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创业求职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版上有没有大神提示一下对已婚有娃的工程师,新加坡,中国和美国哪里更舒服
<<始页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引用 周小渔:哈哈哈哪里那么多感慨可能表达的不清楚,不是说动手啦,是说处理事情的能力。不过这个也很难衡量。而且我说的好也不指的是优秀,要求不高...)其实我想说, 本地华人的孩子华语水平也不是很好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nianyu (7-9 20:1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1楼

(引用 周小渔:哈哈哈哪里那么多感慨可能表达的不清楚,不是说动手啦,是说处理事情的能力。不过这个也很难衡量。而且我说的好也不指的是优秀,要求不高...)当然, 日常交流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nianyu (7-9 20:1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2楼

(引用 唐甬:插句嘴同样经济投入… 我女儿在国内幼儿园一千元一个月,我同学女儿在坡一千新元一个月,我感觉学校硬件差不多的。(教育水平不敢评判,...)不见得啊!首先,如果小孩是公民,上幼儿园用不了一千新币,四五百就够了,如果妈妈有工作的话。

其次,我小外甥就在苏州上的私立幼儿园,也是双语教育,一个月学费将近五千人民币,硬件条件也不见得比我儿子上的幼儿园好。我儿子上的幼儿园如果是外国人(非PR)上,学费要每月一千两百多新币。

再次,小朋友很容易喜欢新加坡。我外甥女(已经快上完初一)来我这里玩过四次了,还有我一个在上海的朋友的小孩(在上海某国际学校读小学六年级)也来我这里玩过两次了,他们俩都很喜欢新加坡,觉得新加坡比上海好。当然这只是这两位小朋友的看法,我挺喜欢上海的,如果我以后要回国的话,我会首选回上海。^_^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喜欢吃火锅 (7-9 20:1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3楼

(引用 nianyu:当然, 日常交流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听说可以,读写不行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唐甬 (7-9 20:4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4楼

(引用 一米阳光:我投去美国一票东西便宜房子大, 开个菜园子种点果树,有四季。这才是生活嘛。 我到觉得孩子的教育什么的是小事。 人家美国人民的孩子也...)排这个~单讲生活环境的话微信朋友圈里面美国加拿大的朋友生活环境都不错的
有一家两个孩子都进了游泳队,工作日小孩子游泳大人健身,一家人春天冰化了就出去钓鱼,夏天就各种种树种花,秋冬野外也是很好玩,很喜欢这种贴近大自然的生活啊
大部分朋友周末还经常出去聚餐烧烤神马的,加拿大的朋友常去溜冰滑雪

当然有人会说因为美加生活太无聊了。。。。。不过能户外活动总比宅在家里好吧
另外在美加的小孩确实中文不好,大环境是英语嘛
年龄小的时候上学神马的花钱确实比中新都少
[alive (7-9 20:4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5楼

(引用 喜欢吃火锅:不见得啊!首先,如果小孩是公民,上幼儿园用不了一千新币,四五百就够了,如果妈妈有工作的话。 其次,我小外甥就在苏州上的私立幼儿园...)呵呵,所以各地情况不同啊中国很大,各地水平不一,比如小学,上海有配全新塑胶跑道的,贵州有的还是煤渣铺地的。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唐甬 (7-9 20:4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6楼

(引用 喜欢吃火锅:不见得啊!首先,如果小孩是公民,上幼儿园用不了一千新币,四五百就够了,如果妈妈有工作的话。 其次,我小外甥就在苏州上的私立幼儿园...)再插句嘴小孩如果是新加坡公民,当然在新读书最适合,可以享受种种补贴。
小孩如果是中国公民,好像还是在国内一二线城市教育成本低。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唐甬 (7-9 20:4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7楼

(引用 唐甬:再插句嘴小孩如果是新加坡公民,当然在新读书最适合,可以享受种种补贴。 小孩如果是中国公民,好像还是在国内一二线城市教育成本低。)这倒是在新加坡如果不是公民或PR,生活成本会高出很多!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喜欢吃火锅 (7-9 20:5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8楼

新国特热。今年这天气折寿的[typ (7-9 21:0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9楼

(引用 alive:排这个~单讲生活环境的话微信朋友圈里面美国加拿大的朋友生活环境都不错的 有一家两个孩子都进了游泳队,工作日小孩子游泳大人健身,一家...)呵呵,美加和中国生活方式不同我朋友在杭州做白领的,周末棋牌室打打麻将,富侨足浴泡泡脚,或者健身中心跑跑步,反正家里请个钟点工打扫卫生就行了。
城里吃吃川鲁粤菜或者海鲜烧烤抑或火锅,高兴开车到梅家坞喝茶晒太阳吃农家菜,或者西湖边铺张野餐垫去野餐顺便放风筝看湖景。
呵呵,不好意思,我这个人对饮食比较注重,吃不好就不太爽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唐甬 (7-9 21:1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0楼

