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居士何不换个看法。你说的1.2mil的全新公寓应该是Trevista了。70多万的组屋应该是大牌79的四房吧,或者14x.
Trevista 86平米20楼左右大概1250psf。79高楼组屋大概750psf。其实这个也可以理解Trevista的价格被低估了。我一直看好这个项目。
其实如果你注意看,即便70多万,很少有人拿出来卖。想象,70多万,就可以住在市中心边缘。或者说,350万人民币,可以买个北京二环到三环08年的房子,每平米3万rmb多,很划算。如果觉得贵,看看万国地铁站旁边90平的组屋,都已经成交在57-60万。同样品质年代,搬到TPY,才贵了10多万,还是不错了。
如今的市场很贵。如果真要入市,那就尽量挑风险相对小,而潜力相对大的项目。看风险,就看附近组屋的价钱,那个可以理解为底线。看潜力,就看附近卖地的价钱,那是未来。Bishan地铁站去年的地价800++psf。
当然,投资新加坡的地产,还有个不可缺的就是holding power。
楼上很在行,如果目前一定要买房我差不多也会这样想
可惜没有钱买,别说多十万,就是再少十万我也买不起,呵呵。
Trevista的一百二十万是从前购期房的价格,更早的还能一百万出头买到呢,可是现在要买就一百五十万了。79X的HDB70万的价格卖的少是因为现在造好的时间不长,只有拆迁户能卖,普通的抽签者还没有资格卖。
另外大巴窑虽说是离城区近,又是成熟社区,可是容积率过高,房屋很多设计不合理,又没有一定规模的购物中心,生活来讲舒适度还是稍微差一点的。
个人依然认为目前的市场价是高估的:新加坡现在四处大兴土木加之WP/EP/PR政策的收紧,价格应该往低的方向移动才对。如果配合上一次金融危机,结果就更会是板上钉钉了。
另外类比有个问题,北京的人口已经一千八百万,新加坡才六百万,只有北京的三分之一。这需求就决定了房价的走向的不同。
Trevista的一百二十万是从前购期房的价格,更早的还能一百万出头买到呢,可是现在要买就一百五十万了。79X的HDB70万的价格卖的少是因为现在造好的时间不长,只有拆迁户能卖,普通的抽签者还没有资格卖。
另外大巴窑虽说是离城区近,又是成熟社区,可是容积率过高,房屋很多设计不合理,又没有一定规模的购物中心,生活来讲舒适度还是稍微差一点的。
个人依然认为目前的市场价是高估的:新加坡现在四处大兴土木加之WP/EP/PR政策的收紧,价格应该往低的方向移动才对。如果配合上一次金融危机,结果就更会是板上钉钉了。
另外类比有个问题,北京的人口已经一千八百万,新加坡才六百万,只有北京的三分之一。这需求就决定了房价的走向的不同。
Ye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