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桐音别馆】关于电影的风格 [抛个砖]
<<始页  [1]  末页>> 

【桐音别馆】关于电影的风格 [抛个砖]在电影这方面,我是外行,基本上喜恶全凭直觉。

各种片子多少也看了些,当然还远不足以写专业细致的影评,这里就大概说一下我做为门外汉的个人想法吧。

我自己是这样想,就是说电影是用来感觉超过用来看的。到底从什么角度更适合体会到电影所传达的美感,也许应该是见仁见智吧。


**
美国文化主导电影市场已经相当长时间了,很多片子也都拍得很好,不过红烧排骨吃多了,也会吃坏胃口的。

觉得美国式的叙述老是一幕赶着一幕,赶场似的。脑子里那根弦始终被拉着,紧张地关心着情节发展,感情却还来不及投入。场面精彩了,就是不够细腻。而且拍了这么多年,不免掉回自己的俗套里去。

**
相比之下,发觉欧洲的风格更教人回味。

平实朴素的叙事风格,常常让我走进故事里去。它安静,贴心,并且从容。没有被赶着牵着的感觉,可以平静地去思索,去体味。我喜欢欧洲人那种骨子里的浪漫,他们的幽默不夸张,完美地融合在生活的小细节里,常令人会心一笑。或者说,这样的电影更侧重感觉,而不是感官刺激。

**
日本的电影给我的感觉,正如它的民族文化一样,细致敏感得有些病态。它的美是奇异的,带着强烈的自我风格。镜头往往是非常细致,非常注重美感的。我甚至还有一个错觉,不管是他们的动画片,古装剧,还是现代片,背景似乎都流淌着樱花曲的旋律。正打算看黑泽明的几部大片,《梦》,《乱》,《七武士》,也许看完了再谈谈。

**
韩国片多少也看了几部,觉得他们的叙述出奇的慢。有人说韩片好象从一开始就很成熟。但这指的是作为商业片的成熟,作为艺术来讲,总觉得过分牵强。他们的镜头打得很亮,对比度很高,所有的物体甚至连花纹都清晰可辨,特别是人的皮肤也显得出奇的亮和白,不似人间所有。这一切都给我一种不真实甚至隔膜感。



越写越觉得自己所知实在太少,不过管窥蠡测,坐井观天罢了。由于看得太少,我给各类电影所下的评论,尚不能真正说服自己,只能称之为“推测”。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吧,我也学习学习。

P.S.
如果觉得抢了电影版的生意,一贴多投也没什么不行。不过最好标明哪边算原贴,哪边算转贴,免得重复打分。

个人想法。
[女萝 (2-26 11:5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楼

跟块砖头偶也彻底是外行,偶的谬论是,如果一部电影值得重看,那就是偶喜欢的电影。
以下是偶喜欢重看的外加简单评论。

1。<巴黎最后一班地铁>,88年看的,第一次觉得欧洲电影很有味道,并且一直想重新看过,却未能如愿。喜欢原因: 无可奉告。

2。<飘>,忘记何时看的,喜欢其男女主人公的世俗脱俗入世出世聪明愚蠢爱情背叛等的交织,尤其是斯嘉丽以绿窗帘做衣服的情节。其中的爱情场景,却没有印象。

3。<悲惨世界>,喜欢看的两个人物是冉阿让和追捕他的警长,都很有性格,很男人的样子。不过,偶象自己要做他们的话,会比他们都做的好和实际,不会是悲剧。

4。<刑场上的婚礼>,尽管偶并非共产主义的狂热分子,还是为其献身精神所感动,生死面前,才是光辉的焦点。

5。<罗马假日>,喜欢两个主人公的性格,前后的性格都很可爱。

6。<走出埃及>,喜欢摩西这个人物,他也曾犹豫困惑,很真实,偶在一个GOOD FRIDAY前夕看到此片,自此喜欢上的这部电影。

7。<STARWAR>,重拍第一部,有小孩子赛车的那一部,偶喜欢这孩子的精神,以及最后杰达师傅关于恐惧的评述,对偶影响巨大,小孩子因为担忧其母亲而心中存有恐惧,而恐惧会给他带来痛苦,邪恶势力则可以利用他的痛苦和恐惧引导小孩子走向邪恶。此片偶有收藏。

