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未来发展您怎么看房市未来发展方向?
关于有人说到顶了,政府降温了,再加上国内的状况也挺吓人的。
我是上个房市高点入行的,多说两句吧
我入行后房价持续走低好几年,又不是说下跌就没人买卖、没人租房了啊。
何况除了住宅还有写字楼、工业地产、商业地产…当然还有海外房地产项目(虽然我接触很少)。
中国房市对坡的影响不大,疫情后,60%印花税之前,外国人买房就是个位数比例,大头还是本地人。60%ABSD一加也就最多干掉那个位数比例唄。这不是还有些少量美国籍的华人买。
中国房市前些年大涨,本地外国人税15%ABSD的时候,倒是不少北京上海的中国人,兴高采烈卖了房套现,来坡买一套,觉得新加坡真便宜,租金还好。尤其本地市场下滑的时候,国内继续暴涨,他们买的很开心。当时不是还有人抱怨本地人,一因为政府降温,导致大家资产缩水了,放到国际层面集体变穷了。
房地产不是只有豪宅,我也没啥豪宅客户。这种不差钱的主儿,身边无数中介打破头抢,犹如抢唐僧肉,我也没那个资源抢。
所以还有大量老百姓有住房需求,新加坡本地人换房子还是比较频繁的,一套房住几十年的不多,至少新移民不多。
举个简单例子:一个年轻新移民,最开始大学毕业年年租房;过几年恋爱结婚买房,预算低可能买个小一点偏一点;再过几年有孩子换个学区房;可能没法一步到位还先租+买卖; 生二胎可能又换更大的,中年收入提高了,还要看投资房…这些事可能就在25-40这十几年里发生。老了还可能卖大房换小房退休。
只要还有人搬家咱就有生意唄。甭管是买是卖是租,反正有人搬家就大概率有生意。
新加坡名义上3万多注册中介,实际上活跃的可能不到2万。目前居住人口大概564万,公民+PR大概415万。粗暴的说不考虑外国人住房,只服务公民和PR,假设2万个活跃中介,平均每人要服务207个客户。算一家人一套房平均住4个人,平均每个中介服务50多个客户/50多套房…
哪怕每一套房每年做个房间出租1000块,你赚500x50=25000。一个月2000多块,这工作量part time就可以干下来了,都不需要全职。
当然这是非常简单粗暴的算法,也不是大家年年都搬家,但除了本地人还有候鸟一样留学生住房、EP住房、很多公司给WP员工租房等等… 哪怕新加坡本地人一辈子只买BTO,他还得卖一套组屋呢。
房产也好、保险也好,都是一个要积累的职业。经济上不是马上没饭吃了,有一定积蓄可以帮助你熬过新人积累期,后面认真勤奋好好工作,基本只会越积累越好,当然体力得可以承担这个越来越多的工作量。
对于过去受过良好教育,工作环境相对单纯的专业性职业人士,最大的困难可能是你要面对形形色色,不同背景、个性的人。我以前的同事都是工程师,都是理工科背景,大家基本都是体面人。但你做中介肯定会遇到很多不那么体面的人和事,如何自我开解,以及处理纠纷,应该才是最大的挑战。
何况除了住宅还有写字楼、工业地产、商业地产…当然还有海外房地产项目(虽然我接触很少)。
中国房市对坡的影响不大,疫情后,60%印花税之前,外国人买房就是个位数比例,大头还是本地人。60%ABSD一加也就最多干掉那个位数比例唄。这不是还有些少量美国籍的华人买。
中国房市前些年大涨,本地外国人税15%ABSD的时候,倒是不少北京上海的中国人,兴高采烈卖了房套现,来坡买一套,觉得新加坡真便宜,租金还好。尤其本地市场下滑的时候,国内继续暴涨,他们买的很开心。当时不是还有人抱怨本地人,一因为政府降温,导致大家资产缩水了,放到国际层面集体变穷了。
房地产不是只有豪宅,我也没啥豪宅客户。这种不差钱的主儿,身边无数中介打破头抢,犹如抢唐僧肉,我也没那个资源抢。
所以还有大量老百姓有住房需求,新加坡本地人换房子还是比较频繁的,一套房住几十年的不多,至少新移民不多。
举个简单例子:一个年轻新移民,最开始大学毕业年年租房;过几年恋爱结婚买房,预算低可能买个小一点偏一点;再过几年有孩子换个学区房;可能没法一步到位还先租+买卖; 生二胎可能又换更大的,中年收入提高了,还要看投资房…这些事可能就在25-40这十几年里发生。老了还可能卖大房换小房退休。
只要还有人搬家咱就有生意唄。甭管是买是卖是租,反正有人搬家就大概率有生意。
新加坡名义上3万多注册中介,实际上活跃的可能不到2万。目前居住人口大概564万,公民+PR大概415万。粗暴的说不考虑外国人住房,只服务公民和PR,假设2万个活跃中介,平均每人要服务207个客户。算一家人一套房平均住4个人,平均每个中介服务50多个客户/50多套房…
哪怕每一套房每年做个房间出租1000块,你赚500x50=25000。一个月2000多块,这工作量part time就可以干下来了,都不需要全职。
当然这是非常简单粗暴的算法,也不是大家年年都搬家,但除了本地人还有候鸟一样留学生住房、EP住房、很多公司给WP员工租房等等… 哪怕新加坡本地人一辈子只买BTO,他还得卖一套组屋呢。
房产也好、保险也好,都是一个要积累的职业。经济上不是马上没饭吃了,有一定积蓄可以帮助你熬过新人积累期,后面认真勤奋好好工作,基本只会越积累越好,当然体力得可以承担这个越来越多的工作量。
对于过去受过良好教育,工作环境相对单纯的专业性职业人士,最大的困难可能是你要面对形形色色,不同背景、个性的人。我以前的同事都是工程师,都是理工科背景,大家基本都是体面人。但你做中介肯定会遇到很多不那么体面的人和事,如何自我开解,以及处理纠纷,应该才是最大的挑战。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