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摄影旅游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我的大汉山行记
<<始页  <上页   1  [2]  末页>> 

(引用 !!v_V:D4 D4. kuala teku -- gunung pankin, 7km,  168m -> 1462m,4.5h 第四天,上升到一千四百多米,是进山以来最难的一天。有多处比较陡的 ...)D5. ----------------D5. gunung pankin -- padang camp, 7km,  1462m -> ????m,6h
第五天,继续攀攀攀到顶峰之前的一个营地。虽据向导说今天会是最辛苦的一天,一开始就是一段近于垂直的攀爬,登山杖都没法用(前面D4所述有误,这个攀爬发生于D5)。但其实整体上并不算难,因为海拔升高后气温降低,也没有河谷的湿气,风也较多,所以舒适度提升不少,加上这段路没有很多的下坡来废掉积累的高程,心里也舒服一些。真正的挑战在两天之后,此刻我们都没意识到。这一路风景也比之前几天要好。






出发时的那段路比较有助于积累海拔,我还是比较喜欢的,之后的路就开始有比较开阔的视野了,因为是在山脊上行走。






 
上第一个高点后,混了一些茶和咖啡喝。jf还拿出了他的苹果芒,大家分食之,味道好极了,我和几位还说不要削了,直接带皮吃,我吃的那片,皮上有几片黑斑,照吞不误,到了野外人真是胆子也野了。 

 
我今天基本跟住了前队,到了reskit一个比较大的休息点,主动提出休息等后队。


一方面是那地方有块灌木阴影遮蔽的地很平看起来好躺,另一方面也惦记着喝茶,这是一个大休息点,他们应该会煮的吧。睡了二十多分钟,等到了他们并喝到鼠尿水煮的茶。 这时候除大家其实没多少水了,礼重同学从包里拎出来满满的三升水!三升水!三升水!在关键时刻挽救了革命分到水的同学一定感慨万千吧,我没有去分,但是能感受到那份惊喜。

这是我们喝茶党


之后在类似的路上走了一段,开始下坡,然后又是一段很陡的路,当中有个三面绝壁围成的地方,搭了一条长梯。那地方看着挺美,那条长梯其实是多条短梯拼起来的,走在上面摇摇晃晃,还发出响声,真怕一不小心就在这仙了。














等我们翻过这段陡峭的路,天空更开阔,而且发现早上的平视的云雾,已经开始变成需稍微俯视,大家知道当日的辛苦已经过去,可以看轻松享受风景了。






 
 
五点多大概六点我们到达营地,和前队会合。






 
晚上天空升起了璀璨的银河,大家都很兴奋,天文学家刘政成为中心,给伙伴们寻找和讲述各个星座。




 

我们几个还抽空跑去bm大哥那边喝酒喝茶吃野菜,听山导讲述一些奇异故事。 十点多我就睡了,带着对朝霞和登顶的憧憬,完全不知道这将会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
[!!v_V (8-1 2:4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1楼

(引用 !!v_V:D5. ----------------D5. gunung pankin -- padang camp, 7km,  1462m -> ????m,6h 第五天,继续攀攀攀到顶峰之前的一个营地。虽据向导 ...)D6 -------------D6.  padang camp -- gunung tahan summit -- botak, 10km,  ????m -> 2187m ->1943m,6h
午夜和两点多醒两次,发现下雨以及还在下雨且更大了,雷声阵阵,电光闪闪,我的脚,穿着袜子,隔着睡袋,靠在帐篷壁上,还能感受到雨滴的冲力。我伸手摸手机,碰到一汪水,用手掌按了按底,冰凉的流动感和波动感触指而来,帐篷俨然变成了水床!我以为帐篷进水了,赶紧喊醒LZ2,自己翻出雨衣来穿上出帐查看。很不幸我们地处汇水洼地,万幸的是我把包和鞋都放帐里,算是保住了,LZ的鞋子在外面接满了水!




 
没有铲子,我拿登山杖试着在周围划开一些流水通道,根本划不动,下面是石头!无奈返回帐篷,脱掉雨衣重新回睡袋。其实帐篷应该没有透水,但是潮气凝聚,加上本身抗水能力有限,还是会从壁上渗下来,能摸到水洼,足以说明雨有多大了。不幸的是四点多时,再次醒来,发现睡袋湿透了,脚冷得不行,我钻出睡袋,脱换了裤子,从包里翻出一个巨型垃圾袋 ,把脚伸进去蜷起,一直拉到腰部,再翻出外套穿上,倚着登山包撑到天亮,心里默念千万不要生病啊。天亮后我试着出帐看看可不可以拍下晨光,结果一出去就被风吹得哆嗦,赶紧又跑回去,重新钻进那个垃圾袋里 。我在里面一直等着听到外面有人喊太阳出来了,才敢出帐篷,山上太阳毒,我是有感受的,而这时候我是多么需要这个毒太阳。外面一片狼藉,大家都在收拾和晾晒。





