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 字节 阿里在这大规模扩展是个好的开始。相对基础,底层一些的硬件产品,这些容易发挥区域优势。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typhoonzj (11-14 18:51,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1楼
(引用 typhoonzj:腾讯 字节 阿里在这大规模扩展是个好的开始。相对基础,底层一些的硬件产品,这些容易发挥区域优势。)相对亚洲其他城市,新加坡还是算有吸引力的比较能吸引到各国IT人才,印度不用说,中国人才可能除了北上广之后可以考虑新加坡,东南亚人才也比较会选择新加坡。
现在新签证就是解决这些人才的安家落户问题。
硬件人才就比较难了,还是得看美国和部分日本,欧洲。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typhoonzj (11-14 18:56,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2楼
(引用 typhoonzj:腾讯 字节 阿里在这大规模扩展是个好的开始。相对基础,底层一些的硬件产品,这些容易发挥区域优势。)中资公司更加清楚人才的实用性和性价比同样一个技术人才,到了所谓第一世界国家,生活好了,奋斗动力就不足了。
科技创新是需要吃苦的。
同样一个没有本地学历的中国人,在新加坡奋斗几年拿到pr以后,也很少会有继续吃苦的动力。
而在沪深等地,有足够肯吃苦的人供应。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andy99 (11-14 18:58,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3楼
(引用 andy99:新加坡的环境只能搞基于互联网的纯软件的开发创新而任何基于实体产品(电子,材料,化学等等)的都不适合,也没有足够人才。
人工智能,也...)系统性全面人才是全栈工程师吗?本地还是有些课程培养类似人才的。
个人浅见,相比技术门槛,政治门槛更高。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周小渔 (11-14 18:58,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4楼
(引用 typhoonzj:相对亚洲其他城市,新加坡还是算有吸引力的比较能吸引到各国IT人才,印度不用说,中国人才可能除了北上广之后可以考虑新加坡,东南亚人才...)东亚东南亚南亚整个地区,没几个好的创业城市京沪深加上印度一些,新加坡排在之后理所当然。
日韩是自己的地盘,语言等问题比较特殊。
其实在某些技术行业,新加坡还不如台湾。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andy99 (11-14 19:02,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5楼
(引用 周小渔:系统性全面人才是全栈工程师吗?本地还是有些课程培养类似人才的。
个人浅见,相比技术门槛,政治门槛更高。)全栈这个说法还是软件领域的人工智能嘛,软件只是实现手段吧。
详细我也不太懂。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andy99 (11-14 19:03,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6楼
(引用 andy99:东亚东南亚南亚整个地区,没几个好的创业城市京沪深加上印度一些,新加坡排在之后理所当然。
日韩是自己的地盘,语言等问题比较特殊。
其...)台湾已经定位好了就是半导体制作 和手机电器组装依托老大们的订单, 没法独立搞出产业链。
其它的东西要么搞不好,要么搞起来就被干掉了,像以前HTC.
it方面的还是新加坡看好一点,除了中国巨头们,这里也有些shopee,lazada,carosel,grab之类的这些台湾完全没有。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typhoonzj (11-14 19:05,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7楼
(引用 typhoonzj:相对亚洲其他城市,新加坡还是算有吸引力的比较能吸引到各国IT人才,印度不用说,中国人才可能除了北上广之后可以考虑新加坡,东南亚人才...)安家落户?除了中国(某些一些城市的人还看不上)和印度,其他有几个创新人才好的地方的人愿意移民新加坡?
西方国家的那个层次的人才要的又不是移民身份,而是创业环境,包括政策,团队等等。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andy99 (11-14 19:05,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8楼
(引用 typhoonzj:台湾已经定位好了就是半导体制作 和手机电器组装依托老大们的订单, 没法独立搞出产业链。
其它的东西要么搞不好,要么搞起来就被干掉了...)台湾有没有本土ic设计公司?新加坡有嘛?
基于电子类(延伸出去包括汽车等行业的实体产业研发,台湾也能做一部分的)的台湾实力明显高于新加坡,不止是半导体制造。
至于it,我开始最上层楼就说了纯互联玩软件的新加坡你能搞一点。
但基本也是外资包括中资,而且在新加坡的团队显然谈不上主要的创新贡献。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andy99 (11-14 19:09,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9楼
(引用 andy99:安家落户?除了中国(某些一些城市的人还看不上)和印度,其他有几个创新人才好的地方的人愿意移民新加坡? 西方国家的那个层次的人才要的�...)中国和印度的it人才还不够吃?胃口还是不要太大吧还有马来西亚,东南亚人呢。中国人不说,很多印度人是实在搞不定家属和小孩上学的问题,最后走了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typhoonzj (11-14 19:12,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0楼
联发科的5G芯片了解一下也是排在先进水准行列的。
虽然当年是山寨手机的鼻祖,人家的ic设计也不是偷来的吧。而且现在也逐渐在中高端有一席之地了。
所以台湾可不只是电路板或者晶圆代工制造而已。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andy99 (11-14 19:13,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1楼
(引用 typhoonzj:中国和印度的it人才还不够吃?胃口还是不要太大吧还有马来西亚,东南亚人呢。中国人不说,很多印度人是实在搞不定家属和小孩上学的问题,...)说来说去还是it,就是纯互联网软件的就算这个行业,新加坡未开是否能够在中国一线城市和印度it先进城市当中扛得住还是个问号。
至于那些人才来新加坡嘛,政策力度不够啊,pr门槛高当然就吸引力不够了。
大致月薪5k到10k的是干活主力,要有政策保障。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andy99 (11-14 19:16,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2楼
(引用 andy99:台湾有没有本土ic设计公司?新加坡有嘛?
