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表达一下我的看法“组屋的价格还是在能负担的水平”——如果付得起首付,我承认确实还在能负担的水平,那是因为靠较低的贷款利率和较长的摊还年限。
“如果跟亚洲其他大都市比,组屋应该还是算低廉的”——组屋本就是经济适用房,如果和亚洲其他大都市的私人房产比必须便宜。
我担心的是,东北亚和东南亚其他国家如印尼,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甚至缅甸的经济增长会长期高过新加坡,新加坡的吸引力对这些国家的人会不会越来越低,从而三至五年后,大批二手房出售在公开市场上找不到接手的人?
其他国家都市,没有象新加坡这样,经济适用房占70%以上。
组屋可以说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石。不仅仅只是居住,还跟很多民生课题息息相关,如养老,治安等等。
如果把各个都市70%的房产来出来对比,组屋肯定是便宜的。
亚洲其他地区的发展会怎样影响新加坡还不好说。比方说缅甸吧,开放之后,当地的房价上涨很多,结果最近新加坡组屋市场里就有缅甸PR很有钱的说法。当然,这些都只是个人感觉。不过3-5年后大量二手组屋进入市场的说法值得商榷。依据是什么?如果是BTO的二次购物者,其实比例并不是很高。去年之前只有5%留给二次购物者,最近也是30%。这些人将来是一定要卖房的。
二手成交量一直在25k到38k(不一定准确),大概占现有组屋的3%左右。不能说如果政府建了10万套组屋,以后就二手市场会增加10万套,而应该理解总量可能上涨10%,对应二手的供应量也是有可能增加10%。但是二手市场本身就是个弹性的市场,价格和供应量是相互影响的。10%还算不上大量吧。
如果把各个都市70%的房产来出来对比,组屋肯定是便宜的。
亚洲其他地区的发展会怎样影响新加坡还不好说。比方说缅甸吧,开放之后,当地的房价上涨很多,结果最近新加坡组屋市场里就有缅甸PR很有钱的说法。当然,这些都只是个人感觉。不过3-5年后大量二手组屋进入市场的说法值得商榷。依据是什么?如果是BTO的二次购物者,其实比例并不是很高。去年之前只有5%留给二次购物者,最近也是30%。这些人将来是一定要卖房的。
二手成交量一直在25k到38k(不一定准确),大概占现有组屋的3%左右。不能说如果政府建了10万套组屋,以后就二手市场会增加10万套,而应该理解总量可能上涨10%,对应二手的供应量也是有可能增加10%。但是二手市场本身就是个弹性的市场,价格和供应量是相互影响的。10%还算不上大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