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日韩都不是移民国家,也不像新加坡这般希望吸引外来精英……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7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Roberto_Baggio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2500) 发表:2014-07-07 13:54:58  楼主  关注此帖
【吐槽八卦】为什么新加坡号称双语教育?有朋友考虑移民新加坡,他考量点之一就是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听起来很好很强大。 他来向我了解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情况,我告诉他,就是华人小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新加坡叫JC)都有一门课叫华语,用中文学习,其它什么数学、物理、地理、历史都是英文教的。上了大学这个华语课就没有了,都是英语——除非是中文系 他挺奇怪的,这不是和中国学英语一样么? 他解释,中国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有一门课叫英语,其它数学、物理、地理、历史都是用中文教的。不同的是,英语上了大学还得学,哪怕考了研究生还得学,不过四级六级的就没有学位。 其它国家和地区像台湾、日本、韩国的情况都和中国差不多。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中国、日韩等从来不说自己是双语教育,而新加坡要自称是双语教育呢?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3,奖励楼主15分以及22华新币,时间:2014-07-07 22:00:02。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2,奖励楼主18分以及27华新币,时间:2014-07-08 22:00:02。 (more...)
因为中日韩都不是移民国家,也不像新加坡这般希望吸引外来精英……
双语教育既是提醒国民母语的重要,同时也可吸引外来人才来此定居
Put your OWN COOL signature here!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Roberto_Baggio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2500) 发表:2014-07-07 18:00:07  2楼
谢谢回复,谈谈我的看法我理解双语是新加坡的教育目标,但是我的疑惑就是双语教育的本质与特点到底是什么? 全世界那么多国家都在学外语,但是唯有新加坡号称是双语教育。 如果只有其名,没有其实,那么就没有意义了。 至于说双语教育取得的成果,按照您的说法70%的新一代毕业生英语和母语口头交流没有问题——这个没有问题也是取决于层面和程度吧,所谓的母语交流需要掺入大量的英语、马来语和方言在内,就好比现在新传媒的华语电视剧要在国内播放,基本上是需要重新配音的——当然,现在国内也很少看到有新剧。 至于说书面,基本上一塌糊涂。 以前在新加坡公司的时候我就挺奇怪的,我一个中国人可以用中英文来读写report,而那些所谓双语教育出来的新加坡大学生,基本上看到中文就摇头,更不要说写出来了。 我倒是觉得中国重点大学里的大学生双语水平,并不比新加坡大学生逊色。 很有意思的是,中国是个单语言社会,但是所有公交车、地铁、机场、高速公路标识等等都是中英文双语的。反而新加坡这个双语社会里,这些地方就只有英文了。
用一个单民族国家的逻辑来思考一个移民国家,自然难以理解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Roberto_Baggio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2500) 发表:2014-07-07 22:04:24  3楼
我知道中国有俄罗斯族、蒙古族、藏族、朝鲜族、哈萨克族。。。。 他们大概都不会认同和您是同一个民族吧
呵呵,我说这句话的时候也确实没有想到他们,罪过
我看到你的观点,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名不符实。既然名不符实,何为实?

以你的理解,新加坡的双语教育自然是名不符实的,但是是否你的理解就是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意义呢?阁下也已经说了,只有新加坡这么说,那么你又如何以其他国家的经验来验证一个只存在于新加坡的名词呢?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Roberto_Baggio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2500) 发表:2014-07-07 22:26:40  4楼
我知道中国有俄罗斯族、蒙古族、藏族、朝鲜族、哈萨克族。。。。 他们大概都不会认同和您是同一个民族吧
建议楼主读一下李光耀的《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
在讨论一个问题时,至少要先理解对方的语言,不要强加自己的解释,否则很难避免鸡同鸭讲。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Roberto_Baggio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2500) 发表:2014-07-08 15:24:05  5楼
你还是没有明白为什么要读懂《红楼梦》读不懂《红楼梦》也就意味着读不懂中国文学,读不懂中国文学就意味这读不懂中国历史、文化和传统,从而失去中华文化的根源。 一个华人,能够简单的说些日常用语,不知道鲁迅,没读过金庸,听不懂什么是阿Q精神,也不知道谁是林黛玉,更为重要的是看到白纸黑字基本不认识,这和文盲有分别么? 至于你所谓的“事实胜于雄辩”的事实——“也就是对你儿子上的幼儿园的双语教育很满意”,典型的“只要我说好,事实就是好”。 我从来没有说过新加坡不应该搞双语教育,只是觉得现在的所谓双语教育名不副实,对比同属于南洋华人的马来西亚华人学生,特别是独中学生,中、英、马来语能力,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是不是应该反思的?
你还是没有明白你的标准未必是其他人的标准,你的逻辑中充斥着各种自己强加的定义
为什么读不懂红楼梦就不懂中国文学?什么是读懂红楼梦,谁来定义读懂?红学会?为什么读不懂也就失去了中国文化的根源?

这样的逻辑依据是什么?你喜欢中国文学可以,但是没有任何的高度来强求别人也同样如此热爱。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Roberto_Baggio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2500) 发表:2014-07-08 15:32:15  6楼
我觉得唐叔叔比他客观多了。。。虽然也是5毛。。。独行已经是5块了。。。
唐叔叔很多时候还是试图以论据来印证的,观点比较接近胡锡进的中国复杂论
和五毛还是不一样的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Roberto_Baggio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2500) 发表:2014-07-08 22:09:25  7楼
本来双语教育最终就是为了实用性这个似乎与政府的目的不同吧,政府再三说要传承文化,不要丢掉根
初衷确实是为了传承和文化认同,这一点唐兄说的是对的
《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

“学习华文,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我们的双语教育,实现了工具语言与文化语言的兼顾。在极力追求工具语言与文化语言的平衡的过程中,基于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具备高水平的双语能力的事实,在以英语作为行政语言和工作语言的基础上,坚持让不同的族群学习自己的民族语言,让母语文化承担社会教化、塑造民族历史和文化认同意识的功能。对语言不同功能的分工和认定,也为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和多元种族政策,确立了文化传承和延续传统的基础。
  以新加坡的经验看,要求学生学习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确实是件难事,几十年下来很多家长和学生甚至将第二语文视为包袱,但为了配合升学制度而不得不接受。现在,随着中国的崛起,学习华语有了经济动机,家长的心态也改变了。推广工具语言时,在潜移默化之间也促进了文化语言的提升。”

这样的传承是否一定要达到“读懂红楼梦或其他中国文学”的境界,那就另当别论了。说白了,即使中国人,又有多少去读红楼梦?这样的“名符其实”未免太过强加于人了。

双语教育的困难和重要在李光耀的书中已经很清楚的阐述了,“我们的双语教育是得到强制性的制度保证的,从娃娃抓起。双语政策是我国的基石,政府肯定会继续贯彻实行……如何推行华英双语是个非常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这是两种非常不同的语文。“读一下,讨论他国的政策,至少了解一下对方的语言,少一些自我解读。

更何况如何看待华文更多是个人的选择。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果中国文明了,华人都为自己的根而骄傲的时候,自然学习华语的欲望也会提升。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7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