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权就可以耍流氓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房产车市 | 本帖共有 3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vitesse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3724) 发表:2018-08-28 07:04:11  楼主  关注此帖
这就等于在坡,政府卖块盖公寓的地,等发展商标下来都按公寓盖好了,政府说抱歉这小区现在是组屋了,只能卖给本地人。一个1600尺价的现在最多卖500。买这个组屋的公民自然高兴了,因为花组屋的钱买了公寓的质量和配套,而且更好的是,小区里很宁静,因为早先买了这个盘的外国人都住不了了。 坡可以说提高外国人买公寓的税率,但绝不可能把某一个盖好的公寓盘突然就强制改成组屋了。这种行为等于出卖国家信用讨国民开心,短视的后果就是将来发展商标地前都不敢相信政府给的条款了,因为这个政府很可能等你盖好再改合同来收买人心。 马政府有证据碧桂园当初搞的事情有猫腻,大可以判个行贿罪罚碧桂园几十亿,那罚来的钱在旁边盖楼便宜给自己的国民,而不是违反合同条规。
有权就可以耍流氓
只是谁过分一点罢了


新加坡政府突然提高外国人印花税,那不也是打乱了发展商的算盘?本来打算外国人接盘的,没想到2000的盘只能卖到1500了。包子为了减库存还限购提高价格呢。

涨水费电费消费税,其实都是政策的改变。只是碧桂园的例子过分了一点—-但政府有权啊。不然谁去当官赶这趟浑水呢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vitesse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3724) 发表:2018-08-28 07:08:56  2楼
本来跨国干事情就是有风险的不要说马来西亚了,就是新加坡也有类似的情况。 举例来说,10年前,只要是在新加坡有一份还可以的工作,有点学历,pr那是唾手可得。于是有不少人就跑来新加坡工作准备以后移民,但是10年起风云突变,pr申请越来越难,但是这些人已经投入了机会成本在里面,也错过了国内房产暴涨的机会,回去买不起房,留在这里拿不到pr也买不起房,进退两难,你说新加坡这政策是不是坑了人。
都是命
同事09年金融危机被裁回国。存下来的钱一线首付一套房子。那时候是最低点。虽说那时候坡县也是低点。但后来涨势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vitesse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3724) 发表:2018-08-28 07:19:58  3楼
这就等于在坡,政府卖块盖公寓的地,等发展商标下来都按公寓盖好了,政府说抱歉这小区现在是组屋了,只能卖给本地人。一个1600尺价的现在最多卖500。买这个组屋的公民自然高兴了,因为花组屋的钱买了公寓的质量和配套,而且更好的是,小区里很宁静,因为早先买了这个盘的外国人都住不了了。 坡可以说提高外国人买公寓的税率,但绝不可能把某一个盖好的公寓盘突然就强制改成组屋了。这种行为等于出卖国家信用讨国民开心,短视的后果就是将来发展商标地前都不敢相信政府给的条款了,因为这个政府很可能等你盖好再改合同来收买人心。 马政府有证据碧桂园当初搞的事情有猫腻,大可以判个行贿罪罚碧桂园几十亿,那罚来的钱在旁边盖楼便宜给自己的国民,而不是违反合同条规。
我没有买碧桂园的房子
也没买碧桂园的股票

也不打算以后投资马来西亚

所以我纯粹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以前去听过iskandar 的讲座。以为很便宜的,发现也不便宜啊,一套大点的三居也接近100万新币了。而且JB到处是房子。尤其是碧桂园,一个几十万人的小区。太可怕
[本文发送自华新手机Wap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房产车市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3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