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父母如何做,孩子才健康>这本书里看的的.是一位儿科医生写的书.希望对你的宝宝有效.我女儿生病的时候我也很难过,看了那本书后才开始记录每次生病的时间,吃药情况,药的名称,是否有效等等.
下面是书里的部分内容:
========================
最爱孩子的家人可能是孩子生病的感染源
对一些反复感染的孩子,在就诊时,我多次提醒这些患儿的家长注意:家里是否有人鼻子不好,嗓子不好?但我得到的大多数答案都是否定的。很多家长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问题,特别是爷爷奶奶接受不了是他们感染了孩子的事实,他们觉得自己那么爱孩子,怎么会给孩子带来问题?
很多老人有慢性气管炎,而且反复发作。这时候,老人的气管就是耐药细菌的培养基地。当老人咳嗽得很厉害,吐黄痰或浓痰的时候,就说明老人的体内已经复制和培养了大批细菌。如果老人和孩子一起生活,细菌随同痰液扩散出来,就会感染孩子。有些老人不跟孩子生活在一起,但孩子去看望老人的时候也会被感染。如果家里有这样的老人,要及时带他们去医院治疗,同时让孩子多喝水,经常给孩子冲洗鼻子,避免孩子被感染。
有些父母的鼻子不好,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鼻子经常堵,睡觉打呼噜。这些父母很容易忽略自己的疾病,因为他们已经习以为常,根本感觉不到自己的鼻子有问题。如果早上起来反复清嗓子,说明患了慢性咽炎。慢性咽炎是因为鼻炎、鼻窦炎导致鼻涕流进嗓子造成的,治好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就会好转。另外,如果父母感觉口腔经常发干发黏,早上起床后嘴里有异味,这也是鼻炎、咽炎的表现,要及时治疗。否则,就很容易感染孩子。
慢性鼻炎还有以下典型症状:一是容易出现睡眠障碍,要么失眠、要么多梦;二是脾气不好,经常发火、抱怨,对人对事比较苛刻;三是肠胃不好,要么便秘,要么腹泻,要么经常肚子疼。孩子被感染的特征是家人吐黄痰、流黄鼻涕、鼻子堵、清嗓子、口臭。
为了孩子的健康,家人要先控制慢性炎症,这些炎症常年不愈,鼻子里的细菌就成了久经考验的杀手,有了耐药性。孩子生病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如果您先清除了家里的感染源,虽然不能保证孩子从此以后就不生病,但会明显较少孩子生病的次数。
孩子反复生病可能是过敏体质惹的祸
感冒发烧,是孩子的常见病。正常体质的孩子一年感冒发烧的次数一般不超过5次。孩子频繁感冒发烧,除了先天发育缺陷外,很可能是过敏体质导致的。因为过敏体质的孩子,鼻子特别敏感,受到过敏原的刺激,鼻腔就会出现鼻涕,而鼻涕是细菌和病毒生长繁殖的沃土。这些细菌和病毒在孩子的身体里达到一定的数量,孩子就会生病。我在门诊中经常接触到过敏体质的孩子,他们与正常体质的孩子一样,也表现为发热、流鼻涕、咳嗽、扁桃体发炎等症状,但他们生病的主要诱因是过敏。如果医生只是对症治疗,不分析孩子的病史,就会诊断为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感冒。家长如果不知道孩子反复感冒是因为过敏导致的,没有发现导致孩子过敏的过敏原,不去改变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去控制孩子的过敏症状,即使再精心护理,孩子仍然会生病。
说到过敏,也许大家并不陌生,因为大多数人都可能会碰到过敏现象。但是,过敏和过敏体质虽然关系密切,但还是有区别的。有过敏症状的孩子不一定是过敏体质;过敏体质的孩子不一定有过敏症状。
首先,过敏体质和遗传有关。一般来说,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是过敏体质,孩子很可能也是过敏体质。父母的过敏症状越明显,孩子出现过敏症状的时间也越早。其次,过敏体质和环境有关。环境中的过敏因素越多,孩子出现的过敏症状就越明显,时间也越早。也就是说,虽然孩子是过敏体质,但如果没有足够的过敏原刺激,一般也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常见的过敏原主要有吸入性过敏原和食入性过敏原。吸入性过敏原包括尘埃、尘螨、真菌、动物皮毛、羽毛、棉絮等,多引起过敏症状常年性发作;植物花粉引起的过敏症状,多为季节性发作。食入性过敏原包括各种蛋白、坚果和多汁的水果。环境中过敏原含量越少,越不容易引起过敏,很多孩子过敏是因为长时间受到过敏原的反复刺激。另外,冷热变化也可能引发过敏。
目前过敏体质的孩子越来越多,这可能与环境的恶化有关。有的父母草木皆兵,孩子出现一点过敏症状,就断定孩子是过敏体质,于是忧心忡忡;也有的父母,孩子明明是过敏体质引起的损伤性表现,却因为缺乏必要的知识,而盲目地带着孩子奔波于各家医院,结果花了很多冤枉钱,孩子的身体却越来越差。
抗菌素不是用得越少越好,而是要用对
孩子生病了,医生给孩子开了抗菌素,可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吃了抗菌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就不给孩子吃。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却是不正确的。
细菌感染孩子后,如果您不让孩子吃抗菌素,孩子就要单枪匹马地与细菌作战。孩子的“兵工厂”主要是扁桃体、腺样体和肠道淋巴系统,为了提高战斗力,这些工厂就要扩编,也就是代偿性增大。医生在检查的时候就会发现孩子的扁桃体肿大,孩子肚子疼(肠系膜淋巴结炎)。如果这些器官经常代偿性增大,就会形成慢性扁桃体炎和腺样体增生,孩子睡觉会打呼噜,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如果家长及时给孩子吃抗菌素,孩子就不用那么辛苦了。那么,什么情况下应该给孩子吃抗菌素?什么情况下不应该给孩子吃抗菌素?什么情况下给孩子吃抗菌素会导致细菌耐药呢?
