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蒲公英mm之帖子 “我们”其实就是我自己。这种表达方式,我是从论文中学来的。那些做学问/做研究的,写论文,动辄“us”长“we”短,(其实哪怕只是一个人独立完成之课题,也言必称“我们”。盖行规如此)受了一些影响,导致不自觉地应用了这种方式。
*挤出一个笑容给我。可以完整清楚表达内容,但这种结构不能产,比如*大夫看病给我;*发电子邮件给我;*打一个电话给我;别扭吧?
试图挤出笑容,你认为现实生活中的“皮笑肉不笑”可以为例。但是它是一个俗语,具有特定的语义,不能认为说某人“皮笑肉不笑”是描述这个人“皮肤笑,而肌肉组织不笑”。所以我们仍然认为:试图挤出一个笑容表达不清,而且带有比较强烈的感情色彩。
正如拜文述(2004)所做的评价:“废话”一样,关于这些方面的讨论是不具备任何实用价值的。在此感谢拜文述提供电脑。
哈哈,不用记仇吧。敬爱的别里克夫先生。
不不,是正人君子先生...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