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咨询有没有必要给4-6岁的小朋友买
1.人寿重疾
2. 储蓄 (好像只有4%多的回报率)
求讨论一下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2,奖励楼主18分以及27华新币,时间:2025-04-08 22:00:01。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9,奖励楼主2分以及3华新币,时间:2025-04-10 22:00:01。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4,奖励楼主12分以及18华新币,时间:2025-04-11 22:00:02。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5,奖励楼主10分以及15华新币,时间:2025-04-16 22:00:01。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MichelleYS (4-7 22:12, 3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楼
都没必要小孩子买好住院险就行了,别的跟诈骗也没啥区别,尤其那啥储蓄险。。你看清guarantee returned的部分,还没你交的保费高。。non-guarantee部分 中介的话术是过去十年projected growth,这本身就是扯淡,过去十年美股长虹,未来十年还能维持这种增长吗?
保险工资本身就不是fund manager,你让那一群草台班子帮你搞投资,还不如直接买个分红的unit trust,比如pimco,alliance bernstein,blackrock这些专业基金公司,4%-6%分红的基金很容易。这不比你被保险中介佣金+保险公司内部险资基金运营成本连剥两次皮的成本低。。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seangoh (4-7 22:30, 3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楼
储蓄保险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其成本过高。
你想想保险公司有多少人指望靠着你的保费吃饭。保险中介的佣金你得给吧?保险中介出去旅游的钱你得出吧?保险公司那么多内勤 比如hr 财务 it的工资你得出吧?保险公司内部险资基金经理的工资你得出吧?一层一层的皮拔下来 最后能给到你头上的实际回报多少,动动脑子,不难想明白的。
你直接跟基金公司买unit trust,或者网上交易的etf啥的,虽然也有公司内部的运营成本,但是因为其规模超级大(比如肺片最爱的invesco公司出品的qqq,还有贝莱德的ishares系列),平摊下来成本很低。另这些etf的channel/distribution cost很低,没有给中介的佣金部分 所以省下来的那部分钱,一部分利润空间能给到消费者头上。
买储蓄险的,应该是纱布中的纱布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seangoh (4-7 22:39, 3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楼
保险重疾因年龄小价格低,有预算可以考虑。
储蓄险回报没有4%以上的。超过4%的都有投资成分或是分红险,对孩子是锦上添花的不是必要的。[bigmice (4-8 8:35, 3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楼
(引用 bigmice:保险重疾因年龄小价格低,有预算可以考虑。
储蓄险回报没有4%以上的。超过4%的都有投资成分或是分红险,对孩子是锦上添花的不是必要的。)在住院险和门诊充分cover的情况下重疾险也没必要。。难道你还指望自己的娃生病了给自己赚一笔钱?把自己住院和门诊的费用能报了就行了啊
如果有人还不懂住院险 重疾 人寿的区别,我来简单科普一下。
住院险就是说你生了病,去医院需要住院,只需要自己交5%的账单。其他部分 还有之前gp门诊,出院后复诊这些,保险公司能给你出。住院险只需要一份,因为无法跟不同公司claim。也就是说你没法同时买保诚和英康的住院险,然后跟两家公司都claim。
重疾险的意思是你得了大病(但还没挂 没残),可以按合同上的金额,直接给你钱。这个是可以跟多家公司买的(如果你足够蛋疼的话),也就是说你同时买了保诚和英康的重疾险,然后得了某种合同上约定的大病,然后保诚和英康都会给你钱。当然,没得病的话,两头的保费你就都浪费了。
人寿比重疾更进一层,只有死了 彻底残了,丧失劳动能力了,你才能拿到赔付。这个也是可以叠加的,以前你们在新闻上看到的什么泰国杀妻骗保 就类似这种,因为出国前给妻子提前买下了多份大额人寿保单,等人死了 自然可以从多家保险公司同时claim。
中介最爱的话术是“给自己和家人一份保障”。。那请问,对于小孩子,得了重病是不是给孩子治病能全部报销就行呢?我吃饱了撑的买重疾险 拿孩子当赚钱工具?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seangoh (4-8 9:01, 3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楼
储蓄保险如果你看合同的话,你会发现,回报率在到期之后,如果拿钱出来的话,年回报率是低于0.5%的,
惊不惊喜, 意不意外?