8。<MATRIX>,第一部,搞不清为什么喜欢,三个主要人物都很有特色,它使偶对于精神有特别的认识。不同于黑格尔的评述,不同于“符号论”,也不同于禅家的公案。

9。<阿甘正传>,虽没有收藏,却看过不只一次的小说,每次看都给偶的精神有不同的收获,感到温暖充实快乐与力量,为什么,偶不知道。

总而言之,偶通常不喜欢悲剧,尽管不回避,却不喜欢。尤其是越伟大的悲剧越是不喜欢,敬而远之。喜剧闹剧恐怖片也是消遣,只有在精神上能够给偶震撼和启迪并且是积极的影响的,偶才从心底倍加宠爱。

偶对于电影技巧,不太感兴趣,除非它不喧宾夺主。
[省思 (2-26 12:5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楼

旧砖一块~~~~我印象深刻的几个电影片段

<<上甘岭>>

战斗打响了,坑道口的一挺机枪封锁住了敌人的进攻方向,敌人的子弹,炮弹疯狂的打来。突然机枪手头一歪,倒在了一旁,一个战士马上接替了上来。不过一会儿刚接替上来的战士也倒下了,又一位战士接替了上来。镜头一转,坑道里,整整的一排战士等候在那里。轮到自己上去接替牺牲的战友时,他们的表情都是那样的平静,没有丝毫的犹豫。他们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他们只是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世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怎样的一支队伍。

<<英雄儿女>>

阵地上只剩下了王成一个人,弹药也差不多用尽了。王成的脸被硝烟熏成了黑色,但那双眼睛依然明亮。看着蜂拥而上的敌人,他的脸上只是露出了轻蔑的笑容。王成拿起了话筒,用生命中最后的机会激励自己的战友们:“亲爱的同志们,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王成抽出爆破筒,毫不犹豫的拉开了导火索,纵身扑向了敌人。三千里江山作证: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血战台儿庄>>

小日本的坦克轰隆隆的冲了上来,机枪喷吐着火舌。早以被炮火炸的千疮百孔的工事里还躺着一老一小两个国军士兵。年纪轻的那个看起来还只是个孩子,看着如同怪兽一般的日本坦克,他的脸上露出了惊恐的表情。年长的那个士兵饱经苍桑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嘿嘿”的笑了两声,对着那个孩子说:“别怕,看我的。”说完拿着两个手榴弹,爬出工事冲了上去。子弹打中了他,但他顽强的挣扎到了敌人坦克行进的路线上,就在坦克就要碾上他的那一刻,他拉开了导火索。后面一辆坦克推开了前面被炸坏的坦克,又扑了上来。年轻的士兵同样拿起了手榴弹,他的手在颤抖,但他的脚没有移动一步。坦克压过他头顶的时候,手榴弹爆炸了。小日本的坦克冒出了一阵火光,一头栽进了战壕。


<<莫斯科保卫战>>

红军的反攻成功了,克里米亚城解放了。朱可夫带着他的军长们大步行走在布满瓦砾的街道上,他们身后的部队仍然是雄纠纠,气昂昂的,开战初惨重的损失并没有消磨掉这支部队的斗志。朱可夫大将五短身材,长的也并不太好看,但这时的他看起来是那样的高大。他脸上坚毅不屈的表情向世人表明,红军终究会战胜德国法西斯。

莫斯科城下,冰天雪地中,古德里安的坦克集团军猛扑了上来。这时苏联红旗合唱团的艺术家们来到了集团军指挥所,为前线的战士们演出。罗夫索夫否决了他们去最前沿的要求,于是他们便对着电话筒唱出了那首著名的歌曲: <<神圣的战争>>,雄壮的歌声通过电话线,传到了前方的每一个阵地,激励着每一个英勇的莫斯科保卫者。“炮兵连---急速射---放!”,枪声,炮声,风声,激昂的乐曲汇成了一首壮丽的交响乐,回荡在俄罗斯茫茫的雪原上。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