基于电子类(延伸出去包括汽车等行业的实体产业研发,台湾也能做一部分的)的台湾实力明显高于新�...)台湾就是绑在美国身上的干代工和组装的这方面给带出来到了顶尖,其他的都不太行,算是给阉割了吧。ic设计你要跟新加坡比,还真半斤八两吧。
至于汽车行业,我曾经就在,从没听说台湾还能在汽车电子业有什么过人之处,汽车电子器件第一是德国博世 大陆,日本电装, 美国的包圆的,中国大陆都不算差。下到ic,零件级别,又是欧洲 美国 日本,包的。没台湾啥事。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typhoonzj (11-14 19:18,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3楼
(引用 typhoonzj:台湾就是绑在美国身上的干代工和组装的这方面给带出来到了顶尖,其他的都不太行,算是给阉割了吧。ic设计你要跟新加坡比,还真半斤八两吧...)本土ic设计啊又不是向博通这样的外资。
汽车行业我只是举个例子而已,基于电子的课而已延伸到很多。
台湾的基于电子技术的优势确实是美国当初给的。
但新加坡在金融等其他行业发展起来之后,反而技术类创新包括电子行业就很一般了。
台湾确实还有两岸统一的风险,所以长期是不看好。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andy99 (11-14 19:22,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4楼
(引用 typhoonzj:台湾就是绑在美国身上的干代工和组装的这方面给带出来到了顶尖,其他的都不太行,算是给阉割了吧。ic设计你要跟新加坡比,还真半斤八两吧...)对了,参与汽车行业的台湾公司想到一个名气肯定无法跟欧美日那些比。
Liteon光宝科技,也做汽车零部件类的电子的。
所以别说没有。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andy99 (11-14 19:28,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5楼
(引用 andy99:说来说去还是it,就是纯互联网软件的就算这个行业,新加坡未开是否能够在中国一线城市和印度it先进城市当中扛得住还是个问号。 至于那些�...)别小看it 现在硅谷新晋巨头都是it的反而传统半导体巨头们的利润 待遇不如it巨头。半导体说到底是it的上游,做好了芯片给it行业用,不管是手机芯片,数据库芯片,通讯芯片,最后都集中在电脑 手机 服务器里,最后成了it服务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typhoonzj (11-14 19:28,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6楼
(引用 andy99:对了,参与汽车行业的台湾公司想到一个名气肯定无法跟欧美日那些比。
Liteon光宝科技,也做汽车零部件类的电子的。
所以别说没有。)不是说台湾不行 或者台湾搞不了你说的那些科技方面台湾确实还是比新加坡好一点。新加坡也不会去和它争那些行业。 是说台湾已经找准自己的定位了,美国把制造摆在一个如此依赖它,又不抢生意的的地区也相对放心。
之前张忠谋就是找准了定位,不和客户抢生意,不像日本韩国都有野心。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typhoonzj (11-14 19:32,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7楼
(引用 typhoonzj:别小看it 现在硅谷新晋巨头都是it的反而传统半导体巨头们的利润 待遇不如it巨头。半导体说到底是it的上游,做好了芯片给it行业用,不管是...)我没说小看it只是某些it门槛低而已。
高端it当然也不是新加坡能搞出来的吧。
美国这些年也虚了不少,毕竟it来钱快。
另外在半导体和所谓互联网中间也不是没有了。
实体产品涉及的行业太多了,消费电子,工业自动化,网络通信,安防监控,油气,汽车,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等等等。
其中涉及到的上游下游各个方面的技术,都可以技术创新。
数码化,it可以建立在上面各个行业之上。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andy99 (11-14 19:37,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8楼
(引用 andy99:我没说小看it只是某些it门槛低而已。
高端it当然也不是新加坡能搞出来的吧。
美国这些年也虚了不少,毕竟it来钱快。
另外在半导体和所谓...)这个得看看ic巨头公司的主要份额就知道了英特尔 AMD 英伟达 高通 博通 都跟it相关,你说的那些感觉欧洲日本ic做的多一些,感觉就是美国先把最大蛋糕切了。
汽车如果是传统的零配件,利润和发展空间都很有限,最近都是往智能驾驶,车联网,多媒体,摄像头这些IT含量高的功能上靠。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typhoonzj (11-14 19:46,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9楼
(引用 typhoonzj:这个得看看ic巨头公司的主要份额就知道了英特尔 AMD 英伟达 高通 博通 都跟it相关,你说的那些感觉欧洲日本ic做的多一些,感觉就是美国先...)英特尔 AMD 英伟达 高通 博通 都跟it相关,但他们核心竞争力在芯片设计真正it核心的,比如中国的bat,美国谷歌微软亚马逊等等。
他们虽然有些也做实体产品,但核心还是互联网平台上的东西。
Ibm就是最典型的从实体转it,从硬变软。
苹果从硬起家,软硬兼施,但主要竞争力和根本,还是硬的东西,没有硬的东西,苹果干不过美国其他it大鳄。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andy99 (11-14 19:51,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0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