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量化的人是没法把算法搬回家吗?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狮城财经 | 本帖共有 6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小土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17392) 发表:2022-01-21 21:38:16  楼主  关注此帖
做量化的人是没法把算法搬回家吗?
还要在团队做的原因是?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2,奖励楼主18分以及27华新币,时间:2022-01-22 22:00:10。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小土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17392) 发表:2022-01-22 21:23:00  2楼
因为缺少基础设施的支持如果是高频策略,本金要求不高,但需要很强的技术支持和网络资源支持。基本上就变成一个技术活 如果是低频策略,那么需要大量的本金,家里是有矿的才考虑把策略搬回家 最大的问题是,策略本身是有生命周期的,过一阵子就需要更新了。 个人小团队一般很难覆盖所有需要的条条框框,比如政策法规,风控,交易所/券商的对接,历史数据的管理,回测系统开发,交易策略更新等等
我很有共鸣 策略的生命周期呢。。。
我突然知道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小土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17392) 发表:2022-01-23 10:05:57  3楼
生命周期很短每个市场过几年受政策宏观影响都会出现很明显的整体偏差。量化策略在这期间就会挂掉。这类周期变化又是渐变的,机器学习等依然使用高频数据的交易策略根本感受不出来。一般来说一个算法能撑两年就不错了。要是一种策略能吃到老,量化交易为啥还要上班呢?就是一直被市场追着跑的一群人呀,也是辛苦钱。
嗯。 我感觉是啊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小土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17392) 发表:2022-01-23 10:06:35  4楼
就国内的交易软件而已,现在做不到分钟以下的预警,所以都是分钟以上指标, 而且只能部分股票可以预警,以前有全推的软件,那时股票数量少, 有机构版软件设置量化交易,实际上是一些交易策略
多谢。。
0.00 以后的都觉得慢了。 这个是高频那部分。。吧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小土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17392) 发表:2022-01-25 21:37:55  5楼
国内高频数据的话股票是3秒一次,期货是250毫秒。交易所内部把数据整合之后才放出来,就是为了防止高频交易。
感到自己好慢好差劲。。。
但也感到

量化配下来一年 是蛮好的。。。

感到今年年底推出。应该退休的蛮好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小土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17392) 发表:2022-01-25 21:38:55  6楼
国内高频数据的话股票是3秒一次,期货是250毫秒。交易所内部把数据整合之后才放出来,就是为了防止高频交易。
国内交易时间好短啊
看起来频率也不高

对比美股

有点静静的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狮城财经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6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