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退休在哪里生活,北京还是新加坡?
<<始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引用 Blzrd:北京三甲医院总体都还可以,当然认识人更方便一点儿。。 )不认识任何人 就是挂号去的,除了人多闹心,别的体验还行,主要是为了把病zhitashi [lilybaby2003 (6-26 22:14,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1楼

(引用 lilybaby2003:不认识任何人 就是挂号去的,除了人多闹心,别的体验还行,主要是为了把病zhitashi ...)嗯,基础设施是差一点,可医生们临床经验丰富呀,什么病人没见过呢。。 [Blzrd (6-26 22:18,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2楼

(引用 lilybaby2003:如果可以去北京三院这种怎么样?自己和家人去过很多次了,菜市场,熙熙攘攘的人群,不那么热情的医生护士,不需要送礼和红包,护工都是成 ...)坡医院医术不行的结论是怎么得来的呢?举几个栗子,有权威的统计数据更好,比如某种疾病病人的预后的对比,或者某种癌症5年生存率对比等等。
数据比直觉更有说服力
[54qnian (6-26 22:20,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3楼

(引用 土猫1:转发:我先生是英国人,上周他的外公去世了。我想讲讲那位普通英国老人的人生故事,顺便聊聊英国的养老。 外公出生于1926年,比伊丽莎�...)哇谢谢分享,很羡慕这位老人无疾而终就是最大的福分。原来英国养老这么完善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sunnyone (6-26 22:25,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4楼

(引用 54qnian:坡医院医术不行的结论是怎么得来的呢?举几个栗子,有权威的统计数据更好,比如某种疾病病人的预后的对比,或者某种癌症5年生存率对比等�...)没有数据自身经历,身边人经历,网友分享,层出不穷的医疗事故报道。。。 [lilybaby2003 (6-26 22:40,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5楼

(引用 土猫1:转发:我先生是英国人,上周他的外公去世了。我想讲讲那位普通英国老人的人生故事,顺便聊聊英国的养老。 外公出生于1926年,比伊丽莎�...)基本上算是无疾而终很有福的人了,禁不住想,我们老的时候会怎样,唉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绿豆芽 (6-26 22:43,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6楼

(引用 小馋牛:哈哈脱毛衣这个太形象了每次真的是噼里啪啦,酸爽的记忆~~)哈哈哈哈这个算是让我特别不喜欢冬天的的原因之一了我是南方人,很南的那种,但冬天也是干呀,加上我本身皮肤属于很干的,妈呀整个冬天别提有多缩手缩脚了,又冷又到处时不时就被噼啪一下太不好受了,有时还真挺痛的,新加坡可太适合我了,我老了哪也不去,就在这儿呆着……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绿豆芽 (6-26 22:50,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7楼

(引用 土猫1:转发:我先生是英国人,上周他的外公去世了。我想讲讲那位普通英国老人的人生故事,顺便聊聊英国的养老。 外公出生于1926年,比伊丽莎�...)外公的生活很美满很让人羡慕,然而他们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不一样,情怀也不一样。

自小在中国长大的人,骨子里头都是家庭,儿孙满地,享受齐人之福才被认为是幸福的晚年。

感觉新加坡的老年人生活还是单调,但这里安全,便利,很人性化。如果你在北京,譬如需要坐着轮椅什么的,估计生活质量大打折扣。选择北京上海还是新加坡,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你自己财力和健康状况,正如文中的外公。

本人认为,既然是暮年,心不必受拘束,该好好玩的地方想去就去,国内有些老人家选择一些滨海城市养老,那里人少消费低空气好,很适合人居住,可以合理的作一个5年或10年的财务规划,看看在哪生活性价比高。不必局限于北上广啊~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花无缺与小鱼儿 (6-27 6:22,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8楼

(引用 sgreebonz:有几点我很不喜欢比如明明是社保可以报销的药,为了控制医药比,告诉你 医院没有药,你要的话只能去外面的药店买,不可以报销。 一些药�...)原来是这样啊!我妈妈有一次也是需要一个医疗器材,医生竟然说医院没有,给了公司名片让到外面自己买,买了回医院做。我们一家都百思不得解为什么会这样,你一解释,真是茅塞顿开。

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这不就是钻空子吗?唉!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love962397 (6-27 7:07,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9楼

(引用 土猫1:转发:我先生是英国人,上周他的外公去世了。我想讲讲那位普通英国老人的人生故事,顺便聊聊英国的养老。 外公出生于1926年,比伊丽莎�...)这样真的挺好的。希望等到我老了的时候,新加坡也可以这样就好了。就养老无忧了,也不拖累儿女。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love962397 (6-27 7:51,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0楼