回来才明白,这所有的回报都是保险公司的,跟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你的本金,到期入数奉还,回报归保险公司[雪中悍刀行5 (4-8 9:50, 3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楼
储蓄就不要考虑了,完全就是浪费钱。人寿也没有必要。这个保险的主要客户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突然离世或者失去工作能力,家里就因为没有了收入而陷入困境。一般保额是顶梁柱年收入的5-6倍,也就是有5-6年的时间让家里过渡一下。
重疾其实可以考虑,不过小孩子的概率很低,有住院险就差不都了。
保险是转嫁你承担不了的风险,能自己承担的就没有必要买了,类似自己给自己开了个小的保险公司。保险一般都是有成本的,不便宜。据说交的保费,一半赔付,一半是成本和保险公司的利润。[qingni2 (4-8 10:05, 3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楼
(引用 qingni2:储蓄就不要考虑了,完全就是浪费钱。人寿也没有必要。这个保险的主要客户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突然离世或者失去工作能力,家里就因为没有...)是啊有些保险中介也是挺二的,明明大家对保险的高额成本深恶痛绝,还整天在朋友圈炫拿着客户保费赚来的钱旅游。。无语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seangoh (4-8 10:37, 3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楼
还是要看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就像看病一样,千人千方,每个人的想法和需求是不同的,对于“是否有必要”的答案也是不同的,没有绝对的对或错。
在孩子成人之前,可以考虑这些问题:
1,如果发生不幸孩子去世,你是否需要一笔经济上的补偿,比如用于一段时间内的的生活补贴。
- 有人会说完全不需要,我有存款,我可以继续工作有收入。
- 有人会说需要,因为可能会暂时停止工作,调整心情或者疗伤都好,需要一笔钱用于日常开销,比如房贷车贷等等。
2,如果孩子不幸发生重病,有住院保险可以保障绝大部分费用
- 住院保险是索赔报销性质,会有一部分医药费用,是需要先自己支付,再由保险报销的。
- 孩子生病之后,自己是否需要暂停工作照顾孩子,那么是否同样需要一笔钱用于日常开销。
同样的,有人会说需要;有人会说不需要,我有足够的存款,比如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可以承担这样的风险。所以没有绝对的对错,还是要根据个人自己的情况和需求来看。
如果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孩子成年工作之后,同样也要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投保保险。那么我们现在给孩子投保的保险,就有一些优势,比如:
- 孩子年龄小,保费便宜。付完了之后就不用再付了。
- 锁定健康状态,这一点比较重要。
- 作为一份礼物送给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理财和风险规划理念。
- 可以附加保费支付人的豁免保障,确保保费支付不受影响。
当然,也有人会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的事情由他自己搞,我不管的。这也完全没问题,还是那句话,不同的人的想法和需求不同,没有绝对的对或错,也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对吧。
---------------------------------------------
储蓄险,单独从产品的角度来看,有优势,也有不足。
- 钱被锁起来,缺乏流动性。
- 收益也不高,超过3%就不错了,还是不保证的。
- 作为强制性储蓄工具
- 专款专用
- 有一定保险保障
- 可以附加保费支付人的豁免保障,确保保费支付不受影响
如果这个产品可以很好的满足需求,那么这个搭配就是合理的。
有人说,我可以自己存钱,自己投资,收益也远超过储蓄保险。这个完全没问题,其实每个人都需要投资的,要有良好的储蓄和投资习惯,比如做好预算,多元化分散投资,控制好风险,定期评估和调整。
不同的产品,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的锁定,有的灵活,有的稳妥低风险,有的起伏不定高风险,期望的收益自然也不同。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分配到不同类型的投资产品中,而不是简单的从一头到另外一头。
--------------------------------------
简单的一些想法,仅供参考。
[用心聆听 (4-8 12:34, 3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楼
(引用 用心聆听:还是要看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就像看病一样,千人千方,每个人的想法和需求是不同的,对于“是否有必要”的答案也是不同的,没有绝对的对或错...)少在这误导别人世界上当然没有“绝对”二字,都是个比例问题。精神病院里也住着人呢不是嘛。
但问题是,有几个人会因为孩子死了,“停止工作,调整心情或者疗伤都好,需要一笔钱用于日常开销,比如房贷车贷等等”。。我的房贷车贷跟孩子死不死有毛线关系呢?
