你们可以一直问,才能有机会拨云见日,弄清楚身边林林总总的来龙去脉。
多谢了!
废话中止,转入正题。
(PS:挺可惜的,没有听到CSC的专业介绍。
本来想找些观点不同的地方,批驳一把,省时省力。
怎奈何星期六早上设定的计划任务,用电脑播放了两个小时mp3都没有把我吵醒。)
1)专业本身没有高分低分的区分,只是人数的限制。
其实每个专业要多少个sm3或者多少个sm2基本每年都不变。
有些热门专业可能一个空位都没有给预留,但是如果是高分就加一个。
至于冷门专业则好说,比如Civil,大门向所有的申请者敞开。
比如CPE(FOE)和CPE(SOC)可能是最明显的,对sm3每年一边两个,对sm2,CPE(FOE)几届内都没有,CPE(SOC)好像也是1-2个。
化学工程CE,sm3一般要8人左右。
至于热门的ISE(个人认为热门是因为名字起的好),好像是两个。
生物工程BE,sm3一般两个。
(以上3个engin专业的sm2招收情况不详,希望有人能补充。)
大多数人数限制比较严格的专业都在engin,除了一个CPE(SOC)。
其实,如果真的对这些专业有兴趣,而你又不是绝对高分,比如你不是报送的满分,或者高分落榜生,仍然有两条路可以让你如愿以偿。
一是,先去common engin好好的认真的读一年,成绩好的话,可以分到这些一开始根本选不到的专业;
二是,说服其他人,把比你分数高的人都问一遍,确定确定你能是报该专业的前N名就够了。比如我高考分一般,碰巧比我分数高的只有一人报了CPE,我就和他一起进了CPE。(这点对于sm2挺难的,可能永远都没人知道自己排第几。)
其实,不论你分数多低,只要是所有报该专业的人中最高分就成。
2)EE/EEE不是垃圾箱,专业好坏不以人数判断。
可能和国内正好相反吧,国内热门的专业都是人数少的专业。
而每个大学大专都有的计算机学院,而且大多数妓院做的事情就是招收别的热门专业不要的人。
妓院成本低,开办容易,以至于本来跟计算机八竿子打不着的学校都开设妓院。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竟然都有妓院。
感觉上,妓院出来的毕业生就像大白菜一样廉价。
(妓院:国内计算机学院的统称。)
而新加坡这边,觉得很在意市场,基本上你可以这样以为,市场上缺的人,专业要求的比例,就是国大或者南大的专业人数比例。
不要觉得那么多人学EE,就好像以后市场上卖到白菜价。
其实人才市场对EE的饥渴会超乎你的想象。
EE四年的人数比SOC一个学院school的人都多,只说明市场的确是需要EE的量更多些。
3)SOC不是计算机学院,对应国内讲,计算机学院是EE。
其实,现在国内大多数的院校都已经分开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了。
软件学院不再是计算机学院的下属,而是大学的双向摇钱树。
一面从社会找来项目做,把学生当作免费劳动力赚那些大公司的钱;
另一方面所有的大学的软件口径一致的高价,反正四年上下来,至少比别的专业多收学生两万学费。
其实SOC(School of Computing)就是相当于国内的软件学院,连和商业联系紧密都一样,不过我倒觉得SOC起名的时候一定是考虑过的。
如果叫School of Software,肯定School of Computing来的有气势。
而且缩写则更加猥琐,SOS,Save Our Soul,国际求助,哈哈。
要我给建议,比如一个男生觉得也没啥喜欢的,就是玩电脑游戏的时候挺过瘾,想学学电脑。
那我说还是来EE吧,至少就业比SOC容易。
而且女生比SOC多。
(其它不好说。)
基本各行各业都要EE的,而且从打杂到当manager,一应俱全。
而且我们编程学得不比SOC少。
SOC教的是思想,我们没这么说,不过你有幸学完了C,C++,和汇编语言的话,我想你的思想能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那可是EE的三座大山啊。
同时我们对硬件也有所了解。(汗一下==;现在还没感觉到EE这个名字含义)
说到硬件,谈一下吧。
现在都没感觉到EE哪里有很硬件的东西存在。
我宁愿觉得是SOC和EE商量,“你们教C,C++和汇编语言,我们教SKIM(?),JAVA,J2EE,井水不犯河水。”
其实,话说回来,要是硬件谁都能教谁都会的话,Intel也就没那么风光了。
对于女生,我改变说法,学,没有关系。
而且历来分数上sm3女生会比男生好。
只是建议你们也积累一些别的关系和能力,做两年就转行。
程序员不是适合女性做的,主要是从健康和身体考虑。
其实有些女生担心的物理课,我觉得有点没必要。
那些题你只要半认真学了,并且是正常通过“中招”考试的,都没问题。
4)QF有风险,但是前景不错。
科学里面有两个专业在大一上完后可以申请读QF,数学和统计。
一般要30-40人(不区分国家)。
考上以后,前途挺好的。
有很多种将来的走向,都是很不错很高薪的。
除了这一路累一些,其它都好。
按刘子谦的说法,ACCA要考的东西,QF大都涉及。
对数学基础好的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数学没有国内那么枯燥变态,虽然也不容易,但是相比较于别的专业。
不能算难很多。
至于统计,将来就业前景也不错的。即便考不上QF,也是不错的。
相对于SOC和EE,要轻松一些,适合女生读。
5)忘记美国吧。
再没上大学前,估计很多人都会考虑到去美国或英国读研的问题。
相对的,物理,数学,化学,包括生物,这样的理科生,他们会比较缺。
只是到了后来真的上了大学以后,你会发现,没有几个学长真的去那边读研了。
有人去了。如果没记错也是因为在国际刊物上已经发表了三篇论文了。
总之,虽然感觉我们的签证比国内容易很多,也有英语环境,但是就是不像北大清华那样,成群结队的出去。
6)喜欢XX和喜欢学XX是两个概念。
这点在生物方面可能比较明显。在软件方面可能最不明显。
从正常的人的生理感觉来说,我不觉得学生物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单词量要求狂大,试验太累,也许对于一个喜欢的人来说都不关键;
但是当你发现学习的都不是你喜欢的东西,又作何感想呢?
(我只看了国内大学的生物教材,原来想学生物的,看了以后就没兴趣了)
同时,提醒一下,生物专业的学生,就业并不是很好。
我知道不少将来都在别的行业工作。
倒不是生物制药类企业不需要人,可能是需要研究生更多一些吧。
7)第一年的就业是一个概率事件,再往后则是靠本事吃饭。
总听说QF成绩很好的,去银行第一个月就能拿5000块。其实SOC或者EE的人去也行的。
只要那个面试的人觉得你不错,挺有能力的,那工作就是你的了。
专业的区别没有特别大。
而是个人的交际沟通能力和工作经验,比较重要。
高薪的可不止是银行,只要做的好,有能力,直接去应聘主管或者部门经历都可以。
至于以后的跳槽,则是看你的实际工作表现了。
有能力的人,什么公司都会争取你加盟的。
成绩在刚毕业的时候,的确在某些公司选人中起着比较大的作用。
比如很多人去面试,争抢一两个名额的时候,成绩低的第一轮面试就被刷下去的可能性很大。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这样,不少企业还是很看重个人能力的,只要干的好,工资也不低。
听说本地银行很多部门主管都是poly毕业的,但是能力强,一个月都是上万元的月薪(不含奖金)。
所以成绩不好可以不要太悲观,能力还是最重要的。
虽然可能起步艰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