敌后潜伏了十年的施季里茨即将前往西班牙执行任务。考虑到任务的危险性,上级决定安排他与妻子见一次面。于是在一家小小的咖啡馆里,施季里茨终于见到了分别了近十年的妻子。但是为了避免暴露身份,他们只能装成是陌生人,坐在相隔很远的座位上,眼神成为了他们唯一的交流工具。整整十几分钟里,他们就只是默默的望着对方,用眼神倾诉这么多年来的思念之情!带他妻子来的特工几番不忍,但终于还是在规定时间结束了这次见面。敌后工作坚苦卓绝,但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施季里茨还要再潜伏十年。


<< Rock>>

倾盆大雨中,将军走到了妻子的墓前。站在妻子灵前,他喃喃的说:“亲爱的,你知道,有些事情你活着时我不能作。。。”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了下来,也许其中搀杂着泪水。他掏出了荣誉勋章,再摘下了手上的戒指,把它们都放在了幕碑上。他弯下了腰,最后吻了吻妻子的幕碑,便转身头也不回的大步离去。他很清楚,接下去要作的事情,一旦开始,就没有回头。

<<Brave Heart>>

对面是英格兰的大军,装备精良,旗帜鲜明,特别是那六百重装骑兵,他们手里的长矛足以粉碎一切阻挡他们的人。华莱士回头看了看他那些可怜的苏格兰老乡,他们几乎全是农民,刚丢下地里的活来到战场。他们衣着褴褛,手里拿着些破旧的兵器或是农具,乱糟糟的站在一起。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他们都不会是英格兰大军的对手。然后华莱士他们并没有退缩,恰恰相反,他们转过了身去,背对着英格兰的军队,突然掀起了自己的短裙。于是英格兰的统帅看到了一片白花花扭动着的屁股。他很奇怪为什么这些苏格兰乡巴佬敢于这样羞辱英格兰的军队,难道他们不知道两百年来没人能打赢重装骑兵么?是的,华莱士不怕,他的同胞也不害怕。对自由的渴望激起了他们心中无限的勇气,傲慢的英格兰人很快就要为他们百年来的罪行付出昂贵的代价了。
[西蜀霸王 (2-26 14:0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楼

(引用 西蜀霸王:旧砖一块~~~~我印象深刻的几个电影片段 战斗打响了,坑道口的一挺机枪封锁住了敌人的进攻方向,敌人的子弹,炮弹疯狂的打来。突然机枪...)好,大家盖房子哈.*@^ ; ^@^ ; ^@*

[女萝 (2-26 16:0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楼

(引用 省思:跟块砖头偶也彻底是外行,偶的谬论是,如果一部电影值得重看,那就是偶喜欢的电影。 以下是偶喜欢重看的外加简单评论。 1。,88年看的,...)同意关于重看的说法.It applies to books, musics as well.
[女萝 (2-26 16:2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楼

(引用 女萝:好,大家盖房子哈.*@^ ; ^@^ ; ^@* )不管新砖旧砖.....&&&.就是好砖..[女萝 (2-26 16:2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楼

(引用 女萝:同意关于重看的说法.It applies to books, musics as well. )and human being[省思 (2-26 16:3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楼

(引用 西蜀霸王:旧砖一块~~~~我印象深刻的几个电影片段 战斗打响了,坑道口的一挺机枪封锁住了敌人的进攻方向,敌人的子弹,炮弹疯狂的打来。突然机枪...)战争片。。估计我不回复这里就没有人回复了。。。很喜欢战争片和以战争为背景的影片,人被逼入绝境之后,对于善与恶、生与死、民族与个人、荣誉与耻辱、忠诚与背叛的抉择,是如此的触目惊心。

《辛德勒名单》:纳粹的冲锋枪伴着古典钢琴乐响起,鲜血涌出,狼藉一片;被血洗后的犹太人居住区,到处是残砖断瓦和死人的尸骨,在黑白和灰色的背景下,两个小女孩走在废墟里,一个鲜红,一个淡绿;犹他女人被送去洗浴,以为喷头里喷出的是致命毒气,惊恐万分的等待末日来临。在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里,导演对故事的把握还是相当游刃有余,比如辛德勒对女打字员的面试,片末工人辛勤劳作,却不曾造出一发合格的炮弹,这些场面都令人在沉重之余会心一笑


