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贴:一些更多的例子和经验
3. 每个人都能遇到一些成功人士,我也不例外。从他们身上,我观察到一个成功的共性,就是积累。一位师兄,从大学开始钻研证券近10年,历经过失败,大熊市,负债累累,到东山再起,到2006-2007年日进斗金,最后07年底功成身退,十年磨一剑,成功完成了原始积累,这辈子吃银行利息也比我们大多数人收入高。
其实很多朋友不知道如何积累。很多朋友算的是这么一笔账:平均2-3年不换次工作,平均可以增加1/4的收入,假设毕业22岁,起薪2500,那么我在32岁的时候跳槽4次,大概是6000左右的薪水,还可以。这样42岁就有12000了吗?对不起,大多数人这辈子的薪水就停在了6000这个档次上。为什么呢?缺乏知识的积累和沉淀。有个研究表明,一个人对一个角色从入门到精通到大师级别,一般各是1年,5年和15年,这就是为什么学钢琴要4岁开始学,到18岁上下才能崭露头角。专业工作也是一样。一个谁都可以做的工作,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了薪水是肯定不会高的。那么少部分才能胜任的角色,才会有更高的回报。而一旦在一个角色上少于5年的锻炼,做到精通非常困难。有朋友觉得自己做了五年技术就可以去申请PM了,可是那个时候发现所有PM职位要求都是有PM经验,所以大多数工程师一辈子还是工程师,变变title而已。原因很简单,跳槽太频繁而缺乏了一个领域知识的积累,达不到这个领域PM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这个积累是经验,专业技能,更是人脉。
最后拿我自己来说,个人认为现在自己仍然是在积累的过程当中的,不过应该有了个好的开头吧。我从涉足自己这个专业领域到现在,一共是4年出头,现在我是这个领域国际专业组织的member,参与制定相关国际标准,参与编写出版专业书籍。而我如果回到2年前的2006年,这些事情全都是开了个小头,而且没有时间的积累和坚持,完全没有可能直接参与到这些事务当中。而我如果master毕业后选择一个更多钱的offer去了一家英国银行,现在估计天天担心被裁,同样另外一个跳槽去四大投行做PM的机会在一年前摆在我面前,现在结果是那家投行已经关门大吉。我的妈妈说我是运气好,大家觉得呢?
发现这个话匣子一打开好像很多可以讲。第一份工作的选择,职位的选择,找工作的方式,为自己在公司寻找合适的定位,等等,有时间慢慢讲吧。以上个人的经验均来自于专业性较强的跨国公司,肯定不会适合所有企业。不当之处还望诸位朋友指正。另外我也当然相信很多跳槽机会是挪活人的情况,我要说的只是频繁跳槽的坏处而已。
其实很多朋友不知道如何积累。很多朋友算的是这么一笔账:平均2-3年不换次工作,平均可以增加1/4的收入,假设毕业22岁,起薪2500,那么我在32岁的时候跳槽4次,大概是6000左右的薪水,还可以。这样42岁就有12000了吗?对不起,大多数人这辈子的薪水就停在了6000这个档次上。为什么呢?缺乏知识的积累和沉淀。有个研究表明,一个人对一个角色从入门到精通到大师级别,一般各是1年,5年和15年,这就是为什么学钢琴要4岁开始学,到18岁上下才能崭露头角。专业工作也是一样。一个谁都可以做的工作,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了薪水是肯定不会高的。那么少部分才能胜任的角色,才会有更高的回报。而一旦在一个角色上少于5年的锻炼,做到精通非常困难。有朋友觉得自己做了五年技术就可以去申请PM了,可是那个时候发现所有PM职位要求都是有PM经验,所以大多数工程师一辈子还是工程师,变变title而已。原因很简单,跳槽太频繁而缺乏了一个领域知识的积累,达不到这个领域PM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这个积累是经验,专业技能,更是人脉。
最后拿我自己来说,个人认为现在自己仍然是在积累的过程当中的,不过应该有了个好的开头吧。我从涉足自己这个专业领域到现在,一共是4年出头,现在我是这个领域国际专业组织的member,参与制定相关国际标准,参与编写出版专业书籍。而我如果回到2年前的2006年,这些事情全都是开了个小头,而且没有时间的积累和坚持,完全没有可能直接参与到这些事务当中。而我如果master毕业后选择一个更多钱的offer去了一家英国银行,现在估计天天担心被裁,同样另外一个跳槽去四大投行做PM的机会在一年前摆在我面前,现在结果是那家投行已经关门大吉。我的妈妈说我是运气好,大家觉得呢?
发现这个话匣子一打开好像很多可以讲。第一份工作的选择,职位的选择,找工作的方式,为自己在公司寻找合适的定位,等等,有时间慢慢讲吧。以上个人的经验均来自于专业性较强的跨国公司,肯定不会适合所有企业。不当之处还望诸位朋友指正。另外我也当然相信很多跳槽机会是挪活人的情况,我要说的只是频繁跳槽的坏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