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复制本帖HTML代码
|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
买方量化投资,就业机会很少。主要是量化的东西不好推广销售,产品,销售部门的人都不愿意推,绝大部分客户(超过90%)也不能理解不能接受。这还是最近几年机器学习如日中天的情况下,10年前超过99%的人不愿尝试。没有业务那就没有职位了。
另外一个因素,量化的固定成本其实比较高,买数据,维护数据库,编程等基础配套都要不小的代价,小公司一般是不玩的。
最后一点,我认为是最关键的,雇主和员工的关系不好处理。你提到的是公司防员工,但员工何尝不是防着公司。员工最好的最有效的策略是不会共享到公司平台的,有赚钱的机器为什么不自己另起炉灶呢。所以你看到的公募基金的量化策略往往吹的神乎其技,业绩基本上不入流,最多中游水平。量化的核心竞争力太容易被复制了,本质是一些代码(估计核心部分不超过100行)。当然有些对冲基金不需要共享代码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作为中国人做量化不算很差的选择。因为这个领域相对非常公平,大部分靠实力说话,你不擅长沟通一样行。而其他的投资相关工作,99%都是拼销售,拼渠道,拼关系。实力基本上是没法评估的,也没人评估。渠道销售人员都是看哪个最容易拿到销售费用,就推那个。中国人做投资,除非在国内,否则天花板很低。宏观投资更是白人的游戏,有一两个成功的吹上天,绝大多数都是靠嘴上吹的投资。
量化就像那些相对公平的竞技体育项目,你要是牛,不用在乎复杂的人际关系,恶心的老板,不公平的公司文化都不能阻挡你大发展。这种职业特性,看你愿不愿意赌了。
.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
![](skin/bbs/images/sigline.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