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原创文学】论《庖丁解牛》之养生道----中国哲学史作业
<<始页  [1]  末页>> 

【原创文学】论《庖丁解牛》之养生道----中国哲学史作业《庖丁解牛》之养生道

《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养生主》是庄子内七的第三篇,顾名思义,谈的是庄子本身对养生之道的看法与养生的要领。庄子善于在散文里加上故事或寓言,以当中人物的连贯动作、生动表情、想法以及对话作为隐喻,来讲解他想表达的哲理。而《庖丁解牛》就是用来表达养生之道的。然而,庄子如何利用此寓言来说明他的养生之道呢?为此,本人将“解剖”《庖丁解牛》的原文及进行分析,以了解养生的方法和道理,及做出适当的臆测。

首先,我们得先了解庖丁如何在解牛的劳动中体验到养生之道。他将本身悟道的过程分成三个阶段来解说。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他先提到他自己的喜好是“道”,并且认为以对“道”的领悟来分解牛,其进步的空间是远远超过技术的。对他来说,技巧是其次的,道才是首要的。开始解牛的时候,庖丁称自己“所见无非全牛者”。这是说他见到的整头牛,并有无从下手之感。三年之后,他的技巧因熟能生巧而有所进展。他说“未尝见全牛也”,指自己似乎没有见过整头的牛。在他眼里看到的只有他分割的那一部分,意即他是根据牛体各部分的天然结构来解牛。最后,他已经能“神遇而不以目视”,凭着自己的心领神会去接触牛、解牛,不必再用眼睛去观察才下手。眼睛的官能会停下来,但精神或思想会持续不停地运行。这时,庖丁在解牛时已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
对庖丁而言,每解牛一次,都是对道的一番体验。他的感受,并非得之于一朝一夕,而是长期体验的结果。从他自述的三个阶段里,他从“见全牛”到“未尝见全牛”,再转化成“神遇而不以目视”。神遇是庄子哲学里领悟事物道理的一种特殊的、高层次的方式。庖丁先彻底地了解牛体的结构,然后顺其自然,轻松地完成工作。本文接下来将讲述庖丁在这过程中,所体验的养生之道。

何谓养生之道?照庄子的说法,人能够按着自己来活,就是“道”了。而《庖丁解牛》一文中,人只要能够顺理而行,就是养生之道。有此一说,皆因《庖丁解牛》里提及: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这句话说明庖丁解牛的方法。他依照牛天然的生理结构,从筋骨之间较大的空隙削入,顺势把刀引入骨节间的洞穴,顺着其本来的样子去解剖。他从不尝试去砍割经络相连或胫骨连接的地方,更加不会鲁莽地去砍那些大骨。庖丁不会去砍那些不容易分割的地方。反之,他依照自己的经验及对牛体的了解,游刃于牛体各结构之间的空间。不反其道,却随之天然样子而行,这已包含了养生的妙理。这也就是其中的“依乎天理”以及“因其固然”的含义。

本人认为,庄子要表扬的养生之道是,人应该作回人本身的样子,不要虚假,不要任何的束缚,纯粹跟随自己的本意而行。人不应该杞人忧天或自寻烦恼,让一切顺其自然,跟随其轨道安然地走下去。即使处于困境之中也笃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原理,处之泰然而不加以担忧。由此一来,没有了多余的烦恼,没有令人劳力伤神的俗尘凡事,人就能保持心平气和,甚至心旷神怡,这就达到了养生的目的。

也如庄子在这寓言前提到的: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句话说的是人的“气”如顺着体内天然的督脉循虚而行,就可以保得身体的健康,全其生道,可以孝养父母,还可以摄卫生灵而尽其天命。这其实也是《养生主》里最重要的一句话,说明人要顺天理而行。

除此,《庖丁解牛》里提到的“以无厚入有间”也是另一方式的养生之道。让我们看看原文:

