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双SC可以HDB转名其中一个SC,另一个SC买condo不需要交ABSD。但是SC+PR家庭无法这么做,买两个condo规避ABSD更划算,方法是:
自从政府推出额外买家印花税之后,很多夫妻在购买第一套房产的时候就会格外注意这个拥有房产方式的问题。尤其是一方是公民而另外一方是外国人或者PR的情况。原理是这样的:
假设丈夫H是公民,而太太W是PR外国人。如果他们想一人购买一套市值100万的房产。那么H的印花税是房价3%-5400 = 24600;W则是18%-5400 = 174600。总计199200。
现在改变一下顺序:
1. H和W可以以分权拥有的方式购买第一套地产, H占1% 而 W占 99%。因为视作公民家庭第一套房产。所以,印花税是3%-5400 = 24600。
2. 交易完成以后,W买下H所拥有的1%。W需缴纳额外印花税15%,但是这是基于1%即1万块的15% = 1500。买家印花税则为1w x 1% = 100。而H需缴纳卖家印花税16% = 1600。总印花税为3200。律师费约为6000。总费用约为1万。
3. H再去买第二套市值100万的房产。印花税3%-5400 = 24600。
4. 同样拥有了两套房产,总费用59200,省了14万之多。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方法中,如果H和W共同拥有购买第一套房产。W要购买H的部分,房产得先转化为分权拥有即H50% W50%。步骤二中的基数就是50万而不是1万了。费用会多出来很多。
ref: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MzA1MzY1OQ==&mid=401231258&idx=1&sn=da13b8334fc94014711b624e7231e033&scene=1&srcid=0309OLr0RsBqAQsot3JcyQCd&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今天关于EC那篇貌似还没发出链接来,内容:
SC+PR 如果要保留组屋,那么只能公民做屋主。PR出去买公寓,要给5%的ABSD。我们现实一点,如果真的买的第一套EC是用来收租的。那么,大可以买小一点的EC。
例如最近最火的wandervale。你买一个中楼层89平米的单位 总价68万。首付加印花税是15万,扣掉政府补贴3万,就是12万。在CCK买一个过得去的4房,40万总要有的,算是中介费,税,前期拿出5万总是要有的。
扣掉政府给的3万,就是2万。将来还是在CCK买一个三房公寓自己住。例如micas 转售家110万。PR去买,要多准备55000的税。
看上去,还是组屋省了4万5。这些只是理论上的。实战中,都有预算上EC的买家,很难看得中40万左右的组屋。那里房子都已经20年以上,
随便装修一下,这4万的差距就没有了。真的打算已投资为目的,买EC就比买组屋多耗很多cash吗?
另外,MICASA 3房租金 1200多尺 3000左右。相当于hdb5房。既然有网友提出4房租金更划算,那么89平米的3房间EC也是划算的。预计租金2800并不算过分。租售比,组屋6% EC 5%。但是,要知道组屋出租受配额限制。好租的地方,配额都满了,只能租给新加坡人和马来西亚人。金文泰就是最好的例子,很多房子配额已经满了。另外,不是说租组屋3个房间,找到家庭,整体素质很高的租客比较难。常见的合租比较多。管理起来麻烦。还有政府允许组屋租给外国人的最长期限就是18个月。18个月后,得再申请配额。
还是以wander vale 为例。假设买家直接买4房间单位长期自住。总价95万,所有首付扣税185000。住满5年之后,轻松换名出来,去common wealth towers买一个一房出租。开盘价70万都有。假设75万买入,首付170000。租金3200一个月,租售比5%。靠近市区,好出租,租客一般为单身或者没孩子的夫妻,容易管理。类似的一房,靠近市区的公寓,例如sims urban oasis,更便宜首付要求更低。而买了组屋的,满了MOP,去MICASA买一个4房间公寓住,总价至少120万,首付加税28% 得33万。
考虑到很多组屋家庭还是银行贷款。例如刚才的情况,40万的房子,贷款30万。要把PR从组屋中除名才可以把印花税降到8%。这样,还得额外准备30万现金还清贷款。不还清贷款,用公民名字买,只能跟DBS贷款。印花税10%,首付得36万了。关键是税还是给出去了,拿不回来的。
再考虑到,政府对组屋的态度很明确,以前的定义是资产,现在叫做affordable quality hosing。政府在弱化组屋投资功能。也就是组屋如果涨得太厉害,政府会直接用行政手段干预。要知道组屋在2003年前,是不可以整套出租的。PR三年才能买组屋,就是一个行政干预的典型。如果出租市场太火,组屋涨的太离谱。政府干预绝对会更干脆。长远10-20年,市区的小公寓涨幅,个人觉得绝对好过CCK的组屋。
我们有很多种可能性,至于这种EC完全不能买的一刀切的论调还是不要这么肯定了。每个家庭情况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