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亲身经历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17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AY231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3) 发表:2021-10-20 13:05:03  楼主  关注此帖评分:
ICU重症人数,细思极恐看昨天的一个报道。过去28天里,曾为/现为ICU重症一共91人,其中正在ICU里的重症有67人。 也就是说,这28天来,已经离开ICU的有24人,包括病情好转改进普通病房的,和死在ICU的。   而过去28天一共死亡139人。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死掉的人,死之前并没有进入ICU进行抢救。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1,奖励楼主25分以及37华新币,时间:2021-10-20 22:00:01。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3,奖励楼主15分以及22华新币,时间:2021-10-21 22:00:06。 (more...)
说一下亲身经历

前不久不幸感染住院,当天隔壁床就挂了一人。

中间呼吸困难两次,叫护士医生帮忙,等了一个半小时才有人来看你一下。

在前线的护士医生基本上都是没什么经验的,一问三不知。当然他们也不容易,可能youzieshi破格被提去隔离病房。

所以医疗有没有挤兑有没有缺人,自己体会吧。前线的人最清楚。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Y231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3) 发表:2021-10-20 15:52:19  2楼
请问你住的是正规医院吗?吸氧是只靠氧气机还是要加用另外的机器?家里买氧气机,那种用鼻管的机器有用吗?
当然新加坡接收新冠病人只有那几家政府医院
我倒是想去私立医院也不让去啊,政府医院确实各方面差很多。
我吸的是带氧气瓶那种,具体不清楚第一次。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Y231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3) 发表:2021-10-20 19:04:23  3楼
谢了。现在政府医院病房都需要用氧气瓶?是加床,没有从墙上管子直接送氧了?有面罩还是直接鼻饲氧?有吸痰吗?
年轻一点的只能加床
因为人太多病房不够 基本上都加塞的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Y231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3) 发表:2021-10-20 19:05:48  4楼
政府医院从没见过氧气瓶都是墙上的氧气接口,说的哪国的政府?
你亲自住院一次就知道了啊
亲身经历 这个需要编吗?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Y231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3) 发表:2021-10-20 19:19:29  5楼
氧气瓶进病房,我信, 电视上见过,我就是问这是哪个国家
当然新加坡
中国不可能有这种待遇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Y231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3) 发表:2021-10-20 19:26:27  6楼
我想知道你怎么吸的氧气,我在考虑制氧机,现在多数人不是在Community Care Facilities 和Treatment Facilities治疗吗?你什么条件才进的医院?
这么说吧
第一要新加坡国籍
第二高烧连续三天以上以及有血氧不足等其他症状。具体情况要验完血照过X光医生评估你能不能住院。
第三住院的标准也一直在变的。早一点得症状不严重还有机会住院,现在要求肯定提高了。医院负荷不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Y231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3) 发表:2021-10-20 19:38:07  7楼
多谢反馈,看来医疗系统也是在勉强维持中
新注册的号 我想提醒的是
疫苗一定要打
平时身体不好的一定要小心
病毒很厉害也很狡猾
新加坡医疗情况只会越来越差
如果实在要得,早得可能比晚得要好。10月初的时候还让你检查PCR,去诊所给你一大堆药,去医院轻症也收。以后什么情况难说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Y231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3) 发表:2021-10-20 19:43:08  8楼
氧气呢?你居然新加坡国籍?
优先收治本国国民没毛病
你去哪个国家都一样
没什么好惊讶的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Y231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3) 发表:2021-10-20 20:03:30  9楼
系统提示:该帖标题已被删除;系统提示:该帖正文已被删除
说实话提醒大家说我编
那行 我编的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Y231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3) 发表:2021-10-20 21:40:37  10楼
提醒得很好非常感谢! 住院是多少人一间呀? 看起来护士也是不够了? 旁边病床去世了那也是很难受的经历。。。嗨。。。 都康复了没有什么症状了吧?
基本上+1床
1人变2人,4人变5人。这方面其实还行。新加坡硬件条件还可以。氧气感觉是省着用,也能理解留给更需要的人。
医护人员比较缺,看样子一个护士得看好几个病房,而且很多看起来年轻不是很有经验。前线医护人员是很辛苦的,我的感觉是一些实习生被推上前线。
身体很久都缓不过来容易疲劳。病毒会攻击你的“软肋”,就是以前身体有什么问题会放大很多。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Y231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3) 发表:2021-10-21 08:21:50  11楼
如果要新加坡国籍才能进的话那新移民那些父母拿着ltvp的真的应该快点回国了   (more...)
我说的是优先级
同等病情,新加坡国籍的肯定是优先住院。当然我住院时也见到马来西亚籍的病友。刚检查时见到中国籍客工吊完水被劝退了。
老人嘛不管如何都建议别在这了,不看好新加坡这波防疫。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Y231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3) 发表:2021-10-21 08:47:00  12楼
大家预测一下,这么放任, 需要多久会和武汉一样,1个月,2个月?买机票是真格的
不可能和武汉一样
新加坡已经紧跟英国 以色列的脚步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Y231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3) 发表:2021-10-21 15:58:04  13楼
政策可以调整如果觉得医院还是负担不了,就会CB一下。政策是灵活的。在现行政策下,医疗系统还可以应付。是满负荷,还没到超负荷。
不看好
疫情新闻一般都有滞后性,也就是现在的医疗负担是前一段时间疫情状况的积累。
CB应该不会再有了和共存大方向不符。下一步应该是调动可用社会资源比如招医疗人员。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Y231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3) 发表:2021-10-21 16:35:52  14楼
再不符,假如新变种厉害了,cb不干也得干,精英们自己也要保命的你这个号,不就是为了新变种而生的嘛。
如果CB我觉得新加坡也快完了
精英们肯定不愿意动这张牌。怕是到时候底裤也输光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Y231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3) 发表:2021-10-21 16:46:09  15楼
再不符,假如新变种厉害了,cb不干也得干,精英们自己也要保命的你这个号,不就是为了新变种而生的嘛。
看我名字

网传就是这个新加坡德尔塔plus变种. 现在我就想知道和英国的ay4.2相比谁是最强者。Ay4.2的R0听说有7+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Y231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3) 发表:2021-10-21 17:23:44  16楼
再不符,假如新变种厉害了,cb不干也得干,精英们自己也要保命的你这个号,不就是为了新变种而生的嘛。
瞎折腾国库里的钱估计也差不多了
反正最后还不是薅我们的羊毛,消费税加起来,财富税收起来。
下次投票的时候我会换个投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Y231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3) 发表:2021-10-21 18:21:20  17楼
国库的钱绝对在10万亿以上。加上各种杠杆手段,以及抱英美大腿的金融方式,钱是很难花完的。 因为怕输怕死,所以"多存钱"是必然。
我怎么觉得要被美国坑一笔呢
日本不是最近买了不少美国国债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17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