使用抗菌素要遵循的五大原则
1.一定要有严格的用药指标,血常规检查提示有细菌感染后再用。发热、腹泻是儿童常见的症状,原因很多,有时候是感染导致的,有时候是非感染导致的。而在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中,病原菌可能为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对上述症状产生的原因作具体分析,是合理使用抗菌素的前提。医生一般会根据孩子的病史、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状况,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最终作出诊断。
2.用药要足量,还要坚持按疗程用药。对细菌就要一棍子打死,否则它还会死灰复燃,甚至更厉害。超级耐药菌就是一点一点培养出来的。很多家长怕药物有副作用,认为不发烧了或者不咳嗽了,孩子的病就好了,就可以停药了。其实完全不是,也许孩子身体里的细菌刚刚被压制住,如果马上停药,细菌就会死灰复燃。
3.不要随意把抗菌素作为预防感染用药使用,这样会造成细菌的耐药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4.抗菌素无高级与低级之分,只有病原菌对药物敏感与不敏感之分,以价格和感觉判断药物好坏是不可取的。
5.不要几个抗菌素来回交替使用。孩子生病了,部分家长太着急,不顾疾病的发展规律,频繁更换抗菌素,以期达到快速治愈的目的,结果欲速则不达。
关注孩子的鼻子、口气和大便,把疾病扼杀在摇篮中
有些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在咽东西,实际上是在咽鼻涕。由于鼻子的结构特点,孩子鼻子里有鼻涕了,绝大部分鼻涕会顺着嗓子流入肠胃。家长发现孩子频繁流鼻涕的时候,这时候孩子鼻子里的鼻涕已经很多了。如果孩子鼻子里的鼻涕比较多,流入肠胃里的鼻涕也会增多,孩子早上起来就会肚子疼,但大便以后腹疼会缓解。
病原微生物要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适宜的环境。首先,病原只有停下来才能繁殖,所以病原要粘附到呼吸道的黏膜上。病原的繁殖还需要一定的环境,鼻子里面的鼻涕就是最适宜的环境,特别是比较黏的鼻涕,比实验室的细菌培养基还要好。所以我们很难看到流清鼻涕的孩子发热,因为清鼻涕的流动性比较大,细菌没有足够的时间停留,就被排出去了。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离不开“培养基”,大量的鼻涕是孩子感冒发烧的诱发因素。
了解了这些原因,家长在护理孩子的过程中,就要避免孩子产生大量的鼻涕。根据我的临床经验,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避免孩子流鼻涕。
1.增强孩子抗寒的能力。有些孩子对温度的变化很敏感,稍微有冷热变化就会刺激鼻子产生大量鼻涕。锻炼是最好的预防方法,冬天让孩子适当进行一些室外活动,刚开始锻炼的时间要短一点,衣服穿厚一点。每年从8月份开始,用冷水给孩子洗脸,并逐渐降低洗脸水的温度,甚至往洗脸水中加冰块,增加孩子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
2.减少或清除孩子周围的过敏原。因为有的孩子是过敏体质,当孩子生活的环境中出现较多的过敏原时,孩子的鼻子就会过敏,从而产生大量鼻涕。
3.不要让孩子过度运动,有些孩子剧烈运动以后就会形成运动血管性鼻炎,也会使鼻涕增加。因此,对于运动以后鼻子堵或者流鼻涕的孩子,家长要控制孩子的运动量。在门诊的时候,经常有家长跟我说,我的孩子火大。我就问孩子火大是什么意思?家长就说孩子经常有口臭。那么,孩子有口臭真的是因为火大吗?我来跟大家分析一下孩子的口臭是从哪里来的。
孩子的口臭主要是由鼻炎、鼻窦炎或者说慢性扁桃体炎引起来的。我们知道当一个孩子出现慢性鼻窦炎的时候,早上起来就会有口臭,这种臭味非常有特点,喝水或者刷牙后,臭味就消失了。中午睡觉起来后,又会出现臭味,喝水后臭味又消失了。为什么呢?因为鼻窦平时是口朝上开的,当孩子躺下的时候,鼻窦口朝下开,于是鼻窦里面的鼻涕就会向下流,流到嗓子里。当孩子喝水把嗓子里的鼻涕冲下去的时候,臭味就消失了。所以说,如果孩子早上有口臭,喝水或者刷牙以后就消失,很可能是患了鼻炎或者慢性鼻窦炎。