《美丽人生》:这个故事的虚构性太强,显得不够真实,但在认同这种虚构的前提下来观看这部影片,还是有触动人心的地方。孩子听人说有些难友被杀死烧掉后做成了工具,父亲好像听到了天底下最可笑的事情,反问儿子,这怎么可能难道你的上铺被做成了罐头?孩子被父亲说服了,可是一点也不可笑的事实是,这并非虚构。

《LOTR: Return of the king》:最惊心动魄的一幕:Godor国王的次子,率领麾下两百骑兵,一字排开向魔兵冲去,慢镜头处理下,他们的脸上,是愤懑之余的坚定,绝望之后的勇气。小矮人(实则是Annie Lennox)的歌声,澄净而忧伤,柔和而坚韧,抚慰着勇士的灵魂,为他们送行。。。


国产片里,对《血战台儿庄》和《屠城血证》印象比较深刻,不过是很早以前看的.
[子非鱼 (2-27 11:3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楼

(引用 子非鱼:战争片。。估计我不回复这里就没有人回复了。。。很喜欢战争片和以战争为背景的影片,人被逼入绝境之后,对于善与恶、生与死、民族与个人...)战争很枯燥单调的拍成电影就艺术化了,偶觉得真正的爱好者还是应该少受其影响。浪漫和英雄不属于战争的。尽管偶跟你一样在看战争题材的影片时经常被震撼。

偶很喜欢看战争史,但这很枯燥和单调,从大的战略战役的制定到地形装备人员后勤的管理,偶个人觉得二战其间很多经典战役值得研究。中途岛海战、北非战事、D日登陆战、斯大林格勒战等资料都比较详实。

个人最喜欢的是中途岛海战,波澜壮阔,根本扭转了太平洋的战局。并且个人认为,美军的胜利有很多程度是运气好,日本方面的组织真的也是不错的,可惜,天不助它。




[省思 (2-27 12:0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楼

(引用 省思:跟块砖头偶也彻底是外行,偶的谬论是,如果一部电影值得重看,那就是偶喜欢的电影。 以下是偶喜欢重看的外加简单评论。 1。,88年看的,...)电影海报欣赏






只少了<走出埃及>,可惜
[省思 (2-27 16:5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0楼

(引用 省思:电影海报欣赏 ...)roman holiday(如果无法看到上面的)[省思 (2-27 17:0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1楼

(引用 省思:roman holiday(如果无法看到上面的) ...)罗马假日...公主坐在床上,将双臂伸向天花板时,那充满憧憬的眼神,是让我最难以忘怀的.

这大约就是女人的孩子气.比孩子和女人都美丽,所以极其可爱.

我从未见过一双眼睛,有奥黛丽的那么美.有人这样说.
[女萝 (2-27 17:2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楼

(引用 省思:战争很枯燥单调的拍成电影就艺术化了,偶觉得真正的爱好者还是应该少受其影响。浪漫和英雄不属于战争的。尽管偶跟你一样在看战争题材的影...)实际上偶一直都很怀疑,那些战争爱情片...

爱情的拥有者们,未必都能这么幸福地活到最后吧,未必都能常常跟相爱的人联系吧.

倒是有很多新的爱情在战争中滋生.但这些的真实性令人怀疑.面对着死亡的将官士兵们,对女人抱的难道不是及时行乐的态度么
[女萝 (2-27 17:2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楼

(引用 女萝:罗马假日...公主坐在床上,将双臂伸向天花板时,那充满憧憬的眼神,是让我最难以忘怀的. 这大约就是女人的孩子气.比孩子和女人都美丽,所以�...)4咩?偶给你个傻呵呵的赫本[省思 (2-27 17:2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楼

(引用 女萝:罗马假日...公主坐在床上,将双臂伸向天花板时,那充满憧憬的眼神,是让我最难以忘怀的. 这大约就是女人的孩子气.比孩子和女人都美丽,所以�...)天下有罗马,却没有那样的假日(Z)天下有罗马,却没有那样的假日
                     四号楼

