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种看法我恐怕难以苟同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7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BANK_ITER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521) 发表:2017-11-29 11:42:43  楼主  关注此帖
对于普通资质的没有比填鸭更好的教学方式了。 那10%的资质实在是很多因素的集合,和父母智商没太多直接关系。 我正看娃学华文,一言难尽啊……
你这种看法我恐怕难以苟同
如何衡量一个孩子的成功是很见仁见智的问题。我同意大部分人要出类拔萃,具备一定的基本功和逻辑思考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看看身边来自各国,不同文化成功的例子,是否一定需要达到中国,印度,韩国,或者日本那种基本功程度,还真的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在逻辑和理论方面资质平平的孩子,就真的更适合填鸭式教育吗? 答案恐怕是相反的。如果眼光能开阔一点,对成功的定义能不那么刻板,也许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会有完全不同的认知。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ANK_ITER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521) 发表:2017-11-29 12:36:26  2楼
好吧在教小孩写字认字,不知道除了填鸭还有啥办法。 这个可以各自坚持,反正实验品都是自家娃。
如果只是写字认字
不知道你说的填鸭具体是指什么,如果指从反复练习从牢记并领悟,那很多国家都是如此,以教学轻松闻名的新西兰也是要求很多阅读写作的。

当然,子女教育是个很广泛复杂的问题,我只是觉得,填鸭式并没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见仁见智。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ANK_ITER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521) 发表:2017-11-29 12:57:53  3楼
国人数学好就是填鸭式教育受益。知足吧,不管不教的还看成绩才让你急。
如果你认为
你子女的成功和幸福,仍很取决于他们能达到咱们这辈人的理工科优势,那只能说明咱们的经历和观念相差巨大,谁也说服不了谁。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ANK_ITER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521) 发表:2017-11-30 12:04:19  4楼
高中转回来我认为最大的障碍在于英语。小孩从小在国内长大的,没有英语的环境,补习归补习,但想达到这边JC学生中等以上水平还是有难度的。数学和science只要多补习,多做题,应该都没问题。 关于本地学生理科差,我认为这是个田忌赛马的问题。你想想你当年高考时候是你们省多少名?那一届高考总人数是多少?如果是大几十万考生里,你在前1000名的话,那属于前0.5%的学生了。SM系列来坡基本都是读理工专业,相比之下,本地最好的学生要么是拿总统奖学金去牛津剑桥哈佛耶鲁读书,即使在本地NUS NTU年也是优先选择医学、法学、商科或者建筑之类的专业。沦落到去读EE之类工科专业的坡人,肯定是排在同届同学里20%之后的了。所以你拿中国前0.5%的学生跟新加坡前20%-30%之间的学生比,我不认为有可比性。事实上新加坡学生的学霸属性在世界上都是有名的,你去知乎上看看,牛津大学那个最有名的PPE专业(政治哲学经济),排在前几的被新加坡学生包揽了,这些才是顶尖的新加坡学生,我不认为你能比过他们。
顶这个,有见地
其实标准精英模式来比较,新加坡的精英,或者说学霸确实是全球顶尖的。 Hula兄提出的仅以ntu/nus为目标的考量,理论上来说没大问题,但是没什么现实意义,子女教育,父母还要考虑很多其他的因素。 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优势,在于地域广阔,人情各异,各类天才怪才层出不穷。但是返回到每位父母身上,你自己的子女是普通人还是怪才,适合标准的精英路线,怪才路线,还是散养路线,只有自己知道。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ANK_ITER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521) 发表:2017-11-30 12:35:37  5楼
这个吧。。我觉得精英才不符合绝大多数人的路线啊。。
所以这是每个家长自己去回答的问题
我想表达的是,绝大多数家长如果要考虑子女受教育地点,肯定不会以ntu/nus为既定目标来倒推,应该是以其他考量,例如文化认同感,价值取向,社会经济能力出发,综合考虑。而每个父母自身经历迥异,必定决定了他们眼光的不同。

我打个比方,我表哥女儿在广州上小学,他们最近的校运会入场主体是一路一带国家风情,可是看完图片,好好的一个主体,变成了歌功颂德,褒中贬外的行为,充满政治化,例如新加坡的是几辆人造坦克,菲律宾的是一群士兵守着几萝香蕉....一路一带各国风情仅仅是这些吗,我不知道这些设计是孩子还是老师的决定。仅从这个事情考虑的话,我就不倾向于让孩子回去读书。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ANK_ITER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521) 发表:2017-11-30 16:54:22  6楼
你以为新加坡没有爱国教育?政治教育?新加坡每天升国旗知不知道,这就是强化国家意识。欧美哪个国家不?
新加坡和新西兰都有爱国教育或者意识教育
只不过呢,该爱国教育就爱国教育,该运动会就运动会,如果新加坡运动会入场式也搞亚洲国家文化主题,我不认为会出现扮演中国返回新加坡装甲车的场景,这就是区别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BANK_ITER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521) 发表:2017-11-30 16:56:40  7楼
有国际观不错了!美国公立中学生知道菲律宾在东南亚且盛产香蕉么?
呵呵
这种国际观我认为不要也罢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7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