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以起诉中介失信,要求赔偿 2)在大部分地方,不会有把钱交给中介的状况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房产车市 | 本帖共有 3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萧武达 (等级:5 - 略有小成,发帖:2049) 发表:2023-09-13 20:43:12  楼主  关注此帖
跨国买房的风险有多大?新加坡买房200万损失超过一半一对中国籍父女在新加坡购买公寓,两次签署协议但买房计划还是泡汤,过程中甚至被房屋经纪失信卷走60万元;父女不满发展商把近120万元付款全额没收,入禀法庭申请讨回款项。 高庭裁定发展商可没收38万元为交易定金 根据判词,发展商Wingcrown Investment在案件开审之前,已把48万余元归还给女子黎嘉琳和她的父亲黎穗南。至于其余款项,高庭法官郭民力审理后裁定,发展商可以没收38万元为交易定金,另外剩下的钱将在计算和扣除发展商因协议终止所蒙受的损失后,归还给父女。 住在深圳的黎氏父女于2015年12月通过中国籍女房屋经纪刘思雨(32岁),在新加坡购买靠近亚历山大路的嘉御苑(The Crest)公寓单位,售价为178万5000元。 首次买房被经纪卷款 第二次没把全额付发展商 黎嘉琳在她的宣誓书中透露,她在英国求学时认识了刘思雨,后者向她和父亲推销嘉御苑公寓,父女俩最终决定购买公寓,并且把钱汇给刘思雨。 岂料,刘思雨没尽数把钱交给发展商,于是发展商终止买卖协议。黎嘉琳事后通过律师向发展商求情,发展商于是拟定选购权书,这次房价定在190万元。不过,发展商又一次没有收到所须付的全部款项,最后只好终止第二次交易。 根据黎嘉琳的 (more...)
1)可以起诉中介失信,要求赔偿 2)在大部分地方,不会有把钱交给中介的状况
连律所都使用托管账户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萧武达 (等级:5 - 略有小成,发帖:2049) 发表:2023-09-13 21:28:26  2楼
嗯,在你不熟悉的外国你能分得清哪个是托管账户,哪个是中介账户?中介都坐牢了,还能赔你钱? 还是那句话,不熟不作。跨国买房,太多坑,只能靠中介,中介靠不靠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坐牢是刑事罪,当然可以要求民事赔偿
如果案情如你所说,基本上就该是中介的锅,所有的损失都应该算在中介头上
如果赔不起,就是破产人士。找个律师应该可以帮到 -只是需要评估值不值得索偿。

都说中国人与人有信任危机,怎么这么大笔钱,就随便交给中介? 莫不是有其他猫腻,如换汇和汇款问题?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萧武达 (等级:5 - 略有小成,发帖:2049) 发表:2023-09-14 18:39:42  3楼
这中介也是蠢得吓人这种有明确记录的钱,一旦贪了,买家以后报案,必然会被抓。 另外,大部分钱还是给了开发商,自己留了一小部分,这是打算干啥?做事要一不做二不休,要干就干彻底。
这个叫傻,害人不利己
既然是钱过手,不如加自己的名字全款买下来 也许更隐蔽些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房产车市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3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