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责任解释一下去年,新加坡各本地论坛曾经有过激烈讨论
有些人买了车,一年跑2w公里;而有些人买了车,一年只跑7k公里。
有些人天天开车去downtown,而有些人只是周末才去
但他们的买车的价格一样,但对新加坡交通造成的负荷却大大不同
为什么会有coe,就是为了控制交通的负荷
为何不降低买车的成本,而根据车辆实际的使用消耗量来决定用车成本?
而这次的大改进,正是超这个方向行进的
虽然不认同你的观点 但还是感谢你的解释
ERP的初衷是分流,COE是控制路上车的数量,买了车不开的还是少数,在城里住开得少的和在郊区住开得少的性质也不同,你能说在城里住每天开车20分钟对交通造成的负担比在郊区住开40分钟的少么? 再如按照里程收费,那就不是买车,而是大家都向新加坡政府租车了。车虽然是消耗品但还是属于财产,细想而来政府是不会贸然作出这种大不韪的改动。
用卫星等于是一劳永逸, 再也不用考虑哪里建闸门或者和千方百计避开闸门的车主斗智斗勇。用了卫星,COE和ERP继续收着,政府这种买卖不会亏本。
用卫星等于是一劳永逸, 再也不用考虑哪里建闸门或者和千方百计避开闸门的车主斗智斗勇。用了卫星,COE和ERP继续收着,政府这种买卖不会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