美妙年华的公主,短暂逃出皇室的藩篱,在街头喧闹的阳光下放肆真性情,贪婪地享受作为平民的自由,做一回真女孩。这就是尽人皆知的电影《罗马假日》。
奥黛丽-赫本在1993年就已经作古了,天使回到了天堂,从此人世上就再也没有了安妮公主那瞬间乍现的率真和天然。这个世上缺了一种元素。爱赫本的人,甚至认为这种元素就是活着的唯一依据。
我们是为爱而生的,如果爱得偏狭、爱得固执,爱得只识得一种情趣,那爱就变得艰难。正如活着就必须圆滑一样,爱,也要见风使舵、顺水推舟,否则要我们怎么活下去呢?赫本肯定是走了,在某片云朵上面,用蹙起的眉头看着我们把爱摆在唇齿间,看着我们一次次为了照顾其他东西把爱放在一边,看着我们把爱玩成了竞技,看着纸上的爱那么多、心灵的爱那么少,看着我们用钱币购买很多东西,包括爱。是啊,我们要活得象样,我们要HOUSE那样的房,要BMW那样的车,要Sophie Marceau那样的女人,甚至要马尔代夫海景房的清晨,要塞纳河边咖啡馆的黄昏,即使我们暂时还不能拥有游轮和小岛,我们靠以上这些武装起来时,就已经感到自己也可以去追求赫本了。
于是我们就出现在罗马的街头了,黑白的罗马,五十年代的罗马。我们口袋里的银子感觉可以买下罗马的半条街,我们目的明确:找到安妮,摆平她;我们狂妄至极。我们不会象电影里的那个老跟人借钱的穷记者那样捉襟见肘,我们会把安妮直接领到斗兽场门口,脑袋一摆,问她要不要这处房子,我们还会把那位理发师包下来,把那场舞会也包下来,我们甚至会买通警察局长好好看护场子。跳舞的时候我们会毫不惭愧的说:安妮,我家里还有一老大,你不介意吧?没聊几句我们又大方的说:亚运村那边刚来一批新车,我看白色的广本挺适合你的。我们清楚地记得她的生日,并且打死也忘不了在2月14日向她献花,还会在圣诞节来临前预定好一间KTV,我们最得意的事是她把我们信用卡的密码记在手机上,因为那是我们最乐意拿出来的东西。我们自认为最能打动她的一句话是:你看,我今天那份2000万的合同都没签,专门过来陪你的。
赫本的形象典型极了,俏皮的刘海,美妙的下巴,灵动的眼神,轻盈的小骨架,永远的平底鞋,紧束的腰身,飘逸的裙摆。在北电和中戏的校园里,不难见到这样的女孩。不难见到这样的女孩,优雅地钻进一部硕大的轿车,6缸的马达只一轰就已经从你五十年代的眼界里绝尘而去。
这个女孩,是去罗马了吗?
这是一个狂妄的年代,狂妄到靠卖路游器和芯片发家的人要运用商业智慧得到一个著名女人的芳心,狂妄到一个学舞蹈的女孩要运用肢体语言赢得二环边一处楼盘,而这一切,都是在爱情的名义下进行的。在爱情的名义下进行的交易跟在友情的名义下进行的生意没有任何的不同,不,可能有场地的不同:后者在桌上,前者一般在另一样家具上。
将爱变成为交易是滥情的结果,而滥情会使我们丧失爱的能力。伴随我们泡妞指数的增高,我们爱的通路就象被高血脂阻塞了的血管,硬化,脆弱。在面对如安妮般率真的目光时,我们的情感通路时常阻塞,而支配智力和情欲的神经却如拆除了收费站的五环路一般畅通,于是我们行动了,于是我们偏离了,于是我们再次增高了泡妞指数,于是我们患上了“情爱高血脂”。我们再也不会爱谁了,我们得到一件刀枪不入、水火难侵的“铁布衫”。拥有金刚之体的我们,优游在任何情色游戏中间,毫发难损。
想去罗马过一个假日吗?我这里随时有一张机票。
赫本更象一位旧时的恋人。那时的我们还穿着灯心绒的猎装和水洗布的裤子,那时的我们还留着掩盖双耳的长发,那时我们喜欢甩一甩头,把落在额前的发绺摆向右边,喜欢没事把手插在裤袋里,喜欢遇见空瘪的易拉罐就一脚踢开。那时侯赫本离我们不远,可能在马路那边,可能在走廊那端,可能在同学家隔壁单元,可能在遇到红灯时跟你一同单脚着地的一个青年的身后。简单的衣着,干净的头脸,明媚的神情,可能没有束腰的长裙,没有精致的的平底鞋,但你能说那就不是赫本吗?在一个宿醉醒来的清晨,呆坐在床上的我们,痴望着楼下依然烛照的路灯,偶尔会有一个赫本象一枚柔软的手指在心头一扎,就再也难以睡去。你在吗?你在哪儿?我怎么会在这里呢?面对楼下这个正在预热、即将准时轰鸣起来的城市,我们恍若置身梦幻。梦幻中,我们格外渴求那种失去的元素,正如我们在宿醉后渴望喝水。
[青锋 (2-27 19:2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楼

