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摄影旅游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旅行摄影增色10招 -- 讨论贴
<<始页  [1]  2  3  下页>  末页>> 

旅行摄影增色10招 -- 讨论贴为了配合10月6日的讲座,我开这个帖子方便大家讨论和提问。

我先贴一篇去年新疆色游回来之后写的感受,就当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探讨旅行摄影。

------------

把偶然定格为必然

这次旅行是跟着一个摄影团走的,和以前背包行完全不同的经历,当然也肯定和普通旅行团不一样。团里面专门配了一个摄影指导老师张宏老师,团友里面也是卧虎藏龙,总之无论是带队的老师,还是团友,几乎每个人都在旅途中让我受益匪浅。这样在实战中学习的收获自然不能白白浪费,一路上简单地列了几个对比关系,乘着新鲜劲头还在,赶紧写下来。

偶然和必然

说到底这次还是一次旅行摄影,对于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虽然嘴上讲要重游,三游;但心里还是明白世上的美景何其多,愿意走回头路的毕竟要花很大决心放弃一些东西。在这种心态下,大家对于每个地方的景色都先把他放在偶然的角度上,然后试图抓住其中的必然。

风光摄影中,在任何一个地点,每个人面对的入画元素都大抵相同,应该算是必然的。留给创作的空间来自于组合,不同的视角,光线和构图这些偶然的元素把景色糅合成一张片子,这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就是偶然的。但最后大家把片子放在一起,好的片子还是有很多共同点,这又是必然的。

扎堆和走单

上面说的视角是一个偶然的元素,跟团出游肯定会有两种人,一种喜欢socialised,而另一种喜欢走单。走单是一种冒险,但有时这种冒险还是值得的。我们团里一位来自上海的广告人就喜欢走单,他成功避开了白哈巴那个逆光的山坡,而我们和其他100多号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太阳光肆无忌惮地射入我们的镜头,无能为力。而我嘛,抱着学习的态度,每次都跟在张老师,北京两位老大哥还有徐州的两个哥们后面,参考着他们的视角和构图,收获是丰盛的。但直到禾木的最后一个日落,我们7个人在一个小山头走散了,大家各拍各的。我在那个时间,出现在了那个地点,拍了一些我自己的片子。后来交流时,虽然我也错过了别的时间别的地点,但只有自己的东西才能让别人记住你。

胶片和数码

这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而我从来都不喜欢搅和敏感话题,所以我骑墙派了一把,数码和胶片双修了。我们这个团里DF双修的还有几个,剩下的只有两位北京的老哥是胶片派;其他都数码了,那怕他们也有胶片机,带出来的也只有数码。

每个人对于数码的看法不同,但仅仅就我的观察来看,对于数码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于后期的驾驭能力。都是用机器,用哪个机器都要认真不是?但后期的能力决定了前期的态度,倘若知道后期能够更好的发挥,相信前期也不会草率的按快门。

不过谁也没有否认胶片的气质,几乎所有DF双修的人都是在数码上trial and error了几次再用胶片留下更珍贵的影像(抢拍例外)。

夸张和标准

摄影镜头毕竟不是人眼,广角镜头的夸张和长焦镜头的压缩都可以带来很大的艺术创作空间,毕竟艺术在很多时候其实就是跳出了日常生活范围的行为。出门之前思前想后要带哪些镜头,还要再买哪些镜头。来来回回摸了半天腰包,最后决定胶片和数码的主力都是标准变焦,数码是18-70的套头,胶片是Tarmon的A09。另外再带上一个105/2.5勉强充当长焦,50/1.4拍人文。

旅途回来之后发现标准变焦果然可以对付80%以上的场景,倘若用心摄影的话,各家标变这支头千万不要省钱。广角端到了28就是一个分水岭了,能够控制的住这个焦段并不代表能够继续控制超广角。倘若给我一个20的头,我会反而变得束手束脚。毕竟在我看来大场景一两张就足以,小景才是真正的film killer。而且小景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从短焦到长焦,都会有不错的收获。

