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完全苟同上市公司由于其股票之流通性波动性及其造成的忽上忽下忽多忽少的财富膨胀或萎缩效应,很容易使大股东及管理层迷失方向。这也成为诱因让其去把大部分精力拿去“管理”公司的股价,而只有小部分拿去管理公司的运营。这里且先不论此“管理”是否合法合规。加上quarterly reporting也让管理层更加侧重于短期利益,而不是股东的长期利益。
这只是从一个层面来说。当然上市公司vs非上市公司还有很多地方可以debate,比如其他上市的直接或间接成本,owner跟manager是否有利益冲突(比方说很少听到私人公司在股东不赚钱或亏钱的同时还给高管发巨额花红)等等很多方面。
至于风险和回报的关系又是另外一个层面,兄台当初的选择(top tier银行的IT部门 vs 现在公司的trainee)恐怕也是为了高回报高风险的吧,我猜。
paper money...多少上市公司就是死在这个上面啊...
不上市的公司也并不代表就是私人企业啊,paper money害人不浅,名声好听而已,年景好的时候发钱挺痛快,年景一恶化,减薪很凶猛。有幸效力过上曾经雄赳赳的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体会股票一路从46掉到10块钱的过程~从被人羡慕到被人骂,管我p事,不过就是小螺丝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