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PR们何去何从
面对新一轮的降温政策,PR们无疑是最受伤的。
1. PR第一套房产5%的额外印花税。
2. PR的组屋屋主购买私宅时,必须卖掉组屋
3. 银行贷款的额度被压缩。虽然HDB政府贷款的额度也被压缩,但是借的会比银行多了。
首先贴一些PR QUOTA(没有quota,就以为这国人PR只能从PR屋主那里买房,公民屋主的房子再便宜,再好,也不能买)的信息,让所有的PR有个概念,那就是西部PR能买的房子还有多少
Jurong West 6XX - 9XX 没有quota了。3xx 95%的楼没有。 51x 52x还有写quota,但是大多存在电梯翻新的问题。26x 27x几乎都满了,1xx, 4xx很旧,大部分不靠地铁站,还有配额。
Jurong East 靠近地铁站的,1xx, 2xx, 3xx。其中2xx没有配额了。1xx,3xx很久,还有配额,因为电梯正在翻新,或者翻新完了,翻新费还没有付。
我看过668一套房子,4楼,房子很一般。这种房子,公民卖能有个20K的COV就已经不错了。但是这个屋主是PR,COV 居然到了47k了。我很那想象将来如果这个PR转了公民了,还能卖到什么价位。当然,千金难买心头好。算了算,就算47k成交,这个PR的首付将是170K。好多PR都是给现金的。
我个人看法,西部PR的出路在Bukit Panjang,无论接受与否。现实就是这样。除非你不在乎钱,不在乎时间的等下去。我不是鼓吹BP,我在BP也没有房子卖。我只是总结了西部jurong, bukit batok, CCK 之后。我觉得还有希望的就算是BP了。
因为配额+额外印花税的因素,PR第一套房子主要是解决基本住的需求,就是不要再租房了。想一步买到位是很难的。到位就是地点,房型,楼层等等各方面都比较满意。所以,现在买房,手头不是特别宽裕的(就算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基本要分两步走的战略了。就是先买一套,然后转公民,等到5年后,没有了quota和额外印花税,再换一次房。换一个理想的房子。
要实现上面的步骤,最重要的是5年后,这房子不能卖亏了。BP有两个优势:第一就是大部分房子的PR配额还没有满,所以,你不用去做“冤大头”,凭空多处10-20k的COV; 第二就是BP将从没地铁的区变成有地铁的区。虽然已经不便宜,但是相对于其他区,保值还是多一些希望的。
当然我不是说其他几个区不要买。我只是在算经济账。死守在其他几个区,时间和金钱的成本肯定是很高的。不过,自住嘛。每个人的要求不同。在NTU工作,在TUAS工作的人觉得多出几万,多花几个月的时间(时间也是钱,因为价格还在慢慢上涨),能换来生活品质提高(上班近,可以节省时间,多陪陪家人),也是不错的。想清楚了就行。
至于北边,woodlands, sembawang,也存在配额的问题。靠近woodlands, admiralty的房子PR都没有配额了。sembawang更严重,无论靠不靠近地铁站,都没有配额了。PR的希望只能在YIshun了。Yishun很多人不大了解,其实那地方不错,就是房子旧了些。靠近地铁站的7xx 8xx 2xx,好多电梯翻新已经进入尾声。估计未来,PR会慢慢向这个区移动。地铁站附近角头4房,面积10x平米,价位接近50万,在全岛看,还是偏低的。最重要的是绝大多数PR都可以买。
东北的sengkang punggol一直以来都是PR火爆的地方。sengkang配额也满了。punggol的优势在于,大把新房子会进入二手市场,刚开始的时候,都没有配额的问题。喜欢新房子的,又不怕暂时不方便的国人,可以考虑那里。
东边是我不熟悉的区域。不愿多说。
然后就是clementi, queens town, toa payoh, bishan 以及 ang mo kio。这些地方,配额基本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钱了,偏新的房子很贵。旧的也不便宜。烧钱,但是好过没配额,被歧视的感觉吧。
说到这些贵的地方,我要强调一个很多买家没有住的降温措施。就是Mortgage servicing ratio 将至30%。也就是贷款按照3%的利息,月供不能超过家庭月收入的30%。简单的对比是,政策前,5000的月收入可以从银行借到500k左右的贷款,而现在降低到300k左右。具体看年龄等因素。这对靠近市中心的大型组屋是个很大的打压。好多好地点的大型租屋估价已经接近甚至达到800k了。这种情况下,年龄在35岁以下,家庭收入要9000以上才可以借80%。我不认为靠近市中心的大型组屋价钱会下去,但是涨幅会被严重制约了。相反,靠近市中心的小型组屋(估价比较低的)3房及4房,价格将和高价的拉近。因为这些地方,PR配额不是问题,有银子的PR,可以认真考虑一下。
另外个赤裸裸的歧视,大家要小心。PR私宅屋主购买第二套私宅时是要给10%的额外印花税的。但是PR们千万不要想当然认为我买到了下一套,搬家之后6个月内,我卖掉原来那套,可以向政府要求refund 5%。这是公民的权利,不是PR的。所以,PR在换房子的时候要格外小心。最好咨询在律师和IRAS在安排不然冤枉多给税,是很不值的。我说的,包括卖组屋升级公寓的PR。小心, 再小心。