苏姐给大家煮了美禄和早餐,吃喝完热的我总算缓过来了。由于睡袋都湿透了,我很担心晚上怎么办,只希望能有足够时间晒干它。一阵收拾之后,只能等东西晒干了,我带着相机四处逛逛,虽然错过了日出,但是看到了云海,也是不错的。

 
我们到十一点多才再次上路。 我们行走在一大片猪笼草原上,云雾在身边围绕流淌,这样的情境倒也奇妙。
 














 
 一架失事飞机的残骸,撂这儿二十多年了。




 
野生胡姬花,据说大年的时候,会漫山遍野开遍野胡姬,这该是如何的盛大!只是必定也会蜂蝶群涌吧。




 


后来我们进入一片昏蔽的森林,那感觉,可以取景拍魔戒。森林里的猪笼草更加大,只是颜色就没这么好看了。 







 
在登顶前,老天再次变脸,下起大雨,我的首要反应当然是保护相机,等我妥当安排好,已经不再介意穿不穿雨衣了,就在大雨里淋了半个多小时。雨水汇成急流,沿着登山客踩出的路奔涌而下,一开始我还能凭借鞋子趟过很多水流,后面也不得不小心起来,再后面就无法防止雨水从上口灌入,遂放弃治疗。登顶的感受当然是喜悦万分,历尽各种苦,就是为这一刻!






 
只是山风料峭,吹得人冷颤连连,而间隙中太阳露脸的时候,那温暖甚至是火辣的灼感又把感觉推向另一极端,这么多天下来,我肯定是有晒伤了。从山顶下到宿营地并么有花很长时间,一路上我拍了些花花草草










 
 


 
晚上再次看到星星,银河






[!!v_V (8-1 4:3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2楼

(引用 !!v_V:D6 -------------D6.  padang camp -- gunung tahan summit -- botak, 10km,  ????m -> 2187m ->1943m,6h 午夜和两点多醒两次,发现� ...)d7 ---------------D7.  botak -- sungai relau, 42.5km,  1943m -> 300m,18.5h?

这是我们告别大汉山的日子。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不止心不舍,更在于下山对脚的考验。根据参考图,今天的考题是:42.5km距离(可能有误读,但是30+km是有的),落差近1700多米的山路。参考时间是18.5小时   但那个时间也许是从那个方向向上攀登所用的参考时间,山导和我们的预期是早9点到晚8点完成这段路,出去来得及办手续然后连夜回坡,想法很美好。
在明媚阳光里,我们拖延到接近10点钟才出发,云海在前方浮沉,我们将走进它,穿越它,回到我们属于的人间。


























 
一路没啥好说的,前些天的慢腿基本都走前面了,快腿们倒是拍照聊天慢慢走落在后面,而我跟着他们。结果下午说是我们的步伐太慢了,队伍突然快起来,我落在了最后面,看着一直在十余米外时隐时现的人影急急追赶了大概3公里,简直要了俺的小命。之后我的膝盖开始有些疲劳感,行走时有时候会踩不稳了,幸好当天的下降以及完成了大半,后面的坡度相对小了。
等到全部人又聚在一起,得知有女生脚扭了,而且还掉鞋底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几位勇士分担了她的一些负重,有人拿绷带——后来又换成黑胶带帮忙把鞋底和鞋子缠在一起。

天色近晚,几位快腿的同学走在一起,和一个porter组成了前队,我们几个慢腿和扭了脚的sy,加上山导,bm,xf,两个porter组成后队。七点多的时候,我还从树梢之间瞥到落日的余辉,之后就慢慢陷入昏暗。不断的下坡上坡再下坡,似乎没完没了,我哼起了《无间道》:明明我已昼夜无间踏尽面前路,梦想中的彼岸为何还未到,,,,,,这歌实在太贴切了!浓黑的夜最终降临,看不到天光星光,头灯几米的范围之外,你不知道那里有什么,只听到虫子们在里面嘶喊,和间或乱入的流水声(当时没有任何恐惧感,只突然想起,看过岩洞探险恐怖片,黑暗侵袭么)。山里的虫鸣真是很奇特,有一阵我喊住前面的人,说好像有人在吹哨子,等等吧(哨子是我们约定的求等信号之一),结果他们说那是虫叫,也许是蝉。这支小队当晚的团结精神发扬到最好,及时的传递信息,一起走,一起等,互相告诉哪里好走,互相帮忙在涉水的时候照明,以及分享饮水,虽然有巨树倒下要另外找路的情况,但大家都很有耐心。我们在黑暗里面走了三个小时,当中过河好几次,当天总过河数感觉比第三天七渡大汉河还多。不过一开始都是可以踩着石头过的,后面在黑暗里,过大腿深度的河流时,大家都放弃换鞋了,每到中央水流快的地方,我干脆弯腰喝个够。
当我们踏上终点吊桥的时候,都忍不住欢呼,有逃出生天的感觉,我一边走把登山杖在桥面的铁皮上敲了一路,过完桥,愉快地把轨迹记录给停止了,7月18号,22点06分,是我们胜利完成大汉山挑战的时刻!



