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些想法1.不管是从总人数还是平均数来看哪边教育更受欢迎都是不准确的。总人数自然不用说了,人口规模太悬殊。至于平均人数也是不靠谱,一个是没有考虑到能力和意愿的差距,国内想来新的学生肯定远远大于实际能来的,新加坡能容纳的中国学生也是远远小于申请人数。另一个是没有考虑留学的目的,我比较相信,目前来说,绝大多数在华留学的新加坡学生都缺少留在当地发展的强烈意愿,相反在新中国留学生想留下来或者再往欧美走的比例还是比较高
2.我觉所谓上海培养的各种人才数量超过新加坡十多二十倍的说法过于粗暴了,上海的人才储备可不是单单上海市,而是整个神州大地13亿人啊,全国各地顶尖人才或者天才都往北上广聚拢,把功劳都记在上海头上可不靠谱吧?
至于说国内和坡县哪个教育比较好,我个人觉得两个都半斤八两。以后还是希望自己的子女接受偏欧美的教育,凡事独立思考,从rationale出发,不害怕尝试或者失败,敢于想象
说明一下
新加坡和上海都是移民城市,上海固然吸引了江浙精英,新加坡又何尝不是吸引全球华人中的优秀人才。
既然我们在讨论教育环境与成才,为了不混淆像李佳薇这样的“外来人才”,我所引用的数据指的是严格意义上生于上海、长于上海、从小在上海受教育的”本地人才”:
例如:
作家:张爱玲、程乃珊 (没有把余秋雨算在内,因为严格讲他出生于浙江,幼年移居上海);
演员:阮玲玉、达式常、潘虹、孙俪、陆毅、徐峥、王志文、周立波。。。太多了
著名运动员:
田径——刘翔、朱建华
篮球——姚明、刘炜
乒乓球——王励勤、曹燕华、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
足球——范志毅、孙雯
跳水——吴敏霞
射击——陶璐娜
游泳——庄泳、杨文意、乐靖宜
帆船奥运冠军——徐莉佳
羽毛球——王仪涵
围棋——常昊、范廷钰
中国象棋——胡荣华
等等
与新加坡的差别巨大恐怕不是简单的用人才储备不同来解释了。在上海生活过的朋友知道,以体育为例,几乎每个区都有青少年体育学校,如果你的孩子在某个方面有天赋与特长,就会接受到系统的训练与选拔。
而在新加坡,社会认同的青少年成功方式基本上只有一个——考进名校。
中学考进名校、初院考进名校、大学考进名校、然后毕业作医生、律师、企业高管或者高级公务员。
如果您的孩子在某个体育项目(比如篮球)上面有过人的天赋,您觉得他有机会在新加坡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培养与发展么?
既然我们在讨论教育环境与成才,为了不混淆像李佳薇这样的“外来人才”,我所引用的数据指的是严格意义上生于上海、长于上海、从小在上海受教育的”本地人才”:
例如:
作家:张爱玲、程乃珊 (没有把余秋雨算在内,因为严格讲他出生于浙江,幼年移居上海);
演员:阮玲玉、达式常、潘虹、孙俪、陆毅、徐峥、王志文、周立波。。。太多了
著名运动员:
田径——刘翔、朱建华
篮球——姚明、刘炜
乒乓球——王励勤、曹燕华、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
足球——范志毅、孙雯
跳水——吴敏霞
射击——陶璐娜
游泳——庄泳、杨文意、乐靖宜
帆船奥运冠军——徐莉佳
羽毛球——王仪涵
围棋——常昊、范廷钰
中国象棋——胡荣华
等等
与新加坡的差别巨大恐怕不是简单的用人才储备不同来解释了。在上海生活过的朋友知道,以体育为例,几乎每个区都有青少年体育学校,如果你的孩子在某个方面有天赋与特长,就会接受到系统的训练与选拔。
而在新加坡,社会认同的青少年成功方式基本上只有一个——考进名校。
中学考进名校、初院考进名校、大学考进名校、然后毕业作医生、律师、企业高管或者高级公务员。
如果您的孩子在某个体育项目(比如篮球)上面有过人的天赋,您觉得他有机会在新加坡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培养与发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