这时候,家长最好让孩子多喝水,还要帮助孩子清洗鼻子。同时让孩子服用一天的鼻渊通窍颗粒,或者服用消炎药物2-3天,也可以用金霉素眼膏涂抹鼻腔。很快孩子的口臭就会消失。
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就是肠淋巴样组织,它能够生产人体主要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肠淋巴样组织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肠道微生物环境,当大便干的时候,这个环境就会被破坏,导致抗体的分泌减少,从而导致孩子免疫功能降低。
孩子会不会感冒发热主要取决于人体和病原微生物的力量对比,人体主要的力量是白细胞和免疫球蛋白。保护上呼吸道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它产生于肠道淋巴样组织和扁桃体中。大便干的时候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就减少,敌我力量发生变化,所以大便干是感冒发热的主要诱因。让孩子多喝水,均衡营养,减少过敏食物,就可以保证孩子大便通畅。
很多孩子都有大便干的问题,但不是所有大便干的孩子都会发热。它只是一个诱因,如果孩子大便干,周围正好有人感冒发热,孩子还有鼻子堵或者流黏鼻涕的症状,那么孩子感冒发热的机率就很大。
我建议家长给孩子搭配均衡的食物,适当给孩子补充肠道益生菌,酸奶里面就含有丰富的肠道益生菌,还要让孩子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长期便秘的孩子一定要注意是否存在蛋白质过敏的现象(主要过敏原是鸡蛋和牛奶),如果孩子对蛋白质过敏也容易导致大便干。
教您快速判断孩子是不是肺炎的至简方法
肺炎是儿童常见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病,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但是有时候医生也会误诊,肺炎早期的孩子,症状还不明显,医生容易把肺炎误诊为普通的感冒。家长在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肺炎时,经常存在着认识的误区。
如果孩子剧烈咳嗽,家长就以为孩子得了肺炎。其实上呼吸道感染时,咽部有炎症时也会出现剧烈咳嗽,但咳嗽比较浅,伴有嗓子痒或者嗓子有异物的感觉,而肺炎的咳嗽比较深,深呼吸后会诱发剧烈咳嗽。
如果孩子发热时间长,就以为孩子得了肺炎。一般孩子不会一发热就得肺炎,肺炎需要一个过程,大约需要3乣5天的时间,发热不退,咳嗽逐渐加重。但在传染病流行期间除外,孩子感染某些病毒后,也可能24小时后就会发展成严重的肺炎,出现缺氧等其他严重症状。如果孩子痰多,就以为孩子得了肺炎。6岁以下的孩子由于不会吐痰,使痰停留在咽喉和气管处,让人感觉孩子的痰很多,这些痰主要是鼻涕。一般来说,肺炎痰多的症状出现在退热以后炎症吸收的时候。
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有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判断孩子是不是患有肺炎。
首先,家长要观察孩子有没有呼吸困难。孩子患了肺炎表现为呼吸增快,特别是体温并不高时候。3个月以下的孩子每分钟呼吸次数超过60次,3乣12个月的孩子每分钟呼吸次数超过50次,1岁以上的孩子每分钟呼吸次数超过40次,都可以看成呼吸增快。其次,家长还要观察孩子的精神好不好。如果孩子在发热、咳嗽的同时精神很好,能玩,爱笑,则提示患肺炎的可能性很小。相反,如果孩子精神不佳、口唇青紫、烦躁、哭闹或昏睡,特别是孩子老睡觉,就提示孩子可能患有肺炎。
这两个方法既简单,又有效,不仅适合家长,也适合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