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复制本帖HTML代码
|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
其实么,任何社会都是一个金字塔,顶层的永远是少数人。我想争论一个地方好或者不好,不怎么有意义,主要还是适合或者不适合自己发展。
如果讲学术研究的话,那么我想新加坡可能比中国还是要好一些。比如说,这里的本科生都可以不同程度接触一点研究的东西,可是国内大四都用来找工作,毕业论文据说走过场的居多,能够接触到多少研究的东西是值得怀疑的。出Paper是很重要,也很功利,但是今天的学术界要做出突破的发现越来越困难。改进一下算法,做几百遍试验可能很无聊,但是也可能是孕育下一个突破的必要条件。所以,我觉得如果要做学问,新加坡提供了很好的硬件条件和不错的机会。
关于歧视,一定是有的,特别是有时候看到Straits Times上某些自我感觉良好的“精英”人士的无知和偏见的时候。我自己也不是没有碰见过。但是我觉得,这种无知和偏见主要是针对我们国家的,而不是针对个人的。当和新加坡人处久了之后,我个人还没有碰到某人因我中国人的身份质疑我个人的能力或者品行的。有时候对于中国的不当言论,在我表示不悦后,他们都能够立刻警觉并且道歉,而且不会再出现类似言论。而且我个人明显感觉新加坡人对中国的看法已经开始转变,变得比较复杂。早期新加坡人的反应大多数是“噢,你是中国来的。”然后就是,“新加坡很不错吧。”诸如此类的话。如今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中国最近发展得很好啊。”,或者是“上海现在好漂亮啊。”。有一些羡慕,也有一些担忧,非常复杂的心态。我想这个歧视的问题随着国家的发展应该会越来越好。
同工不同酬,这是比较严重的指控,但是我还没有见过。MNC外派过来的洋人可能会有比较好的薪酬和机会,但是这至少和你是中国人没什么关系。大学毕业生不管是中国人,印度人,马来西亚人去同一个公司,同一个职位,给的薪水都差不多。
另外,中国人在公司占据高层职位的例子确实还不多。但是这不是因为国籍歧视(印度人就在许多大公司占据最高层的职位,连新加坡人都争不过),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在大公司就职的历史还太短。80年代初出国的那批人不多,90年代出国的现在都是30多岁,估计还在中层打拼,而且也不如印度人这样会拉帮结派。假以时日,我想也能够看到中国籍的高级管理人才的出现。
新加坡社会的文化修养确实略有不足,但是这不影响作为一个个人享受这座城市出色的文化硬体。比如在榴梿听一次SSO的音乐会,最便宜的票只11新元,这是highly subsidized的,许多知名国际大师的音乐会,最便宜的票也可能就是20,30就买到了。你要在上海大剧院听一场相同的演出?估计最便宜的票也要几百人民币。换算成工资比,一个中国人要花十分之一的工资,在新加坡大概花几百分之一。新加坡政府花了大钱引进文化,造剧院,可是新加坡人不用,这不是很好么?
.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