(引用 绿豆芽:基本上算是无疾而终很有福的人了,禁不住想,我们老的时候会怎样,唉)无疾而终好不好也是分情况外公九十多岁去世的,晚上睡觉后就再没醒过来,也算是无疾而终吧,但生命最后几年Alzheimer症非常严重,记不得三餐吃过什么甚至三餐吃没吃都不知道,连我妈都不认识更别说我了。。身体倒没啥毛病,没事抽抽烟出门晒太阳,但换成我的话宁可不活这几年,相比之下我奶奶九十多脑子清醒得很,身体也很好非常可能几年后会平安离世,这种才是真心羡慕~
不过还是觉得活到七十多吃爽了玩爽了就够了,之后的生活能自理就继续,连自理都做不到的话苟延残喘也没太大意思,找个办法送自己上路得了( ̄▽ ̄)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小馋牛 (6-27 8:06,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1楼

(引用 andy99:你太自卑了而且中国差异很大,对于个人,就是看他自己需要经历的,无论有多少既得利益。)我估计你也没细想过。。台湾人均gdp接近3w美元,不比日本低多少了。
中国人均3w的时候,北上广深估计人均都超新加坡,人均逼近东京了。。
[笑傲2021 (6-27 8:20,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2楼

(引用 lilybaby2003:如果可以去北京三院这种怎么样?自己和家人去过很多次了,菜市场,熙熙攘攘的人群,不那么热情的医生护士,不需要送礼和红包,护工都是成 ...)偏见而已,不觉得北京大医院的医生比新加坡水平高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何时不删号3 (6-27 8:31,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3楼

(引用 lilybaby2003:没有数据自身经历,身边人经历,网友分享,层出不穷的医疗事故报道。。。 )中国不报而已北医三院以前我和我父母常去,非常差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何时不删号3 (6-27 8:34,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4楼

(引用 Blzrd:嘿嘿俺不去女仆咖啡店,不过对博物馆及音乐剧有兴趣。。 )东京博物馆也不错音乐剧也是有的

传统日本戏剧要去京都大阪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何时不删号3 (6-27 8:36,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5楼

(引用 sgreebonz:有几点我很不喜欢比如明明是社保可以报销的药,为了控制医药比,告诉你 医院没有药,你要的话只能去外面的药店买,不可以报销。 一些药�...)因为医保对医院有额度限制的啊一年一个医院多少医保额度是固定的
额度用完即使你刷医保医保也不会给医院钱的,所谓超额自负盈亏

所以每次快到结算的时候额度都金贵的很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lxl1990 (6-27 8:47,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6楼

(引用 vvos:如果不生病的话国内不错,但是对国内的医疗真的是一言难尽我妈妈2年前流感肺炎住进了新一线城市三甲医院ICU。 首先,要住院就要先找关系�...)什么是新一线城市?是哪个城市?不是北上广?

感觉一线城市都是挤爆头的,可是医疗费真是便宜,但是药费贵的惊人。

在这里的私人医院看过耳朵,去一次,不到20分钟,近400新币,感觉是8星级的服务,医生笑颜可鞠,人烟稀少,也无需等候。新加坡的私人医院堪比最好的星级酒店。但去了一次后就没敢再去了-_-

一直觉得国内的医护人员用低廉的劳动力,维持着庞大的医疗需求,真实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认可,其实很不合理;而那天价药,把利润都送给了渠道商,非常的畸形。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花无缺与小鱼儿 (6-27 8:52,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7楼

(引用 何时不删号3:东京博物馆也不错音乐剧也是有的 传统日本戏剧要去京都大阪)日本的音乐剧做的还可以。传统戏剧感觉都是些小流派,兴趣不大,跟天朝的京剧不可同日而语。。。 [Blzrd (6-27 9:44,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8楼

别的不说。新加坡想做个检查都难只说下去看病要先去小诊所拿推荐信

朋友胃部不舒服。去三四次开些没用的药。吃了没啥好转
做检查只给做个哈气啥的

要想做个彻底的检查。胃镜啥的,三番五次不给你做。等着你拖着要么恶化,要么自愈。
当然不差钱自费的检查随便做。保险类的开个检查单难死了。
[DonnieMum (6-27 9:57,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9楼

(引用 笑傲2021:我估计你也没细想过。。台湾人均gdp接近3w美元,不比日本低多少了。 中国人均3w的时候,北上广深估计人均都超新加坡,人均逼近东京了。。)台湾过去繁荣,主要功劳在美国支援包括两岸对峙时期,以及后来的半导体制造的转移。
次要功劳在小蒋时期带领人民奋斗。
90年代末期以后就越来越平庸了。

中国大陆是一个整体,包括未来的港澳融合,北上广深单独拉出来只是理论计算,没有实际意义。人员流动都是互通的。
新加坡是单独国家,可以卡主ep,wp等等,或者必要时放开。跟北上广深差别还是很大。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andy99 (6-27 10:03,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00楼


<<始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