唯一让我觉得有点遗憾的还是没有长焦,我一直没有长焦,不过这次旅途中的学习让我觉得长焦绝对不是多走几步路可以取代的。尤其是拍月亮和落日这种超远景,长焦可以突出前景的位置感。再考虑到便携性,上一支好的中长焦就不用再考虑了。

最后反而那只标头一路睡觉到家,话说回来了,我毕竟是目的性很强地去拍风景的,这一路上还真没什么人文可以拍,大光圈实在没有用武之地。一支定焦走天下的日子不仅需要好的技术,更需要好的心态。

牛头和驴头

严肃的摄影人一般都不会选择大变焦镜头,不过在旅行摄影这个领域里总是有人无法抗拒便利的诱惑,画质是差了点,但方便抓住something肯定比nothing要好。直到NC最近各出了一个高档大变焦镜头(18-200 ED VR DX和28-300 IS L),很多人的最后一道防线终于跨了。

这一路上每个人都是拿出了自己看家的家伙,牛头无数,但牛头的牛除了体现在画质上还有分量上。直到大家看到了上面说了两个头,纷纷举手投降,买了小白和小钢炮的都在嘀咕要不要换了算了,毕竟在这样的场合下,90%的场景是在三脚架和F11的情况下拍摄的。都是最佳光圈,谁怕谁呢?原本以为,拍风光应该有时间换镜头吧,结果发现时间在这个题材上也是要人命的。好的光线都是以秒来计算的,有些场景我只能有胶片和数码其中一个来抓,拿起另一个的时候就是另一幅风景了。

所以大变焦镜头的生存空间绝对没有缩小,要不人们怎么会专门给他们一个名字“驴头”呢?

画幅和心态

出发之前的一个月,同flat的色友kentridge给我放Contax 645的毒,正好网上有人出手一个标头套装$2300,当时差点心动就拿下了。后来这一路上怎么就这么巧,竟然遇到来自天南海北5台这个机器还有6支不同镜头,心里的滋味那是一言难尽。这么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是一个AF 120(当然还有Zeiss的镜头),旅行拍摄的优势很明显。当然除了中副,大画幅也是这一路上少不了的风景线。从4x5一直到8x10,还有617,XPAN等等等等。但是带大画幅还都是自己有车的人,mobility是一方面,关键还是时间和心态。

在五彩城拍日落的时候,和一个玩617的东北人share悬崖边的一角。等太阳下去了之后,一边收工我们就一边聊了起来。他那一卷120只能拍4张,一般好光线就那么10分钟,中间根本不可能换卷。而且由于画幅的限制,除了大场景,也没啥可拍的。我心里就嘀咕了,跑了这么大老远的就按了4下快门,我肯定是觉得一万个不值。不过人家是每年来一次的,玩得就是这个过程,肯定和我这样毛头小伙的心态不一样。

所以以我现在如此猎奇的心态,上到645或者6x6就到头了!
[庸人 (9-13 20:3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楼

沙发!学习中。。。[小鳗 (9-13 23:0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楼

借小标题一用。偶然和必然

>>> 大师也是从菜鸟开始的;再有创意的人也是从模仿学起的。摄影本质就是个人审美观的表现,因人而异。美景犹如美女:公认的美女总是少数,多数都是情人眼里出的西施。无论是胶片上,还是CCD/CMOS上的定格,反映的都是各人对美的理解。所谓“好片”,初级的理解是论技巧,深层次的是指传递拍摄者的思想(或者说“照片的灵魂”)。我理解的“必然”更多的在前者中反映,而“偶然”则强调的是自我。

扎堆和走单

>>> 我没扎堆经验。:p


胶片和数码

>>> 纯属个人兴趣决定,无所谓“优劣”。不过从经济角度讲,数码自然是不二选择。


夸张和标准

>>> 就一般旅行而言,一般还是广角用的多。比起人像或者静物特写,风景对镜头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当然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没法一概而论,呵呵。