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在这里,庖丁正进一步地说明他的刀能保持锐利的缘故。据他的解释,牛的骨节乃至各个组合部位之间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几乎没有什么厚度。“以无厚入有间”,意指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而庖丁就能恢恢然地、宽绰地游刃于牛体之间,而且还有余地呢!这样一来,庖丁的刀才会用了十九年却依旧如新。

养生的秘诀,就在于不要用自身的“刀”去“折”生活中的“技经肯綮”或“况大軱”,也就是说我们不要背天理而行,反之要以我们拥有的“无厚”去寻找生活中的“有间”,在这些缝隙中寻找我们能够悠然生存的空间。如果我们“硬碰硬”,徒让自己损智伤神,就像其他厨工的刀般被磨损而不得长命。这就不符合生的原则了。因此, “以无厚入有间”是庖丁解牛技巧的妙绝,也是庄子利用解牛的方法来说明的养生之道。

提到“刀”,本人对此有另一新颖看法。本人认为,在《庖丁解牛》一文中,“刀”也可以寓意为人的“生命”。这一点,本人将根据以下这一段节选作进一步的解释。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良庖,也就是一般好的厨工,一年换一次刀,因为他们是用刀割肉;而族庖就是在厨房里当杂的厨工,他们每个月就得换刀,这是因为他们用刀来砍骨头。而庖丁用的刀已经用了十九年,所解的牛已有数千头,但刀刃却好像刚刚新磨般。这全是因为庖丁在解牛时游空涉虚而不损锋刃,所以他的刀能够保持簇新锐利。这就是庖丁的“游刃法”与良庖的“割刀法”及族庖的“折刀法”的不同之处。

庖丁以其他厨工换刀的期限,来区别出自己在用刀方式上与他们的异同。正如人的生命的期限,也会因为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而有长短区别。像族庖的人就是不懂得养生的人,他们背天理而行,使他们的刀(生命)就更快磨耗及损坏,违反了养生的道理。用刀砍大骨,谕示“族庖之人”强迫自己做令自己为难或办不到的事,导致自己消耗体力,费神去忧虑及烦恼,这样一来,生命的“期限”自会减少,族庖之人不能够保生而尽年。相比之下,像良庖的人就比族庖之人好得多了。

他们晓得不让自己太过劳碌,明白“刀是用来割肉而不是砍大骨”的道理。因此,他们的刀(生命)较少被消损,能用的期限也就相对地长了一些。然而,最懂得用刀的人,既是最懂得养生的人,还是故事里的主人翁——庖丁。他的“游刃法”符合了庄子之“依乎天理”与“因其固然”养生的要领。如上面所述,“以无厚入有间”就是一种让自己悠然生存,活得闲适自得的方法。“刀”不被磨损而的长命,人命亦如此。有鉴于此,本人认为庖丁的“刀”,在某一程度上,也指人的“生命”。

另外,庖丁一文中也有提到,遇到困难时,应该采取的措施。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己解,如土委地。

每当庖丁遇上筋腱、骨节聚结交错的地方,都会觉得有难以下刀、不易对付的地方。这时候,他就会格外谨慎不敢大意,视力为之集中,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这里说明了人在遇到困难时,就该有怵惕郑重的态度,一切行动都为之缓慢小心,心思集中,这样能使自己平安渡过难关。困难就如牛体般謋然地解开来,像泥土般被丢置于在地上。这也可以说成生命里的劫数。只要学习庖丁处理“难为之处”的态度,我们就能渡过劫数,维持生命,而得长生。

