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敢说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创业求职 | 本帖共有 3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春天华尔兹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712) 发表:2022-09-25 10:21:42  楼主  关注此帖
本地大学的学生素质大概啥水平? NUS, NTU, SMU本科生... 以前咱吐槽过末流学生素质,也就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在衡量一个大学各方面优劣的要素(师资,硬件,校风,毕业就业等等)里面,平均学生素质可以说是本地大学最差的一项。 这不是因为本地没有人才,恰恰是因为基于一个假设,本地人的平均素质和中国经济发达城市差别不大。三百万人口,要是不同意这个假设,找高斯去理论。 那为什么我说学生素质差?选拔机制和社会规模决定的。 1. 政府选拔了一批顶尖的高素质学生,这些人拿着政府奖学金去国外读本科了,在本地学校?那基本可以说你够不上政府奖学金的门槛。当然也有很小一部分人不想背着回来服务的合同,那真是小部分的小部分。 2. 医科和法律汇集了本地的人才,这两个学院本科基本看不到外国人。第二代移民要进这个?有这个钱我哪不能去哦。瞎扯一句,家里没有本地医生律师背景的谨慎学这两科。工学院,理学院学生素质简直惨不忍睹。 3. 可以上大学的人占比太多,说简单点就是淘汰率不够。NUS一共有不到4万学生,剔除研究生,算一年9千吧。三所大学一年估计能招2w以上的学生,剔除20%国际学生,还有1万6。本地公民一年出生3万3. 好吧,算40%的人能上大学,这个数字不准,但不需要太准 (more...)
真敢说
别的不说,关于二代移民学医的,你到底从哪里得到的数据,下的这个结论?你是不是没有50岁以上的朋友圈?那里多少人在报喜孩子上了国大医科牙医的?
国大学医五年学费是多少,你说说看。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春天华尔兹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712) 发表:2022-09-25 11:00:52  2楼
那种直接认识本人或他们父母的SM1 和 二代移民不下10个 SMU的法律就有三个,都是女生,国大法律一个,男生,这几个都是SM1 国大医学院至少5个,国大-杜克医学院一个, 2个SM1, 4个二代移民
远远比这个人数多很多
90年代初来新的第二代,已经当上专科医生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春天华尔兹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712) 发表:2022-09-25 11:20:36  3楼
关于学医费用听说国大医学院补贴后一年3万多,5年下来差不多20万新币
楼主说,这个钱我哪不能去哦
想知道楼主说的到底是多少钱
每年三万多的话,能去哪?等楼主出招呢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创业求职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3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