可是过了桥,我们只看到一辆车,看不到任何人,其实这里不是公园管理处,出去据说还要20km,一般是公园派车来接。事后知道,我们比前队慢了不到20分钟(也许是因为他们头灯太少),但是前队估计我们还得两个小时多才抵达,因此那辆车的司机和他们一起搭另外一辆车走了。只是当时我们不知道,那地方信号不通,只能等。



期间就是各种聊天喝茶喝咖啡,我简单洗了下澡,还数了数了下自己脚上的水泡有十一个等到近午夜,我们放弃了,打算搜罗最后的食品吃一顿,搭帐篷待明日。这时候来了一辆车!再次逃出生天的感觉有木有!

补一张事后得到的前队出山时的照片




到了公园管理处,美美吃了一顿,好好洗了澡,感觉浑身舒服。聊天一阵后,我就在桌子上躺下睡了,这是一周以来睡最好的一次。


附第八天: 向公园管理处出示各种物品,证明自己没有丢垃圾,然后坐车回坡。这天也很辛苦,直到次日凌晨两点多我才到家。当中路过bm大哥的家乡时,我们下去搓了一顿,豆花很好吃,啤酒很赞,土鸡很香,最爽的是吃到了香甜滑嫩可口的山猪肉  
[!!v_V (8-1 5:2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3楼

(引用 !!v_V:d7 ---------------D7.  botak -- sungai relau, 42.5km,  1943m -> 300m,18.5h? 这是我们告别大汉山的日子。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 ...)后记 -------------7天徒步登山,有什么感受?
很有一些,但这里还是仅仅说登山吧。
 
1. 鞋子:徒步全靠一双脚,配备好一些是值得的。 最好是中高帮的,好处在于锁死你的脚踝,让脚和小腿成为一体,这样下山的时候,能减缓对脚趾头的压力。说道脚趾头,我以前长徒步时,如果挤到脚尖,经常会很疼而且会因为指甲刺破了脚趾上的肉,导致发炎出脓,甚至长久甲沟炎。这次没有问题,除了鞋子合适,另外一个原因是坚持半年多忍着痛养脚趾甲,让它终于长长,重新变回甲盖着肉的格局,这样就算抵着鞋尖,也不至于变成脚趾肉保护脚趾甲最终被刺穿磨破。以前有剪指甲强迫症,吃了不少苦头。忘了最近在哪个帖子看到有人强调一定要剪脚趾甲,因此在这方面罗嗦一下。
2. 保持鞋袜子干燥很重要。这次徒步下来,衣服很少有干的时候,汗水,露水,雾气,雨水,河水,随时把衣服打湿,所以维持干燥没多大意义。但是维持袜子干燥就很值得了。据说脚太湿容易出水泡,这也许真的:前面几天我脚上的水泡很少,后面两天,被灌水之后,水泡多了不少。
3. 登山杖,两根比单根好用,直把比丁字拐管用。登山杖可以起到支撑或者推动或者平衡的作用,看使用者的调整来定,我感觉直把比那种丁字拐能适应更多姿势,使用起来也就更得心应手,丁字拐感觉上就是给城市里面的老人行走于平整路面用的。好的登山杖很耐用,值得购置,这次进山,坏了五根杆,有队员不得以寻找木棍代替。有队员评价木头比登山杖好用,因为握得更加稳,这一定至少是使用方法错误,登山杖不应该是靠用力握持的,而是通过配的绳套挂在手腕上,掌心虚握,靠手的自然摆动带动的。
4. 帐篷,能背得动的话当然是单人或者宽敞一些的双人帐篷好。这次D5睡袋湿透,估计就是空间不太够,睡袋碰到帐篷壁吸了不少水。
5.睡垫,这次我们普遍带充气睡垫,也许更舒适,但我觉得闭孔泡沫点更加合适, 首先我对充气垫垫提供的舒适度不是很感冒,大多数时候都懒的打气。其次泡沫胜在打理方便,充气垫要小心翼翼不让有划伤,还得带个打气筒。还有一条就是山导教我的,下雨那天晚上,她拿罐头之类的东西把睡垫边缘垫高,不让帐内积水湿到自己;而我们这次带的充气垫,是一头大一头小的木乃伊形状,根本用不了这招。我脚稍动都怕碰到帐内积水。
 