还有一样值得我们向庖丁学习的是其对生活积极的态度。他保持着快乐的心情,在自己的工作上寻找乐趣及领悟养生之道,并且自我肯定。这几个特点,我们能在故事的开端及结尾两端节选里的字里行间看出端倪。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马砉)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前文为故事的开端,形容庖丁解牛时的动作及情形。庖丁分解牛体时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着的地方,脚踩着的地方,膝盖抵着的地方,都发出砉砉(哗哗之声)的声响。当他进刀分割的时候,又会发出“(马砉)然”的声响。他宰牛时的一举一动,自然而熟练,甚至可说是以一种闲情逸致的心态在进行工作。“桑林”为殷汤之乐曲名,“经首”是尧时咸池的乐章中的一章。庖丁解牛的动作不但符合了桑林舞蹈的节奏,而当中富有节奏性的声乐形成一种美妙的音乐旋律,被形容为经首乐曲的乐律。由此以来,我们幻象里的人物再也不是满身血污、辛苦工作的庖丁,而是在欢悦地“载歌载舞”的庖丁!宰牛变成了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在庄子笔下,庖丁完全不以其工作为苦,反以为乐。除了养生之道,他在当中也获得了喜悦。从另一角度来看,保持心境愉快,未尝不是养生的另一妙方。

后文形容的是大功告成后,庖丁满足的模样。当牛被分解完毕之后,庖丁就提刀而立,地看看四周,为自己的“业绩” 踌躇满志。他是多么的得意与满足,看上去像是在接受四周别人的赞赏,其实也是在自我赞赏!他在解牛的活动中不但悟了道,而且还得到了自我肯定。本人认为,自我肯定是一种生命里的推动力,让我们自信地面对每一天,并期待每一天的来临,也企盼着有过不完的“明天”以得到更多的肯定与喜悦。生命力会因此随之增强。这,岂不是养生的“另一道”吗?

综观上 观,庄子成功地把“解牛”与“养生”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结合于道的轨迹中。他巧妙地运用《庖丁解牛》这个寓言,具体地向读者说明了养生的妙理。其中最主要的养生之道,是我们必须“依乎天理”。这个道理在文中或明示、或隐示地不断出现,可见其重要性。而本文后面所提的“无厚入有间”的“游刃法”,其实是在暗喻顺理而行以及不要违反自然来达到养生的目的,这也符合了“依乎天理”的哲理。另外,本人认为庖丁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在工作寻求乐趣与自我肯定),也是另一方式的养生之道。总而言之,只要我们不违反天理,让一切顺其自然,并且生活得闲然愉快,这样就能尽天年!

参考书目:
1.(清)郭庆藩:《庄子集释》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7)
[吐血 (4-5 10:3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楼

写得不好,请见谅。多多指教。听说《庖丁解牛》是中国高中学生的课文之一。
凭良心说,这次写的不是很好。这一篇,还是被老师打回来重做的作业。

里边有很多个人意见,如果不符合你的胃口,我很抱歉。
老师说过,只要你说是你想的,别人就不可以反对你,只可以不赞同你。哈哈!

当然,我的想法是比一般人naive了一些,奇怪了一些。。。。

由于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让我重做,无论内容或文字都不够简练。。。请多多包涵。
谢了。
[吐血 (4-5 10:3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楼

看来最近流行贴作业了<庖丁解牛>,不记得究竟是初三还是高一的文章了,印象中应该是初三的吧
记得当时上完了课以后老师还让我们写一篇读后感

呵呵
感觉那个时候写的就是你这样的
不过没有你这么长,也没有这么多的引用
但是内容都差不多
因为当时的辅导教材上,把那篇文章的主题和深层涵义基本都已经说完了
大家只要加上几句自己的想法,还有一些什么联想的啦就可以了

这篇本身嘛,过得去了
[skysun (4-5 11:0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楼

也就是生命在于静止不要去超劳过度
以至吐血,那就不对啦
[武昌鱼 (4-5 11:0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楼

(引用 武昌鱼:也就是生命在于静止不要去超劳过度 以至吐血,那就不对啦)写作业也是养生之道....能够自我肯定,如能得他人肯定,就能保持心境愉快。得长生也。

血吐得还不多,多谢关心。
[吐血 (4-5 15:4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楼


<<始页  [1]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