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讲一下自己的感受小一报名蛋定到出门买个东西一样。首先买房时就根本没考虑是否学区房。其次,做义工?没空!领导家庭主妇闲在家里都没想过做义工,再说了,也不好意思,啥是义工?维基百科说:"基于社会公益的参与行为,是回应社会责任及态度的一种行为,当中并不求回报", 这种目的性太强的义工,实在没脸皮去做。
为啥这么蛋定?根源来自不焦虑。好不容易跳出那个浮躁的体制,我们不想孩子又回到那个怪圈去。
所以小一报名就1个考量:离家近。
以后精英不精英,看他自己的造化。
家长的作用,就是尽量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态度。
小朋友很听话,从不补习,快乐的上学。不用买学区房不用费尽心思当义工不用提心吊胆抽签不用辛辛苦苦补习,照样轻轻松松去 GEP。
层主的论调有点
ends justfies means的感觉。。。
不过能努力送名校的家长也不能judege别人为孩子付出的方式(尤其是说别人是因为虚荣),也许人家并不是想让孩子以后出人头地或者称为所谓的精英呢?也许别人就是认可名校对孩子的好处,觉得值得这个付出呢。
其实有的人认为过程更重要,去名校也许是一种不同的体验,在邻里小学也何尝不是另一种生活。有的人看重名校的资源,有的人看重孩子更加自由和压力小一点的小学时光。见仁见智,都不必争个对错,都是对生活的选择。也说不定邻里小学的孩子多年后和名校小孩成为了同事,朋友,甚至一家人呢。。。都是不同的人生态度。
插播一段广告:中午跟同事一起吃午饭,惬意的喝着tei si seow dai, 聊旅游聊美食然后又聊到了最近公司招进来的一批新人,貌似有人是剑桥来的高材生。。于是乎聊到了名校和成绩之类的话题。。某同事问大家是不是都是学霸,Engineer H悠悠的说“基本每学期都拿dean’s list...”。。engineer B 说“一次都木有拿过dean’s list” . Enginner C 说差点没上second upper...Enginner D 说拿过3,4 次deans list 。。过了一会儿enginner T过来加入大家继续聊世界杯。吃完瓜后去继续做工。。
H 和D是entry level engineer, C是个经验丰富技术很牛的senior engineer(从邻里小学到poly到university),B是读邻里小学的年轻有为的 manager。。T是一路名校并且有PHD的老板(H,C, D归B管,B归T管)
所以说 这群不同学校的人不也是凑在一起喝咖啡聊世界杯了吗?有很多类似H,B,C,D,T的人们,他们都经过了不同的成长过程,有的到了一个地方相遇了,有的去别的地方玩了。
不过能努力送名校的家长也不能judege别人为孩子付出的方式(尤其是说别人是因为虚荣),也许人家并不是想让孩子以后出人头地或者称为所谓的精英呢?也许别人就是认可名校对孩子的好处,觉得值得这个付出呢。
其实有的人认为过程更重要,去名校也许是一种不同的体验,在邻里小学也何尝不是另一种生活。有的人看重名校的资源,有的人看重孩子更加自由和压力小一点的小学时光。见仁见智,都不必争个对错,都是对生活的选择。也说不定邻里小学的孩子多年后和名校小孩成为了同事,朋友,甚至一家人呢。。。都是不同的人生态度。
插播一段广告:中午跟同事一起吃午饭,惬意的喝着tei si seow dai, 聊旅游聊美食然后又聊到了最近公司招进来的一批新人,貌似有人是剑桥来的高材生。。于是乎聊到了名校和成绩之类的话题。。某同事问大家是不是都是学霸,Engineer H悠悠的说“基本每学期都拿dean’s list...”。。engineer B 说“一次都木有拿过dean’s list” . Enginner C 说差点没上second upper...Enginner D 说拿过3,4 次deans list 。。过了一会儿enginner T过来加入大家继续聊世界杯。吃完瓜后去继续做工。。
H 和D是entry level engineer, C是个经验丰富技术很牛的senior engineer(从邻里小学到poly到university),B是读邻里小学的年轻有为的 manager。。T是一路名校并且有PHD的老板(H,C, D归B管,B归T管)
所以说 这群不同学校的人不也是凑在一起喝咖啡聊世界杯了吗?有很多类似H,B,C,D,T的人们,他们都经过了不同的成长过程,有的到了一个地方相遇了,有的去别的地方玩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