作为户外新人菜鸟,也想不起更多的了
。。。。
。。。。
 
[!!v_V (8-1 6:2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4楼

恭喜完成well done,我是后你们一个礼拜登大汉的。大汉确实让人又恨又爱~ [小谷鬼子 (8-2 18:5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5楼

(引用 小谷鬼子:恭喜完成well done,我是后你们一个礼拜登大汉的。大汉确实让人又恨又爱~ )谢谢,同喜同贺。虽然爬山艰苦,又爱又恨,但这些经历和感受肯定能长留在心,对我们有益助:)[!!v_V (8-2 23:0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6楼

感谢“坡只有热季”认真记录完大汉山行记我把你的帖子集中在http://www.huaxinoutdoor.com/?p=3545,以作为永久性的纪念。

再次感谢您一路同行!
[小微 (8-3 10:1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7楼

(引用 !!v_V:谢谢,同喜同贺。虽然爬山艰苦,又爱又恨,但这些经历和感受肯定能长留在心,对我们有益助:))期待期待下次有机会一起登山~~[小谷鬼子 (8-3 10:3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8楼

跟大自然亲近的过程好棒![fghfhgshg (8-3 10:5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9楼

(引用 小微:感谢“坡只有热季”认真记录完大汉山行记我把你的帖子集中在http://www.huaxinoutdoor.com/?p=3545,以作为永久性的纪念。 再次感谢您一)感谢苏姐组织和收录我的记录可以编辑标题,把作者名去掉吗 [!!v_V (8-3 11:4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0楼

(引用 小谷鬼子:期待期待下次有机会一起登山~~)好,有机会一起爬山,听bm和xf提起过你们[!!v_V (8-3 11:4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1楼

(引用 !!v_V:感谢苏姐组织和收录我的记录可以编辑标题,把作者名去掉吗 )好的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小微 (8-3 14:1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2楼

实在不易啊!追完全文,好像是跟着你们一起经历了一遍大汉山。[huasing15 (8-3 14:5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3楼

(引用 huasing15:实在不易啊!追完全文,好像是跟着你们一起经历了一遍大汉山。)作者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写出这篇游记单是海选照片,都会让人头昏脑胀。

您说的没错,大汉山的行程,绝对不能以旅游心态待之。爬完大汉山后,本人觉得大汉山每天的运动量是很多人可以承受的,但在体力,耐力,意志力三者之间,意志力应该是首选。

没有自强,坚强和独立的个性,请千万不要报爬大汉山,因为在那艰辛而又迷人的热带雨林里,没有人应该为你的开心和粗心负责任,自己必须要懂得调整心态。

如果大家都有团队精神,就不会为被分配到一点公共垃圾而咆哮;也不会因为自身懒于训练,体力不够而痛恨比自己走得快的队友;更不会为自己的脆弱崩溃而找他人做出气筒。。。这些都是我们这次遭遇到的情形。
[小微 (8-3 17:0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4楼

队伍发生分裂,个中原因很多,一言难尽。立场不同,看到的原因也就不同,要[…]吵起来也许没完没了。为活动营发展长远计,还是建议早点停止争议,让过去的过去吧。[!!v_V (8-3 18:0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5楼

(引用 !!v_V:队伍发生分裂,个中原因很多,一言难尽。立场不同,看到的原因也就不同,要[…]吵起来也许没完没了。为活动营发展长远计,还是建议早点停...)山里的事就留在山里吧~~应该为成功跨越大汉而高兴,喜悦。[小谷鬼子 (8-6 11:4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6楼

银河好美我在楼主的照片里面竟然看到了熟人,哈哈

话说,从楼主征婚的帖子摸过来的,看完了也没明白哪个是楼主啊
[summer1017 (1-9 21:5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7楼

(引用 summer1017:银河好美我在楼主的照片里面竟然看到了熟人,哈哈 话说,从楼主征婚的帖子摸过来的,看完了也没明白哪个是楼主啊)谢谢帮顶上来。 喜欢看银河,可以考虑加入观星队,去年队长至少组织了3次看[…]流星雨;也可以加入爬山队,如果山上天气好,可以看到很多。
[!!v_V (1-10 1:2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8楼

我也看到了认识的一对哈哈谢谢楼主分享经历啊。写这么多字真的辛苦啦[高山流水 (1-10 10:5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9楼

(引用 高山流水:我也看到了认识的一对哈哈谢谢楼主分享经历啊。写这么多字真的辛苦啦)哈哈,坡县真很小。偶尔写写字还好啦[!!v_V (1-10 11:0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0楼


<<始页  <上页   1  [2]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摄影旅游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