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4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FinalWings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303) 发表:2017-07-18 16:09:35  楼主  关注此帖
回国了就是各种负能量不知道为什么回国就会各种心里不舒服。可能楼主比较看重精神生活,无法忍受埋灭人性,粗鲁变态的社会形态,各种畸形心理,那种什么排队排到鼻孔呼出来的气都在你头顶的事情已经根本不当回事了。很多时候,对错不分,是非不明,看客心态,嫉妒或者幸灾乐祸,那都是家常便饭。 不说了,反正就一个字,钱,笑贫不笑娼的社会,楼主表示看不懂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1,奖励楼主25分以及37华新币,时间:2017-07-15 22:00:01。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1,奖励楼主25分以及37华新币,时间:2017-07-16 22:00:01。
RE

来回复一个吧,不针对lz或者楼里面任何人,单纯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关于关于国内国外的比较,其实论坛里面相关的帖子也不少,以前混北美论坛的时候也能看到蛮多。 说实话,虽然也有帖子有不少有意义的东西,但是不少帖子,读起来都是比较郁闷的。很多时候,发帖子的人都事先带着自己的主观看法,然后列出一堆论点论据来支持自己。比如主观觉得国内不好的,总是找出一些国内的时候看到的不好的东西(食品安全,人口素质),而把回国的好处(比如好吃好喝好玩离家近)take for granted。 主观觉得国内好的,吹捧着国内的发展,又老是忽视掉国内的缺点,以及它们对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其实作为真正考虑过回国的人来说,更希望看到的是比较客观一些的分享,能够有一些从分享者视角看到的比较客观的在国内生活的好处和坏处。

 

其次,这几年看到很多同学回去,很多在纠结要不要回去,当然更多的目前还是留下。我相信在未来10年乃至20年的时间里,只要中国没有发生大的变故,即使经济增长大幅度放缓,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回国和留下都会是一个很热门的讨论话题,所以很希望看到一些有营养有意义的讨论,这个能够帮助纠结的人更好的作出决定。

 

最后,这个回帖写得比较随意,如果有表意不清或者offense的地方清见谅。我比较相信国内没有有的人描述的那么好,也没有有的人描述的那么差。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FinalWings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303) 发表:2017-07-19 08:51:26  2楼
对于国内,因为人力资源的充足,生活的便捷性可能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楼主曾经半夜买过感冒药,半小时多就送来了。建设速度之快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借用别人的一句话,因为我们人多,所以任何事情都能做成一个产业。可见国内资源的充足性。 这样一来,其实我们的国家是国家意义上的富二代,有人有粮有各种自然资源。 因为楼主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其实我个人所不看好的一些事情主要的还是根源问题。不知大家是否听到其实在上海很多外企已经越来越喜欢聘请本地人才担任高层管理。这就牵扯到外企文化本地化的一个问题。这样的转型到目前为止似乎并不是非常成功的,上海现在流行一个说法就是,外企在国内已经不行了,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在同时考虑去民营企业,这在不久的之前是不太存在的竞争关系。管理者的思路影响了整个公司的走向,一家公司只有好的船长才能开的久远。国人是否能够当好这个班?无论是自家企业还是外国在华的企业。 回到浮躁的心态上来,就我所听到的和看到的是,无论在民企国企还是外企,管理者更注重自己在位时的所谓业绩,牺牲长远顾眼前的事比比皆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人想发财,比起个人财富,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这样急功近利的心态又如何能够做好事情?如果小到一个企业做不 (more...)
re
还是那句话,个人比较希望看到的是事实,而不是对事实的解读,特别是有较强的主观立场之后的事实的解读。

简单回复一下ls的第二点,如果我没理解错,ls讨论的应该是两个问题。1 外企对国人吸引力降低 (quote: "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在同时考虑去民营企业");2外企中高层本土化(quote "不知大家是否听到其实在上海很多外企已经越来越喜欢聘请本地人才担任高层管理。这就牵扯到外企文化本地化的一个问题");说实话这两个问题发生已经有几年了,lz的结论和解读我并不认同。

首先讨论外企对国人吸引力降低,这个原因很简单直接;原因一,钱,薪酬相对没有很多年前那样有竞争力了,可以对比一下10多年前,外企相对于本土企业的薪酬优势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了 ; 原因二, 职业发展的优势降低,还是对比以前,外企出来跳到本土企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现在所谓的外企人才已经很难有光环了;原因三,本土企业发展迅猛,这个就不多说了,BAT以及下一档的企业,不能是给钱还是职业发展,相对于10多年前的本土企业,都是有绝对优势的,外企面临的竞争更加强烈

