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原创文学】【a stranger at home】中国市场
<<始页  [1]  末页>> 

【原创文学】【a stranger at home】中国市场

华文的价值,因为中国市场的崛起而提高,这些年来,许多人充满期待地迎接一个崭新的华文世纪的到来。一方面,华文的地位在这个岛国消沉多年,这个新趋势所带来的新希望的确是一剂强心针。另一方面,如果这个希望依靠的是“市场”,未免让人不得不有所保留。

“市场”是怎么运作的?最近就有几个有趣的例子。第一个就是莱佛士的“改名”。

今天的《联合早报》,洪艺菁的评论《“莱佛士”过时了?》中说:

你能够从“来福士”三个字,联想到新加坡历史吗?

本地的东南亚最大房地产开发商嘉德置地公司为了统一国际品牌,连同新加坡的“莱佛士城”也一并改名为“来福士城”,是要让人知道它同中国的“来福士广场”、“来福士中心”等都是血脉相承的亲兄弟。

改名本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随着历史语境的转变,因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权力的移动,什么名字都可以改变。岛国的名字本来也不叫新加坡啊。北方那个庞大的市场本来也不叫中国。

名字改变背后的推动力量,倒是值得玩味的。这个事件中,“莱佛士”作为一个国家的历史认同的标志,以及一个 Singapore Inc. 的商标,改名为“来福士”,其动机是要与中国市场里的名字取得统一。岛国人的反感,可能出自两个原因。第一,伤害到了岛国人的历史认同,让岛国人担心,后代子孙可能会以为这个现代新加坡的 founder 是来福士而不是莱佛士。第二,伤害到了岛国人的自豪感——我们的经济奇迹的注册商标,怎么可以乱改?那不是放弃了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品牌?

洪艺菁的评论中也提到这点:

“莱佛士”三个字在国际上响当当,以它命名的包括了著名学府、商业集团、医院、酒店等等。这三个字如今已经几乎等同于新加坡的优良品质保证。因此,一些机构即使跟它没什么历史渊源,也爱套上“莱佛士”三个字,以沾一份光。虽然莱佛士逝世已有两个世纪,但他的名字在现代社会的“重量”和“价值”却未减弱。

也许,多数的岛国人还是比较在乎这点,多于历史认同吧。也许,在中国市场的庞大力量之下,新加坡市场就像那个面对巨人 Goliath 的 David, 想要打败巨人?大概只有在圣经里才有可能。

第二个例子,是最近国家博物馆刚推出的华语导览视听器,把一些岛国使用多年的本地词汇,为了迎合中国游客的需要,而改为他们比较能够了解的说法。君伟的部落格里,就写了这个让他“有点生气”的事件。他说:

从外地移居新加坡的翻译员举例,说为了照顾来自中国、香港等华人地区的游客,因此决定把原来在本地翻译为“私会党”的 secret society 改为“秘密会党”,communist 不是“共产党”而是“马共”或“马共成员”。

嘿嘿,别说嘉德置地这个纯粹商业考量的机构可以为“中国市场”而更改历史人物的名字,也更改自己的历史。连“国家”博物馆(以前还称为“历史”博物馆呢!)也可以为“中国市场”而更改历史呢。

市场!市场!岛国的建国哲学就是建立在市场的原理上的啊。为了市场,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

[柯思仁 (10-17 22:0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楼

说得好。不知“莱佛士”这三个字的汉译是否征求了Raffles(大概是这么拼写的)的意见?他是否介意“佛”字?
依我看,“来福士”这个名字更好,更气派,更像人名。好一个大腹便便,心宽体胖的来福,士就免了罢。
况且历史改来改去,我们读过一些历史书的人自然不陌生。何必跟地产公司过不去?莫非详近略远的策略?

不过“岛国”也是不乏有志青年的。我问了几个5年级的学生之华文极差者曰:“汝们不学华文,将来何以跟国人作生意耶,当好好学之,哪怕不会读书写字,会说就可以”云云。
彼答曰:“噫,师之迂腐酸臭也!师不见彼上国天朝之人,各个削尖了脑袋学英文乎?”我曰:“嗯,言之有理。今天华文补习,到此为止。”诸生皆大欢喜,顶礼合十而去。
[materialist (10-18 7:3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楼

我觉得莱佛士好看得多。来福士很傻,像狗啊管家什么的。。[明月楼 (10-18 21:2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楼

(引用 明月楼:我觉得莱佛士好看得多。来福士很傻,像狗啊管家什么的。。)花仙子里有来福和阿咪还有娜娜小姐和波奇...[江南渔夫 (10-20 11:5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楼

(引用 materialist:说得好。不知“莱佛士”这三个字的汉译是否征求了Raffles(大概是这么拼写的)的意见?他是否介意“佛”字? 依我看,“来福士”这个名字...)昨天早报汪惠迪的文章讨论这个。大概是说在中国就用来福士,在本地从旧俗。[materialist (10-20 21:3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楼

(引用 江南渔夫:花仙子里有来福和阿咪还有娜娜小姐和波奇...)这么说来,“来福士”也算是有典故了。;p[materialist (10-21 19:4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楼


<<始页  [1]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