牛头和驴头

>>> 大变焦镜头,就是所谓的“一镜走天下”的装备,对于旅行而言,自然是方便。但是要是追求画质的话,肯定是不可取的。只是制作工艺决定的,变焦倍数越大,镜头画质越低。镜头是个烧钱的东东,掂量一下自己“发烧”的程度,量力而行。


画幅和心态

>>> 说穿了又是一个$$的问题。全幅DSLR是每个玩单反的人的dream。至于心态,既然对多数人而言只是嗜好不是职业,那么自己乐在其中就好。
[TPMT (9-14 1:1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楼

(引用 TPMT:借小标题一用。偶然和必然 >>> 大师也是从菜鸟开始的;再有创意的人也是从模仿学起的。摄影本质就是个人审美观的表现,因人而异。美景犹...)一个驴头加一个有性格的头是不是牛头无所谓哈 ^^[毒鼠强 (9-14 4:4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楼

(引用 TPMT:借小标题一用。偶然和必然 >>> 大师也是从菜鸟开始的;再有创意的人也是从模仿学起的。摄影本质就是个人审美观的表现,因人而异。美景犹...)一些不同的意见人像和静物的主要要求不是镜头,是光。静态的东西用光是第一,无论自然光还是人造光都是一样。有了光,我们才能谈光影(如果是彩色照片那就包括色彩);有了光影色彩我们再谈构图;有了构图我们再说内涵....这个镜头的要求不知道排到多后面去了。


镜头的两个主要要求不外乎就是光圈和锐度

不是所有的虚化背景都好看,只是以前小相机拍不出来,大家觉得稀奇罢了。所以大光圈虚化背景=/=好看
锐度,说起来,我现在用过最锐的镜头两个nikon 55mm/F2.8那个微距,然后就是18-200mmVR的中焦段(另外,之前用的Nikon套头18-70mm的中焦段也很锐)。谁说定焦大光圈就肯定好过变焦了?所以高价格=/=高画质


其实,摄影来说,器材都不是主要的,不一定要全幅,不一定要高级镜头,甚至不一定要DSLR。
摄影一开始可能是“想要拍到好照片”,其实真的要做到的是“拍到想要的好照片”,什么是"想要的好照片",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而这个不同,也是区分好摄影师和一般的爱好者的标准了。
[鱼片粥 (9-14 10:3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楼

其实还是有点停留在器材层次上的讨论偶然和必然

很多人说拍不到就不要拍,很多人说器材限制不要勉强。其实好片的必然产生就是基于不放弃对每一次偶然场景的争取,态度决定一切。在大家都拍的场景,差不多就行了;在别人收拾相机,或者觉得这里拍不到的时候,才有出彩的可能。


扎堆和走单

没有扎过堆,若非楼主那样谦虚学习,扎堆是摄影的噩梦。

胶片和数码

我就是双修,到底要用什么拍,取决于看到风景到拿起相机一瞬间的冲动,看手最后伸向哪边。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我认为数码和胶片的区别主要是-----想分享的,经常用的,测试性的,怕后期处理麻烦的,琐碎的,记录性的,用数码-------留着自己看的,自己看了会自恋的,不怕后期麻烦的,有主题的,用胶片

夸张和标准

夸张是难掌握,听说的,但是要看出发点,是想要把场景记录下来,还是想把场景用广角记录下来。 前者会觉得在必要的时候用广角是理所当然,后者会觉得用广角诸多限制,尤其是拿广角当挂机头的。
标准是很常用,但是我觉得在我的片子中,用不到80%那么多。



牛头和驴头

我早先也是驴头,但是后来慢慢换成稍微比驴头好一点的分焦段的头,拍照换镜头好像干活用工具,瑞士军刀什么都能用,但是不如每一样单独工具好用,把换镜头当作换钳子,心态就差不多平衡了。现在摄影已经很方便了,但是如果还用大变焦,就有点养懒人了,分焦段的变焦镜头能逼着人在每一个主要焦段物尽其用之后才换镜头。不过,如果是双修,那简直忙疯了,必须配一个助理。