你跳出来,正好印证了保险中介的另一套手段,就是喜欢用极低概率事件+夸大其词,放大一个极小的比例,制造恐慌,来骗客户买保险。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seangoh (4-8 12:48, 3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0楼
(引用 用心聆听:还是要看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就像看病一样,千人千方,每个人的想法和需求是不同的,对于“是否有必要”的答案也是不同的,没有绝对的对或错...)保险中介?如果是,文案真的太差了,需要改进。[qingni2 (4-8 13:00, 3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1楼
(引用 qingni2:保险中介?如果是,文案真的太差了,需要改进。)他的那些例子完全没逻辑可言。
你说的是对的,部分家庭顶梁柱也许需要买个term life,比如在这边唯一赚钱的爸爸(30-40岁),然后妈妈是家庭主妇 还有一个学龄娃的这种。。如果年龄大了,孩子也大学毕业工作了,人寿就失去了意义。
如果是反过来,爸爸要给没工作的妈妈和孩子买大额人寿了,我就不得不从最坏的恶意去揣测这个人的动机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seangoh (4-8 14:52, 3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楼
住院险就可以其他的特别是人寿,储蓄的全部不要买!!!![lvxiang121 (4-10 15:56, 2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楼
中介的那段话真好,彻底明白了那些保险都是普通人不需要的。
业内人士还是有说服力的。[鸡兔同笼01 (4-10 19:50, 2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楼
(引用 lvxiang121:住院险就可以其他的特别是人寿,储蓄的全部不要买!!!!)我已经科普过很多次了除了你转移不了的风险 比如住院险 车险这些,其他大部分保险产品,都是金融诈骗。
保险这个行业的可恨之处在于以感情为纽带和诱饵,来欺骗对金融工具没那么多熟悉 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而且骗得越狠 保险中介的佣金越高。很多人买了储蓄险 ilp之类的,每年交几万保费,最终收益是负的先不说了,最关键的是产品本身没有任何liquidity。万一你哪天失业了 或者买房急需用钱,交不上那一年的保费了,保险公司不会对你有任何同情,断保的话你会损失很多钱。这就是一个应该消亡的行业,事实上,新加坡21年保险中介人数1万5,22年1万4,23年1万3,每年都在快速下降。这是这个行业应得的,也是新加坡社会对保险诈骗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自然选择。
你可以说投行的很多产品也是诈骗,没错。但能入那行的哪个不是人精,大家都有专业的金融知识,一群衣冠禽兽互相骗来骗去 最终有些骗子被玩死了,这并不值得大家同情。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seangoh (4-11 10:44, 2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楼
(引用 seangoh:我已经科普过很多次了除了你转移不了的风险 比如住院险 车险这些,其他大部分保险产品,都是金融诈骗。 保险这个行业的可恨之处在于以感...)新加坡买人寿保险可以减税吧?[小小的大象 (4-11 11:38, 2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6楼
(引用 小小的大象:新加坡买人寿保险可以减税吧?)那个对大部分上班族都不适用一年cpf contribution超过5k就不能claim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seangoh (4-11 11:50, 2 weeks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7楼
(引用 seangoh:那个对大部分上班族都不适用一年cpf contribution超过5k就不能claim了)应该还是有很多人买储蓄或投资性保险吧不太相信光靠卖住院险就能进百万圆桌,大头应该来自于储蓄或投资性保险,主打财务服务[小小的大象 (4-16 19:03, 1 week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8楼
(引用 小小的大象:应该还是有很多人买储蓄或投资性保险吧不太相信光靠卖住院险就能进百万圆桌,大头应该来自于储蓄或投资性保险,主打财务服务)那当然是有人买总有傻子不是吗。我发这些就是为了科普,能少骗一个是一个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seangoh (4-16 20:03, 1 week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