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本地冠病传染率超过一 病例两周后或达千起
<<始页  [1]  2  下页>  末页>> 

本地冠病传染率超过一 病例两周后或达千起这本来是个人都知道放开会有这个结果吧,怎么总有人后知后觉。放开之前就应该知道会有这个后果
 
https://www.8world.com/singapore/covid-19-local-covid-situation-1581461
本地冠病传染率超过一 病例两周后或达千起
我国目前的2019冠状病毒传染率 (Reproduction Rate)超过1,如果情况持续,病例可能在两个星期后达1000起,或在一个月后达到2000起。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3,奖励楼主15分以及22华新币,时间:2021-09-07 22:00:05。
[morebetter (9-6 22:31,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楼

已经放开了?这几天的社区病例的激增是因为放开导致的?

按照本地人口是英国十分之一,如果彻底躺平的话。每天的新增应该是3-4千之间。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seangoh (9-6 22:37,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楼

中国背景的懂。但是本地习惯了政府说啥就是啥的土生,很多人不懂啊。精英们现在不出来说明,咋自圆其说之前的开放共存路线呢?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andy99 (9-6 22:37,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楼

根本就是政府宣传共存,民众立马松懈。现在这下是不要让民众松懈嘛?自觉检测?
人不一样,欧美白人风格不是东亚东南亚风格,更不是听话的新加坡民众风格。

本地土生可听话呢,政府说这是鹿,民众绝不说这是马。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andy99 (9-6 22:40,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楼

(引用 seangoh:已经放开了?这几天的社区病例的激增是因为放开导致的? 按照本地人口是英国十分之一,如果彻底躺平的话。每天的新增应该是3-4千之间。)我估计本地对病毒的抗压能力不到英国的十分之一lol…..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Blzrd (9-6 22:41,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楼

(引用 seangoh:已经放开了?这几天的社区病例的激增是因为放开导致的? 按照本地人口是英国十分之一,如果彻底躺平的话。每天的新增应该是3-4千之间。)是放开了啊难道你不知道???
不过今天部长又说要收紧了
才放开几天就搞成这样,难道放开之前不会建个模预测一下什么后果吗
[morebetter (9-6 22:42,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楼

(引用 morebetter:是放开了啊难道你不知道??? 不过今天部长又说要收紧了 才放开几天就搞成这样,难道放开之前不会建个模预测一下什么后果吗 )之前说好的,只要没有医疗挤兑,感染数字无所谓,当流感嘛。现在咋的了?怕输怕死,经济也怕,感染多了也怕。。。
甘蔗哪有两头甜?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andy99 (9-6 22:55,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楼

(引用 seangoh:已经放开了?这几天的社区病例的激增是因为放开导致的? 按照本地人口是英国十分之一,如果彻底躺平的话。每天的新增应该是3-4千之间。)按照原本所谓公开宣称的共存方式,新加坡是没指望以后成为中国第一批免隔离入境国家的但是看今天这个退缩的劲儿,那么还是有指望的。
别忘了你以前说过5年也很可能不行哦。
我说的是明年底可能就有指望了。
记着你我的预测,别忘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andy99 (9-6 23:02,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楼

(引用 andy99:按照原本所谓公开宣称的共存方式,新加坡是没指望以后成为中国第一批免隔离入境国家的但是看今天这个退缩的劲儿,那么还是有指望的。 别�...)这和中美关系挺像的政府:我们共存,双赢,
病毒:不要双赢,要零和,你死我活。
[lgland (9-7 9:17,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楼

(引用 lgland:这和中美关系挺像的政府:我们共存,双赢, 病毒:不要双赢,要零和,你死我活。)双赢,病毒赢两次[Flag888 (9-7 9:38,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0楼

都说过了,按照以色列同比例,每天可达6000至少。每天千分之一。
除非控制的比以色列要好。否则6000跑不了。
[笑傲2021 (9-7 9:38,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1楼

(引用 笑傲2021:都说过了,按照以色列同比例,每天可达6000至少。每天千分之一。 除非控制的比以色列要好。否则6000跑不了。)怕输怕死,必然控制下来啊。昨天这么急就很明显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andy99 (9-7 9:43,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楼

(引用 笑傲2021:都说过了,按照以色列同比例,每天可达6000至少。每天千分之一。 除非控制的比以色列要好。否则6000跑不了。)可以在华新poll一下如果6000case多少人疯掉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Blzrd (9-7 9:45,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楼

CB3.0马上就来了 危险了 四处开花。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yang188 (9-7 10:04,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楼

英国感染人数是高峰期60%死亡是高峰期10%
新加坡能承受每天多少感染?
政府是想做实验?看看数字慢慢增长承受能力,来确定开放程度?
现在是增长太快,所以要小调整控制住速度继续实验?
其实每天3000 5年才轮到每个人感染一次-__-
所以 小坡医疗系统能承受的极限在哪里。。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_-|| (9-7 10:49,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楼

(引用 -_-||:英国感染人数是高峰期60%死亡是高峰期10% 新加坡能承受每天多少感染? 政府是想做实验?看看数字慢慢增长承受能力,来确定开放程度? 现�...)感觉是这个意思,在大幅调整心理承受能力

比如昨天特别提到的2000例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Blzrd (9-7 10:52,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6楼

(引用 -_-||:英国感染人数是高峰期60%死亡是高峰期10% 新加坡能承受每天多少感染? 政府是想做实验?看看数字慢慢增长承受能力,来确定开放程度? 现�...)也不能平均嘛。不同人频繁接触高风险的机会不同。码工一直在家工作的,不喜欢出门社交的,一般就下楼打包吃个饭偶尔附近买买东西的,就算大面积传染,中招概率也挺小。

问题是,本地土生码工不多,哈哈。
有投票权的土生,中招风险不会太低。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andy99 (9-7 10:55,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7楼

(引用 Blzrd:感觉是这个意思,在大幅调整心理承受能力 比如昨天特别提到的2000例)我不觉得这是主要目的。试探实际情况为主,公众接受程度为辅。
政府是大家长,公众必须接受,不接受也要接受。
自愿检测,自费检测,公司检测,等等,都是保经济和不要感染数字太大的纠结。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andy99 (9-7 11:00,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8楼

(引用 andy99:按照原本所谓公开宣称的共存方式,新加坡是没指望以后成为中国第一批免隔离入境国家的但是看今天这个退缩的劲儿,那么还是有指望的。 别�...)你为啥觉得是退缩呢也许都是他们计划的一部分
现在越来越觉得在演戏 开放是大前提 后面数字增上去以后,稍微收紧一点 缓和焦虑民众的情绪,1000收紧到几百再开放。以后哪怕再收紧 想日增100估计都要做梦偷着乐了。

数字对他们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 10 100 1000只要民众心理底线提升了 目的就达到了。真的感染多少并不重要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duoduodf (9-7 11:04,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9楼

以色列人口接近新加坡两倍当初喊着开放的时候以色列2000,那坡就要做好1000的准备。最近以色列可以日增一万。坡就5000打底吧 一千两千还算个啥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duoduodf (9-7 11:06,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0楼


<<始页  [1]  2  下页>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