画幅和心态

我毕竟目前还是旅游比较多,一年4-5次,总共3个月。虽然对中幅很感兴趣,但是实在没心情和余力。

补充,旅游摄影其实两极分化,一方面是留影加留念,标变足够。一方面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弄出自己的东西,其难度和挑战,以及不可预知性都是空前的,要以一种全力以赴,舍身取义的敬业态度才能达到目标。如果没有界定是哪种旅游摄影,就很难讨论。 如果是后者,非但要双修,要多镜头(但绝对要照顾到方便性,所以xzp绝对没有70-300vr好用),要争取把偶然变成必然,要不够夸张不罢休。无论是器材,还是技术,还是心态,都是要求极高的。
[暮落残墙@ (9-14 13:1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楼

(引用 鱼片粥:一些不同的意见人像和静物的主要要求不是镜头,是光。静态的东西用光是第一,无论自然光还是人造光都是一样。有了光,我们才能谈光影(如�...)我是这样觉得的,照片是了留着自己反复琢磨的,所以一张好的照片首先应该是一张曝光正确,焦点实在技术上没有问题的照片。一张片子如果手抖了点或者对焦不实或者曝光不正确后期改回来的,那多半也只能放到blog上互相娱乐一下罢了。

当然如果你说卡帕的那几张诺曼底也是好片子的话,我不说啥。
[毒鼠强 (9-14 15:1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楼

(引用 暮落残墙@:其实还是有点停留在器材层次上的讨论偶然和必然 很多人说拍不到就不要拍,很多人说器材限制不要勉强。其实好片的必然产生就是基于不放弃...)中副?没车的话免了吧。。。。我现在觉得135都麻烦,这次回家用的最多的就是我的那个K800i,当然,这里面有我最近心态上的问题,就不多解释了。[毒鼠强 (9-14 15:2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楼

我的一点想法偶然和必然
偶然和必然之间的联系就是熟练的技术。尤其在关键的时候不犯错误:
当4架中国空军的苏27突然在耳朵里出现到在自己头顶上不超过200米高度完成一个集体滚转,估计怎么的也要20秒,理论上怎么算都是来得及的,为啥就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拍到下来呢。。。。
另外,为啥要重游三游,本来就是走马观花,还指望怎么去全面了解么。
眼睛看到了就好,或者看不到也未必不好,重要的是出去玩的感觉。生活总是要有缺憾的,拍不下来就算了。别跟自己拧巴。

扎堆和走单
跟会照相的人出去,扎堆是必然的,走单是不得已的。
不过每个人看到的同样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更多的时候需要细心去发现周围的可以拍的东西。即使扎堆的时候也能拍出来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这就是下面某帖子里面说到的有个性的头。

胶片和数码
不知道,以前穷,所以胶片用的很少。现在基本不用。
不过本着环保的要求,还是少用胶片吧。不说出去照相,想想自己以前在实验室里面冲洗的时候制造出了多少重金属废液,不由得寒一下。
虽然胶片在表现上的优势很明显,我还是觉得不要用胶片。

回过头来我另外说个事情,谁的照片能保存超过10年,经典的东西用胶片是吧,是为了保存是吧。问题是胶片就不那么容易保存。。褪色褪的厉害。。。

夸张和标准
没用过真正的广角镜头,也没有过真正的标准镜头(43mm)汗。。。。。
大部分照片都是用中长焦拍的。因为容易控制,太容易控制了。前些日子有人跟我说他最擅长长焦偷拍,嗯,是那么回事。
另外每个镜头每个焦段都有自己的畸变变形和透视变形特点,不好说,但是利用好其实不难。

牛头和驴头
牛头没钱买,驴头我倒是用过好几个,这些里面,也就N的18-200还像回事。T的18-200软的跟棉花糖一样,拍出来的照片只能弄成小图放到blog里面给人看。但是自己照照片终究是留给自己回顾的。