(引用 唐甬:呵呵,美加和中国生活方式不同我朋友在杭州做白领的,周末棋牌室打打麻将,富侨足浴泡泡脚,或者健身中心跑跑步,反正家里请个钟点工打扫...)呵呵,美加和中国生活方式不同你喜欢你的我喜欢我的呗
懒得和唐兄就这种问题纠缠,谢绝回复
[alive (7-9 21:1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1楼

(引用 唐甬:听说可以,读写不行)这我同意:), 所以说平常的交流还是可以的, 就像我说英文, 经常出错,说完就知道自己又错了, 不过好在周围同事也是能听得明白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nianyu (7-9 21:2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2楼

(引用 alive:呵呵,美加和中国生活方式不同你喜欢你的我喜欢我的呗 懒得和唐兄就这种问题纠缠,谢绝回复)呵呵,谢绝回复这个办法好!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唐甬 (7-9 21:4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3楼

美国美国  [本文发送自华新Android APP] [喷泉孩子 (7-9 21:5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4楼

(引用 唐甬:插句嘴同样经济投入… 我女儿在国内幼儿园一千元一个月,我同学女儿在坡一千新元一个月,我感觉学校硬件差不多的。(教育水平不敢评判,...)哈哈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谈中国的啦离父母近这个优点哪里也比不了!
高中同学在国内做技术的也做的不错 工作几年买房买车娶老婆啦。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周小渔 (7-9 21:5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5楼

(引用 唐甬:插句嘴同样经济投入… 我女儿在国内幼儿园一千元一个月,我同学女儿在坡一千新元一个月,我感觉学校硬件差不多的。(教育水平不敢评判,...)不懂唐兄的女儿有没有优秀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不需要建校费的?算上这些,再按照家庭收入比例计算,是否真的比小坡实惠?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Tenacity (7-10 1:1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6楼

(引用 Tenacity:不懂唐兄的女儿有没有优秀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不需要建校费的?算上这些,再按照家庭收入比例计算,是否真的比小坡实惠?)初中小学就近读书,不要什么择校费吧至于高中和大学,我的想法就靠自己考吧,能上那里就去那儿。要真不是那块料,放进北大清华也是白搭。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唐甬 (7-10 5:3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7楼

(引用 Tenacity:不懂唐兄的女儿有没有优秀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不需要建校费的?算上这些,再按照家庭收入比例计算,是否真的比小坡实惠?)其实讨论择校费这种非常规数据就如同讨论家长做义工的时间成本一样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唐甬 (7-10 5:3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8楼

(引用 唐甬:其实讨论择校费这种非常规数据就如同讨论家长做义工的时间成本一样)觉得还是做义工比交择校费更公平一些!做义工付出的是时间,富人和穷人的区别是有没有钱,而不是有没有时间,穷人虽然没有钱交择校费,但可以有时间做义工,给小孩创造一个上好学校的机会,这样的规则更加公平。
七年前,我外甥女在苏州上小学时,如果要上普通的实验小学,需要一次性缴纳六万的择校费(没有退还的),因为她没有苏州户口(虽然自出生就一直在苏州),而我妹夫是搞建筑工程的,工作地点是跟着工程跑的,所以不确定还会在苏州待几年,怕交了六万的择校费之后,没上几年就需要转校,不合算,最后还是选择让我外甥女上苏州外国语学校(收费类似私立学校)。现在我妹妹一家已经在苏州买了房子,可是依旧没有苏州户口(虽然已经在苏州生活十多年了),如果高考还是维持现在的政策,以后我外甥女参加高考还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她不能参加江苏的高考(因为户口在江西)。中国的户口制度把本该同等对待的国民变成区别对待,很不公平!不过目前似乎无解,现在取消户口制度,大家更会涌向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因为大城市分配有更多的国家资源,还是因为制度不公平造成的。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喜欢吃火锅 (7-10 8:5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9楼

(引用 喜欢吃火锅:觉得还是做义工比交择校费更公平一些!做义工付出的是时间,富人和穷人的区别是有没有钱,而不是有没有时间,穷人虽然没有钱交择校费,但...)哪里公平了。。富人没时间去当义工,就无法进去。。这是否对富人不公平。。

为何世界需要对穷人公平。。

理论上用钱没有不公平啊,穷人也可以花很多时间去挣钱啊。当然只是理论上。

其实资源不足的时候,怎么分配都有不公平。

[hula (7-10 9:4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0楼


<<始页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创业求职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