(引用 青锋:天下有罗马,却没有那样的假日(Z)天下有罗马,却没有那样的假日                      四号楼 美妙年华的公主,短...)呵呵,又一个天才少年偶也喜欢scatlett Johansson。但偶可比她大多了,呵呵。小弟弟,你的旧日影评虽然有点稚气,但是能看出思路开阔、可圈可点,甚至有的文章读之感觉才气横溢、青锋尽现,偶希望能有机会多看到你的各种观点,对电影的也对其他的。望小弟弟畅所欲言。另,这个馆子里藏龙卧虎,尤其是女孩子,小弟弟以后也可多与她们切磋。若青锋之锐气得到这里的锻炼,也许会有点变化吧。

BTW,政治并非都那么黑暗地,没有光明的政治哪里来的黑暗一说:)



[省思 (2-27 21:2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6楼

电影的风格取决于导演的风格,导演的风格与他(她)的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相关导演的风格基本上还是看导演自己的生活趣味与本身所散发的哲学气质。你说的大部分挺贴切的。现在的韩国片总体上不慢,他们在节奏的控制上已经非常好莱坞了。

现代电影艺术本身有一点是共通的--今天早上无意间听到了对谢飞的访谈,太好了,他说的,也正是我想说的。--对生活的真诚,对个人理念的坚持。电影是一扇窗户,观众透过它去观察世界。每个人的生活视野都是有限的,如果一个导演能够用他的慧眼展现出生活的某一段时间某一个角落某一些人群,只要他的描述是真诚的,并且让观众感受到那份真诚,那么他一定会很受欢迎,在电影艺术上。

所以很多大导演都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他们必先笃信某种信仰,观众才会感受到真诚。

所谓文质分野,这里一样适用:)
[Qingger (2-28 0:4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7楼

(引用 省思:战争很枯燥单调的拍成电影就艺术化了,偶觉得真正的爱好者还是应该少受其影响。浪漫和英雄不属于战争的。尽管偶跟你一样在看战争题材的影...)不可能有天助他它不具备被天助的条件。 [水彩 (2-28 15:4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8楼

(引用 省思:战争很枯燥单调的拍成电影就艺术化了,偶觉得真正的爱好者还是应该少受其影响。浪漫和英雄不属于战争的。尽管偶跟你一样在看战争题材的影...)观看战争电影的两个角度一是站在战略高度,从领袖、政治家、军事家的角度去运筹帷幄、纵横天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小人物的观众一定是心中暗爽;二是从普通人的角度,在战火纷飞中体验人性的壮美和黑暗;虽然斯大林说死一个人是谋杀案,死一百万人就只是一个统计数据,我们这些普通人没有他那么伟大。何况,电影,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是对人生的艺术再现和升华,如果是生活的百分之百的重现,观众又何必要买电影票入场呢[子非鱼 (2-28 23:1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9楼


<<始页  [1]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