驴头方便倒是真的,但是也有其他办法补偿。
很久以前我看到那些巨昂贵的定焦自动小相机,外科通常是钛合金之类令人敬佩的金属做的,不知道这个级别的机器的时候不知道干啥的。后来借某人的用了一段知道了,质量上不比牛头差太多比驴头肯定好很多,重量上小一些,而且是一台完整的机器,抓起来就可以用。

当然,有些人N个机身,还有助理,记得有次出去见到了个“首长”,用一路来6008,后面跟了五六个搬设备的还有专门拿小本本记录的。我想,混到那个地步的人是不需要驴头的 :D

画幅和心态
越大越认真。我不认真。而且我没车。现在连135都懒得背,光线好的时候尽量用俺那个K800i顶着。
[毒鼠强 (9-14 16:0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楼

(引用 毒鼠强:我的一点想法偶然和必然 偶然和必然之间的联系就是熟练的技术。尤其在关键的时候不犯错误: 当4架中国空军的苏27突然在耳朵里出现到在自�...)你这里面的有些想法够讨厌的,尤其那个有个性的头[暮落残墙@ (9-14 17:4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0楼

(引用 暮落残墙@:你这里面的有些想法够讨厌的,尤其那个有个性的头)人头...[毒鼠强 (9-14 18:0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1楼

(引用 毒鼠强:人头...)反正是我的观点而已那个头指的是人头

别理我,最近俺很烦.
[毒鼠强 (9-14 18:1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楼

some suggestionsMaybe you could show us some nice photos during your trip and talk about under what situation/circumstance you take the photo and why you take it...how you compose the photo etc....

anyway, i think most of the pple interested in the talk are still Cai Niao like me, who is not expert in those techniques..although we are interested in learning...:)

[blur_girl (9-15 16:5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楼

(引用 blur_girl:some suggestionsMaybe you could show us some nice photos during your trip and talk about under what situation/circumstance you t...)哈哈,所以欢迎大家参加讲座啊http://www.huasing.org/news.php?id=238[鱼片粥 (9-15 17:3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楼

能不能给偶们这些讲解下什么是“双修”,牛头驴头??看不懂。。。另,讲座会不会也很专业阿? 我想学习的,但是怕听不懂 >.<[南瓜 (9-16 21:5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楼

(引用 南瓜:能不能给偶们这些讲解下什么是“双修”,牛头驴头??看不懂。。。另,讲座会不会也很专业阿? 我想学习的,但是怕听不懂 >.)晕, 我只知道邪教有什么"男女双修"...[江南渔夫 (9-16 23:2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6楼

(引用 南瓜:能不能给偶们这些讲解下什么是“双修”,牛头驴头??看不懂。。。另,讲座会不会也很专业阿? 我想学习的,但是怕听不懂 >.)讲座不会很专业,主要是下面讨论的人太专业了,哈哈双修就是数码和胶片相机两个都有在用

牛头就是很牛的镜头,简单来说就是很贵,可能效果出众,但是又不好用

驴头就是驴友用的比较合适旅游的镜头,变焦范围广,很好用,就是某些方面素质不如牛头

其实这次庸人可能会多讲一些旅游拍摄的东西,器材不会涉及太多,所以无论是用大机器还是小DC的同学都可以过来听
[鱼片粥 (9-16 23:3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7楼

(引用 南瓜:能不能给偶们这些讲解下什么是“双修”,牛头驴头??看不懂。。。另,讲座会不会也很专业阿? 我想学习的,但是怕听不懂 >.)看我头像你就知道了 少儿不宜 =p[blackhawk (9-17 10:3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8楼

(引用 江南渔夫:晕, 我只知道邪教有什么"男女双修"...)密宗不是邪教啊 要和谐,和谐雍和宫里双修的佛像都被红布裹着,当局怕有伤风化
[blackhawk (9-17 10:4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9楼

(引用 blackhawk:密宗不是邪教啊 要和谐,和谐雍和宫里双修的佛像都被红布裹着,当局怕有伤风化 )对了 那叫欢喜佛 =p[blackhawk (9-17 19:2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0楼


<<始页  [1]  2  3  下页>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摄影旅游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