然后讨论外企中高层的本土化问题, 我认为这个也是必然的情况, 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高端人才数量的增加,这些年无论是顶级名校的海归,还是国内名校的毕业生,无论数量或是质量,和10多年前比都有显著的优势;加上本土人才也在不断学习外企的经验,模式,所以本土人才的竞争力上升是必然的结果,所以外企中高层本土化也是一个正常的趋势。

最后,ls的结论在我看来似乎是“这样的转型到目前为止似乎并不是非常成功的,上海现在流行一个说法就是,外企在国内已经不行了”, 这个在我看来,在本土企业崛起的过程中,外企受到冲击是正常的现象,跟ls最后归结的原因(“国人是否能够当好这个班?”)很难直接扯上关系

BTW, ls提了一个“根源问题”,不了解你具体指代的什么问题,如果要继续讨论这个话题,请解释并定义,因为这个词太宽泛且定义模糊。

另外 “浮躁的心态”这个话题我暂时不想讨论, 不过也请lz定义和解释清楚它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因为浮躁并不是一个二元化的东西,所以ls需要量化解释一下, 比如,假设中国的浮躁是100,新加坡是多少,美国是多少, 为什么是这么多?这样或者能帮助大家比较准确的理解到你的意思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FinalWings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303) 发表:2017-07-19 11:27:28  3楼
建议自己回来看一下吧。不知是否是在校学生,量化并不能应用在所有的事情上。 民企的崛起,外企的衰落,钱和发展前途,这些定义又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 无论我们在讨论的是多大的概念和范围,无论是国家经济发展还是个人家庭的发展,失去了本心和对本体的尊重,就是断线的风筝。 如果对于国内的情况很好奇,建议自己回来体验才是最实际的,一样的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是完全不同的,网路和纸上讨论很多时候就只是一种讨论。其实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到底是什么,估计没有谁真正知道全部。
re
lz的回复让我感到很遗憾,lz并没有认真阅读自己回复的帖子,也使用不相关的问题来回避之前的讨论,对于别人的观点,选择是不愿意承认或者用错误的逻辑来否认。

首先,我自己回国还算是比较频繁的(每年10多趟至少),因为行业和同学的关系跟国内接触还是比较多,但我自认为视角有限,而且并不足以对国内的各种情况做一个比较好的总结分享,所以我更愿意听听和参与别人的讨论。其次,1.如果lz认真看了我的回帖应该可以推出我已经毕业很多年了,2我是否学生跟讨论的话题没有任何关系,这个回复很让人遗憾;再次,量化确实不能应用在所有的事情上,但是并不代表不可以用在这个场景下, 1因为“浮躁”是你讨论的核心观点,所以我建议你用量化的方法来说明国内有多浮躁, 比新加坡浮躁多少呢, 这样可以帮助你表达清楚你的观点。2. 量化更多的是我的作为工科生的个人建议,并不绝对,而且在这个场景下也不需要非常准确,你如果有更好的方式能够表达清楚你心中的信息, pls go ahead.

然后,本土企业的崛起和外企的衰落, 首先, 本土企业的崛起,我觉得不需要太多解释了吧,体现在很多方面,举两个最简单的,给的工资更高了,500强的数量更多了, 还有很多方面不一一列举了,这个应该没啥好辩的。其次,我对外企并没有用到“衰落”这个词 ,只是说外企面临更大的挑战,这个原因也很简单,本土企业崛起,外企这几年的发展速度相对本土企业没有那么快,优势在缩小, 这个点还需要定义么。最后钱大概就是薪酬福利之类的,还需要解释和定义么?职业发展倒是可以讨论一下,但大家心中的职业发展大体上都指的是同一个东西,过多的讨论必要性不大。

至于“无论我们在讨论的是多大的概念和范围,无论是国家经济发展还是个人家庭的发展,失去了本心和对本体的尊重,就是断线的风筝。”, 说实在的我真的不知道你啥意思,能好好说话别正题都不讲就直接上比喻么, “断了线的风筝”是什么鬼,来比喻啥。“失去了本心和对本体的尊重”又是啥,谁失去了这个?能不能好好讨论别写散文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FinalWings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303) 发表:2017-07-19 14:21:24  4楼
那个我觉得你来势很凶猛啊,不知现在生活在何处,不想冒犯你,可是你的语气有些在帮我解释什么叫“浮躁”,所以我只能说如果你知道什么叫不浮躁,可能才能明白我说的浮躁是什么吧。 如果想知道事情的真相,用这样的心态和语气是没有人敢跟你讨论的。
re
真是醉了,还能不能好好聊天阿。
写了一大段, ls不看帖子,不讨论,不回应,也不承认对方的观点,上来就来个“浮躁”的帽子,随便你吧,开心就好
请问让你好好说话怎么拉,难道ls平时跟不熟的人聊个天,也时不时的在没啥上下文的情况的来个“失去了本心和对本体的尊重”,或者“断了线的风筝”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4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