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扬州老人没有一个人死亡,本地已经死了好几个了
据说扬州老人没有一个人死亡,本地已经死了好几个了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5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
qingni2
(等级:
11 - 出神入化
,发帖:11638)
发表:2021-09-12 09:41:38
楼主
关注此帖
[
登录后回复
]
在 hongren 的大作中提到:
问题是一旦感染率上升新加坡的医疗系统真的能应付吗?几乎没有系统的实战经验,完全是copycat照别人写的诊治手册抄,先抄洋人的,不行再抄中国的,在这里得新冠一旦重症死亡几率肯定比国内大城市高。不如现在赶紧聘请一些国内专家实时指导,以备不测。
据说扬州老人没有一个人死亡,本地已经死了好几个了
感觉精英们就自认为是过去的士大夫阶层,其他人都是庶民。不同的阶层。庶民对他们来说就是个数字。当年肾脏基金的时候,吴总理夫人也有类似言论。五总理的也有一碗炒果条的说法。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qingni2
(等级:
11 - 出神入化
,发帖:11638)
发表:2021-09-12 09:43:09 2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mltt 的大作中提到:
理解有误麦老师是对公众发言,而不是对某个具体的家长说这话。任何思维正常的人,都不会理解为恶意诅咒。
只能说,疯子的眼里只有疯子。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qingni2
(等级:
11 - 出神入化
,发帖:11638)
发表:2021-09-12 11:25:29 3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andy99 的大作中提到:
肾脏基金,粿条,都是啥故事啊?简单说说呗?
你搜关键字 肾脏基金 金马桶
基金负责人腐败贪污被捅出来时,五夫人在被采访时说,要猴子做事,就不要在意那几颗花生米。
有人反对总理高薪,五总理说他的薪水只是新加坡每人每年一碗炒果条罢了,我记得当时报纸还有相关争论文章。他也曾经说过他和部长们工资太低,具体记不清楚了。
肾脏基金其实非常恶劣,被当成公司经营,负责人高薪。每年大肆募钱,但是在支出上严格限制。结果基金的存款够基金运行十年。同时负责人贪污腐败,他本人是律师,控告揭露的人。最后踢到铁板,因为揭露的人是记者,同时报社支持。最后审查的结果也是绝大部分合法,嘿嘿。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qingni2
(等级:
11 - 出神入化
,发帖:11638)
发表:2021-09-12 12:01:31 4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andy99 的大作中提到:
我还是坚信精英们的怕输怕死风格。看着吧。看接下来2个月他们的做法。
其实我更担心下次选举,
不管结果如何,都不是好事情。现在执政党胜,就是持续目前的样子。执政党败,有的上下折腾的,直到分出胜负。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作者:
qingni2
(等级:
11 - 出神入化
,发帖:11638)
发表:2021-09-13 12:01:40 5楼
[
登录后回复
]
在 andy99 的大作中提到:
本来就是收收放放。你新加坡精英比如定3200,到了之后呢?不收吗?在两三百收,跟两三千收,都是收。 凭啥认为3200了就可以保持不上了? 感染多了生产力还能行? 一个个一会儿感染病殃殃的,一会儿密切接触隔离的,多点开花,能急促保持活力? 除非大家能把感染就当流感看待,不然没戏。
现在在战略目标上已经乱了阵脚
一方面觉的彻底消除感染的代价太高,另一方面所谓群体免疫的代价也不小,而且民怨很大。两头不靠岸。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
所有回复
从这里展开
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5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首页(论坛导航)
用户登录
::
新用户注册
联系我们
广告/投稿/纠错
华新鲜事
新手指南
华新的微博
求关注!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