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黄疸是华人小孩必过的有惊无险的一关。
一般说的黄疸分病理性和生理性(含母乳性)。
按黄疸值简单来说,分水岭是13mg / dl, 另一个单位下是
220 umol / L. 也有用15 Mg/cl (255)的。
并不能单纯看某一天的数值,变化状况更重要。
出生3-5天会飙到顶峰 (孕期承担重要作用的胆红素随着小孩肺的工作而逐渐多余和负担)
一般7-10天后会逐步消退和平稳。
两周以内控制到10以内(170),且无反弹迹象,就绝对安全了。新生儿消化系统趋于相对成熟。
尽量控制峰值在20以内(340),25-30就相对比较危险(425以上)
绝对值不是最关键。
比如出生3天测为20,一般还是建议蓝光治疗的,毕竟有上升预期。
一般2天控制到10以内,之后14天左右复查,12.9以内就可放心。(蓝光之后一定会回升一些不用担心)
所谓的母乳性黄疸,不用担心,只要前期多吃多排(酌量补充配方奶),2周后没多大事的,看着黄但胆红素的残余是无法再伤害宝宝的(大脑等)
(more...)
所以哪怕看着黄
母乳也可以继续放心喂下去。
一般母乳性黄疸可能持续1到4个月。
至今无证据表明母乳性黄疸对小孩有损害(有的例子都证明是其它伤害源同母乳无关)
所以因为这个停母乳是无益的。
另外,越来越多医生不再大力推荐照日光。
比如新加坡紫外线还是蛮强的,哪怕选个早上或傍晚,照个半小时左右,收益未必大于其副作用的。
还是那句话,多吃多排,母乳不够配方来凑。
希望抓机码的字能帮大家科普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