1. PR第一套房产5%的额外印花税。
2. PR的组屋屋主购买私宅时,必须卖掉组屋
3. 银行贷款的额度被压缩。虽然HDB政府贷款的额度也被压缩,但是借的会比银行多了。
首先贴一些PR QUOTA(没有quota,就以为这国人PR只能从PR屋主那里买房,公民屋主的房子再便宜,再好,也不能买)的信息,让所有的PR有个概念,那就是西部PR能买的房子还有多少
Jurong West 6XX - 9XX 没有quota了。3xx 95%的楼没有。 51x 52x还有写quota,但是大多存在电梯翻新的问题。26x 27x几乎都满了,1xx, 4xx很旧,大部分不靠地铁站,还有配额。
Jurong East 靠近地铁站的,1xx, 2xx, 3xx。其中2xx没有配额了。1xx,3xx很久,还有配额,因为电梯正在翻新,或者翻新完了,翻新费还没有付。
我看过668一套房子,4楼,房子很一般。这种房子,公民卖能有个20K的COV就已经不错了。但是这个屋主是PR,COV 居然到了47k了。我很那想象将来如果这个PR转了公民了,还能卖到什么价位。当然,千金难买心头好。算了算,就算47k成交,这个PR的首付将是170K。好多PR都是给现金的。
我个人看法,西部PR的出路在Bukit Panjang,无论接受与否。现实就是这样。除非你不在乎钱,不在乎时间的等下去。我不是鼓吹BP,我在BP也没有房子卖。我只是总结了西部jurong, bukit batok, CCK 之后。我觉得还有希望的就算是BP了。
因为配额+额外印花税的因素,PR第一套房子主要是解决基本住的需求,就是不要再租房了。想一步买到位是很难的。到位就是地点,房型,楼层等等各方面都比较满意。所以,现在买房,手头不是特别宽裕的(就算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基本要分两步走的战略了。就是先买一套,然后转公民,等到5年后,没有了quota和额外印花税,再换一次房。换一个理想的房子。
要实现上面的步骤,最重要的是5年后,这房子不能卖亏了。BP有两个优势:第一就是大部分房子的PR配额还没有满,所以,你不用去做“冤大头”,凭空多处10-20k的COV; 第二就是BP将从没地铁的区变成有地铁的区。虽然已经不便宜,但是相对于其他区,保值还是多一些希望的。
当然我不是说其他几个区不要买。我只是在算经济账。死守在其他几个区,时间和金钱的成本肯定是很高的。不过,自住嘛。每个人的要求不同。在NTU工作,在TUAS工作的人觉得多出几万,多花几个月的时间(时间也是钱,因为价格还在慢慢上涨),能换来生活品质提高(上班近,可以节省时间,多陪陪家人),也是不错的。想清楚了就行。
至于北边,woodlands, sembawang,也存在配额的问题。靠近woodlands, admiralty的房子PR都没有配额了。sembawang更严重,无论靠不靠近地铁站,都没有配额了。PR的希望只能在YIshun了。Yishun很多人不大了解,其实那地方不错,就是房子旧了些。靠近地铁站的7xx 8xx 2xx,好多电梯翻新已经进入尾声。估计未来,PR会慢慢向这个区移动。地铁站附近角头4房,面积10x平米,价位接近50万,在全岛看,还是偏低的。最重要的是绝大多数PR都可以买。
东北的sengkang punggol一直以来都是PR火爆的地方。sengkang配额也满了。punggol的优势在于,大把新房子会进入二手市场,刚开始的时候,都没有配额的问题。喜欢新房子的,又不怕暂时不方便的国人,可以考虑那里。
东边是我不熟悉的区域。不愿多说。
然后就是clementi, queens town, toa payoh, bishan 以及 ang mo kio。这些地方,配额基本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钱了,偏新的房子很贵。旧的也不便宜。烧钱,但是好过没配额,被歧视的感觉吧。
说到这些贵的地方,我要强调一个很多买家没有住的降温措施。就是Mortgage servicing ratio 将至30%。也就是贷款按照3%的利息,月供不能超过家庭月收入的30%。简单的对比是,政策前,5000的月收入可以从银行借到500k左右的贷款,而现在降低到300k左右。具体看年龄等因素。这对靠近市中心的大型组屋是个很大的打压。好多好地点的大型租屋估价已经接近甚至达到800k了。这种情况下,年龄在35岁以下,家庭收入要9000以上才可以借80%。我不认为靠近市中心的大型组屋价钱会下去,但是涨幅会被严重制约了。相反,靠近市中心的小型组屋(估价比较低的)3房及4房,价格将和高价的拉近。因为这些地方,PR配额不是问题,有银子的PR,可以认真考虑一下。
另外个赤裸裸的歧视,大家要小心。PR私宅屋主购买第二套私宅时是要给10%的额外印花税的。但是PR们千万不要想当然认为我买到了下一套,搬家之后6个月内,我卖掉原来那套,可以向政府要求refund 5%。这是公民的权利,不是PR的。所以,PR在换房子的时候要格外小心。最好咨询在律师和IRAS在安排不然冤枉多给税,是很不值的。我说的,包括卖组屋升级公寓的PR。小心, 再小心。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