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内,因为人力资源的充足,生活的便捷性可能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楼主曾经半夜买过感冒药,半小时多就送来了。建设速度之快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借用别人的一句话,因为我们人多,所以任何事情都能做成一个产业。可见国内资源的充足性。
这样一来,其实我们的国家是国家意义上的富二代,有人有粮有各种自然资源。
因为楼主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其实我个人所不看好的一些事情主要的还是根源问题。不知大家是否听到其实在上海很多外企已经越来越喜欢聘请本地人才担任高层管理。这就牵扯到外企文化本地化的一个问题。这样的转型到目前为止似乎并不是非常成功的,上海现在流行一个说法就是,外企在国内已经不行了,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在同时考虑去民营企业,这在不久的之前是不太存在的竞争关系。管理者的思路影响了整个公司的走向,一家公司只有好的船长才能开的久远。国人是否能够当好这个班?无论是自家企业还是外国在华的企业。
回到浮躁的心态上来,就我所听到的和看到的是,无论在民企国企还是外企,管理者更注重自己在位时的所谓业绩,牺牲长远顾眼前的事比比皆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人想发财,比起个人财富,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这样急功近利的心态又如何能够做好事情?如果小到一个企业做不 (more...)
re
还是那句话,个人比较希望看到的是事实,而不是对事实的解读,特别是有较强的主观立场之后的事实的解读。
简单回复一下ls的第二点,如果我没理解错,ls讨论的应该是两个问题。1 外企对国人吸引力降低 (quote: "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在同时考虑去民营企业");2外企中高层本土化(quote "不知大家是否听到其实在上海很多外企已经越来越喜欢聘请本地人才担任高层管理。这就牵扯到外企文化本地化的一个问题");说实话这两个问题发生已经有几年了,lz的结论和解读我并不认同。
首先讨论外企对国人吸引力降低,这个原因很简单直接;原因一,钱,薪酬相对没有很多年前那样有竞争力了,可以对比一下10多年前,外企相对于本土企业的薪酬优势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了 ; 原因二, 职业发展的优势降低,还是对比以前,外企出来跳到本土企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现在所谓的外企人才已经很难有光环了;原因三,本土企业发展迅猛,这个就不多说了,BAT以及下一档的企业,不能是给钱还是职业发展,相对于10多年前的本土企业,都是有绝对优势的,外企面临的竞争更加强烈
然后讨论外企中高层的本土化问题, 我认为这个也是必然的情况, 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高端人才数量的增加,这些年无论是顶级名校的海归,还是国内名校的毕业生,无论数量或是质量,和10多年前比都有显著的优势;加上本土人才也在不断学习外企的经验,模式,所以本土人才的竞争力上升是必然的结果,所以外企中高层本土化也是一个正常的趋势。
最后,ls的结论在我看来似乎是“这样的转型到目前为止似乎并不是非常成功的,上海现在流行一个说法就是,外企在国内已经不行了”, 这个在我看来,在本土企业崛起的过程中,外企受到冲击是正常的现象,跟ls最后归结的原因(“国人是否能够当好这个班?”)很难直接扯上关系
BTW, ls提了一个“根源问题”,不了解你具体指代的什么问题,如果要继续讨论这个话题,请解释并定义,因为这个词太宽泛且定义模糊。
另外 “浮躁的心态”这个话题我暂时不想讨论, 不过也请lz定义和解释清楚它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因为浮躁并不是一个二元化的东西,所以ls需要量化解释一下, 比如,假设中国的浮躁是100,新加坡是多少,美国是多少, 为什么是这么多?这样或者能帮助大家比较准确的理解到你的意思
简单回复一下ls的第二点,如果我没理解错,ls讨论的应该是两个问题。1 外企对国人吸引力降低 (quote: "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在同时考虑去民营企业");2外企中高层本土化(quote "不知大家是否听到其实在上海很多外企已经越来越喜欢聘请本地人才担任高层管理。这就牵扯到外企文化本地化的一个问题");说实话这两个问题发生已经有几年了,lz的结论和解读我并不认同。
首先讨论外企对国人吸引力降低,这个原因很简单直接;原因一,钱,薪酬相对没有很多年前那样有竞争力了,可以对比一下10多年前,外企相对于本土企业的薪酬优势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了 ; 原因二, 职业发展的优势降低,还是对比以前,外企出来跳到本土企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现在所谓的外企人才已经很难有光环了;原因三,本土企业发展迅猛,这个就不多说了,BAT以及下一档的企业,不能是给钱还是职业发展,相对于10多年前的本土企业,都是有绝对优势的,外企面临的竞争更加强烈
然后讨论外企中高层的本土化问题, 我认为这个也是必然的情况, 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高端人才数量的增加,这些年无论是顶级名校的海归,还是国内名校的毕业生,无论数量或是质量,和10多年前比都有显著的优势;加上本土人才也在不断学习外企的经验,模式,所以本土人才的竞争力上升是必然的结果,所以外企中高层本土化也是一个正常的趋势。
最后,ls的结论在我看来似乎是“这样的转型到目前为止似乎并不是非常成功的,上海现在流行一个说法就是,外企在国内已经不行了”, 这个在我看来,在本土企业崛起的过程中,外企受到冲击是正常的现象,跟ls最后归结的原因(“国人是否能够当好这个班?”)很难直接扯上关系
BTW, ls提了一个“根源问题”,不了解你具体指代的什么问题,如果要继续讨论这个话题,请解释并定义,因为这个词太宽泛且定义模糊。
另外 “浮躁的心态”这个话题我暂时不想讨论, 不过也请lz定义和解释清楚它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因为浮躁并不是一个二元化的东西,所以ls需要量化解释一下, 比如,假设中国的浮躁是100,新加坡是多少,美国是多少, 为什么是这么多?这样或者能帮助大家比较准确的理解到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